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月读后感精选

日月读后感精选

《日月》是一本由马家辉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月》读后感(一):不是永远有机会从容

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

原来不是永远有机会从容的,这一秒不说,不一定有下一秒。

我喜欢他在锵锵三人行里,慢慢的说话。

我喜欢他疼爱女儿的样子。

他是个对文字真实的人,把自已的害怕和怕冷都告诉给读者。

生活琐事,大小烦恼统统写出来。他有他的观点,他有他的调调。

也许他知道,不是永远有机会从容的。

《日月》读后感(二):日月。马家辉

冲着道长以及董桥的推介才去找来马家辉的这本书看的,期待着满心的惊喜,迎来的确实满心的失望。信手抽了几篇读了读,前半部分有情节无内容,今天换了董桥的书来读,其中正好有一篇的题目是“人道是伤春悲秋不长进”,借这句来评价马家辉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有些过分,但大抵也就是这种感觉。

而后半部分,也可以借董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来概述我的感受,“我很不喜欢下笔就要骂人的文章,以尖酸刻薄为能事的人心中也许常常不很舒坦,越是走笔发泄越不开心,实在辛苦”。更何况还是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刻薄,实在委屈了这么位堂堂七尺男儿。

《日月》读后感(三):日月

看马家辉结集成书的散文, 就好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生活上的种种细微事情, 侃侃而谈.

生活平淡琐碎, 读过后百分之九十的细节会马上忘记, 留下的只是一些印象, 一种看法. 他说亦舒时间多而金钱少, 所以合理逻辑是以时间换金钱. 自嘲自己牢骚多而金钱少, 所以以牢骚换金钱. 开部落格写东写西何尝不是发泄牢骚, 只是时间用了, 牢骚发了, 但却未够班换取金钱罢了.

某个人生阶段的他喜欢交外国人朋友, 谈中西文化已经不愁话题, 无须紧张没话找话. 而且关系轻些, 嘻嘻哈哈又过一晚. 华文圈子太窄, 朋友关系重重叠叠反成了负担. 就我所想,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更轻, 作家把自己的人生化为文字, 而读者透过文字进入想象世界, 没有现实里的种种预期, 所以也不必失望.

他喜欢对比字眼作书名, 除了《日月》, 还出版了《明暗》. 以此看来, 还可以出的书还很多, 例如《乾坤》, 《是非》 ,《成败》........源源不绝, 直到天荒地老.

《日月》读后感(四):不同的时候读,会有不同的感动

第一次读它是因为高考前老师要求每天摘抄一段话,我想着这样子的书应该会比较好偷懒吧,毕竟描写的句子会很多,所以丛书店里买了回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面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书,理所当然地被里面的文笔感动了。我是一个追求感动的人,而马家辉先生对生活细腻的描述直接地打动了我。可以说,在高三最后的那段时间,多得有这本书,才不至于完全沦为读书机器。

无论是里面写的国外校园里有趣的老师,还是在房间里取暖时的篝火声,都是那么令人感同身受。印象最深的是他描写一天凌晨他通宵赶完一篇文稿后在快餐店里吃宵夜时的描写,第一缕阳光,寒冷的空气,热咖啡,别桌客人偶尔的话语,交织成一幅惬意得不得了的画面。

前几天偶尔把它又翻出来读了一遍,由于没有了备考的压力,加之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因此读出了更多的东西:身处异乡的自由与孤独感,品味生活的乐趣,大自然的伟大等等。

总之,这可能不是一本很好的文学作品,但是却能在不经意之间打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有一种“原来生活充满了那么多美好啊”的感觉。

《日月》读后感(五):一页纸帆

那偏蓝色的心情

寂寞的星球,独自旅行

夜晚

旅途路,失眠的星星

祭奠我,多少

稚嫩的友情

落空的现实

被这纷纷扰扰的花世界

搞得,情不自禁

我想起,我初二的那个女同学

大眼睛,好身材,延续着年轻

至少,我未经更变

始终保持一颗

煮熟过的心

------------------------------------

是这刻不容缓的真实,是这零零星星的脚步,是这欢声笑语的刹那,是这满目愁意的相思

日落前,我们看尽人间百态

月升初,带你行路四方

喜欢马家辉的这本书,喜欢就可以了,不想说太多的废话,自此便是好

如果出于好奇,且劝君可读电子版

倘若便是无聊,想从这本书中寻些不一样的知识,你可不必去读

2015年7月14日 10:4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