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玩物尚志经典读后感有感

玩物尚志经典读后感有感

《玩物尚志》是一本由困困著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物尚志》读后感(一):玩不起的时尚,欣赏欣赏也好~

初时以为又是什么无关痛痒的品牌展示会,结果有趣得出乎我意料。

所谓时尚所谓品牌,在我眼里,原本只代表着闪闪发光的银子和不错的质量。才明白,原来那些五彩缤纷不只是死板的色板,里面有鲜活的生命力。

当一个品牌代表的不只是在别人眼里的你的品味,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活生生的灵魂,一个美好的故事,事情似乎就有趣得多了。

可惜吧,精神建筑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这句话经久不衰。

所以呢,在还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的情况下,这些有关于生活方式的追求,还是活不起的。

只是从此,经过那些金光灿灿的牌子身边时,忍不住,会想要探寻一下里面有什么样的有趣的故事。

《玩物尚志》读后感(二):用另外一个角度看时尚

说实话我们所处的周遭未必那么贴近时尚,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大都也不推崇时尚,而我们所长大的环境只教导我们要吃饱穿暖。时尚有时是让人感觉多么模糊而且遥远的事情。

时尚有时却又是昂贵的。尽管你死活存钱买到一个梦寐以求的名牌而后却发现名牌已经过季了。那样子对时尚的追逐对一般人来讲只是累人伤财的事。

这本书却让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时尚。

在书中,我们所看到的时尚,像是一部的老电影。它有它的背景,有它的故事,有它的主角,有它的发展。它不再只是很多个数字的价钱标签,也不再只是个死物。

在我看来,既然负担不起它昂贵的价格,还不如慢慢地从学习的角度去欣赏它的发展历史。

《玩物尚志》读后感(三):另一种人生的解毒药——读《玩物尚志》

说到时尚,就不得不提06年大出风头的那部电影《时尚女魔头》(又叫《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连一向被视为最会赚钱的犹太人都说,女人的钱最好挣。其实这世上本没有女王,也没有魔头,有的只有那些向往prada的女人。正是她们,撑起了时尚。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时尚都是不折不扣的浪费。只是时尚把浪费赋予了最文明的形式,从而使现代人奢侈的欲望莫须有地合理化。

那个笑称自己是从三联“下岗”的困困,着实是讨人喜欢的。信手拈来的八卦,无恶意的揭短,海外鬼混的破事儿,加上偶尔不卑不亢的自嘲,一切看似漫不经心,却足以笔下生花。倘若说时尚还有这一些装模作样的成分,那《玩物尚志》的范儿,是装不出来的。

她会告诉你,那些鼓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中国时尚编辑们,基本上跟资产阶级是绝缘的,他们所鼓吹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更像一种理想状态;她告诉你,穿什么牌子的牛仔裤才能在精神跟价码上都不跌份儿;她会娓娓道来牛角扣大衣抑或是魔术胸罩的前世今生;她也会现身说法,自嘲般地给你讲着曾经拿着2000块Marc Jacobs代金券买了件2000出头的棉背心,被人当成动物园批来的货色;她会不乏八卦地道来范思哲的故事,也会不经意透露给你“经典国货”实体店都在北京和上海的哪里;她的“段子”里还会“不小心”地告诉你海明威用谁家的本子,伍迪艾伦穿谁家的鞋,奥黛丽赫本喜欢谁家的裙子,哪位男星穿白衬衣最有型,诸如此类。

沈宏非在这本书的书腰上写:“在你的A货名牌包里放一本《玩物尚志》,这个假包就立马就会变成真品。”对于所谓时尚,其实要不得太多认真。时尚是一场秀,是一场精心装扮的闹剧,它通常与金钱有关,而与优雅、智慧无关。想必会有阳春白雪之人觉得所谓时尚是低级趣味,而不予苟同。但倘若你跟我一样,自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俗人,又对生活里的小浮华有所贪恋的话,那这本书无疑是不错的休闲读本,它的谈资至少丰盈了你对于奢华的某种想象,也完善了你成为一个“知道分子”的某种可能。

引用著名的北京女病人的话说:俺高尚的热爱着低级趣味,那是人生的解毒药。

《玩物尚志》读后感(四):不仅仅是玩物,玩的是志趣

刚开始翻阅时,面对各种琳琅满目的牌子,有种充血的冲动,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过激的反应。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好不容易结果了。

还记得看完第一个小题后,感触颇多的就是面对一个价格不菲、分量十足的镶金“GUCCI”,妇女们面部表情是如何的纠结,名牌包成为奢侈品中最具有营销潜力的配饰,没有年龄的区分,没有身材的大小,更与后面“男人如包,女人如手袋”相得益彰。去香港的女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购物体会正如书中所写“此次购物的精髓:不在于买了哪款,买了多少,而在于那个熠熠闪光的LOGO,虽然它被印在一只纸袋上,可那字体伸展的姿态,那折射的不可思议的光彩,正是采撷了时尚殿堂最闪耀的宝石的明证,晋升至最了不起最高级的生活的象征。”可问及对于一个奢侈包的生产及其所代表的每个精神意味,又有多少人去深究其中。对爱马仕,唐纳•托马斯绝无半句微词,全手工制作,所有工匠上岗前必须在法国东部的VOSGES学校当两年学徒,普通大小的铂金包或凯利包要花费15至16小时,每一个都透露着安详和散漫。相比较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普通花押字LV,平均两三个小时,你会选择哪个?

美国流行一句话: “穿Seven的姑娘我不敢招惹,穿Lee的姑娘我不屑招惹,只有穿Diesel的姑娘才刚刚好。”中国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牛仔裤爱好者,只因享受其舒适便捷的同时又不失范儿的精神。根据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凡以功能性见长的都算不得时尚,时尚只管好看,不管难受,只管消费,不管生产。其实独独对于牛仔裤,我是不予认同的。回顾时代变迁,牛仔裤精神是不被剥夺的。

去年冬天,网上大谈特谈中国的秋裤之论。作为一名80后,我仍记得小学时,我妈硬给我塞了一条又一条的裤子,更别说那打底的棉毛裤即秋裤了,整个人裹得跟粽子似的。但看今夕,大学里为了保持修长细腿的女性们,穿起了Legging 代替了秋裤。

“Legging不仅解放了人类的双腿,还解放了我们备受母权压抑的思想,我们因它受惠良多。

——莱京爵士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当过动批范儿,网上小街弄堂,各尽其处,只为那一个个赫赫大牌,。时尚编辑也不例外,“有钱点的恶魔和没钱点的天使,谁想到背后指点江山的上帝是个动批范儿”。

“购物王国不会强买强卖,而是提供壮观的、富有艺术气质的氛围,使每一件商品都有意义,每个顾客都在这里找到生活。”这是丹尼•米勒《购物理论》的旨意。正如我们逛街一样,都喜欢逆时针走,极易被明亮的光线、跳跃的色彩或模特出样的服装吸引,注意力不经意间集中在货架右上方。陈列设计师在近几年也不断去市场进行考察,对于特定品牌的主题甚至音乐选择的都区分得相当耐人寻味。陈列设计师对导购员也会进行一些培训。在导购员眼中,他们会迅速把顾客划分为“土大款”、“有品味的大款”、“乐观的混搭派”、“瞎溜达的空想家”、“穷途末路者”。当然消费者只会将自己分为“购物英雄和受冷落的失败者”。正如作者所说:在那里,除了钱,你不会被夺走别的。悲剧英雄从不被物质迷惑,也不讨价还价。俄狄浦斯从来不购物。

篇幅较长的描述总让人记得更清楚些,所谓的“牛津鞋”——黑白两色英式拷花皮鞋,传承的是种一脉相承的精神:带有贵族做派的绅士,对传统和礼教的尊重,相信格调是可以调教出来的。

出身卑微的黑白两色英式拷花皮鞋起初是为了方便在雨天泥沼中跋涉,是乡村绅士的至爱。随着温莎公爵的“抢救”,踏进了更高级的泥沼……

对书中最感兴趣的就是“百年胸罩”,作为一名女性最基本的关心。从英式的束腰、中式的肚兜,到现今的胸罩,期间纷繁复杂的转变,一步步说明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 “胸罩比一切其他服装都更能表达两种相反的欲望——遮盖身体的同时又强化和展示它,胸罩的性意味和仪式化的成分,构成了女性矛盾的历史:既通过客观对身体的束缚来顺从压制,又从主观上突出身体来打破禁忌。” 按照波兰社会学家切兰的理论,历史已经把女性与衣着的“琐事”联系起来,定义为琐碎、浅薄、爱慕虚荣甚至邪恶,而男性则以“等级制原则”着衣,强调社会地位,超脱了琐事转而肩负更高级的职责。现今社会,更有甚者不穿胸罩只套间罩衫,自此也说明了女性为了自身的舒适,不再去管世人苛刻的目光和肤浅的态度。

书中还提到“势利眼”这个遍地都是的词。记得大学一同学南京本地女孩,她曾跟我说过这一经历,她和男朋友去东方商厦逛街,走进一家LV店。那一天她穿的比较随便,走进去准备拿起一个手袋,导购立马奔过来说:“禁止触摸。”说完之余,鄙夷地看着她。同学气不打一处来,临走前撂下一句话“这包真丑”。自当是笑话讲,虽说奢侈品牌店是有这等规矩,导购也需要佩戴手套,可这则事情却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势利眼这个圈套。 《当代美国上流社会解读》里面对势利眼有详尽的阐述:势利眼是指那些为差别歧视体系欢欣鼓舞、实践势利行为并为其所迷惑的人。势利眼分两类:瞧不起不如自己的,和艳羡强过自己并在他们面前自甘下贱的。势利眼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他要对付的是他自己……

文中还谈到了许多著名品牌“Armani、Versace、川久保玲”等发家史。你买的不单单是一个LOGO,还是它背后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精神和文化。在了解更多品牌的品质后再决定下手,这样就避免了使品牌成为炫耀的标签。

在近几年中,国货盛行,此间受益颇多的就是我们这群80后。没有经过战争,没有经过“”,一个个都是热血青年,一个个都是新锐利。贾维说,我们这些年轻人并没什么“民族情绪”,喜欢“经典国货”出于一种复杂的感情,混杂了怀旧,对经典设计恒久魅力的尊敬,以及对大众文化时尚的厌倦。跟老京剧是爷爷那一辈的命根一样,经典国货则是80后的命根,朴素的国货蕴含着一种美学风范。

最后想借用伊夫•圣•洛朗的一句话:

“时尚与艺术之间有一层半透明薄膜。这让它们看上去很近,其间却有叫人窒息的距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