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老师沈从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老师沈从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老师沈从文》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大象出版社出版的126图书,本书定价:12.50元,页数:2009-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老师沈从文》读后感(一):有所寄托

沈先生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他自己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小说的作者与读者)援引(《我的老师沈从文·再读《边城》P70页 汪曾祺)

读完这本小书,想到的是蒋勋先生谈及沈从文说过的那句话:我现在把很难养的猪都养得很肥。我想起束星北也曾经夸耀自己:我研制了冲刷厕所的洗涤剂,效果非常好。也许还有王小波的那句我有重型卡车的执照,可以随时上路。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题目:我的老师沈从文。汪先生对沈先生的怀念,对沈先生所代表的怀念,写得非常朴素,但是字里行间还是有些东西冒了出来。

记得沈从文曾经写过:陶渊明也不是一贯的含蓄冲淡,而是也有金刚怒目的勇猛精进。譬如那句 悠然见南山 有可能是 悠然见商山。

我读沈从文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想知道沈从文如何可以做到无动于衷地活过来的。客观上他毕竟去世于wg之后,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也差不多要九十岁了。以他颠沛流离的前半生,被砍断的文学创作,在文物研究上的种种委屈,他该是非常烦恼的人,而且,他的婚姻并不幸福。

但是沈从文一贯在文字里写得比较平淡。哪怕是自传,哪怕是后来的一些回忆,他的国外演讲也不一定纯粹是五毛的客套话,他是真的看得很淡。我在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自己的寄托。

比较而言,对付痛苦的办法最好也就是有所寄托了。

(对不起!您要查看的博文不存在或者要延时1-2秒钟,请确认!,看了过滤blog的是活人)

《我的老师沈从文》读后感(二):文学回忆

沈从文和汪曾祺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师。中小学语文课本学过他们的文章,一看到这本书,文学记忆一下子就被唤醒了。

该书为汪曾祺提及沈从文其人其文的多篇文章的合集,所以有些重复的部分。尤其是多次提及沈从文在图书馆讲的那句“看到有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的书,我真是什么也不想写了。”还好沈从文还是写了许多小说和散文,否则中国文学界将失去一位大师。但是,沈从文写作20来年后却改行去做文物研究。从文化史来说很难评价得失,但想来在改革开放前就算继续写也不过多了些所谓“现实主义作品”罢了。

该书回忆了沈从文的创作理念。包括:先得学会做部件,然后才谈得上组装;训练自己的感觉;首先要对生活充满兴趣,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看看;看了,还得温习,记着,回想起来还异常明朗,要用时即可方便地移到纸上;要贴到人物来写;要滚到里面去写;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怎样把材料组织好,位置安排得更妥帖,对结构的要求是“匀称”。汪曾祺评价他的老师为“用手来思索”的人,是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沈从文体”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充满泥土气息”和“文白杂糅”。

该书还赏析了部分作品。汪说自己是沈先生的学生,却不是他的研究者,只能谈谈读了他的作品后的印象。我自己当年读《边城》时被“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深深震撼,这种感受只有后来读《雪山飞狐》才再体验到。汪说《边城》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我们一般认为沈从文的文字纯粹干净,但他自己却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汪说沈从文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去年暑假去了凤凰,跟沈从文那时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在商业化之后,苗族土家族的淳朴民风更加难以保持。我就被导游忽悠了。满街的人,满街的车,就剩江水和吊脚楼可供欣赏了。湖南台拍过一部《血色湘西》,回想起来应该参考了沈老的文章。有时不禁感叹,难道所有美好都只能到非现实的文学影视中寻找了吗。可是,沈老说:“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毕竟还是该抱持积极态度去直面现实的。

第一篇《我的老师沈从文》稍显杂乱,还好看到后面越来越精彩。

《我的老师沈从文》读后感(三):谢谢这本书给了我看沈从文的机缘

我对沈从文先生的了解肤浅的一塌糊涂——

大学那会儿浮光掠影看过一篇他的小说,但现在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名字来了,只留下“寡淡无趣”的印象;

一直都知道《边城》那个著名的结尾;

最近几年才发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作者也是沈从文。

然后,就没有了……

似乎除了鲁迅先生,近现代中国的作家于我,每一个都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他们面目空白,作品空白,只留下名字这个符号,还有中学语文课本上对他们的“定性”评语。真是失败的教育,无药可救的我。

然后在多看的书友会里看到了这本书,这应该就是缘分吧。我不认为这是一本书,因为它只是文章的集合,不但有很多重复,而且就像碎拼图,还得自己拼完整了才能消化。不过幸好,它挺短,在我的耐心还没耗尽前,书读完了。我长舒一口气,对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把“寡淡无趣”的记忆抽了出来,又细细一品,虽然还是记不起那小说的名字,但好歹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作者汪曾祺说他的老师“他画的不是油画,是中国的彩墨画,笔致疏朗,着色明丽。”而那时的我,看的都是浓墨重彩的英美小说,是适应不了含蓄清淡的中国水墨画的,所以“寡淡无趣”的评价顺利成章的出炉了。

但现在的我,却能体悟到几分中国水墨画的美。去年上博的《翰墨荟萃》展里,有一幅倪云林的画,小小的,干净的,淡淡的,但却很耐看,甚至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介绍上说倪云林的画风“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瞧,这就是业余和专业评价的距离)我不知道沈从文先生的文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但从作者的描述来看,的确给我这种感觉。

另外我很佩服沈先生的一点就是:

多数现代作家对这个问题(指近现代中国的落后)是绝望的。他们的调子是低沉的,哀悼的,尖刻的,愤世疾俗的,冷嘲的。沈从文不是这样的人。他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九四五年,在他离开昆明之际,他还郑重地跟我说:“千万不要冷嘲。”

真是让我感佩——我之所以不读近现代的小说,就是因为冷嘲比例太大,读一篇胃得疼好几天。

当然作者抛得八卦也很有意思,他说沈从文先生——

诗人,总是有些倜傥不羁的。沈先生说他有一次上课,讲英国诗,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大烟台苹果,一边咬着,一边说:“中国是有好东西的!”

我有一次在沈先生家谈起他的小说的结尾都很好,他笑眯眯地说:“我很会结尾。”

还有金岳霖先生的——

那次演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讲着讲着,他忽然停了下来,说:“对不起,我身上好像有个小动物”,随即把手伸进脖领,擒住了这只小动物,并当场处死了。

《我的老师沈从文》读后感(四):贴近人物的作家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好书!!!

很久很久,我早已被时间磨平了看小说的冲动,记得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大一大二,都在电子书,纸质书中没日没夜的徜徉,从最初武侠,到后来网络文学的泛滥,玄幻,奇幻,九州,魔法并举,给我打开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继而一发不可收拾。

最近些年,泛滥的小说渐渐在我心里褪去,曾经对虚拟小说世界那么那么的向往,慢慢在生活中找不到当初的痕迹。我开始看哲学,心理学,时间管理等书籍。

最近多看搞活动,汪曾祺的《我的老师沈从文》,只收1.99。

说它是书,实则不然,只是汪曾祺写的有关沈从文文章的拼凑,估计规格也就是初中那种一手握的小书。但是分量却是十足。起码在我脑海里深深地刻画了一个名人——沈从文。至于沈从文,我是没有多少了解的。很久以前去邻居大姐姐家,看到过她家的图书馆里陈列着一本《边城》。可惜,TOO YOUNG TOO SIMPLE!小的时候不看小说,看小说的时候不看细腻描写的,光看那种升级打怪的垃圾书了。现在回想起来,着实是很多时间从我指缝偷偷逝去。

首先,这是一本介绍生活的书,透过对沈老的描述,使我接触到了名家对于生活——一种细腻去看,去听,去闻世界的态度。

然后文中“沁着血的手稿”,我又豁然觉悟到,所谓名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人名,背后隐藏着的辛酸,艰难,非普通人所能想。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种勤奋,也只有这样的勤奋,才配得到那样的繁华吧~~~~~~~~

沈老师对于美的东西有一种炽热的、生理的、近乎是肉欲的感情。或许正是此情,促使沈老师改行成为研究文物,研究历史的学者。是好是坏?汪曾祺都答不上来,我就不多言了。

如果仅仅是以上的内容,那么沈老师是文学大家,是文豪,却也与我并无多大干系。

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

安于寂寞是一种美德,寂寞的人是充实的。

沈先生“习静”的方法是写字。

沈先生的幽默只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情趣,觉得许多人,许多事都很好玩。

……

可以说,正是一些与我现阶段息息相关的活动,比如,我也借以练习钢笔字寻求内心的平静,我也试图练习幽默。在沈老师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前进的动力,几分对自己行为的肯定,以及夹杂着些许知遇的感情。

在小说《边城》中,翠翠对大老与二老的感情,继而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深深体会到,真正的大家写出的文字,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的,我想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此处略去1W个字)……

”因为他爱世界,爱人类。“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不搞基,却因此喜欢上了沈从文老师~~~~~~~~~~~~~

最后,我想说,此书很好看,很值得,因为它引发我极大欲望——我要看《边城》!我要了解 沈老师!!!!

《我的老师沈从文》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从沈先生口中,我知道梁思成有一次为了从一个较远的距离观测一座古塔内部的结构,一直往后退,差一点从塔上掉了下去。

沈先生对于后进的帮助是不遗余力的。他曾自己出资给初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印过诗集。曹禺的《雷雨》发表后,是沈先生建议《大公报》给他发一笔奖金的。他的学生的作品,很多是经他的润饰后,写了热情揄扬的信,寄到他所熟识的报刊上发表的。单是他代付的邮资,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前年他收到一封现在在解放军的知名作家的信,说起他当年丧父,无力葬埋,是沈先生为他写了好多字,开了一个书法展览,卖了钱给他,才能回乡办了丧事的。此事沈先生久已忘记,看了信想想,才记起仿佛有这样一回事。

谈作品总不可避免要谈思想,我曾去问过沈先生:“你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属于什么体系?”我说:“你是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沈先生微笑着,没有否认。

沈从文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个人得失事小,国家前途事大。他最反对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在昆明,他就跟我说过:“千万不要冷嘲。”他还说过:“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让我想起了。

《边城》题记上,且曾提起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青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 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便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

“我有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皆是从孤独中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然而这种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地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我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的价值观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的批评,却愿意考查它在我感官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接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领会理论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的道德君子的感情。”

1957,“我过去写小说都是真真假假的,哪有现在这样都是真事的呢”

“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给张兆和的信: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

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说: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有时候军队“清乡”,回来时会有小孩用小扁担挑着两颗人头。

沈从文刚到北京的时候,住在酉西会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