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对面是何人》的读后感大全

《对面是何人》的读后感大全

《对面是何人》是一本由张欣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面是何人》读后感(一):为何只有女人情深如此

毫无疑问,李希特是个自私、冷酷到底的人,从前翻到后,我都希望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他隐秘的亏欠,没有,绝对没有,雷霆都一再的强调要对如一好点,如一是个好女人。

也许,女人做成了圣母,真的就得不到爱,男人得到的爱太多,反而如一个骄纵的孩子一样失去了责任和义务。

我不禁很想知道,没有如一,李希特还会如此任性,还会如此不顾一切吗,每个人都只有一辈子,是不是只有女人才会牺牲自己的一辈子去成全别人的一辈子。

《对面是何人》读后感(二):我来也

晚上下班去书店溜达了圈 没带钱 明天中午下班就把它顺手拿了回来

然后就看呗

我挺喜欢的

钱啊钱

都说人是高等动物 蚯蚓啥的是低等动物

可是我还真没看出人有多聪明来

都是动物

动物活着就是为了填饱肚子 蚯蚓呢找着吃食就算了

可是人呢还得发明出这样一种“钱”

然后拼死拼活的去抢它 可是拿到手后又是去干什么呢 还是填饱肚子

里面有一个场景 我特喜欢 俩人因为闹别扭 都不说话 如一也不做饭了 回来一看 李希特还在书桌前生气 如一上面抱住了他 又弄乱了他头发 感觉特好 一辈子不就是这样啊 不过我觉得很少会有人能做到如一这样吧

那样平静 对钱的平静 对生活的平静 对唠叨也挺平静的 挺多来个心想

嗯 还有

我最爱毛爷爷了 嘿嘿 我也爱钱 没啥

哪天我也去买张彩票 没准就能重了呢

《对面是何人》读后感(三):所谓爱,所谓梦想

人世间的爱啊,为什么总是这么的千疮百孔?再往前走几年,我是绝对不会看这篇小说的。我只愿意去看一些符合少女美丽梦幻的言情小说,虽然压根儿就没信过,且常常觉得SB。我想我去看那些其实我很不屑的白日梦灰姑娘故事,只是想逃避对现实真相的发现而已吧。我并不曾历经沧桑,可隐隐对人间情谊的真相有些惊惧。并不曾经历过什么伤害,可是往往纯净的心都有着敏感的直觉。言情小说多好,即使男女主经历了百般误会,千般波折,最后也会真爱无敌。我可能不信,但我会真的感动于这种始终如一,毫无保留的———爱。

可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爱啊,总是爱的这么牛头不对马嘴。误会了,哪还有什么冰释前嫌的机会留给你呢?分开了,谁还给你守身如玉耐心等待呢?谁是非谁不可的呢?唉,真是令人沮丧。

李希特爱如一吗?不爱吗?可能还是我太年轻,所以总纠结于这样有些傻傻的问题。也许人要学着不去追根究底,不去执着于对错分辨,也是需要一颗经过世事岁月沉淀的心的。李家一家三口,谁不是伤痕累累呢?又或者说,许二欢,小美妈,还有尘世中的每一个人,有谁不是遍体鳞伤呢?就像只有小美才能将小美妈逼到绝望,李希特才能让如一崩溃一样,赠与我们伤痕的,往往是我们深爱的人。不能说李希特对妻儿没有爱,但他的整个生命和热情都贡献给了他的梦想,他活在他的江湖世界里,却在现实中享受着如一完整的爱。一个已经人过中年却活得像个被宠坏的孩子的男人,他的自私和无情是令人咂舌的。也许,只有对深爱我们的人,我们才会那么肆无忌惮地伤害索取,不计后果。

如一,想想,甚至包括雷霆,他们都是李希特梦想的牺牲者,而他们实际上也是李希特与这个世界仅有的羁绊。钱是魔鬼吗?当然不。钱不能打败爱,梦想才能。李希特,想想,如一,他们的分裂从来都不是为了钱。李希特的梦想,想想的爱情,如一的家。他们是人世间最亲最近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要去维护,哪怕拼尽一切。你看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这样悲伤的故事,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也并不是很难,只要给他们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就可以了。

张欣写道,人生若化简,如果不是一个寓言,那必定是一则笑话了。李希特的一生,无疑是一则并不精彩的笑话,然而他最后的死,也只是让这则笑话多了一点令人振奋的成分,而并没有上升为一则寓言。这个一直踩着妻子和儿子的身体向前追逐的小丑,总算在生命的最后,对他一直亏欠的人展现了他的勇气和爱,尽管他自己可能从不觉亏欠。

我们要如何爱与被爱,这真是个宏大的命题。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并包容,到底是有多难呢?我们怎么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呢?特别是在一个普遍没有梦想又处处吹嘘梦想的时代,这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对面是何人》读后感(四):人生的每一次对绝(代序)

人生的每一次对绝(代序)

张欣

一直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隐秘的天平,如果一边是欲望,名利,金钱或者苦难,另一边便是灵魂,良知,自省,坚持或者感动。

有时面对的是自己,有时面对的是亲人,而有时面对的是情感,岁月,幸福,不舍。有时我们会热泪盈眶,有时却目瞪口呆。所谓一念之差,就是在瞬间的抉择。一次次地经受考验,一次次地承担后果,静水深流。

文学便是只呈现,不评价。

在这部小说里,如一是传统的,脚踏实地的,我对她的把握相对从容。但是对于李希特的描写,我的内心是纠结并且矛盾的,因为他已经超出了我的价值观,我一向是质疑这种人生的,我已经被教育的非常规范,是人生流水线上不会出格的产品。而李希特对自己的放纵是非常彻底的,而中年放纵未必一定是贪图享乐和美色,也可以是重拾梦想。

通常我们对梦想的描述都是人们历尽周折,苦尽甘来。恕不知这是人生的最深的一剂麻醉药。所以我选择了梦想破灭的人,因为人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暴露出心灵深处的迷幻花园。当黑暗来临,人性的光辉开始慢慢显现。有时候文学是一种品鉴,就像失败之后的心境是值得回味的,就像静也是一种声音。

钱这个东西或许没有缺点,但是一旦拥有,人生的秩序会戏剧化的重新排列,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时候便成为悲剧的根源。所以对它始终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

圣经上说:若我们要如盐如光影响别人,则我们必须有丰盛的生命。

所谓丰盛的生命,大概就是我们饱受折磨的心灵吧。

一休宗纯13岁的时候,曾经写下:荣辱悲欢目前事,君恩浅处草方深。这样的诗句为何会出自一个并未展开人生的少年?后来他78岁时遇到一位叫森的盲女,却又像年轻人那样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名妓谈情,高僧说禅,皆有高妙之处,却必定是过来人。

其实过程和结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饱满,无论是苦是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