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锦集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锦集

《尼泊尔的香气》是一本由红尘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一):看到是我们学校老师写的就借来看

第一次真心关注尼泊尔是到西藏时,我妈说这里李印度离尼泊尔很近了。只有几十公里。当时对尼泊尔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估计大概也就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地方吧。但当我深入了解尼泊尔之后,它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我一直没去是因为害怕在这个20多岁的年纪去到了那里会改变我的思想。也算是有点害怕吧。但它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淳朴的人民。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二):“把生死想得很透彻,你就不会担心旅途上的灾难了。”

在尼泊尔,她乘坐的交通工具被司机转手无数次,情急之下,她当场号啕大哭。车上的人都看着她。这时同车的一位德国小伙子,上前轻轻拍着她的肩说:别担心,别担心,我们会和你在一起。那一刻,红尘觉得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声音。

“我的旅程很多时候是一个人。不少读者问我:一个单身女人在路上不会觉得不安全吗?”红尘眼中闪着光芒,“把生死想得很透彻,你就不会担心旅途上的灾难了。”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三):《尼泊尔的香气》+《印度瑜伽圣地密码》=红尘之旅

买了红尘的《尼泊尔的香气》+《印度瑜伽圣地密码》,作为自己暑期休假的旅行物。。。。。。。。。。。。。。。。。。。。。。。。。。。

喜马拉雅的这两个佛教国家是一直都想去的,书的真实内容和实用攻略、图片很有感染力。

。。。。。。。。。。。。。。。。。。。。。。。。。。。。。。。。。

。。。。。。。。。。。。。。。。。。。。。。。。。。。。。。。。谢谢。。。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四):重读的时光

重读的时光,醇厚美好。我想说,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尼泊尔,请带上这本书——《尼泊尔的香气》。

在去年的尼泊尔旅行中,我带了LP的《尼泊尔》和这本书。对《尼泊尔的香气》的断断续续的翻阅,是在城市的餐厅和乡野的客栈,还有,就是把书打在背夫的包里,一起徒步走过了可能是我一生中最漫长的山路。

《尼泊尔的香气》给人的感觉很温暖,随手翻开,读起任何一页,都会觉得放松。它的味道也跟我那些日子手中端着的热牛奶,队友送来的姜红糖水,或者客栈的炒豆子,煮芋头,很相近。

在这样的旅行中,是需要有它做一个小小的陪伴。虽然它是胶装没有锁线,这样一路走下来,最后的结局是书页散得不成样子。但回到家之后,把它粘贴整齐就好啦。

之所以觉得这本书适合初行者,是因为它的旅行者气质。在这本书的内容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有美景、有艳遇,有物欲、有神灵。”它很符合我们心目中对尼泊尔旅途所遇的想象。

就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作者在书中一一印证了加德满都的魅惑、泰米尔的腐败与血拼,王宫与寺庙上的众生百态,以及莲花上的蓝毗尼、天堂中的博卡拉,还有激流涌荡的奇特旺,这是尼泊尔在旅行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作者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成熟的知识把握,把这些诱惑一重重展现出来。同时,也不忘告诉人们,如何享受,如何消费,在尼泊尔如何做101件事来把小资和文艺玩到极致。

作者有着极好的表现力,交流,挖掘,融汇,这样完成的作品,很符合出版社的市场需求,对文化氛围的追述,情节的文艺味道,人群中各种故事,旅途的曲折惊喜意外自在,路线、行宿、购物等等各种小贴士,这些内容被很好地安排在宽大的版面,热闹的装帧,彩图穿插,各种字体混合使用,异域感和梦幻、自由、香艳、冒险种种感,满满地包裹和簇拥着,让人无法漠视。总之,如果我是一个面对这份书稿的编辑,我也会很看好它的出版前景。这是一本放在书店就会吸引到读者的图书,随手翻开时会有兴趣再读,也会带在身边消磨掉旅途中的闲懒时间。

同时,我也很想说,像所有的旅途一样,人们有心中的构想,也会轻易在别人那里看到它的模样,更愿意收藏,以为是自己也如此过。但,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在我们可能做不到与别人同样的事情时,虽然那应该是更理想和更完美的,但可以试试更纯粹,更自我,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也许没有很好的语言交际,社会沟通,文化表达等等的能力,甚至体能,可是,这种旅行依然可以持续。在热闹的人群中所感觉到的孤独淡然,在遥远的旅途中也会有心如潮涌。在这样的时候,你在多深的寂寞,你就能看到多广的内心。即便走到心力交萃,无法得知除了自己以外,他人和社会,还有世界的讯息,只能最大限度地消耗的,溃散的心力,打开的,澄净的感知,腾空的,纯粹的内里,所承受接纳包容的那一方,如果能够倾尽心力,用文字呈现出来,是不是,也很美?所以,我想说,还在期待。

《尼泊尔的香气》读后感(五):让生活有片刻停顿_--评红尘新书《尼泊尔的香气》(转贴)

让生活有片刻停顿_--评红尘新书《尼泊尔的香气》(转贴)

来源:新浪读书频道 作者:漆园子

从美国漫游归来的红尘,似乎收不住她狂野的心了,在路上的状态,就成了她灵感的力量来源。所以,她再一次头插鲜花怀揣药丸地踏上旅途,以羸弱的身体、大无畏的精神,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漫游不息地寻找心灵的立足之地——很难说清她究竟是在逃避着什么,还是在奔向什么?或许,奔与逃,就是她自己都难以言说的生存状态?

于是,这一次,她奔向喜玛拉雅的南面、那个被欧洲人称为“后花园”的神秘国度——神眷顾着的尼尔泊——而她却是要一路招遥地与那些自大的欧洲人争抢后花园的一角,在尼泊尔宁静的山地、在雪山深蓝色的阴影里、甚至,在那些从战乱中逃离克什米尔的少年人的心里,留下她的妖艳,她的悲悯,她那既自我又宽容的爱与惆怅。

正是这种奔向某种不可言说的生活状态,让这本书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呈现给读者的,是尼泊尔宁静到骨髓的山地文明,和当地人在神的光辉照耀下生活简朴却内心安祥的生活方式。如果你用心跟随她的文字,你就可以触摸到她心灵和双脚经历过的道路:当你从文字当中看到她如何企图抓住大自然的每一次变化、在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时候落泪、在草丛树林和湖泊山峰之间体会到神的无处不在时,你会觉得,这辈子如果不去尼泊尔让自己的生活在阳光下有一次短暂的停顿,那也会在这本书中有片刻的小憩。

但是,片刻的停顿之后,她又会立即回到现实,告诉你如何去和异国的山峰湖泊谈一场恋爱、告诉你如何穿戴纱丽和尼泊尔人的服装“库尔德”,告诉你关于克什米尔披肩背后的辛酸故事,从伦理的角度去同情那些为旅客服务的山地背夫,然后又会用典型的小资心态,去抚摸瑞香纸的天然脉络,用一个有着艺术情怀的心灵,为细腻又精致的纸质惊叹不已;你还会看到她是如何虔诚地希望自己像尼泊尔女人那样,在当地的妇女节上禁食,为心爱的男人至少饿晕一次。

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她如何遵从内心原始的愿望选择心的方向,在尼泊尔整整四个月的旅行中,在异乡艰苦的行旅生活中,她说我们生来就是要忍受折磨承受悲伤,才能走圣洁。所以,这个妖精一般的女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异国他乡,白天,穿着斑谰的纱丽,像摩登女郎一样妖艳而招摇地走过喜玛拉雅山南麓那迷人的街衢,晚上,却在雪山下的石头小屋里,像耗子一样疯狂写作。

这是一本既抒情又实用的书,一本要去尼泊尔旅行的人不可不读的书。如果你错过了这本书,那么你的尼泊尔之行将与盲人骑瞎马一般空手而归。因为,她会在书中告诉你,在加德满都的汉语角,学生全部都是帅哥;教你如何辩识志愿者与导游;告诉你她在酒吧那疯狂而颓废的氛围里,既心醉又惊讶——那些混杂着各色人种的酒吧,像电影里黑社会的老巢。

在红尘的生命深处,有一种天真的本性,为了不使生命被逐渐引向腐朽与随波逐流,她选择一次又一次出走,用放逐自我的方式,以显示对生命纯真而浪漫的热爱。所以当她与山峰的每一道褶皱、小河里每一滴水息息相通时,就逃避了生活中的凡人小事的每一个细节,用宏大的自然风光来装饰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细节,从凡人变成了逍遥游的主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