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铁木前传》读后感摘抄

《铁木前传》读后感摘抄

《铁木前传》是一本由孙犁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铁木前传》读后感(一):铁木前传

这是孙犁最有力的一本书,文字美好,透入出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可惜只是半部书。建国后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小满儿那样的人物形象了。这个农村妇女的塑造,具有很鲜明的特色。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了作家对生活中各种美的认可。小满配合六儿上树捉鸽子,与杨卯儿的对话,都极富人物特色。写正面人物好写,恰是这样的灰色人物,更见功力。显示出孙犁独特的语言审美。

《铁木前传》读后感(二):友谊、成长、爱情

《铁木前传》这部作品是以农村合作化运动为背景的,但是作者孙犁却跳出了那种单纯“记史”或“写史”的藩篱,对于历史背景,作者也仅是在这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提起。由于很多作家的大部分作品都很突出历史背景,而孙犁的这部作品即使不在那个时代,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读者细细品读的。

以傅老刚和黎老东的友谊,以九儿和六儿的成长和作者着笔刻画的丰满人物小满儿构成了这篇作品的主力。两位老人最后关系破裂,九儿和六儿也由小时的两小无猜变成现在的分道扬镳。六儿是黎老东宠爱的结果,九儿可以说是善良勤劳,是那个时代真正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儿女的化身。但是细想她也是时代悲剧的产物,像刘心武《班主任》中所刻画的人物:班长,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思想禁锢了她。而小满儿是一位灵动的姑娘,她反抗由母亲和姐姐包办的婚姻,有时很冷静但有时又很疯,她只在意她所在意的,作者希望她走上正途,但最终,她坐上六儿的车走了……可想她的一些脾性是改变不了的,但她也是在追寻,她自己认为的所谓的真正的爱情。

《铁木前传》读后感(三):铁木前传

四个年轻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在农村合作化的大背景下的河北农村,似有似无的感情悸动,对现实和迷惘,对理想的迷惘。两个家庭的变化,两个老人历久弥坚的友情 在经济地位微妙变化后的破裂。四儿和六儿是两种价值观的代表,四儿踏实努力坚定理想,是标准的农村少年,稚嫩又憨厚,以公家的利益为先,但有说不出的令人讨厌,四儿太假太虚伪也不够智慧,即使是他们这一类人,也对自己坚定的理想迷惘过,锅灶的迷惑也是他们的迷惑。而自小受黎老头偏爱的六儿则是另一种人,聪慧机敏,有前瞻眼光,却不愿加入进步的合作社青年团,甘心做个落后分子,独自干自己的营生,六儿是个个人主义者,理想的地位远没有实际的物质高,讨厌四哥那种人,在这一点上,小满儿也是如此。虽然不喜欢合作社,但他们不会直接反对,是尽量避免接触,即便如此,四儿这类优秀分子也是看不起的。至于究竟那种方式对,没有明说,却暗暗体现了孙犁对合作社的看法,对那种共产可能性的质疑。他笔下的农民,尤其是以黎老头为代表的中上农对合作社的热情也不高,黎老头对四儿的冷嘲热讽更可看出端倪。

铁木前传的主体还是四个年轻人,黎老头的两个儿子四儿,六儿,傅老刚的女儿九儿,还有全村的焦点小满儿。九儿对六儿的爱慕是从小开始的,童年的两小无猜,从小的青梅竹马,让他们的友情有一丝丝亲情的味道,但两位老人的矛盾激化也没使这段姻缘有了结果,四儿应该是爱慕者九儿的,他觉得九儿是一类人,会同样不喜欢落后的六儿,他看不出九儿发呆时的思绪,看不出九儿为六儿担心,脸红。六儿的感情有些复杂,他是知道九儿的心意的,又不愿伤害童年的感情,对小满也不是爱恋。六儿是个更想赚钱的少年,小满儿对六儿也是这样的微妙感情,谈不上爱情,有点暧昧。他们是同一类人,所以彼此能理解,有种相惜和彼此同情的感觉。 小说最后也没有具体交代四人的感情,一段关于童年的议论让读者无限遐想。

铁木两人的友情变化是暗线,一点点的金钱差距让他们的距离感倍增,傅老刚开始自卑,黎老头变得高傲,那份平等不存在了,友情也随之消淡了。友谊的基础是理解吗,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平等,多少的悲剧故事的开端都是不平等的关系,不论友情爱情,都是如此。

孙犁,一位儒雅的知识分子,默默坚,一部河北农村的真实的合作化小说,自己的创作风格,让这部作品显得如此鹤立鸡群,迥异于同时期的其他农村合作化小说。孙犁,含蓄婉转的风格和画境般的环境描写真心喜欢啊!

《铁木前传》读后感(四):生活方式废墟中的隔靴搔痒

1、 对反面教材杨卯儿描述:杨卯儿一生,还从来没有看见过长得这样好看的女人,他立刻被小满儿那红白焕发的容光惊呆了。他的两只脚,像冬天雪地上的麻雀一样向前跃动着,上身不动,小脑袋直伸向前。他现在的形象,和他的名称相反,正像在木匠的斧头锤击下,亢奋地塞进木脐眼儿里去的尖锐的木楔一样。他上下反复地打量着小满儿的全身,他倾听着她的斥责,就像知罪的宗教徒接受天谴一般。

作者对反面教材的描述是生动的,不仅在之前成功构建了杨卯儿这样一个情感驱动的落后人员原型,更顺理成章地夸大了小满儿的美貌。但这段叙述仍然有部分漏洞,因为杨卯儿的审美观念并非足够有代表性,甚至往往受到质疑。宗教徒的比喻更是让人觉得时空文化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体现出一种作者乃至时代对新古典主义艺术法则运用的生涩。

2、 对落后女青年小满儿的描述:无论在娘家或是在姐姐家,她好一个人绕到村外去。夜晚,对于她,像对于那些喜欢在夜晚出来活动的飞禽走兽一样。炎夏的夜晚,她像萤火虫儿一样四处飘荡着,难以抑止那时时腾起的幻想和冲动。她拖着沉醉的身子在村庄的围墙外面、在离村很远的沙岗上的丛林里徘徊着。在夜里,她的胆子变得很大,常常有到沙岗上来觅食的狐狸,在她身边跑过,常常有小虫子扑到她的脸上,爬到她的身上,她还是很喜欢地坐在那里,叫凉风吹抚着,叫身子下面的热沙熨帖着。在冬天,狂暴的风,鼓舞着她的奔流的感情,雪片飘落在她的脸上,就像是飘落在烧热烧红的铁片上。

作者对落后人物的描绘往往不吝美化,导致小说的思想框架、政治立场以及写作技术等指标难以分析。虽然人物是自然的、落后的,但呈现形式以及趣味与赵树理相比则有着明显的精英趣味。不过基于这种精英趣味,又不得不拎清基本的乡村政治经济个体立场,所以对落后人员的赞美必然得受到抑制。结果则是矛盾在一种含混而暧昧的氛围中被弱化,弱化到九儿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不过也很难说构建起了一种诗意,因为叙述动力往往像第一段摘录一样,事件不够支撑起表述,感叹大于实感,所以更像是一个在不断审查和犹豫中草草完成的作品。

3、 九儿的脸,被炉火烘照着,手里的小锤,叮当地响在铁砧上。这声音,听来是熟悉的。 因为,她已经不是初次接触这种沉重的劳动了。在她的幼年,她就曾经帮助父亲,为无数的 战士们的马匹,打制过铁掌和嚼环。现在,当这清脆的锤声,又在她的耳边响起的时候,她可以联想:在她的童年,在战争的岁月里,在平原纵横的道路上,响起的大队战马的铿锵的蹄声里,也曾经包含着一个少女最初向国家献出的金石一般的忠贞的心意!

对九儿的叙述本来应该作为一条亮眼的主线,通过一个平易进步的女同志形象来打动读者,但作者的描写也往往沦为生硬的弥补,这一段摘录则是最重要的明证。对劳动的赞美本来应该通过更有血肉的身体政治肇因来引出并丰富,到孙犁这里,居然变成沉重劳动时有气无力的联想与没头没脑的前现代元素:“少女”、“最初”、“献出”、“金石”、“忠贞”。这个生硬的转喻不禁让人进行尴尬的联想,同时也包含了十足的阉割感。

《铁木前传》读后感(五):六儿小满儿的寂寞和九儿的孤独

九儿和小满儿是《铁木前传》中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他们都和一个男人六儿有关。九儿作为六儿的青梅竹马,在幼时,由于两家父亲交好,他们便在一起玩耍,干活。是在没有大人照看的时候彼此的依赖,相依为命的生活。开头,六儿和九儿一起去拾柴,六儿并不好好工作,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其他地方,与之相反,九儿劝他多拾一筐柴,他却无所谓;另一件事是六儿用盐水灌进鼠洞捉田鼠,失败后,两人都很难过,可是难过的原因却不一样,六儿因为失去田鼠难过,九儿却为白白倒掉的盐水难过,“她心痛那一瓢盐水,她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她在家里,是一针一线也不敢糟蹋的。”这里用了“也是”,同样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两人的关注点却明显不同。六儿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开心,九儿却懂事的让人心疼。从小时候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得出两人在性格上的分歧,这也为之后两人的彻底背离做了铺垫。但是这时候,小九儿作为一个孩子,她尚未能意识到这种分歧,她习惯性的跟着胆子大的六儿,他们的童年在战火中度过,这种相互依靠的情感便显得弥足珍贵,她看不到六儿人性中的弱点,她只单纯地对六儿对她的保护产生感激和喜欢的情感。

之后九儿回乡,两人分别,再见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不论是客观物质上的,还是人物内心情感上的变化,都让我感到寒心和惋惜。这世上,最怕的就是你满心欢喜归来以后,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九儿便是如此,年少的玩伴,那个心心念念的六儿,他变得不求上进,娇生惯养,一心专注于巩固扩大他在姑娘们眼里的好形象。此时,他们童年时那种分歧开始放大来。小满儿在这时候取代了九儿的位置,变成了另一个和六儿“相依为命”的人,这一种依靠并不同于六儿和九儿的,这依靠有年轻男女之间的暧昧爱恋,以及他们同样作为不求上进的年青人之间的同病相怜。 九儿和小满儿相见在小满儿推碾子的时候,两人都相互关注对方,九儿觉得小满儿模样俊俏,大概是谁家新娶的媳妇,而小满儿知道九儿是六儿的青梅竹马时,也常常拿九儿来揶揄打趣六儿。

九儿是铁匠的女儿,她淳朴善良,吃苦耐劳,思想上进,这时候,她已经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思想意识,哪怕六儿不上进,她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把这种分歧忽视掉,她想着法儿的让六儿参加活动,在意识到六儿的变化和狭隘之后,她选择了正视自己的内心,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了。与之对比,小满儿出生环境不好,母亲和姐姐都是花枝招展、泼辣的女人,她反对包办婚姻,无疑是勇敢的,但是她在不受人理解的情况下没有选择跳出传统的藩篱,而是自暴自弃,还原人们心中她放荡的形象。

六儿,小满儿是寂寞的,他们不被人理解,于是靠相互取暖来排遣这种寂寞;九儿却是孤独的,她在与儿时伙伴的分离中选择一个人承受这种孤独,享受这种孤独。

2017.10.30 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