绿林网

敏捷项目管理读后感精选

敏捷项目管理读后感精选

《敏捷项目管理》是一本由Jochen Krebs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敏捷项目管理》读后感(一):更加注重项目管理过程当中“人”的因素

这本书更加注重项目管理过程当中“人”的因素,强调“信任”、“经验”和“交流”等因素,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相比,显得更加灵活,不那么机械、冰冷。

但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这本书跟我写的论文有一定的关系,跟我的设想大致上比较相符,但是我所担心的正是这种设想到底能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用得上,这本书并没有打消我的顾虑。

《敏捷项目管理》读后感(二):每一个项目经理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是我的领导推荐给我看的。一本2010年的书,一开始我压根没有看在眼里,看到这本大红书皮的书,我唯一的感觉是:过时了。

翻开以后,前几章讲的是敏捷开发,敏捷这个东西早在5年前就已经流行了,现在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你看他的开发部门,即使不知道“敏捷”这两个字,深究其开发方法,也绝对是“敏捷”的了。

回想满座网的开发模式,也算上是“敏捷”开发了,只不过在一些细节上没有管控的非常细致,好在技术人员都是有经验的,哪些模糊的,没有上管理手段的,都靠“聊”顺利的解决了。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已经更多的想:如果满座网当初按照“官方”的敏捷管理方法,会不会更好呢?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初级的人员参与项目也不会乱套?

越往后翻,越多新的概念和内容就出来了,尤其是项目核算和投资这部分,的确有一些科学的方法论。

而且,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本书应该是甲方的项目经理看的,比如满座网的项目经理或者CTO,COO,而外包团队的项目经理,我倒觉得看了没什么用。在国内的环境下,项目做不做完全是领导的一句话,项目做赔了做赚了也没有人关心。

看了这些也没有机会实践。

不过,话说回来,看看这些,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能知道2010年,老外就真正关心项目的成败,而且有科学的方法评估了。

《敏捷项目管理》读后感(三):有效的“迭代-增量开发”最佳实践

只给这本书3星的原因有两个:一、本书整体的系统性稍显不足,更多像是资料的堆积;二、中文翻译实在一般,很多通用术语都不能按常规命名方式译出,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但是本书确实也有一些内容对我有益。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将敏捷开发的“迭代-增量开发”最佳实践充分理解、重视并贯穿于整本书的所有内容。我能够充分理解这个最佳实践的强大、有效和实践价值。 首先,“迭代-增量开发”将收益评估前置,在项目极早期即可进行。能这样做好处极多:1、“变更”是可能的甚至受欢迎的,这点完全打破了传统项目管理的原则;2、用户参与贯穿项目全周期,用户反馈获得欢迎和有效相应;3、对需求不明的项目,提供了有效的“摸石头过河”的实践方式;4、多种方案以极小的代价并行测试评估并选出最优的方案;5、短周期(几个迭代)也能交付部分可工作的成果,即使项目中断也有收益;6、以更小的代价在早期为终止不适宜的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其次,“迭代-增量开发”为有效的关键指标评估提供基础。迭代的周期性为项目健康状态的动态评估提供了记录、统计和分析的时间框架,而每个迭代均有基于故事的交付为评估提供了对象标的。 最后,“迭代-增量开发”为项目组合评估提供了评估周期和动态决策信息。使用风险、回报、成本等参数将项目组合中的项目划分为白象、面包奶油、牡蛎和珍珠四类,每个迭代对单个项目的适宜性和四类项目分布的合理性等进行评估,保证最佳的投资回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