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8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安娜卡列尼娜》

上中学第一次读《安娜 卡列尼娜》时间原因没读完,当时没读过什么书,啥也不懂,连自己买的是删减版的都不知道,真坑。直到今天大学都毕业三年了才看完,陆陆续续还会把自己这么多年没看完的名著补完。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内心五味杂陈,列夫托尔斯泰主要写了两对情侣: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列文和吉娣。第一对是注定无法获得幸福的,卡列宁无数次纠结要不要原谅妻子,要不要离婚;安娜卡列尼娜无数次后悔自己的出轨,然而却一步步沉沦自己的爱情幻想中;伏伦斯基无数次后悔眼前的局面却又不得不一遍遍给自己心理暗示要走下去。他们三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脱离眼前的困境,却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安娜卧轨的结局,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她一生的追求就是极致的爱情,哪怕要燃烧自己的生命,可惜卡列宁和伏伦斯基都不够爱她,他俩都向她证明了人生不只有爱情,所以安娜同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因为现实生活中还真的不只有爱情。列文和吉娣正好相反,我感觉他俩不论和谁在一起都会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幸福,两个人是青梅竹马,有爱情的基础,同时也会向生活妥协,尤其是列文他结婚前后变化超级大,结婚前他毫无疑问是个理想主义者,婚后他会为了家人妥协,改变自己的想法,认为家人是自己生存的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幸福到底是啥?是心态

这本书用时34天。看了两个版本的电影对照。安娜和吉蒂两条线主导整个故事情节。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名著之所以称之为名著?大概是因为名著能融合杂糅大部分社会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吧。

1、安娜不同于《面纱》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因空虚寂寞而出轨。安娜神秘、妩媚,散发成熟女人的魅力,喜欢研读建筑、艺术,喜欢社交、跳舞,喜欢被爱情举高高。她内心基本是充实的,只是突然尝到爱情的味道,想突破社会枷锁。安娜卧轨自杀的内心独白,绝望、后悔、犹豫、不安,百感交集。

2、伏伦斯基的同学小谢对于婚姻的看法对我印象深刻:女人——这是男子事业上的一大绊脚石。爱上一个女人,又要做一番事业,这很难。既要避免障碍又要随心所欲地爱一个女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结婚。这好比背上有包袱,却要腾出双手来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包袱绑在背上。这就是结婚。我结了婚,就有这样的体会。我的双手一下子腾出来了。但要是不结婚而背着这样的包袱,你的一双手就腾不出来,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3、事实真的证明:男人的自由终于婚姻,女人的婚姻始于爱情。男人的快乐很简单,女人的快乐只要有爱情就也会变得很简单。没事不要瞎想,瞎想后不要瞎做决定。

4、都在羡慕列文和吉蒂的爱情。是因为他们有自己信仰,有追求,看破很多事而归于平淡。吉蒂是一个勇敢、善良、果断的新女性,她的人格素质很高,这种人嫁给谁都会让家里热气腾腾。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20220527 安娜卡列尼娜

读这本书,在伊始,吸引我的是想知道爱情与婚姻是什么;再而,反思宗教与陈腐的社会带给人什么,最后又让我们自己去寻找人生中最宏大的话题——生活的意义。

安娜与列文,两个同样想摆脱时代束缚的人,竟有如此不同的婚姻结局。

安娜总是使自己充满幻想般的希望,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无视”当时的社会规范,但却依然无法摆脱时代赋予她的禁锢,被虚伪的上流社会排挤,找不到生活的出路而被活活逼死。在我眼里,安娜唯一做错的就是嫁给了卡列宁,但是,迫使安娜卧轨的既非卡列宁的冷漠古板,也不是伏伦斯基的背弃,而是这个俄国社会所酿成的悲剧。不可否认,卡列宁身上有不少虚伪之处,他绕不开宗教赋予在他身上的“道德压力”,但与此同时,安娜自己也无法摆脱她的生活之“所必需”,甚至也可以说,她眼里光辉是被自己给熄灭的,而直至赴死前才明白的“天赋人类理智就是为了摆脱烦恼”也为时已晚。

托尔斯泰总是这样,在绝望中留存着希望,而这希望本身就是使自己勇敢地生活下去。

另一方面,列文始终在不断地在思考人生,寻找这个世界的意义,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却因找不到而甚至数度绝望到想自杀,但又不时会被生命中的一些细小琐碎所打动,努力生活着,最后与他所处的世界达成和解,使生活继续。与安娜的不同的是,“理智”正是列文无法摆脱的烦恼,而使列文获得“信仰”的恰恰是无法言说的感情,是从教养获得的信仰生活——理智不会发现应该爱人这个原则,因为它是违反理性的。

我想,正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无意义,才能使得生活可以去充满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草婴译托翁之《安娜·卡列尼娜》

贵族们忙着旅游狩猎,忙着参加各种社交宴会,忙着维持现有的秩序;反观农夫,辛勤劳作一生,受苦一生。究竟该如何判断种种劳动收益的合理性? 列文身为贵族老爷,而毅然同农民一起辛勤劳作,倒是朴实可爱多了。但也仅此而已。列文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出让土地,觉得自己对土地对家庭都有责任,只是为了寻求心安而辛勤劳作,防止扩大同农民的差别。这种想法可以说是消极的。同《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出让土地给农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也显示了托翁在思想上的转变。 不变的是讴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安娜挣脱卡列宁式的死气牢笼,热情奔向伏伦斯基式的激情生活——即出轨。不知男性作家为何如此热衷于写女人的出轨?莫非是为了艺术感,好让读者产生怀疑,进而反思? 不禁想起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同样的光照动人、同样的追求爱情、同样的悲惨结局。不同的是,包法利夫人所向往的是虚幻的,而安娜所追求的是现实的……爱情与悲伤永远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 死亡亦如是。 尼古拉病死前的环境描写、生理变化、精神矛盾,特别是安娜卧轨自杀前的内心独白,在让人对他们惋惜之余,不得不赞叹托翁高超的表现手法。以往看过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待死亡更多的是选择逃避。《水浒传》里杀人是一种豪爽的英雄气概;《红楼梦》中的香消玉殒是虚幻之镜的破碎;《聊斋志异》和《牡丹亭》更是羽化升天、人鬼情未了的浪漫情怀;只有《金瓶梅》才是真正的直面死亡。 死亡令人惊悚,但也是一种超脱,如此一想,倒是没那么可怕了。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折磨与无望。陶丽一边对丈夫的出轨耿耿于怀,一边又对安娜如此“热爱生活”羡慕不已,只能在琐碎的日常中寻求温情。 陶丽所羡慕的,恰恰是安娜痛苦的源头。 陶丽欲望在心而受制于观念,安娜付诸行动却导致精神错乱,困住她们的无疑是当时如樊笼一般的世俗婚姻。 难道要取消婚姻制度才能重拾自由?难道要责问这过剩的荷尔蒙?不!人性之复杂自古有之,社会之不公才是源头,要改善它,必要时推翻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安娜卡列尼娜

这是看过的托翁的第二部长篇巨制,相比《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安娜卡列尼娜》的描写具体而微。但不管是宏大还是微缩,托尔斯泰的小说都是面镜子,透过小说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反射出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现实。而那种代入感极强的述说,也让人在对女主角不幸命运唏嘘感慨的同时,感受到了个人在时代和社会面前的无奈。

命运听起来是虚无缥缈的事情,看不到它,也摸不着它,而即使你再决绝的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却也无法跳出时间与空间构成的命运长河,生命的小舟只能在这样一条不可逆转的航道里,欣赏无可选择的风景。就算你对看见的和经历的一切都厌了、怕了、想放弃了,而那些风景以及一起看风景的人却也不可能消失不见,更不可能重头再来,只能随着波涛从不尽来,向不尽去。所有的挣扎与反抗,最多也只能掀起点近乎忽略不计的涟漪,终被吞噬在毫无感情的长河里。

人向往着自由,却只能接受命运赐予的枷锁,这种枷锁无穷无尽,挣脱了一个,马上又会有新的出现。安娜卡列尼娜,便是一名抗争着命运枷锁的女人,婚姻与爱情,既可能是共同体,也可能是矛盾体,对于安娜来说,它们无疑是矛盾着的,面对着传统与习俗,道德与法律的重重枷锁,安娜所向往的自由是遥远的不可企及的梦想,她义无反顾的摆脱了它们,却无奈的套进了另一个枷锁。回顾着回不去的过去,面对着不敢去的未来,安娜最终选择了死亡,这或许是种逃脱,但可能也是种无言的抗争,誓死不向卑劣命运低头的抗争。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安娜的遭遇和选择或许会痛心、会怜悯、会哀其不幸、会怒其不争,对于这种不如意的结局,总会有种如鲠在喉的不快。然而这就是现实,现实的世界里,没有上帝视角,任谁都无法摆脱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抉择,在抉择过程中的左右摇摆里,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明智呢?而即便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面对着取舍之后的结果,对于舍弃的东西,心就不会痛了吗?托翁笔下的安娜,因此也就是个弱女子,一个美丽、单纯,又有些善良的弱女子。而我们每个人面对着强势的命运时,哪个有不是弱小的呢?安娜所面对的是命运里的爱情与婚姻,而我们呢?又面对着什么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