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摘抄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摘抄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是一本由[美]汉娜·阿伦特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一):对于这本书的评论

这本讲稿——经过罗纳德•贝纳尔富有技巧的精心编排和介绍——大胆、有创造力、富有责任感……阿伦特将一般或者说扩展了的审美判断看作康德政治哲学的一条线索,这一极富创造性的主张,让她能够在审美和实践之间找到一座桥梁,而这对于研究康德的其他人来说,仍然是未知之域。

——Patrick Riley,Political Theory

这本被悉心编制的精辟小书,非常有价值地补充了阿伦特的作品,贝纳尔对阿伦特的解读,非常富有才华地阐明了阿伦特思想的一个侧面,且阅读起来赏心悦目。

——James T. Knaue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二):南方都市报:“续写”汉娜·阿伦特未竟之作 专家整理出阿伦特阐释康德的讲稿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李昶伟

众所周知,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晚年收官之作《心智生活》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书。1975年12月4日阿伦特突然去世前,刚写完该书的第二卷“意志”部分,第三卷“判断”只留下一张写着标题及两句题词的稿纸,静静躺在打字机的卷筒里。在阿伦特看来,思考、意志和判断是人类心智生活中三项最基本的活动。而她的阖然长逝,使得此书思考、意志、判断三足鼎立的完美建构徒留缺憾。

顶尖阿伦特研究专家、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纳德·贝纳尔为阿伦特这部未竟之作“续写”了剩下的一卷。日前,这一部由罗纳德·贝纳尔汇编的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中文版由上海世纪文景出版,中文读者有机会从中知晓汉娜·阿伦特如何阐释康德,也可以了解罗纳德·贝纳尔如何解读阿伦特晚年学术体系未竟的部分。

1970年,汉娜·阿伦特受邀在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讲学,《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就是阿伦特当时备课稿的整理。这本讲稿中所呈现的内容,被认为是《心智生活》没有写出来的第三卷“判断”的预备。如何摆脱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虚无?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学为入口,阿伦特认为:只有作出判断,只有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运用我们独立的判断能力,世界对我们来说才具有意义。

“事实上,本书再现了阿伦特为解决居于她思想世界中央的那些核心的智识难题而付出的殚思竭虑的卓绝努力,跃然于字里行间的是她为捍卫人类尊严、使之免遭古代与现代的双向侵害的果敢决心。”罗纳德·贝纳尔认为在这一阿伦特生前未出版的授课讲稿中,展示出阿伦特对康德美学作品和政治文论的阐释。阿伦特试图表明,《判断力批判》包含了一种极为重要且强有力的政治哲学的纲要———而这种政治哲学是康德留给政治哲学家们的最伟大的遗产。贝纳尔进而发现《心智生活》第一卷《思索》的后记中实际上已经勾勒了未来“《判断》”一书或者判断理论的雏形,由此,贝纳尔按图索骥,以讲稿为主体编纂了这本文集,以补足阿伦特关于心智生活之政治性的运思全貌,也为阿伦特自己的政治哲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贝纳尔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判断,他在牛津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就是“汉娜·阿伦特对政治判断理论的贡献”。据悉,此次应中译者之邀,贝纳尔专程为中译本的出版撰写了详尽的长篇前言,以飨汉语读者。在英文版编定问世30年之后,原编者再度欣然执笔的中文版前言。贝纳尔从文本间性出发,以纵、横、深三维解读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特征以及《康德讲稿》的用意和来龙去脉:纵轴上厘清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一康德一阿伦特”的关联,横轴上剖析了阿伦特与罗尔斯等当代理论家的异同,深轴上则展开了阿伦特自身的思想脉络。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三):共情还远远不够

1:阿伦特的这段论述真精彩,继而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人无法100%共享ta人的情绪,即因他人处境,自己产生了类似情绪。 共情还有一个特点,很容易让人停留在“情”这一层面,而在某些层面,停留在“情”这一层面还远远不够,所以要再进一步,要去判断。 判断:是对身为共同体命运的悲戚,是对自身责任的承认,是引导行动的索引。

2:判断是一种“沉默的感觉”,在康德那里,品味是判断的一种,是用在审美领域的。而在在涉及实践事务和道德事务时,这种沉默的感觉被称作“良知” 3:美国独立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让康德从他的政治昏眠中惊醒 4:自我藐视才是降临于一个人头上的最大不幸。“自我赞同的丧失”,而不是丧失别人对他的敬重,“将会是我所能遭遇的最大的恶。” 5:阿伦特说康德的:我觉得好吃,你觉得不好吃,这一审美判断,看似是个人的,但一旦开始反思,即“为什么你觉得不好吃”,就开始考虑他者,就会将他人的感觉纳入考虑,向着“可交流性”开放,共同体感觉也可能被建立起来。不过这里的难点是去反思 6:下判断首先要对事件进行追问,进而激活了思索,思索本身不能为事件带来意义,但由思索后的决定/选择/判断则能为事件赋予意义,且也借由判断确定我们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下判断,“我们确认了世界,也确认了我们自己” 7:判断总是指向已经发生的事,也正是对过去进行判断,打捞有价值的东西。才能给未来提供一个希望 8:思索是我与我自己的对话,但如果不去交流并经受他者(对话、书籍等等)的检验,这种思索的能力也就不存在,而外在权力,若剥夺了公开交流其思想的自由,同时也就剥夺了思索的自由。思索的自由,在阿伦特看来,是我们的公民生活留存给我们的惟一珍宝。 9:苏格拉底为了省察而省察,而不是为了知识才省察,他的独特就在于专注于思索本身,而不论结果。他将私人的思索公共化 10:“集体罪行”等这样的观点,会让正义丧失,判断也显得多余。就像阿伦特所说:判断之后才有宽宥,宽宥不能替代判断:“正义,而非慈悲,才是判断的事”,所以“判断有助于我们搞懂那些不如此就搞不懂的事件,或者说,判断,有助于让那些不然就毫无意义的事件有意义并为人所理解。判断能力,服务于人类的可理解性”,如果“剥夺了我们自己的判断能力,那么我们必定会失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 11:思索的自由是不仅要去思考你赞同的观点,也要思考与你赞同的观点相反的观点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四):公共政治的阀门

暮年的汉娜•阿伦特抱病为几个学生讲授康德和他的《判断力批判》。未久,相濡以沫的丈夫布吕歇尔去世。她的学生们都记得,“她颤抖着回到课堂上,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吸烟。”这堂课仍在陆陆续续地上,5年后,阿伦特也辞世,留下未竟的《心智生活》和这份授课讲稿。

谁都能体会到,阿伦特哪里只是为了讲讲康德。

而且,没有材料表明阿伦特曾经皓首穷经式地研读过康德;相反,当日的学生、后来这批讲稿的整理人罗纳德•贝纳尔倒是承认,阿伦特的主要材料是她的老师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描绘的那个康德。显然,阿伦特讲康德,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思索的问题一定有什么地方触动到了晚年奋力撰写《心智生活》的阿伦特。

一切无妨从“判断”说起。判断不是一种演绎或者归纳的分析,从来没有人会说,因为这是一朵花,花是美的,所以,“这朵花真漂亮!”判断处理的从来都是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是真切的一草一木。所以,康德有言,判断力“只能被实践而不能被教授”,它不是一个可以用黑板写给学生看的数学公式。同时,康德相信,人之所以为人,背后是有一些共通的心性特征的,当我们抛开个人具体处境的纠葛后,往往能在审美判断上达成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这是康德美学的一个大致。

显然,阿伦特对康德的解读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美学的路子去的。正因为判断力本身就关切着具体的现实,所以判断往往需要在现实语境中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才能真正达成。这当中就包括请教他人、换位思考、交换意见、甚至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层意思,和哈贝马斯的理念已经很接近了,也直抵阿伦特生平极为看重的“精神的扩展”,它关系到我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容纳和接受那些新的东西,而不是在旧有的范畴里打转。在阿伦特的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她就念念不忘地要厘清极权主义与其他种种政治概念的关系,并且明确证明,这是一个20世纪的新现象,绝非任何旧亡灵的附体。从这个角度来说,阿伦特对康德的解读是打上自己烙印的。

也正是因为现实交往的存在,“想象”才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被单独提出。因为没有人能代别人而活,所谓对他人的理解无一不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想象奠定的基础,使得“自我并不只是沉浸于自身当中并把自身视为整个世界,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世界公民。”“世界公民”这个词,大概最能描摹出阿伦特之所以在晚年倾心康德哲学的缘由。她借用康德的哲学体系,想要构建的却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政治生活,是一种所有人都能得以参与其中的政治生活。如果说,极权主义的政治最喜欢用一些空洞的逻辑蛊惑来摧毁政治的公共性,那么,判断力和想象力所代表的这种现实性和共通感很可能就是遏制极权主义的两道阀门。

阿伦特辞世很多年了,这份讲稿经由学生的整理,经由中国学者的翻译,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流传与保护。但是,现实公共政治中的那两道在阿伦特看来格外关键的阀门如何得到保护,我们还没法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读后感(五):关于审美判断力的一个案例

在《判断力批判》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实现从审美判断力(主要是崇高感)到纯粹实践理性(道德)的过渡,换言之,表明这两种能力之间的一种亲缘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分分钟想到的是不久前与我姑父的聊天,他的经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暑假去姑姑家,姑父非常兴奋地跟我们所有人讲,他新近被我们老家的镇政府返聘,担任一个很重要的职务(大概与房屋拆迁、颁发土地证有关)。这是一个很能产生油水的职位,因为它的工作牵涉到各方的直接利益。根据历史经验,官员很容易在这个职位上犯错,所以镇领导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领导最终决定返聘姑父,理由是,他年轻时在镇政府待过一段时间,从事的也是类似的职务,并且作风比较铁,没有犯过错误。

接下来,姑父就很骄傲地(甚至在我看来有些夸耀的成分)给我讲他年轻时的镇政府经历,讲经常有人来给他送礼,又讲他经常让我姑姑一家家地还回去,等等。他还讲了坚持公事公办的理由,这是我最感到有趣的地方。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直接,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道德情操,而是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自己。他当时有一个同事,大概是管卫生检疫的,有一次被一个饭馆老板请去喝酒,饭桌上老板点头哈腰、尽说好话,但过了几天他们再碰面时(姑父当时在场),老板就全然换了一副神态,拍着那个同事的肩说,XXX,卫生执照那事你可得帮我办好,啊。同事也立刻没了之前的威风,忙不迭地说好。这件事对姑父的触动挺大,对他来说,拿人好处的直接后果就是降低了自己的尊严,而秉公办事则能获得别人的敬重。

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的角度来看,我姑父的行事动机与纯粹的道德实践是无关的,因为严格意义的道德实践不以纯粹理性以外的动机为条件。促使我姑父公正处事的,是一个典型的审美判断,更具体地说,公正处事能够唤起他内心的一种崇高感(也许用崇高这个词有过度之嫌,但我只想说明这是出于审美的),这种崇高感甚至可以从他说起往事的神气与语调中感受到。一方面,这种审美判断使他在某些时刻脱离了物质性的快感(或者说这是一种脱离了质料的、主观形式的愉悦),但另一方面,这一判断所内含的情调也并没有上升到出自纯粹理性的道德命令。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它必须是可向他者传达的(这也是阿伦特在康德著作中尤为重视的一点,即存在于人性之中的“共感”common sense),姑父的崇高感需要他人的在场,他需要在他人面前“显现”自己(这又是阿伦特将之归属于政治活动的一个本质要素)——他不仅自我显现在镇上的民众面前,也显现在此时听他讲述的我们面前,而且在后面这种情形中,通过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愉悦,这对于他已经构成另一层面的愉悦了;与此相对,在康德看来,道德实践则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在场,一个道德法则完全可以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以命令的形式向自己提出,只要他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因此我可以(冒犯性地)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行贿者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行贿,使受贿官员既得到好处,又不让他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那么姑父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公正?

但是审美判断毕竟表现出一种向道德实践过渡的可能。姑父在公正处事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他人的敬重,也获得了“自重”。这种自重表现出一种自由感(当然按康德的话说,还不是真正的自由),即他既(在某些时刻)摆脱了出自自然的感性方面的欲求,也摆脱了他人意志的约束(其反面就是他那个同事),而道德实践的核心正是自由,或者说人格的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性的,即理性的法则不屈从于外在的动机,也不屈从于感性的动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