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名士风流 I》经典读后感有感

《名士风流 I》经典读后感有感

《名士风流 I》是一本由[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士风流 I》读后感(一):第一部比第二部好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波伏娃不是女权运动的先驱吗?可是她笔下的女主角:1安娜---与丈夫罗贝尔之间没有爱情后旅行中与刘易斯相爱,却为最终得不到爱而服药自杀。2波尔---为爱人亨利放弃一切,走入极端,几近疯狂。3纳迪娜---阴郁,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而书中两大男主角,亨利和罗贝尔却是出色的(感情生活除外)。尤其是亨利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是名士风流,他即是一个小说家又是一个思想家,靠自己的力量办报纸,讲实话,影响公众。尤其欣赏他在缺乏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保持报纸的独立性。小说的上半本还是很有可看性的,下半部由于主要写安娜的感情生活我就兴趣不大了,感觉明显比上半部书写得差了。

《名士风流 I》读后感(二):作为小说家的海狸

波伏瓦女士是绝无异议的光源,身上时刻散发着瓦数超强的光芒,1949年的她更以惊世之作《第二性》照亮了大半个欧洲。你可以说她是女权运动家、女性楷模,也能称她为哲学家、社会学者,再又剧作家或小说家她也一样担当得起。透过波伏瓦的作品和身前照片,你看到一名意志刚烈、铮铮铁骨的女性;听闻了她与圈内诸人混乱的私生活八卦后,你觉得她情欲旺盛、放纵自若,却也不乏低头服软的时刻;她发愿做一个完完全全的自己,但又以振聋发聩之作代言了普世女性:她是每一个女人真正意义上的梦想。

这位传奇女士,私底下有个俏皮的外号“海狸”。“海狸”的英语Beaver正好与她的姓Beauvoir读音相近,终身伴侣萨特亦这样亲切地称呼她,此外号便在亲友间不胫而走。这个形象狡黠、稳健,与传统女性的温柔娴淑相去甚远,波伏瓦战斗的一生,也恰如海狸般孜孜不倦地做着聚沙成塔的构建。发表于1943年的《女宾》是她筑起的第一道砖垒,惊世骇俗的海狸将它题献给奥尔嘉——与萨特和波伏瓦一道身体实践三人行的年轻女学生。她在故事中抓住的一条线,即女主人公弗朗索瓦丝像潮汐一样起落不休的心理状态,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和藏在她优雅气质下面的毒汁。《女宾》散发着爱恨交缠的气味,芬芳玫瑰香与刺鼻火药味的混合。

作为知识份子的波伏瓦是一往无前、直抒胸臆的,《第二性》不啻为一枚投向公众的炸弹,颠覆了女性长期以来的历史形象。而私底下的海狸是怎样的呢?她常常被砖头和石块拥堵,反复陷入意志与情感的抉择中难以自拔。但即使是这样一个身陷重围的自己,也被毫不顾忌地披露示众,这正是她最为有力的写作素材,私人的海狸一跃变为公共的海狸。《女宾》如是,发表于1954年并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的《名士风流》亦如是。甚至在后半生的创作岁月中,波伏瓦干脆撰写起一部又一部的回忆录,将个人体验放大至公共领域,以词语将其浇注成型,格局为之一变。作为小说家的海狸,个人优势即在于此。读者亦能从其作品中听取时代脉搏,以及独一无二的女性之声。这些都是她真实的人生,也是她最好的作品。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拉开,圈中友人在“左”与“右”的纷争中摇摆不定,1952年是萨特开始亲近共产党人、与盟友加缪彻底决裂的关键时间点。波伏瓦在此时创作的这部小说,展现了法国一代知识分子在冷战时局下的迷茫与分化、直至各自为政的过程,也有为伴侣萨特辩解、给予他有力支持的意味。小说本身阴云密布,惴惴不安的心态随处流露。但同时波伏瓦也拿它当武器使,比如她在日后的回忆录中提到的,自己能够在《名士风流》中,将苏联集中营的惨状迅速及时地揭示给公众,正是利用了“小说的优势”。

《名士风流》采用双线叙事,以男作家亨利和女精神分析师安娜两种视角交错展开,眼界更开阔,情感收放更加自如,写作手法更具实验性。与《女宾》相仿的是,波伏瓦在书里照例玩了一把题献的花样,这回是将作品献给纳尔逊•阿尔格伦,她的著名的相爱而不能相守的美国情人。书中完整地叙述了两人“斯情已逝”的困境,据说此举使阿尔格伦非常不满,但海狸可不在乎这个。同样可供比拟的是,《女宾》结尾处,弗朗索瓦丝果断谋杀年轻女学生然后自杀,换到《名士风流》里,则是人近迟暮的安娜在自杀与否的边界徘徊不定,最后在亲朋蓬勃的召唤下重新投入生活,小说也就此画上句点。两部小说,同样以挑衅式的题献发端,以生死抉择作终,仿佛是波伏瓦在不同年份画下的两个相同弧度的圆环。

并且,她在书中借亨利之口说:“要写一本小说,就不可能不搜集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事。我展现的是今日的人,他们的情况与我们所处的境地相差无几。可这样的人有千千万万,并不特指我自己。”我们可以说,《女宾》中的弗朗索瓦丝是海狸,《名士风流》中的安娜也是海狸;而古怪刁钻的纳迪娜、精神错乱的波尔,甚至决裂又复合的亨利和罗贝尔——都可以在波伏瓦所处的知识分子圈中找到原型。那些连篇累牍的思辨交谈,那些浮想联翩的爱情呓语,一鳞一爪均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还原。所以爱好八卦的读者们,今天还埋头在她的作品中奋力挖掘呢。

除此以外,留心一下《名士风流》里的叙事元素,你会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没错——又一个安娜,又一套双线叙事,又一段衰败的婚外恋情,又一次喃喃自语中的自杀危机,又一幕社会变局中上层人士的探求与反思:如此的巧合,难不成海狸她一不留神步了托翁的后尘?《名士风流》竟是一部二十世纪的《安娜•卡列尼娜》?主线可以相仿,但此安娜决非彼安娜,她最终选择活下来,因为她还有继续生存和战斗的勇气,这是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担任的全然不同的角色。波伏瓦女士要说的便是这些:“现实绝不是存在即合理。现实具有前景性,具有可能性,必须置身其中,而不是以想入非非为乐事。若人实实在在的,那就会明白一方是现实,一方是虚无。人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爱虚胜于实。”一字一匕。

载《深圳晚报》11月7日 ,有删改

《名士风流 I》读后感(三):作为小说家的海狸

(从注销的旧账号处搬运过来)

波伏瓦女士是绝无异议的光源,身上时刻散发着瓦数超强的光芒,1949年的她更以惊世之作《第二性》照亮了大半个欧洲。你可以说她是女权运动家、女性楷模,也能称她为哲学家、社会学者,再又剧作家或小说家她也一样担当得起。透过波伏瓦的作品和身前照片,你看到一名意志刚烈、铮铮铁骨的女性;听闻了她与圈内诸人混乱的私生活八卦后,你觉得她情欲旺盛、放纵自若,却也不乏低头服软的时刻;她发愿做一个完完全全的自己,但又以振聋发聩之作代言了普世女性:她是每一个女人真正意义上的梦想。

这位传奇女士,私底下有个俏皮的外号“海狸”。“海狸”的英语Beaver正好与她的姓Beauvoir读音相近,终身伴侣萨特亦这样亲切地称呼她,此外号便在亲友间不胫而走。这个形象狡黠、稳健,与传统女性的温柔娴淑相去甚远,波伏瓦战斗的一生,也恰如海狸般孜孜不倦地做着聚沙成塔的构建。发表于1943年的《女宾》是她筑起的第一道砖垒,惊世骇俗的海狸将它题献给奥尔嘉——与萨特和波伏瓦一道身体实践三人行的年轻女学生。她在故事中抓住的一条线,即女主人公弗朗索瓦丝像潮汐一样起落不休的心理状态,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和藏在她优雅气质下面的毒汁。《女宾》散发着爱恨交缠的气味,芬芳玫瑰香与刺鼻火药味的混合。

作为知识份子的波伏瓦是一往无前、直抒胸臆的,《第二性》不啻为一枚投向公众的炸弹,颠覆了女性长期以来的历史形象。而私底下的海狸是怎样的呢?她常常被砖头和石块拥堵,反复陷入意志与情感的抉择中难以自拔。但即使是这样一个身陷重围的自己,也被毫不顾忌地披露示众,这正是她最为有力的写作素材,私人的海狸一跃变为公共的海狸。《女宾》如是,发表于1954年并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的《名士风流》亦如是。甚至在后半生的创作岁月中,波伏瓦干脆撰写起一部又一部的回忆录,将个人体验放大至公共领域,以词语将其浇注成型,格局为之一变。作为小说家的海狸,个人优势即在于此。读者亦能从其作品中听取时代脉搏,以及独一无二的女性之声。这些都是她真实的人生,也是她最好的作品。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拉开,圈中友人在“左”与“右”的纷争中摇摆不定,1952年是萨特开始亲近共产党人、与盟友加缪彻底决裂的关键时间点。波伏瓦在此时创作的这部小说,展现了法国一代知识分子在冷战时局下的迷茫与分化、直至各自为政的过程,也有为伴侣萨特辩解、给予他有力支持的意味。小说本身阴云密布,惴惴不安的心态随处流露。但同时波伏瓦也拿它当武器使,比如她在日后的回忆录中提到的,自己能够在《名士风流》中,将苏联集中营的惨状迅速及时地揭示给公众,正是利用了“小说的优势”。

《名士风流》采用双线叙事,以男作家亨利和女精神分析师安娜两种视角交错展开,眼界更开阔,情感收放更加自如,写作手法更具实验性。与《女宾》相仿的是,波伏瓦在书里照例玩了一把题献的花样,这回是将作品献给纳尔逊•阿尔格伦,她的著名的相爱而不能相守的美国情人。书中完整地叙述了两人“斯情已逝”的困境,据说此举使阿尔格伦非常不满,但海狸可不在乎这个。同样可供比拟的是,《女宾》结尾处,弗朗索瓦丝果断谋杀年轻女学生然后自杀,换到《名士风流》里,则是人近迟暮的安娜在自杀与否的边界徘徊不定,最后在亲朋蓬勃的召唤下重新投入生活,小说也就此画上句点。两部小说,同样以挑衅式的题献发端,以生死抉择作终,仿佛是波伏瓦在不同年份画下的两个相同弧度的圆环。

并且,她在书中借亨利之口说:“要写一本小说,就不可能不搜集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事。我展现的是今日的人,他们的情况与我们所处的境地相差无几。可这样的人有千千万万,并不特指我自己。”我们可以说,《女宾》中的弗朗索瓦丝是海狸,《名士风流》中的安娜也是海狸;而古怪刁钻的纳迪娜、精神错乱的波尔,甚至决裂又复合的亨利和罗贝尔——都可以在波伏瓦所处的知识分子圈中找到原型。那些连篇累牍的思辨交谈,那些浮想联翩的爱情呓语,一鳞一爪均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还原。所以爱好八卦的读者们,今天还埋头在她的作品中奋力挖掘呢。

除此以外,留心一下《名士风流》里的叙事元素,你会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没错——又一个安娜,又一套双线叙事,又一段衰败的婚外恋情,又一次喃喃自语中的自杀危机,又一幕社会变局中上层人士的探求与反思:如此的巧合,难不成海狸她一不留神步了托翁的后尘?《名士风流》竟是一部二十世纪的《安娜•卡列尼娜》?主线可以相仿,但此安娜决非彼安娜,她最终选择活下来,因为她还有继续生存和战斗的勇气,这是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担任的全然不同的角色。波伏瓦女士要说的便是这些:“现实绝不是存在即合理。现实具有前景性,具有可能性,必须置身其中,而不是以想入非非为乐事。若人实实在在的,那就会明白一方是现实,一方是虚无。人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爱虚胜于实。”一字一匕。

《名士风流 I》读后感(四):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

孩提时代,你就感到自己在为童话伤心——“我信仰上帝,一件洁白的裙服和两只熠熠闪光的翅膀在天堂的更衣室等着我。我躺在绒被上,合抱着双手,任凭自己沉醉在天堂的极乐之中。有时,我在睡梦中自言自语:‘我已经死去。’……死亡的沉寂,我恐怖地发现了它。一条美人鱼在海边渐渐死去,她为了一位年轻男人的爱而放弃了自己不朽的灵魂,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留下几抹白色的浪花。为了让自己心静,我常在心底默念:‘这只是传说。’”

青年时,你开始感到焦虑和不安——“当时,我才十五岁,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呼天喊地。后来我恢复了理智,扪心自问:‘别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我将怎样生活?难道我要带着这般恐惧去生活?’”

后来,你爱上了一个人,“便再也不感到恐惧,对任何东西都毫不惧怕。”你和他一起“逃难、回归、警报、《希望报》……心中笼罩着同样的死寂,经受着同样的饥饿,珍藏着同样的希望”。战争结束之后,朋友雅克的尸体还未找到,曾经搂着罗莎的朗贝尔——罗莎已经在战火中死去,如今紧搂着纳迪娜——纳迪娜“倚着楼梯扶手,嘴里咀嚼着一个红辣椒。她芳龄十八,尽管常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床上乱睡,但看上去仍然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你静静地为朗贝尔感到难过——“早在十六岁,他就已善于把词语变成钱币……他活得那么仓促。我们常常紧挨着围坐在取暖电炉旁,我高兴地望着他贪婪地阅读黑格尔或康德的著作。他飞快地翻动着书页,可实际上他都读懂了。”但是这一切的烦躁的平静的人物或者事件都不会对你造成影响,因为你已经安全了——“我意识到我自己错了,但是与罗贝尔在一起,即使错了也无所谓。”因为罗贝尔是你的方向,你的导师,你的世界,你们已经不再像青年人一样做爱,但是,他的思想、精神长久地指引着你,所以你并不因为身体联系的淡薄感到慌张。精神相通时,其它的因素都不再可能摧毁你们的纽带。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年逾六旬的老头,“身体虚弱,易病,失去了过去的保护”——“我流着泪水,独自经受内心的痛苦和恐惧——正是为了他,我才感到恐惧”,你们还是一起,享受着一个被保护起的空间。你并不真的感到害怕。

我一直害怕的,但你已经可以冷静地像他人讲述的结局:——“她的风韵几乎不减当年,只是对亨利而说,这花容月貌已毫无意义。她钻入被窝,默不作声地紧贴着他,他找不到任何借口拒绝。这是,她已经心荡神驰地喘着粗气,贴得他更紧了。亨利动手抚摸她的肩膀,抚摸她的腹部,他感到自己的血液乖顺地向下流去。要向她解释清楚还不如干脆满足她的欲望以省时间。亨利吻着那张灼热的嘴巴,它还是老一套,像平素一样在他的嘴下自动张开。可过了片刻,波尔离开了他的双唇,于是亨利怪不舒服的听到了她老调重弹,低声诉说起他早已不向她表白的那些话:

‘我永远是你的一串漂亮的紫藤花,对吗?’

‘永远是。’

‘那你爱我吗?’她把手放在他强壮的身体上问道,“你真的永远爱我吗?”

他感到没有勇气挑起悲剧。他已经习惯于招认一切,而这一点,波尔十分清楚。

‘真的。’

‘你属于我吗?’

‘我属于你。’

‘对我说你爱我,说呀。’

‘我爱你。’

他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她的身体,为的是尽快完事。在她的体内,他犹如置身于这间红的过分的公寓,赤身通红。波尔开始呻吟起来,像往日一样,低声叫喊着。可是在过去,亨利的爱是她的保护神,她的叫喊、呻吟、欢笑和吻咬是神圣的祭品。而今天,他睡在一个误入歧途的女人身上,这女人说着淫秽的语言,那爪子抓得让人难受。他厌恶她,也厌恶自己。她仰着脑袋,紧闭着眼睛,裸露着牙齿,奉献得如此彻底,痴迷得如此可怕。亨利恨不得打她几个耳光,让她清醒过来,对她说:‘是你,是我,我们在做爱,仅此而已。’他感到自己在强行糟蹋一具僵尸或一位疯女,却怎么都无法摆脱自己的性欲。当他最终又放任地扑到在波尔身上时,他听到一声胜利的呻吟。波尔低声问道:

‘你幸福吗?’

‘当然。’

这个女人一直想成为“最光荣的男人怀中最美的女人”——她错了吗?不知道。她软弱吗?当然,软弱到好笑。

我常常为自己感到孤独觉得羞耻——我内心一直暗暗期盼有人可以让我感到安全和快乐。这是多么弱小而卑微的情感。我还是会为公主放弃了自己的灵魂却一无所有的童话结局感到伤心,我还是会紧张黑夜的到来和伙伴的离去,我还是害怕遇见未来的我。在一些安静的时刻,我和内心中无数的我呆在一起——它们没有尖叫,只是紧紧地挤压在一起,和我一样,缩成一团。我都无法分辨自己是在悲伤还是在愤怒——一切都在离我远去,声音、画面、气息、温度,我觉得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我。我的一切都可以给别人。我只想消失。

我有许多令自己羞耻的恐惧,我害怕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我害怕自己衰老而丑陋,我害怕自己与一群人欢笑却找不到笑点,我害怕我走在熟悉的街道和房屋,却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哪里。20岁时,你遇上了罗贝尔,你的萨特,获得了不会失去的安全感。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可以注定在一起吗?——极致的理解,精准的沟通,无法分离的联系。只要另一个自己出现,这一切就都可能了吗?——没有多余的慌张、焦虑、绝望,你的生命进入了安定、平静和美好。

这真的可能吗?

《名士风流 I》读后感(五):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

作者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视角,在奇数章节中,亨利·佩隆是焦点人物,读者跟随着亨利四处走动,亨利的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混杂在一起,展露在我们眼前,而偶数章节则是安娜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充满了安娜的内心独白,在这些章节中,人物的公共生活悄悄隐去,而私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占据了压倒性的重要地位。两部分的故事具有某种平行的关系,有时这两部分会有相交,亨利与纳迪娜去葡萄牙的旅行也会在安娜视角的叙述中被提及,但更多的时候,两部分的故事并不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安娜在芝加哥与美国作家刘易斯的爱情与亨利和安娜的丈夫迪布勒伊关于政治路线的争论之间没有多少关系,属于安娜的章节只关心安娜的内心活动,显然这些争论对于安娜而言并不那么重要。总的来说,以全知视角叙述亨利的生活的章节与紧接着的以安娜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章节在时间上基本上是平行的,而两部分的故事似乎关联不多,这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按照章节顺序阅读的可能性。读者可以跳过安娜的冗长的内心独白,只读奇数章节,把全部的注意力聚焦在亨利的身上,也可以全然不管亨利和他的《希望报》的命运,而只关心安娜的私人生活,在安娜的内心独白中寻找阅读的乐趣。

对我而言,安娜的内心独白远远比亨利的生活更为有趣,这一方面与我自己阅读的偏好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属于亨利的章节中公共生活过于强势,把亨利的私人生活几乎完全吞噬了,大量的关于政治路线的争论在今天看来显得冗长乏味,而在安娜视角的叙述里,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微妙的情感变化以一种熟悉的方式被讲述出来,文学在此似乎摆脱了政治,似乎避免了沦为某种政治路线的宣传小册子的危险,回归了某种令人怀念的也许是从福楼拜等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阅读这些章节让人感到心安。

属于亨利的章节与属于安娜的章节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对立,亨利在故事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只有公共生活而没有家庭生活,或者说,亨利的家庭生活几乎完全被他的公共生活所压倒,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亨利压倒了作为丈夫的亨利和作为情人的亨利,政治论战的重要性胜过了与妻子,情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政治伴随着一种压倒一切的重要性颠覆了亨利的生活,一切围绕着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转动,文学创作被搁置,因为政治斗争相比于文学创作显得更加迫切,与妻子波尔关系破裂,因为政治消耗了亨利太多精力以致亨利再无闲心去关心一个自己不再爱的人。而安娜的第一人称叙述则与之截然不同,政治路线的纷争,丈夫迪布勒伊所关心的一切从未在安娜的内心世界占据真正重要的地位,在安娜的内心活动中,女儿纳迪娜和美国情人刘易斯才是真正重要的,家庭生活在这里成为了全部,安娜与纳迪娜,安娜与刘易斯之间的情感纽带重新占据了统治地位。也许正因为如此,相比于在政治路线的斗争中挣扎的亨利,安娜这一角色显得可爱一百倍。

在纷繁复杂(似乎也不是太复杂)的人物关系中,亨利与波尔,亨利与纳迪娜,纳迪娜与安娜,纳迪娜与朗贝尔,安娜与刘易斯之间的关系最为有趣。波尔与亨利之间已不再有最初相恋时的激情,亨利对波尔的情感渐渐的从爱退化为同情再退化为无动于衷,亨利追求个人生活的绝对自由,但波尔却早已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投射到亨利身上,她拒绝重新开启自己的歌唱事业,试图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她与亨利还能回到过去那种状态,直至两人的关系完全破裂,自己陷于精神失常的境地。纳迪娜在战争期间曾有一位被纳粹杀害的恋人迪艾戈,迪艾戈的死亡成为了纳迪娜心底永远的创伤,这个创伤一方面导致了纳迪娜的极端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却似乎又成了她的无所不能的挡箭牌,似乎迪艾戈的死亡赋予了她某种权利,使她可以肆意的对其他人进行道德批判。安娜与女儿之间的关系似乎是所有这些人物关系中最为有趣的,在安娜视角的叙事中,纳迪娜总是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两人之间的争吵多过心平气和的对话,但安娜对纳迪娜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于纳迪娜的生活,安娜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放任的听之任之也有关心和爱,也许还有某种潜藏的控制欲。安娜与刘易斯之间的关系只出现在安娜本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中,从第一次相遇时的激情到关系的逐渐破裂再到两人之间的爱消失殆尽,安娜在此过程中显得虚弱无力,直到安娜在结尾章中想到了自杀并从自杀的想法中解脱了出来。

相比于安娜,亨利却像是个庸俗的左派知识分子,在波尔面前寻求个人生活的绝对自由的亨利一开始给人以一种道德高尚的感觉,仿佛什么都不能迫使他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似乎他是少有的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的人,但当他的私人生活逐渐被政治所侵蚀,他的底线似乎一再降低,在波尔面前所要求的个人的绝对自由在情人若赛特那里却消失殆尽,以至于要为纳粹的密探做伪证。到故事的结束,亨利当初的道德原则似乎早就被自己全都破坏了,而他似乎竟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一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