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精选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精选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是一本由宋娟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一):浅显易懂----适合入门读者

刚看到亲密接触资产负债表,感觉写得很容易看懂。作者通过一个很简单的生活中的故事,老母亲餐厅引出财务报表,一步步结合老母亲餐厅的情况,列出财务报表,进而慢慢讲解那些枯燥的财务名词,突然觉得这个财务报表不枯燥了。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二):想弄明白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基础知识,这本书挺好

一本基础入门书,从财务报表的分类阐述(利润表、现金流表、负债表、权益表)到综合分析,都有涉及。我看这本书完全是为了普及下财务知识,看后对财务尤其是报表有一定了解,虽然里面公式什么的还是比较头疼,但至少对其分析方法也有理解,以后说不定就会用上。是入门的一本好书。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三):财务入门书

首先感觉是入门级的财务外行人看的书,如果你的一定的财务知识可能这书不一定适合你;其次感觉此书简单易懂 很多概念的解释和一个还不错的比喻贯穿全书;最后强调一点的是的确本书是从入门开始,但最终的终点离精通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还是值得非专业人士一读,例如我这样的。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四):很不错的一本书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我们这些财务刚入门者很有帮助,本文从始至终都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老母亲餐厅来说事,非常通俗易懂。

再加上本学期选修了财报分析这门课,说点缺点吧,感觉在实际应用中的杜邦分析用的很多,书中却讲的很少。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五):笔记

需要注意的几点,就是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个时点的,而利润表是反映某个时间段的。在考虑利润表的时候,有时会回忆资产负债表,发现对不上,这时候毛病就在于此。所以要拿去年的资产负债表,加上今年的两张表做综合的考虑。

如果有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的话,其实现金流量表可以用直接法做出来。不然蛮费人工。用间接法反映出来的信息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就是改动过的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猫腻大多在资产。负债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企业总是想做大资产,做小负债。负债可能会隐藏,或者直接不披露。而资产往往会有虚高的问题。

一、资产

流动资产里应收账款和存货就是常常有猫腻的地方,应收账款有收不回来的风险,时间越长越难收回,这是符合我们的常识的。认为应收账款有一定合理性,往往就是企业需要开拓市场,需要把一部分资金紧张的客户纳入进来。其实有一定自欺欺人的成分。如果为了合理而合理,那就更傻逼了。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存货则有可能存在“变质”的情况。所以才需要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去盘盘存货,看看这些东西还能不能用。于是便有了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如果存货变质,不值钱了。那就看看这还能变现多少,扣去一些费用。按这个可变现净值计入存货。

还有就是其他应收款这一项,一般金额不大,如果金额大,变化大,很可能就有问题。因为内部人员很多的借款都是记在这一项,拿走了实际的资产,留下虚的负债。但是数字不变,所以报表不难看。

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是看,在资产占比大不大,如果大说明这个企业不是在干主业了。而是以被投资的企业的主业为主业了。还有就是要关注被投资企业,如果被投资企业有问题,那这笔列在资产上的对外投资很可能虚高了。

固定资产也有虚高的问题。购入的资产,随着本身的老化以为市场上新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已经贬值了。即使是有累计折旧,也未必能使减值后的资产价值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折旧只是一种会计核算的手法,并不能也做不到与市场同步。所以固定资产是一定要去查查它的实际情况的。

无形资产更是虚的东西了。不过书里讲的不多。一般外购的无形资产,比较好列账。而企业自己研发的就比较困难了。一般研发费在当期就当费用计提掉了,不会资本化后反映在资产项。至于具体这块的操作,以后再读些书补充下。个人觉得是可以找评估机构,把公允价值估出来,放在资产这一栏里的。待学习待学习

长期待摊费用,其实就是费用,放在资产这一栏,一年摊一点。这钱实际上已经支出了。

二、负债。

预收账款。有时候出于避税的考虑,可能需要把利润做小。就把实际上已经销售商品但又不需要发票的收入,挂在这一项上。等到过完年,再把这项转入主营业务收入。

应付职工薪酬。把工厂的人头数数,把应付职工薪酬除人头。如果金额大到不符合经验。就是说工厂欠员工的钱特别多。那么可见就有问题了。

应付税款。注意两点。1,这个企业收入很高,但是缴纳的税款却很少。有逃税嫌疑。2,收入不大变化,税款却大幅增长,很可能是税收政策有调整。注意这对企业的影响。

三、所有者权益

这块说得比较少。

资本公积。股东投的钱超过了实收资本的部分放在资本公积里。还有就是房地产或者存货转为自用的时候、以及权益法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值比实际值大的部分计入这里。

未分配利润。利润只是账面,不是说这些都是未分配的现金。一般来说,很有可能实际上企业没钱分红。

利润表。

书里说的不多,主要是讲利润表中各项反映出的信息。比如,“三费”可以体现企业的经营情况。

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应该为正的。这才能说明企业自己有造血能力,不需要从外部输血。(如果把企业看成是人,钱看成是血的话)

投资和筹资就可正可负。正就是现金净流入,负就是现金净流出。

现金流量表存在的缺陷。由于是收付实现制的。所以很有可能,这现金不是自己的,可是扣下供应商的钱。而且现金流量表也是反映某个时点的。所以就很可能被操纵。例如文中,说的协议还款,实际是从客户手里借个几天的钱,不仅冲掉应收账款,还增加了现金。不仅资产负债表好看,现金流量表也好看。而利润表中的数据都是累计全年,受这种短期操纵的影响不大。

附注

这章我基本上是略看的。关注点放在担保事项和或有事项,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影响。

后面的,偷个懒就不写了。

主要是懒,还有就是个人觉得,一般来说数据过越多手就越不精准。就是原始数据被分析来分析去,像市盈率市净率能反映的信息其实很少,也很不准确了。直接回到源头分析每一项,得到的信息的价值更大。尤其是在中国。

而书中有些经验标准,如果大家知道了就不大可靠了。中国人太聪明了。

报表里反映的主要是历史成本,个人觉得引入了公允价值后反而更混乱了。要是只是傻傻得看报表,能得到的信息其实意义不大,有条件的话可以去企业考察一下实际情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