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过渡礼仪读后感100字

过渡礼仪读后感100字

《过渡礼仪》是一本由[法]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1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渡礼仪》读后感(一):补充了英译本的意义缺失

针对学界对Gennep理论的认识都基于英译本而造成的意义缺失进行了补充,即隔离--边缘--重聚合三阶段中,第二个阶段不仅仅是transformation的一个过程,而是有一个处于结构之外的边缘状态。明白这一点后,再看Turner的Ritual Process就会容易得多。

不过中文翻译的文字相对不是很通俗,刚开始读还是花了一点时间适应。。。o(╯□╰)o

《过渡礼仪》读后感(二):需要认知

过渡礼仪是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虽然人们没有意识到,但是它至今仍然无所不在的存在着。一个过渡礼仪标志着一个阶段的变更,从远古社会的成年、嫁娶、生育,到死亡,庄严而肃穆,细致而生动,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更加了解和意识到人生每个阶段以及各种行为的由来和意义。

不过部分内容有点晦涩,需要加以自己的认知过滤。还有就是书中很多地方选择一笔带过,有点一头雾水。

《过渡礼仪》读后感(三):没有理性分析各种仪式存在的渊源,只是零散介绍民俗

译者的溢美之词让人对此书很向往。或许因为我们是业外人士,只能看个热闹吧,也或者是作者对阅读者的起点有要求吧。总之对各生僻或体量很小的民族民俗有诸多介绍,而对于主流文明社会特别是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民俗介绍较少,中国倒是在此书中也占了不少份量,其中特别是对很多非洲及岛屿小国地区的材料比较多。缺乏对该礼仪形成的理性分析和源流的推演。对于礼仪的分类也只是强调了聚合、分隔和过渡礼仪三种分类,过于简单化了。

《过渡礼仪》读后感(四):人生仪式的一般模式

虽然在范热内普这本小书里没有从未提到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的名字,但从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划分,个体与群体、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周期性等等方面来看,无一不受到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深切影响,只是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人生仪式的研究中,。范热内普在研究比对了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化中的仪式之后,提出了“过渡礼仪”的模式 即分隔-边缘-聚合三阶段。过渡仪式的功能,就是通过仪式行为,完成个体在社会之中角色的转变。

《过渡礼仪》读后感(五):《过渡礼仪》读书笔记

仪式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弗雷泽、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范热内普、列维-斯特劳斯、维克多•特纳以及格尔茨等都对此多有探讨。

礼仪与人类行为生活密切相关,种类繁多且因时空、场景等变化而各有不同,实为一难以下笔的主题。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一书并非关注某一特定的礼仪,而是关注礼仪的进程,将其纳入到整个仪式整体中, 发现了礼仪的一个典型的进程顺序,即过渡礼仪模式。他之所以将诸多礼仪都划分为过渡礼仪这一特殊类型来研究,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礼仪同时对应着和包含着过渡礼仪,而且有时交叉密切。

过渡礼仪模式何以成立?其一,一切社会皆存在神圣与世俗的巫术-宗教 之分。两者之间不兼容,因而一个体若想要从一世界过渡到另一世界,必须要经过一个中间阶段。正是由于为了确保中间阶段的过渡,礼仪的方法遵循着即使不完全相同,但也相似的进程。 人生每一变化都是神圣与世俗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在半文明社会 中尤为如此,过渡礼仪的功能便是减弱其害处。 其二,任何社会都有男女之别。这在半文明社会极其重要,男女角色从经济和政治上被机械分开,尤其在巫术-宗教范畴。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渡礼仪模式中的分隔礼仪。

范热内普对于礼仪的动态性分类,反思了诸多当时优秀的学术成果,他试图找到礼仪的内在动力,以便理解仪式进程特征的基础。他首先将礼仪分为感应性礼仪和感染性礼仪。基于这两者又有了泛灵论和动力论的区分。(动力论指有关马纳的非人格化理论,相对于指人格化理论的泛灵论。)这四类其实各自独立,但它们被两派学者(巴斯蒂安-泰勒学派与曼哈德、弗雷泽和斯密斯学派,它们有着密切联系)划分为“建立于感应性礼仪与泛灵论基础上之礼仪”和“基于感染性礼仪与动力论之礼仪”。其次,可根据直接行动和间接行动对礼仪进行区分。最后,还可以按照主动礼仪和被动礼仪(即禁忌)作出了区分。在这里,范热内普强调了一个禁忌不能自成体系,它必须与某主动礼仪相辅相成。(此处可联想中国的老黄历,其中“忌”的部分显然并不能独立。)这三种分类法,也许并不能恰当地反应出现实,因为实际中往往没有绝对,都存在一个比例成分的问题。

过渡礼仪的完整模式在理论上包括阈限前礼仪(即分隔礼仪)、阈限礼仪(即边缘礼仪)和阈限后礼仪(即聚合礼仪),但在实践中三者并非始终同样重要,也不是在每一社会和每一仪式中都同步发展。当过渡礼仪模式对应每一个民族,都可以画出不同的曲线来,但无论如何复杂,从诞生到死亡,此模式最常见的是直线,但有时也表现出圆周形,如同尼采的“永恒轮回”。

为了说明以上的理论框架,范热内普首先讨论了地域过渡,因为在他看来,从一个到另一个社会地位之过渡等于地域过渡。在古代,从一地去往另一地是不容易的,往往有所禁忌,其本质是巫术-宗教性的,因而两地间的中立区是极其重要的。范热内普借此形象地引入了他的“边缘”概念。凡是通过此地域去往另一地域者都会感到从身体上与巫术-宗教意义上在相当长时间里处于一种特别境地:他游动于两个世界之间,这种境地就是范热内普所说的“边缘”。 边缘现象在许多人类活动中出现,也体现在一般生物活动与物理能量之应用,以及宇宙节奏之中。 由于能量会被损耗,因而必须频繁的再生。正是因此,过渡礼仪往往会采用死亡和再生礼仪的形式。有时,将人生某阶段与月亮周期联系在一起(将死亡之根源或介入归因于月亮),也会产生仪式性死亡和再生。边缘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并作为次要体系插入一完整仪式中。

比较典型的空间过渡体现在渡过门坎、乃至整个门框上。而当门与门坎作为“门的保护神”的背景之后,空间过渡礼仪就会变成精神过渡礼仪。因为跨越行为不再保证完成过渡,而是由以精神方式的人格化力量确保其过渡完成。与之类似,启程仪式、奠基仪式(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居住地)都属于过渡礼仪。

每一个体或群体在没有成为常规成员前,都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可谓广泛意义上的“陌生人”。在过去,陌生人在许多社会看来都是神圣的,具有巫术-宗教力,并且拥有超自然之仁慈或邪恶力。陌生人进入当地社会,其基本进程是同样的:必须停止、等待、通过、进入,最后被聚合。各种问候方式均属于聚合礼仪类型,换妻、共餐也是。适于陌生人的仪式,也可以在旅行者仪式和收养仪式中看到,某种程度上,旅行者和收养者都是一种陌生人。与此相对的是,当陌生人离开他的家时,则要通过分隔礼仪。接下来,范热内普探讨了特定的将个体聚合入已明确界定的群体中的礼仪。

怀孕仪式与分娩仪式通常合为一个完整体,体现着过渡礼仪的进程。孕期本身,或是由于被视为不洁和危险,或是因为怀孕本身处在不正常状态,而可以被看作是边缘期。分娩不是边缘期的终结时刻,新母亲的边缘期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其长度因不同文化而不同。因为,分娩后的生理恢复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需要在分娩后返回社会。

此外,视孕妇为不洁的社会常常也将此不洁观念传递到新生儿身上。新生儿仿佛陌生人一般,也需要通过过渡礼仪,才能确立性别身份、社会角色。童年礼仪很丰富,重要的有儿童命名礼仪和浸礼等聚合礼仪。

等孩子长大成熟期,就要举行成人礼仪。范热内普论证了生理成熟期与社会成熟期有着本质的差异,只是偶尔重合,这是很有意义的,正如对于“生理亲缘关系”与“社会亲缘关系”的区分。割礼是典型的成人礼仪,它象征着经过身体切割的个体通过分隔礼仪与普通人隔离,并自动将其聚合入某已界定的群体之中。由于切割行为留下无法恢复的痕迹,故此聚合是永久的。于成人礼仪类似的,可以联想许多加入礼仪,其中加入秘密社会与伊利亚德所描述的萨满入会礼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韦伯斯特《原始秘密社会》发现了加入秘密社会与萨满授任礼仪近似)。与加入礼仪相反的是废黜、开除、革出教会等礼仪,实质上是分隔礼仪与定罪礼仪。

成人礼中有一个部分几乎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新员从世俗世界中死去后获得再生,然后进入到神圣世界。死亡、边缘及复活也构成之前所说的怀孕、分娩、加入仪式以及之后要提到的订婚、结婚、丧葬等仪式的一个因素。休伯特与莫斯在《巫术理论概述》中指出,暂时死亡的思想是巫术与宗教嫁娶礼仪的普遍主题。讨论成人礼,也必须考虑到阶层、等级与职业。例如在过去的欧洲,加入某行业需要经过特别仪式。再如成为婆罗门要经历“二次生”来完成等级与巫术-神圣职业之间的过渡。 范热内普也提到了乌拉尔-阿尔泰的萨满模式 ,认为它完全对等于经典祭祀。

在许多民族中,结婚仪式是从一年龄群体向另一年龄群体的过渡礼仪。而订婚构成了结婚仪式中特别和有自主性的一部分,包括分隔礼仪与边缘礼仪,并以聚合入新环境礼仪或自主性过渡周期分隔礼仪而结束。婚姻侧重于其经济层面,但并不必然包括性关系。在婚礼上的强奸或掠夺礼仪,表达的是被弱化群体的抵抗。结婚时将一陌生人聚合入一新的群体,聚合往往并不是一次完成(之前的求婚行为也会经历多次)。每次婚姻是一种社会振动,涉及的不仅是两个个体,而且还有若干规模不同的群体。通过过渡仪式,不同群体之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平衡。与结婚仪式对应的理论和鳏寡仪式也值得探讨,但有关的详细描述相对较少。无论如何,范热内普相信一个体和集体精心建立起复杂的制约协定,不可能在一天或通过一个姿势就被解除。

丧葬仪式所涉及的分隔礼仪数量很少且十分简单,边缘礼仪则较复杂,而那些将亡者聚合到亡者世界的礼仪不但极其繁复,也颇具意义。丧葬期间,守丧之人与亡者形成了特别群体,处于生者世界与亡者世界之间。守丧人离开这个群体之早晚取决于它与亡者亲缘关系之近疏。 有些社会相信死亡也并非马上死亡或要经历好几次死亡。与之相伴的,也存在复活和再生礼仪,也属于过渡礼仪。

最后,范热内普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类型的过渡礼仪。(1)对头发的处理常常属于过渡礼仪的类型;(2)面罩将人们与世俗世界分隔(因为视线本身也是一种接触),也是为了只处于神圣世界中;(3)处于边缘期时,人们常使用一种特殊语言,这是一种极正常的区分过程,如同改变服装、断肢、忌食一般;(4)性行为礼仪往往与圣餐有本质性相似,是一种聚合礼仪。(5)范热内普将鞭打视为聚合礼仪,该仪式常常是为了将被鞭打者聚合入自己的图腾氏族、家庭或亡者世界(然而,有时也具有与先前世界从地域上分隔的目的);(6)第一次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但根本思想贯穿过渡礼仪模式。(7)那些伴随或带来年、季、月变化的仪式也该归类于过渡性仪式,像爱斯基摩人季节性生活方式的过渡明确表现出过渡礼仪的特征。

过渡礼仪意义何在?用范热内普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过渡礼仪模式不仅体现为完整仪式之基础,伴随、辅助或影响人生阶段或社会地位之过渡,也是若干自主体系之根本。这些体系用来为整个社会、特定群体或个体谋求利益。这些体系的平行相似之处不但存在于部分形式之上,亦存在于其结构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