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学记的读后感大全

上学记的读后感大全

《上学记》是一本由文靖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学记》读后感(一):。

《上学记》为我们了解近代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若是何先生能再写一部《上班记》之类的书讲述一下工作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上学记》读后感(二):。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一篇口述形式的回忆录,叙述他49年以前的求学之路。书不厚,200多页的样子,大约2天时间就能读完。叙述的风格深深烙着何先生的性格特征:恬淡、平静,但骨子里透着一种坚韧。由于之前受《南渡北归》的影响,对旧中国(非贬义)知识分子的生活,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故事颇感兴趣,何先生的书很快吸引了我。读罢此书,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慨和向往,之前看完《南渡北归》后积留在心中的那股“气”似乎一下子被引发了,不吐不快,说说我对本书、作者和那个时代几点最深的印象。

《上学记》读后感(三):。

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首先,西南联大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其次,西南联大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平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平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最后,西南联大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上学记》读后感(四):上学记

大概一两个月之前,在博客——最好金龟换酒里面的一篇文章《战争年代他们在干什么》中知道《上学记》这本书,那时候的我不知道何兆武这个人,当然现在也还是不了解,但由于对民国时期那段历史以及西南联大这所名校的好奇,于是兴起兴趣,在京东买下这本书。

一起买回来的书还包括《城邦暴力团》,买回来刚开始看的也是《城邦暴力团》,所以一直在书买回来的约一个月后,才开始看。

看书一向囫囵吞枣,断断续续不到两天时间就把它看完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书写的很口语化,看书就像是何兆武先生在你耳边给你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由于囫囵吞枣的阅读习惯,看书一向快,忘得也快,书本一放下,就差点把西南联大这个名字给忘掉,所以要让我说书写了什么,还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当然也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问题。

书里有一句何兆武先生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说人格是多元化的,不应该用单一的脸谱化去看待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类懒惰的天性有关,我们好多时候看待事情就是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然后就用这一个方面将它脸谱化,或者直接给它贴上一个标签,以后谈起就直接把这个标签展示给别人看。

这样做固然省事,但往往是不对的,太过单一。人性、生活这么复杂的事情,怎么能如此片面的看待呢。道理固然明白,但做起事情、发表看法、认识朋友却总还是重滔覆辙。

前面已经说过,看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这段历史的好奇。 上学时期学习历史,历史简单而又粗暴野蛮,提到国军总是腐败无能,提到共军总是崇高神勇,后来接触的资讯多了,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何兆武先生也说道,历史总不能只看官方的,官方的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倾向性不言而喻。而且官方的历史往往从宏观角度入手,没有生活化的一面,而野史或者回忆录往往给读者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那个历史背景下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

书看毕对何兆武先生颇有好感,一个因为它的生活态度,何必那么认真,何必那么功利。而且还发现老先生和我的一个共识,政治总是肮脏的。

上个月买下的四本书读完三本了,还有一本是《巨流河》,写的很大一个篇幅也是民国时期,也是西南联大。

另外,对于西南联大这所联合大学真实崇拜有加啊,那么多文化大家、科学大家都出自这所名校。

《上学记》读后感(五):《上学记》摘抄

何兆武先生口述了他过去上学时的那些人,那些事。忘了是哪里推荐的了,就在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大概读了两周吧。

截取一些自认为精彩的段落,作为回忆吧。

(一)

我认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完善都需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鼓舞士气,才能真正进步,否则徒然助长虚骄之气,是没有好处的。

(二)

想要做出成绩总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天赋,这点不能强求,每个人天赋不一样,没有什么可丢脸的;二是环境,这也不是每个人能争取到的;第三就是个人的努力,但个人的努力应该得法,不能只讲拼体力,老是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那是不行的。读书也一样,书读的好坏跟你拼不拼命没关系,天天开夜车,我不认为那是一条正路。当然一个字都不看,那成文盲了,也不行;你好好做了就是,像吃饭一样,不吃饭不行,那饿死了,但也不是吃得越多身体越好,吃多了也没有用的。

(三)

历史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不是又失败者写的。第二,历史都是高雅的上层阶级写的,真正下层群众写的历史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流传。你要是真看了下层的历史,你就会知道,广大人民真是太悲惨了,又穷困,又愚昧,而且地位卑贱得连起码的人格尊严也丧失了,用卢梭的话来说,根本配不上“人”这个称号。

时我们抓“五一六”,“五一六”是什么?是“反革命阴谋集团”,当时抓了一大串的人,个别也有不承认的,比如我们同组的杨超,他不承认自己是“五一六”,后来自杀了,留了一份遗书,说:“我不是‘五一六’,我不知道谁是‘五一六’。”只有这一个人自杀了,其余的有两三个人是不承认,但是好几十人都承认自己是“五一六”,这简直不能想象。当然现在都平反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反革命阴谋集团”,可是那时候他们自己都承认。“人”到了如此悲惨的地步,以致丧失了起码的做人的尊严,你一骂他,他马上就承认是自己有罪,没有一个敢据理力争,这一点是人思之不免黯然。

(四)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五)

真正的历史是要把人的精神写出来。

(六)

我觉得王浩说的很有道理,这个世界正因为你看不透,所以才吸引你,要是你知道一切,把一切都看透了,人的一生无所追求,那就太没意思了。

(七)

在革大培训了大半年,和联大时候不一样,没有哪位老师或同学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想除了学习时间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解放后人们说的全是标准的,一样的语言,冠冕堂皇而少了个性。到了更是这样,家里人说话都是“最高指示”,人与人之间,领导与基层之间非常隔膜,彼此不能了解内心真正的想法,甚至于文风都是一样的,假如把作者的名字抹掉,你看不出那是谁的作品。

最后我想说,西南联大,神一样的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