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经译注的读后感大全

茶经译注的读后感大全

《茶经译注》是一本由[唐]陆羽等著 / 宋一明译注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157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9-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经译注》读后感(一):这本茶经译注全面,编辑细致,好书啊

爱茶之人自然需要看过《茶经》,虽然时过境迁,茶的载体和受体都有所变化,可其在中华文化中的积淀不曾稍减。本书好在除《茶经》外,还收录了宋代蔡襄《茶录》和宋代黄儒《品茶要录》,都是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正可比较阅读。

《茶经译注》读后感(二):碧螺春茶(今年4月份喝到的茶,重新翻出来发一下)

绪风过处恒枯色,

纤手拂香绽初芽。

非是钟灵神造化,

君与试取明前茶。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此句有点俗,将就看吧)

北国的四月,风吹面不寒。然除了终岁墨绿挺拔的松柏,目之所触非但没有万物萌始的春意,反因先前披覆的冰雪消融而愈发显得荒凉萧索。因此当看到一丛丛新绿浮沉,嗅到春茶独有的清香之时,还是稍微激动了那么一下下。没想到的是今年所处之地虽为最北,茶叶几经转手,机缘巧合,我却比往年提前大半个月喝到了这碧螺春茶。银白隐翠,卷曲成螺,一芽一叶,汤色清明,苦涩生香。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者实乃居家旅行之必备。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煮水点汤浅酌细啜可也;风雨密打,故人来遇,连壶带碗泼浇功夫可也;暑日游归,胃胀腹腻,牛饮狂灌亦可也。古时山寺老僧坐禅,有“茶,泡茶,泡好茶;坐,请坐,请上坐”之对。在蜀地看人大摆龙门阵,茶舍上贴一联: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人走茶不冷,客来酒犹香。出家人可以势利,升斗小民亦可有自己的热情与豪气。周作人晚号曰苦茶庵主人,因乱世乐生主义而颇受诟病。正所谓物本无心,而有心人使之。被赋予美学、传统以及道德等等意义的又岂止是茶,发于心而形于外者固然有之,风雅附庸玄虚故作也非少见,其中是非尺度,自是各有己论,浮云之事不足为道,重者唯人心耳。

山海经曰东方有君子国,衣冠带剑,其人好让不争。茶出东方,似乎天生就有这么一种让人平静的力量。家中有两个宽80公分的窗台,我与老妈常各居其一,一人守着一灯如豆,袅袅茶香伴我诗书滋味,逐渐骄慢之性隐没,羞卑之色淡定,惶恐之心潜藏。

幼时去西湖边的一家茶场观人古法炒茶,传统工艺炒出的茶香味浓郁,余眼巴巴的待其稍冷,便直接捏了几颗放在嘴里嚼,结果其味虽馥,但因尚缺工序,直苦着皱巴巴的一张小脸说不出话来,被好事者拍下,每每有人翻阅相册,则必有一番嘲笑。

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印象最深的便是《红楼梦》中凤姐调笑林MM那句“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便是取其不移植子之意。前日与老友(在东北能被称为老友的人,很好猜哈~)爬山,其从者诙谐体贴,山行艰难却是一路笑声,很是为老友高兴也着实有些羡慕。若有幸得一道同知己者,即使粗茶汤末亦是不以其陋的。接下来,很自然的想到了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的最后一句,为图吉利,不写了罢。

《茶经译注》读后感(三):茶

【90天读懂1800本书】 1 晚上。 倚在办公室落地窗旁, 点根烟, 看万家灯火。 2 城下。 大多数人心生漂泊感, 如琥珀, 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才孕育出美。 3 吃饭。 仿佛进入冥想的状态, 小确幸, 享受猫和书的陪伴, 猫很沉静, 书富有想象力。 4 读书。 智慧本在文字之外, 把好书的精髓 融入自己的生命, 如此一来, 就会有香气发芽滋长。 5 加班。 灵感是怪物, 无论自己多想写出漂亮的文案, 无法如愿时就是无法如愿, 即使痛苦得满地打滚。 耳畔突然响起失格的声音: 要用身体写作。 而我还在用头脑编码。

6 喝茶。 天德和地气充沛, 在人体内交汇来往。 有滋味, 便觉此刻是自己的, 把热茶倒进杯子, 杯子冒着热气, 醇厚,饱满, 前半段尝风景, 后半段涤清自己。 一壶茶喝完, 一晚上就过去了, 一个人生命转化的起点, 在于为自己负责的那一刻, 这不仅是逻辑推理, 更是进化的必然。 整个流程如同斗茶: ·备水—— 阅尽千帆, 才能消弭庸常。 苦苦追寻不如珍惜眼前, 无法言喻而刻骨铭心的美, 让心底早已经干涸的泉水, 重新涌现。 ·炙茶—— 人到职场, 香,色,味皆陈。 于商战中以沸汤渍之, 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 忙,则更须细嚼慢咽, 微火炙干。 ·碾茶—— 孤身独行, 有可能拥有平衡的生活, 但各方面仍然是割裂的。 爱要成为生活全部方面的主, 走入信仰和谐的旅程, 碎碾自我。 ·罗茶—— 老而弥坚, 吸取生命的精华, 摒弃所有的浮夸, 浓缩到最基本的需求, 只过澄明清苦的生活, 荒度余生。 ·候汤—— 上善若水, 提供休憩与滋润, 经年累月可削去山峰, 甚至成为极大的自然力, 沉思与顿悟融为一体, 击碎外壳。 ·熁盏—— 调整气息, 慢慢捂热体内 终年不化的冻土芯。 恰到好处的痛楚, 必须琢磨品味的水性, 填埋脑洞。 ·调膏—— 灵感配方: 一群非著名哲学家, 一片虚极静笃的星辰大海, 一打独具匠心的好点子, 一堆上帝砸下来的钱。 请将上述材料充分混合, 调成文化。 ·击拂—— 惊奇的心, 远在器物之上。 现代人疲于生活, 乍看仿佛花花世界, 其实一切皆幻象。 在不同状态的人生中 切换相应的答案, 不立文字。 ·比试—— 立身处世, 欣赏与创造根本难分。 从初临胜地的欢喜, 到繁花似锦的惊悦, 银碗盛雪的心境, 已成月照杨花的绝响。 不知从何时开始, 不再认为抓紧就是拥有, 虽败犹荣。 7 遗梦。 自煎,自点,自品, 水性,杨花,正当时。

《茶经译注》读后感(四):外公泡的茶

闲暇的日子,黄昏时分,我喜欢泡上一杯茶。坐在阳台上,看着夕阳余晖映在深褐色茶水里,又温暖,又伤感。这时常想起外公,是他教会我喝茶的。喝茶要人教吗?要的。

小时候我在外公家长大,夏天和邻居小孩在院子里玩。一回屋,外公就指着桌上的紫砂杯说“喝茶!”我轻轻在杯沿上抿一口就说:“好苦,我不喝!”外公说:“茶怎么会苦?是你命苦!喝!茶能生津止渴,你看你这满头汗!”

茶初入口,涩苦,像中药,茶汤在口里稍一停留,就有回甘。会喝茶的人,一杯下肚,但觉唇齿留香,苦而后甜,神清气爽。在外公的督促下,一来二去,我竟也学会了品茶中真味,且茶瘾渐大,变得不可一日无此君。小小年纪,就成了茶客,算想来,都二十多年了。

唐陆羽《茶经》开篇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寥寥数字,写得一往情深。后文分门别类,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之器,之煮,之饮。

外公喝茶,全无这些讲究,地地道道的平民本色。水,烧开就行。茶叶,有什么喝什么。别人送来的好茶叶,他碰都不碰。一听有人说什么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信阳毛尖,他就大摇其头。用外公的话说,好茶叶泡出来,太淡了,喝起来“不解恨!”。外公最喜欢喝的是茶叶沫。茶汤很容易泡出来,浓,喝了过瘾。

外公的茶杯是粗紫砂杯。杯口径二寸半,高三寸。外公打麻将时,汉水边闲坐时,杯不离身。在手里摩挲得久了,杯子紫中透亮。用了好多年,杯壁上积了层厚厚的茶垢,泡上茶,杯口看起来像井口。外公从不让洗他的紫砂杯,说是茶垢越厚,泡出来的茶越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外公泡起茶来,是有名的“半杯茶叶半杯茶”,茶叶用得多,茶水浓得有些怕人。有邻居想尝一口他的茶,刚喝,就把嘴里的茶水吐了出来,“老段,你这哪儿是茶?你这是药!”外公听了,哈哈大笑,很得意。

浓茶喝久了,我的口味也越来越重,常到外公杯里蹭茶喝。我喝茶没品,总一口气把茶水篦个精光,杯里只剩茶叶,也不续水,就跑出去玩。外公午睡起来,是要大喝一气的。照他说,喝茶必须得喝得要上厕所,才叫“喝通了”。他一看只剩残茶叶的杯子,气得七窍生烟,“哪个狗儿子把我的茶喝绝了?”把茶喝绝,再冲开水,也泡不出来了。我被外公骂过好多次,都笑嘻嘻的死性不改。

茶水浓了又淡,淡了又浓,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上了高中,去外婆家的次数少了。一次吃完晚饭陪外公闲聊,顺手喝了口他杯里的茶,好奇怪:“怎么这么淡啊,像白水!”外公叹了口气,有些怅然地笑笑,摸摸我的头,“老了,再喝浓茶,晚上要睡不着觉喽!”

过了两年我到异地求学,临出门前,外公总要叮嘱妈妈,往我的行李里塞上两大包他给我买的茶叶。到学校同窗看到,都很奇怪,他们都只喝可乐果汁或白开水。大一下学期一天,接到外婆电话,外公夜里突然发病,去世了。电话里外婆哭了,我拿着听筒呆了半晌,回过神来,已经满眼是泪。回故乡送走了外公,又回到学校,坐在宿舍里,心里空空落落。泡了杯茶,等茶凉了才喝了一口,那茶水很苦很苦——

后来听到首歌,很喜欢:“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犹记得那年,在一个雨天,那七岁的我躲在屋檐,却一直想去荡秋千,爷爷抽着烟说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十几年过去了,喝茶的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着,也喝了不少据说是很好的茶叶。但我最想喝的,还是当年那一杯外公泡的又苦又酽的浓茶。

《茶经译注》读后感(五):从《茶经》摘要到茶文化杂谈

一本装帧质朴的小书,包括陆羽的《茶经》、蔡襄《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徐次纾《茶疏》四个部分,释义和译文非常详尽精确。 《茶经》是面面俱到的唐代茶文化科普书籍,从器具到用水,从采茶到制茶、煮茶、饮茶,各道程序工艺都涵盖其中。很多古字用法与现代语言大相径庭,尤其是讲器具的部分,很多生僻字,好在每种器具都会介绍外部特征,也可以在脑中勾勒出大概样式。 《茶录》是关于宋代饮茶风俗的两篇短文,从唐代的“煮茶”发展为宋代的“点茶”,茶具也从陆羽笔下的“二十四器”缩减为九样,宋代的点茶习俗与当今日本茶道更近似。 《品茶要录》的作者是个技术派,简单清晰叙述了采茶、制茶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尤其是容易犯的错误,并在书中对陆羽《茶经》中没有提到建安(福建)的茶耿耿于怀,是个有趣的爱茶之人。 《茶疏》撰于明代,也是本非常全面的册子,可见明代已非常接近于当代的饮茶习俗了,书里详细记载了炒青的工艺,提到的一些“名茶”也与今时类似。 读的时候总会感叹,这生于阳崖阴林、烂石之上的小小绿芽,竟能穿越上千年时光,直至今时今日,也能为生活带来幽静和禅意,真是大自然美好的馈赠! 一、茶道精神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喜欢精行俭德四个字,在行为上专心一志,在自我品德约束上力求节俭。 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茶文化都和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很多隐居深山的僧人都是品茶高手。泡茶时(唐代为煮茶)内心的极度专注、与环境的天人合一,品茶时内心的平静与感激之情,都很符合佛学中“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要义。 今夏去日本时,感受了一下日本茶道。茶室是一个不大的榻榻米房间,很是干净整洁,没什么装饰品,角落里放着必备的茶炉等器具,架子上摆着茶碗,唯一的装饰就是墙上挂了“一期一会”的书法。每次相聚饮茶都是各种因缘和合促成,不可复制,一去不返。所以每一次,都要怀着珍惜感激的心情。开始品茶前,主人还介绍了日本茶道的精神,和(harmony)敬(respect)清(purity)寂(peace)。品茶成为一段净化心灵的旅程,感受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对万事万物的敬意,内心的澄清与平静。 如此看来,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赋予茶的内涵都是相通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喝的是与友人相聚的欢喜情。“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何须花”。饮的是自处时的一份闲情。“识得此种滋味,觅得无上清凉”。品的是无挂碍的清净心。 二、茶的功用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茶疏:“病可令起,疲可令爽;吟坛发其逸思,谈席涤其玄襟。” 茶有解渴、明目、清脑等功效。在我看来,个人体质千差万别,对不同茶的反应也会不同,茶的功效还是自我体会吧。而且茶性寒凉,也不适合所有人的体质,像我一位朋友喝其他茶总是胃痛,只有喝白茶才行。我夏天喜欢喝绿茶,头脑浑浊迟钝时有提神功效(但不如咖啡明显快速);秋天会泡一些花茶,去火;冬天爱饮红茶,温和暖胃;吃的油腻了一定要喝普洱,清肠效果奇佳;但从味道上来说最喜欢乌龙茶,如果有朋友来家里做客一定首选乌龙一起分享! 三、采茶制茶工序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好茶的根源是采摘得时,制作精巧,且茶叶纯度高,不含杂草。 今人在喝绿茶时比较追捧嫩芽,比如“明前龙井”就是指清明前采摘的龙井,物以稀为贵,价格不菲。 《茶疏》里提到茶的采摘时说:“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彼中甚爱惜茶,决不忍乘嫩摘采,以伤树本。” 作者更推崇谷雨时节的茶,叶的大小更恰到好处,香气也更持久。在我看来,喝茶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万不能因为喝茶陷入到偏执当中,认为贵的稀有的就一定好,而是要有自己的感知与判断。正如前些年比较流行屯“普洱饼”升值,今年流行包装西化的“小罐茶”,追捧的买家未必懂茶爱茶,只不过是跟风罢了。 再来看制茶,从《茶经》的《之具》《之造》两章可看出唐代的制茶工序和现在差别很大的。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唐代采取茶芽后,要经过蒸、捣烂、拍压成茶饼、烘烤、穿串、封藏几道工序。文中提到的一些生僻字的器具也都与这些工序对应,大多现在已经用不到了。 到了明代,杀青的方式已经从蒸过度到了炒,比较接近现在的习惯;制成的茶也从“龙团凤饼”到了瓷瓮贮藏的散茶。 当代的制茶工艺根据茶种类不同各有差别,简单来说先是晾青(在太阳下晒),再杀青(高温炒一下),有一些需要揉捻成球状。如果是发酵茶(比如普洱)后期还要“渥堆”让茶发酵一下,有的再压成茶饼。如果在清明前后去杭州的一些茶村,就会看到很多茶农在路边用大锅炒龙井茶的场景了,双手在锅里不停翻动茶叶,小路上都散发着茶香。 四、唐代煮茶、宋代点茶 唐朝人喝茶要用沸水煮茶(想象一下《琅琊榜》里面喝茶的场景,都是用瓢舀着煮沸的茶到茶碗里)。 煮茶的水最好用“山水”,即山泉水,以在石面上慢慢流淌的那种清澈小流最佳。 水有三沸,刚冒出鱼眼的水泡时叫一沸,这时要加入一点盐调味(从未喝过这种加了盐的茶啊,下次在家试试,看看会不会别有风味)。锅边冒出涌泉一样的小水泡时为二沸,此时先舀出一瓢水(留着止沸),茶叶对着沸水中心投下,等到溅出泡沫,把舀出的水添加进去止沸。第一次舀出的这碗茶称为“隽永”,意为回味悠长,接下来一升左右的水可分为五碗,五碗之外的茶汤除非解渴就不用喝了。 茶经认为茶汤的浮沫是精华,要分到几个碗里。关于茶沫的这段描写,文字极为优美。“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 宋代的“点茶”与现在日本茶道的方式有些相似。将茶饼捣成碎块,再细细的碾成末。抄取一点茶末,先注入少量开水把茶末调匀,再注入大量开水反复搅拌。宋代开始流行“斗茶”的习俗,把茶渣壁先出现水痕的看作输者,也算是饮茶时的一种小游戏。 五、茶器的选择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越瓷的茶碗,及青色瓷,认为青瓷更能增进茶汤的色泽。 宋代的《茶录》中则推崇黑盏,认为“茶色白,宜黑盏。”

到了明代的《茶疏》则成了“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可见不同朝代对茶具审美上的差异。 每次谈到茶具,都会想起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一段关于祖千秋“论杯”的描写:玉碗盛来琥珀光,喝汾酒当用玉杯方能增其色;关外白酒用犀角杯,可增酒之香;“葡萄美酒夜光杯”,衬得酒色与鲜血一般;高粱酒用青铜酒爵方有古意;大斗饮米酒,百草酒用古藤杯……听得饮酒达人令狐冲茅塞顿开,读的我也拍案叫绝,实在雅致,真是一段关于物与器的精彩论述。 茶具也与其类似,很难一概而论去品评什么好什么不好。现代茶的种类比唐宋时期丰富的多,不同的茶也当用不同的器具。无论白瓷、青瓷、黑瓷,只要与茶汤色泽搭配,根据个人喜好都没有优劣之分。如果喝绿茶、花茶,用玻璃杯泡,观察茶叶形态的变化,在热水中的起起伏伏,也是一种美感。 六、天育万物,皆有至妙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每个“果”都是很多方面的“因”形成合力的显现。想喝到一杯好茶,茶叶的质量,选用的茶具是否匹配,选用的水,泡茶时的水温和时间,每个因素都要恰到好处。但最重要的还是饮茶的环境,以及一起品茶的人。在周末睡到自然醒,吃完营养早餐,给自己泡杯绿茶,一般慢慢小口啜,一边窝在沙发上看喜欢的书。或是约几个至亲挚友在家里,用整套功夫茶具泡上几杯铁观音,再配上一些茶点瓜果,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亦或是和家人一起去港式餐厅,点上浓浓一壶的普洱,开始吃小笼包、虾饺、萝卜糕等各式小吃。这些都是我关于喝茶的美好回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