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湘西散记》的读后感大全

《湘西散记》的读后感大全

《湘西散记》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311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湘西散记》读后感(一):美不美

推荐语说沈从文的文字有种力量,平常无奇的东西经他道来就变得饶有趣味,这话不假。他的文章写景抒情处像色彩斑斓四散喷涌的油画,男女感情刻画却像水墨画,注重写意,追求的是那无法言喻的心中的感动。

沈笔下的湘西就是这种油画和水墨画的结合,人们言行思想传统,而真挚的感情又热烈奔放。

据说张兆和曾问沈,你写的湘西真不真,沈反问,你为什么不问我写的美不美。

一句美不美,概括了沈笔下的人物和这片土地。

《湘西散记》读后感(二):读了沈从文,更喜欢汪曾祺

上周看了汪曾祺的散文,看到师从沈从文,好奇心大发,于是从书柜中将《湘西散记》取出来重看。其实早几年看过,但印象不深,不及三毛、席慕蓉、毕淑敏等给我的清新印象。

文风上看,有时代的烙印,以书法做类比,沈大师的文风我读起来更像是篆刻,一笔一划刻画的很深入也很细致,少些细腻。汪曾祺和沈从文二人的照片看后,文如其人,真的不能对号入座。

20.30年底湘西在沈先生的笔下有如国画山水一一铺开。

沈先生对数字应该是特别敏感的,经常有这样的文字“一个种菜园的周家,生了四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女儿,人都呼为夭妹,年纪十七岁。。。。。。。。。。。。”,对于数字的精准,感觉有照相机的功能了。

最喜欢沈和汪,他们对于色彩的把握,铺陈层次渐进,颜色又超贴切。“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颜色积翠堆蓝。。。“如云如雾雪粉。。。。”,除了眼睛视觉之外的感官,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汪曾写到夏日吃瓜,“凉气四溢”,这四字,用的真好。

对人物的描写,沈先生倒没有特别怜悯情感的外露,陈述事实,但末了,总是意犹未尽,总会为他所描述的底层人物,为他们的命运惆怅。人微如蚁,终究还是要生活。人有理想,也会有那么一两次的不甘和抗争。

此间描写到湘西的赶尸、苗蛊,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网络上那些盗墓笔记之类的小说,还是有历史渊源的。毕竟有那么多的传说,久了就成了故事。

沈先生有乡土文学大师之称,不负盛名。推荐指数我个人而言,并不高,因为我更喜欢他的学生汪曾祺。

《湘西散记》读后感(三):三三。

这是偶然去图书馆翻得一本书,都说沈先生是一个温柔细腻的人,不由得翻看了前几张,发现事三三给二哥的几封书信,便由比坐下来细读。

最初读三三的信都觉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我就是只想想你的感情。到了二哥的书信才发现,沈先生才真是个爱撒娇的人儿,写不下去是我满脑子都是你,好山好水是满脑子的你,路过险滩还是你。说好了写写书修订文章,最后还是要把纸墨都留给你。

我有时候觉得那个时候的人真的很轻松又容易信任呀,没有网络,手机,甚至电话。书信也只能都攒好到了岸再一口气寄出,就是这样十几天十几天,没有信息的日子里我数着路程想着你的沿途风景,你看着风景想着若有我一路作陪的美妙。我们过得太匆忙,半天的忽略就让人坐卧不安。我们忘了距离的美好,忘了自己各体存在的价值。

从小到大最思念的时候 最喜欢看着晴朗夜晚的明月和繁星,总觉得这个时候的你要是也抬头看我们就能看见彼此,若不抬头看我也能借着月光看着你,直到看见沈先生对三三说的一番类似的话才发现,情话可以这么动心。最后附图。

看书的时候百度百科了沈先生和兆和。他们也有过一段意见不同而长期争执的阶段,沈先生为此还不回了家。看这里我就想起但是看《妞妞》的时候 周国平和妻子在女儿患病到去世之间的患难与共,然后故事的结尾是妻子更了别人。我很难想想三三和二哥是为了什么让这样亲密的两个人让这样惦记着彼此的两人有了那样的局面。或许大成人的世界总有高过爱情的太多东西,大成人之间也不再是爱情。

三三和二哥,是我记得的最温柔的两只。

《湘西散记》读后感(四):重抵桃源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乡愁它总是比我想得更加浓烈,特别是在中秋,重阳这样的节日,离家千里,记忆中故乡最荒凉的颓唐也成了最美的风景。乡愁渐染,兀自以为与《湘行散记》所述感情相似,又恰好喜欢散文就选择了它。

我也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可是却从未到过湘西。演员要演活角色就要爱上戏里的人,我想要读懂沈从文就要能想象出湘西的模样。我脑海中的湘西和我从小生长的江南水乡总是有些相似的,只不过是将斑驳的青灰色调成古朴的木红色,将扁薄的竹筏换成典雅的乌篷船,一切都是所谓“故乡”应有的样子。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蓬船。”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是这样描述的,漂泊了久了的游子的心里总会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乡的梦,正如顾城所说:“遥远的地方是美丽的,因为它只存在于你心里。”所以当张兆和问起沈从文,你写的湘西真不真时,沈从文先生反问,你怎么不问我写的湘西美不美。或许,我脑海中的湘西是不是湘西的写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没有被那种来自淳朴大地的泥土芬芳所打动。

托尔斯泰曾说:“质朴是美的必要条件。”湘西凤凰美就美在它的纯粹朴素,简单真实。在这里,水手,妓女无不散发着纯洁的光芒,很难让人想起文字所发生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战乱岁月,这是纯粹的魅力。同鲁迅在《故乡》中无法说出故乡的佳处,感到悲凉起来不一样的是沈从文先生明白自己用任何言语赞美故土小河都显得蠢笨的欣喜。从文先生的故乡是寄居着诗意和梦想的回味无穷的地方,是一切美和爱的来源,是无论失意或者得意时都可以止泊凭靠的心灵寄托。

离乡十六载,归家探望重病母亲,故土人家好风光不因凝重的心绪而有些许黯然失色。到了“柏子”小河,快要走到“翠翠”的家乡的时候,“日中太阳既好,景致又复柔和不少”,沈从文先生醉了,为着这故土的三寸天堂,为着书里那水灵灵的姑娘“翠翠”,为了心里储蓄久了思念着的三三。

从文先生是会画画的,书中附录了许许些些他或认真或随意的画,画如是水墨画但却夹杂了油画浓墨重彩的意味,字如其人,画亦如其人,沈从文先生的感情比水墨浓烈得多,但语言却和水墨一样淳朴真挚,“因为每夜这一粒星子,必有一时同你眼睛一样,被我瞅着不旁瞬的”,看见星子就想起夫人的眼,突遇严寒便想捏紧夫人的手暖一暖。

“没有你,一切文章是不会产生的。”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仅能飞鸽传书的年代,爱情究竟有什么意义?湖水里有你,棉被里有你,家乡的馕里有你,而你却在千里之外;吊脚楼上的妇人,因为生计被迫沦落风尘,但却仍像少女一样执着的期待着远方的可人儿。“命运”二字沉重的压在肩上,却无以撼动那颗趋向自由追逐爱的心。这超越世俗认知的爱恋使“爱情”看起来再也不是花朝月夕的字眼。

佳人才子之爱或水手妓女之情,沉于文字或浮于肉体,都有或平凡却伟大的故事。沈从文先生就是用他毫无藻饰的平白的语言写下了最真挚的底层人民的故事,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民 。他来自那片土地爱的也是那片土地,在《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中他看见了穷苦百姓生活的阴暗面,但他没有选择无边的同情而是尊重神圣的命运,不扰乱原有的哀乐。他无助于苦难,但却欣慰着痴迷着苦难背后唱起的《十想郎》小曲,在那飘渺的橹歌声中,扬起的是最真实而美丽的生命。这正是他所想表达的底层人民的精神所在也是这本书传扬的价值所在,是来自那片土地的温暖的爱。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今宵愁苦谁知晓,烦不了,隔水相望唱歌谣。

“我还要说的话不想让烛光听到,我将吹熄了这支蜡烛,在黑暗中向空气去说 。”

《湘西散记》读后感(五):两地书里的沈从文与张兆和

摘自《东方早报》 作者:唐小兵

1934年年初,沈从文离别新婚妻子张兆和回湘探亲,将其行经湖南境内各地的见闻,以细腻而温热的笔触一一记录,用书简的形式饱含深情地寄给远方的爱人,由此催生了现代中国最优美的散文集之一《湘行散记》。时隔三年半之后,抗战爆发,沈从文和一批知识分子结伴,化装逃出北平,辗转飘零,最后抵达昆明。在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战争岁月,沈从文与张兆和保持了密集的通信联系,可在这些残存下来的信件中,除了艰辛而清贫的日常生活(比如借钱还债、人情往来、孩子抚养、柴米油盐等)的记述之外,我们却很难感触到三年前沈从文与张兆和通信里的柔婉而细密的情感世界,却分明多了一份相互的误会、牢骚与抱怨,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师生恋”似乎在经受一份牵缠而苦痛的折磨。

张兆和出身苏州的书香门第,却似乎践行着清教徒式的人生观,坚持朴素、简洁而有序的生活方式,并认为简单的生活才是合乎道德的生活。当她听闻逃难到长沙的沈从文租住了较大的房屋时,她在回信中说:“我想着你那性格便十分担忧,你是到赤手空拳的时候还是十分爱好面子的,不到最后一个铜子花掉后不肯安心做事。希望你现在生活能从简,一切无谓虚糜应酬更可省略,你无妨告诉人家,你现在不名一文,为什么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我这三四年来就为你装胖子装得够苦了。”离开北平前的沈从文身兼《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辑,又是著名作家,自然有着广泛而活跃的公共生活,这种文艺生活在张兆和眼里似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虚生活,而沈从文的言行举止在她看来更是“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的勉强。她爱恋的是早年在上海给她写情书的那个未受城市文明污染的纯真而质朴的“乡下人”,或者说她爱恋的是沈从文书信和小说里构筑的那个湘西世界。

自然,张兆和并非只是对沈从文提出严苛的要求,这种简朴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规定,这就充分彰显张兆和精神世界的单纯与强韧。她的人格、言说与行动是一个圆融的统一体,不容分裂也不会割裂。在1937年10月25日的书信中,张兆和批评沈从文对她的“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想象:“我们的精力,一面要节省,一面要对新中国尽量贡献,应一扫以前的习惯,切实从内里面做起,不在表面上讲求,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这生命而不使它归于无用才好。我希望我们能从这方面努力。一个写作的人,精神在那些琐碎外表的事情上浪费了实在可惜,你有你本来面目,干净的,纯朴的,罩任何种面具都不会合适。你本来是个好人,可惜给各种不合适的花样给Spoil了。”在张兆和的心灵世界中,日常生活应该最大限度地简化,而生命世界应该最大限度地丰富,人应该更加本色而自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其实也是在沈从文在《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等多种作品中反复表达的主旨。

对此,学者赵园有精辟的论述:“《边城》、《长河》极美,但你是否意识到,之所以人皆以为美,正因为那里并无那种恣肆放纵的原始情调,没有那种深山大泽的原始性神秘,因而是更合乎‘士大夫化’了的审美趣味,合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审美理想的艺术世界。没有情欲的放纵(因而绝不同于《野店》、《旅店》等),人物、世界皆纯洁明净如碧水,泛溢着的,是你所熟悉的中国式乡村社会静谧而暖融融的诗情。你由作品感到的,是作为中国作家传统心理的‘节制’。《边城》、《长河》一类作品说得上‘思无邪’,却也因此多少减损了点儿批判的力量。”沈从文对现代文明尤其是都市文明的批判,让他重新发掘了作为乌托邦的湘西世界,这样一个乡土世界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传统中国士大夫从容涵泳的社会空间,也就是说沈从文在骨子里其实有“士大夫情结”,这也正是先后在京沪都工作、生活过的沈从文憎恶后者而亲近前者的原因。1930年代的北平既有传统士大夫文化的流风余韵,又有乡土中国生生不息的气味,自然让沈从文大自在大欢喜。可这种对精英知识分子文化的融入与认同,却似乎遭遇张兆和的不满甚至指责。

出身名门的张兆和似乎更有着一份人人平等意识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这似乎也暗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她并无太强烈的抵触情绪,反而是敞开胸怀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慑于建国前后文艺空气的冷峻与政治化,自知创作空间会遭受极度压缩的沈从文,却曾经数次自尽未遂。在1937年12月29日的信中,张兆和决绝地表达了对过往生活方式的痛恨:“我还恨我们的生活不够窘迫,不能身经目击那许多变乱,彻底改造我们的生活,扫除一切虚伪的绅士小姐习性!我们都觉得自己太聪明一点,觉得比人超过一等,因此平时总觉得这件事别人能做,我不能做,不屑做。”即此而言,张兆和早已超越了少时家庭出身的限制,可以说成了民国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叛徒”(与林徽因等显然不同),她似乎有着一份看透大家族生活的空洞、虚假本性之后的决绝(这或许跟其幼年丧母,自小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关)。张兆和与其姐妹相比较,确实有着一份迥然有别的冷静严肃的心智,及朴素清新的人格。

沈从文是以湘西世界的真实与野性,来拆穿、表述与反抗城市文明的虚假与空洞,在这一点上两者似乎应该有着更大的价值上的叠合,可事实上围绕基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女性应该如何自处的议题,沈张在书信中(我们可以想见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剧烈)时常争执不已。沈从文有一个对女性形象想象的投射(落实到日常生活层面就是对张兆和的种种要求),比如他曾经在给别人的书信里说:“上帝造女人时并不忘记他的手续,第一使她美丽,第二使她聪明,第三使她同情男子……”这里似乎看不到五四一代启蒙思想里的男女平等观念。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张兆和也有一个女性意识和女性角色的自我想象,这两者之间时常龃龉乃至冲突。质言之,沈从文的简单生活是自由而随意的,因而有时以率性为美,而张兆和的简单生活,却是自制而勤俭的,因而时常以克己为美。

时隔近六十年之后,《从文家书》的后记里,作为编选者的晚年张兆和的一段话,透露出其对沈从文的负疚之心,也许包裹着诸多对当年无休无止的抱怨、指责沈从文的懊悔之情吧,这似乎也在隔着遥远的时空注释着他们长达五十多年婚姻生活中的那些琐琐碎碎的不解、矛盾与隔膜:“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到他(指沈从文,引者注)越多的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的,就越觉斯人可贵。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沈从文生前曾经说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可见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易与珍贵,以此来映照两地书中的沈从文与张兆和,尤有一份难以言述欲说还休的哀婉与伤情。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