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分道而行》的读后感大全

《分道而行》的读后感大全

《分道而行》是一本由[美] 迈克尔·弗里德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分道而行》读后感(一):慢慢读

马堡学派那部分已经很有启发,读到卡尔纳普对拓扑空间和度规空间的精辟分析就觉得很妙了。

摘录:

“感官知觉的具体的经验世界并不是以某种方式存在于这种方法序列之外的一种分离的实在,而是序列向之收敛的完全确定的、完整的极限结构” (p66)

“实在构建”的动机在于——“表明我们主观的直接感觉经验如何通过将这种经验嵌入一个纯形式的逻辑数学结构体系中而对知识的客观性有所贡献”(p69)从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开始,进行纯形式序列的归并,至于构造主体间世界,而这些可以是单个个体的认识进程。

有人在那里建造我们去不了的神明世界,这也是好的。

《分道而行》读后感(二):对本书的一些看法

1.本书的框架是从新康德主义的视角来看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分裂,这一框架本身值得商榷。分析哲学和新康德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作者对分析哲学和康德哲学也比较熟悉,但是欧陆哲学不能简单的归之为康德名下,作者把康德之后的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哲学简单称之为唯心主义,但是就欧陆哲学而言不能忽视黑格尔的影响。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分裂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新康德主义的内部分裂。

2.本书是学习康德哲学、新康德主义、分析哲学的很好书籍,作者对欧陆哲学的理解缺陷使得其不能很好的完成所预定的目的。

3.欧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疏离是一大缺陷,这使得欧陆哲学激进批判有余但建设不足。这种对自然科学的疏离有很大一部分是黑格尔造成的。分析哲学与自然科学则有的紧密联系。分析哲学有共同的范式,欧陆哲学各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从沟通与建设性方面,分析哲学优胜,但较为保守。而欧陆哲学发挥了批判的作用,有活力,但是混乱。

《分道而行》读后感(三):本书要点

本书是当代的一部学术精品。其要点如下:

1.海德格尔作为一个更加纯粹的形而上学家,拒斥现代数理逻辑的发展可能对哲学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他的形而上学表现在拒斥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对海德格尔的描述中,作者寥寥数笔将海学描述的很精确,众所周知胡塞尔是拒斥历史主义的,但海德格尔的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时间——历史。人的有限性,人的向死而生,此在的“被抛入”这个世界。这些理论恰恰与胡塞尔现象学试图建立超历史的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相对立。

读者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很有力度,但这种形而上学加剧了哲学与科学的对立,而不是相反。在学派分野上,也就是加剧了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对立。

2.卡尔纳普具有新康德主义的背景(这是作者所持的新观点),卡尔纳普恰恰是要建立科学的哲学,他的着力点是构造逻辑语言,这与康德哲学的旨归是一致的(因为二者都是科学的哲学而不是形而上学),所以,卡尔纳普的哲学恰恰是哲学科学化的一个极致,哲学不仅仅要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形式,简直要成为一个科学的分支了,即:依托于数理逻辑的一门科学。

读者理解:因为没有看过新康德主义,对分析哲学所知不多,这一部分读的格外困难,可以说是没读懂。

3.卡西尔作为体系性的哲学家(而非仅仅是一个文化哲学家,这是笔者提醒我们注意的),其哲学的体量非常庞大,熔神话,语言,科学于一炉。但是作者认为,卡西尔的哲学有一个致命的困难,这一困难是在康德哲学中理性——感性对立的变体:精确科学与精神文化之间有巨大的思想张力。

卡西尔所持的观点是:

A.科学是运用符号的最高表现

B.科学由神话,语言逐步演进而来

C神话系统和语言系统,以及人类的其他精神文化系统,拥有独立价值。

作者认为卡西尔无法调和A和C。

单纯持有A,是卡尔纳普的思想。为了坚持理性,科学,普遍性有效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反对形而上学的老问题,将哲学改造成科学。

单纯持有C,是海德格尔的思想。为了保卫独立的精神价值,放弃哲学追求的普遍性有效性,转而追求历史性的“此在”。

作者认为卡西尔站在理性主义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岔道口上。

读者理解:也就是说,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有调和两大哲学传统的巨大潜力。

《分道而行》读后感(四):22.05 迈克尔·弗里德曼《分道而行》

新康德主义旨在通过抽掉范畴演绎(感性直观+知性图示),纯粹逻辑与感性杂多直接交互来保证真理的客观普遍性(非时空性)。

西南学派坚持数学与逻辑的区别,数学中介物的丧失使得逻辑与感性杂多、价值间存在认识鸿沟,胡塞尔通过本质直观将客体直接给予,而海德格尔以时间性、实践(操劳)的主体代替胡的先验主体,并通过在存在论分析中用存在代换本质,悖论般超克了要么经验研究(即胡批评海在搞“人类学”研究,胡拒斥的自然主义、心理主义),要么先验分析的道路,同时与数理科学渐行渐远,33年后成为欧陆源流。

马堡学派倚借现代数理背景,通过关系理论将数学处理成先天分析式的(尽管几何学是综合还是分析并不确定),纳入逻辑之中,而自然科学与经验的统合在于形式跟质料在发生学的认识过程中不断收敛逼近作为对象的X。在这种进路下数学-逻辑与自然科学-经验之间的鸿沟仍没有被克服,而卡尔纳普的工作在于通过区分具有必然性的拓扑结构跟基于约定的度规结构,将世界数学形式逻辑化,建立起心理-逻辑-经验-他人-共同文化的等级制结构,此时不仅鸿沟通过被纳入结构各环节的方式被克服,每个层级的结构(作为相较于低层级的类-概念跟高层级的对象-存在的统一体)亦都能得到形式化的完全摹画(这项工作存在重大问题,即在结构整体同一性要求下,后面的结构带来的新经验会要求前面的结构不断调整,难以保持稳定性,卡后来应对了这一问题),卡尔纳普由而走向石里克的逻辑实证主义(尽管他的目标仍保留新康德色彩),后出走美国,成为分哲源流。

作为新康德掌门人的卡西尔则坚持一种符号理论,通过神话符号表达中符号与实物不分(在最早的神话阶段人们就通过符号来理解现实,而没有剥离掉符号的现实),达到表象意识中的分离,再到赋义中彻底分离,符号根据关系理论构建对世界的解释,而不用遵循形而上学式的摹本原则。这三个阶段既是辩证上升式的,又是以神话为中心的离心运动,符号迈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卡西尔想以这种方式统合自然科学跟文化科学,但他的终极的普遍语言和卡尔纳普一样,也是形式逻辑化的。面对欧陆、分哲分野,卡西尔希望做一种调和,但终究力不从心。

《分道而行》读后感(五):看完留脚印。

囫囵吞枣看完了。也许有空的时候在看看第二遍,会写得更清晰些。现在留个印,这种书,一旦再进不去,太痛苦了。

我总把哲学认为是个逐渐递落的过程,也许就是无知者无畏,到已知得越多、未知得越多的过程。从最早的哲学的无所不包,到各种科学从哲学中逐渐剥离、进而建立自己完善的体系,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数学几何、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等等最初都是包含在哲学中的,但是在脱离哲学之后,他们都变得清晰明朗,逐渐构造了一种完美的体系,尤其在时间的流变中,仿佛建立了一种永恒的理想范式。

在我看来《分道而行》就是展示数学或者逻辑学(对这两者一窍不通)逐渐向独立道路进而想凌驾哲学至上的一种冲动。由康德——新康德——到卡而普纳,是一条清晰的造反脉络,其间,有弗雷格和数学和逻辑学派推波助澜。而另一边,海德格尔把数学和逻辑当做一种科学而把逻辑学扫地出门。卡西尔以其中庸宏大的视野看到了这种分歧,既看到了逻辑学的美梦,又清楚地看到了其他各类学科难以被征服的弊端。胡塞尔的现象学似乎是卡西尔这种强力雄心的有力推进,然而似乎并没有成功。

基于康德对于世界的认知,“物自体”的真实世界被人类认识已经成为一种清晰的绝望。这是新康德学派的共识,也是后来者的共识。然而在认识论中如何建立结构性概念性的清晰框架,逻辑哲学率先而起。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颠倒了世界与主体的认知关系,想通过主体的有限认知建立一套清晰的科学理论。然而康德充分辨析了这种认知的复杂性,使得这一理想难以实现。

康德认为,主体的感性杂多是认识世界的质料是认识的原初,通过普通逻辑(形式逻辑)进而把纷繁的感性纳入到有序的秩序中来,而在次其间,又有先验综合能力作为有机的串联,尤其是先天的空间和时间是认识的基础。卡尔普纳,干脆把先验逻辑弃之不顾,空间也是人的心里形式的本质之一。对于空间的拓扑性结构和度规,我觉得是卡尔普纳非常有力的发现。空间未必就是三位或者欧氏几何的,它可能是一种不规则的拓扑性的。空间形式可能在人的认识中本身就是多维的。更彻底地说,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概念或者形式的,我们的认识也局限于形式或者概念,只有从形式和概念中我们才能建立清晰完整的科学。哲学科学化,是卡尔普纳努力的目标。

卡西尔也同样赞同逻辑学,但是对于复杂的世界,尤其是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或者他对于生命哲学和神话学的了解,让他同样觉得,一种完美的科学模式在数学之外的领域很难建立。数学之外的其他科学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演进中,而且难以像数学那样进行清晰地发展。太多的不确定性。卡西尔拥有足够的复杂性,对于理念或者逻辑的推论,他始终认为只是接近X。

胡塞尔同样像后康德主义一样,拒斥康德的二元论,感性与知性的双重结合。胡塞尔认为,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全在于人的心理世界,心理世界包含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所有认知,只要从心理世界中把握出一种有效的科学的概念或者形式共性,那么我们就能充分建立科学而完整的哲学观。我臆测,在这里世界成为一种河流,而心理成为一种容器,纷繁的世界虽然我们难以把握,但心理作为容器是可能固定的。现象学将会排斥出时间的变化性,甚至是空间的无限性,让我们一劳永逸地认识世界。然而从无限大的时空到无限小的物体,甚至我们的心理,我觉得终究难有固定的模式而言。

海德格尔进行了复杂的心理转弯,似乎又回到了康德的不确定性,而哲学—形而上学似乎又在永无始终地绵延下去。海德格尔从出发就拒斥了哲学的科学化,逻辑主义在他看来是行不通的。在胡塞尔的基础上,他又开始分裂。此在——独立的个体是有限性的,用有限去把握无限始终是不可能的。不存在固定的心理模式来把握整体认知。此在,作为个体,是有限的时间性的,个体投入世界中,实践、认知,从而产生丰富的生命意义。如果无时间和有限性,此在就是死的,是被抛弃的,同样,就取消了此在的丰富性和意义性。在这里,海德格尔似乎吸取了黑格尔的可能性变化。此在是个种子,有无限可能性,然而最后却只能成为无数的可能性的一种。在这中生命的实践中,世界的真理或被揭示、或被遮蔽。海德格尔的论述当然迷人得多,不再是僵固的形式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