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理画》读后感精选

《心理画》读后感精选

《心理画》是一本由李洪伟 / 吴迪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画》读后感(一):类似工具书

本来既定目标是艺术史的,偶然看到,还是没有摆脱心理速成的不良诱惑,赏之

小开本,废话不多

基本是按目录条目分门别类分析各种可能

绘画心理分析师可以备一本随时看看,有点小抄的感觉啊

嗯,我就是翻阅了,真是翻阅……

《心理画》读后感(二):我还觉得挺好的。。。

想不到评价这么低,我感觉挺好的呀,大概是因为我非专业人士吧。上了绘画心理分析选修课,很感兴趣。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把老师没讲到的急忙补充。像词典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种样式对应某几种含义,难免有点缺乏可信度。绘画心理分析,充分运用了象征手法。

《心理画》读后感(三):文中的理论偶想还是得自己验证一下

哦,这本书也觉比较适合非专业心理学爱好者来看可能比较有趣,感觉算是目前众多咨询心理流派中的一种吧!通过绘画投射来作为了解人们潜意识的一种手段,专业人士可以借鉴,非专业不可以仅凭本书就轻易对人下结论。

另外,感觉本书对画的释义还是有些理论和西化,还有对成人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解释貌似都差不多,应该再细点吧!偶想等开学了一定要让班里的孩子们画画房——树——人,看他们说地对不对。。。。。。

《心理画》读后感(四):一本更像是公式的书

看了有半年多了,记得的内容并不多,而且我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记住很多东西,有点怕被公式框住了的感觉。

里面对于房树人的画画很多内容都作出了注释。有点像一些解梦的书,一条条说明你梦见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可能代表了什么关系。有点套公式的味道吧。理论的东西很少,可能作者想走大众路线才这样设置也说不定。

个人感觉对于专业的人来说,了解一下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对于业余的人来说,如果你拿了这本书就想分析别人的潜意识或者分析自己的画的话,参考一下就可以了。就想平时做的心理测验一样。千万不要走火入魔了哦,O(∩_∩)O~呵呵。

有时候我有些画想不明白的时候会翻翻这本书,了解一下。不过平时是不会有书本的内容在心里。总是感觉自己对于图画的同感力很不足,有点担心妄定了别人图画里的内容。

对于绘画我懂得的也不多,还在努力学习、积累中。

有研究的童鞋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心理画》读后感(五):不值一买:拾人牙慧+误导

本书从通俗角度来说,是像周公解梦一般通俗的。这是本书的优点吧!看的出最后几页彩图,作者还是用心去找的:比如各个颜色的象征含义举例什么的(但就算这样,它似乎也没什么代表性。欧洲人的蓝色袜子的例子,似乎对我们画中的蓝色没什么启发,你说呢?)

个人觉得不值一买,原因如下:

1、本书在思维上会误导人。书以可以读懂人心为噱头。但是,这本不是心理学的积极目标——或者说,是为了什么去分析人心?这才是关键的。也许引导读者去自我探索,才是对人有益的,而不是把心理学技术描画为妄想去揣测别人如何如何的雕虫小技。

2、本书企图以通俗、快餐化的方式教授技术,却给人了很死板的一条条知识,让人不禁又想象到了周公解梦式的语言和逻辑。私以为,通过绘画对潜意识的分析不是那么死板、单调的模式化过程。更何况,书中所列知识的准备性如何,有待商榷。

3、书中的例子,逻辑上有点搞笑。举个例子,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像画,眼睛往左看,那么说明XX,往右看,说明XX,往上XX,往下XX,朝观看者看,XX。一副太极拳打的极好。或者这画要画的很简练,嗯,那是画着的作画水平问题!而且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的XX,往往是消极的象征含义。这不禁让我有算怀疑。

4、术语上极其容易误导人。如其中有“妄想症”、器质性精神病之类的术语,但是,仅仅凭一幅画的某一块的解释,就给画着判了死刑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一不小心就“得了妄想症和网瘾的”

5、本书也不像其所宣扬的国内第一本心理分析书。第一本是严文华的《心理画外音》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14246/。还有吉沅洪《树木:人格投射测试》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27970/

难道2009年后才是2003年吗?哈哈哈~~

6、书的结构其实也没有突破上述两本书。价钱倒是差不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