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微光处处经典读后感有感

微光处处经典读后感有感

《微光处处》是一本由曾家达 / 高鉴国 / 游达裕 / 梁玉麟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光处处》读后感(一):有感

《微光处处》通篇读下来,大体分四个部分,港澳篇、大陆篇、台湾篇、海外篇,每一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人从事社工的经历和见闻,感悟。在这些感悟中,能体会到社工价值观,对社工专业认同,能感受到现今社工的发展道路的坎坷艰难,能看到未来那名为希望的光芒处处散发着微光,而社工在其中一路的高歌、踏屐前行。这本人文色彩浓厚的书,从头到尾凸显着社工的精神情怀。 我想这些经历是弥足珍贵的。有些人成为社工源于意外巧合,有些人源于一开始的信念,但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人生经历感悟,却汇成社工的一部诗歌。社工注重助人自助,坚持利他主义,服务弱势困难群体,每一个社工不同的价值观,但奇异相同的是奉献,是帮助后的满足感。

《微光处处》读后感(二):读后感

我一直认为人是利己的动物,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同时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也懂得同感,懂得为他人着想,我不知道第一个唤起人这种思维意识的人是谁,但他真的很伟大,最起码,除了兽性,人还有着神性,介乎于兽与神之间,徘徊游荡,却也造就了人的独特,人的社会。但现在,外物的创造,人与物质距离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纽带的分崩离析,生命质感的流失,除了困在带有些微自我幻想式的个人圈子里,不论思维还是眼界,渐趋固化。在这小小的世界里,人大多时候看不到更高更远的世界,也甚少有人能提起勇气走出这个舒适区,渐渐循规蹈矩,渐渐在个小圈子里围着鸡毛蒜皮呻吟,挣扎,斗争,有时候觉得真是种悲哀,却也无能为力,唯有不变的是不要忘记,世界很大。 我想除了走远些,还可以多听些,社工在这方面的确可以体会到很多的不同人生经历,看到不同的人生风景,这是一种福利,也是一种幸福。

《微光处处》读后感(三):北极星的微光

这些故事的作者都情感真挚,有的故事读完催人泪下。

香港和台湾(把社工叫叫志工)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明显比大陆要早,要更成熟一点,这些工作者们相比于大陆地区的工作者,所寻求的已经不局限于自我认同,而是朝着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地区一位工作者说的,他们社工不是为民请命,而是与民请命,要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台湾一位社工回忆起sars爆发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位在一线同样是社工,负责处理遗体的女性,后来他们结婚了,因为目睹过生死无常,所以他觉得幸福要早点把握。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慢一些,很多作者回忆起自己走进这个行业完全是因为高考专业调剂,可以看出来我们本土专业化确实不足。而海外的几位社工也表达了远在异国心中的寂寞苦楚,身为异乡人,并且又是社工,更加感到需要帮助社会中被排除在外的群体的重要性。

香港地区把社工叫“北极星”,我觉得很好听。就像本书书名,北极星的微光可以照亮很多地方。

《微光处处》读后感(四):女性应避开的坑

已婚女性的困境、自卑及在婚姻关系中的压抑是很普遍的问题。 地位不平等使人偏执 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女性惯于接受外在的安排,大部分(迟早会发生的)婚姻出现问题的妇女都将悲剧归咎到命运;亦有部分妇女长久地因为自己可以做个被呵护的幸福小女人而沾沾自喜,但一旦遇上婚姻问题,便显得更不堪一击,甚至歇斯底里。在问题发生以前,依附男性生活的女性越来越陷入「被迫害妄想」与「被宠爱幻想」的极端。 普遍出现的一段不太好的关系是追求的时候男性占劣势,恋爱婚后是女性占劣势。这种不平等于男女双方都是不好的、易使人偏执的。我感觉这样离幸福越来越远。 堡垒还是囚牢 自工业革命以来,家庭被界定为私人范畴,家庭劳动不被视为社会性的、经济性的活动。在讲求金钱、效率的文化体系中,全职照顾家庭的工作变得没有经济价值,显得毫不重要,虽然其实很累也并不容易。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天职”将女性安排到不受重视、缺乏自主空间的岗位上。家庭成为女性感到最有保障的场域,同时又成为她们的囚牢。于是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她们仍选择默默忍受。不离不弃的坚贞背后,诉说着无奈和看不到出路。 绝大部分“问题女人”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全职家庭主妇,30-50岁,低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属中下或低下,自我形象偏低、缺乏自信。 所以 从觉醒开始:觉醒自己身处的困境;觉醒自己在生命中有选择的可能;觉醒自己想要些什么,不想要些什么。

《微光处处》读后感(五):要触动人心 ——读《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地心路历程》有感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和电影《建党伟业》里,都介绍过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交锋。有复古派以“妻死速归”出题刁难,既字数少又挑衅对方,革新派也出现过“干不了”这样简洁的对答。同样是只有三四个字,前者体现了出题者的猖狂和暴戾,后者则体现了应答者的洒脱和坦诚。

在《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里,编者收录了港澳地区、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海外等众多华人的工作感悟。其中港澳有10篇,大陆有10篇,台湾有3篇,海外有5篇。目录里的标题起得很好,比如第5篇:社工,不为什么,看出了作者的义无反顾;又比如第27篇:从企业商人到专业社工的体验,讲述了作者的职业转变。

关于中国大陆的文章,我只读了两篇就看不下去,实在是起步晚进步慢。而且文中处处散发着八股气息,比如积极参与什么什么,深入领会什么什么。这是因为作者来自领导层,需要经常查阅公文,深受其害。举的实例也尽是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制度问题,比如医务社工得到了残联的承认,但是不被医务主管部门认可,所以医院虽然不撤销职位但也不重视。

其实香港的社工也遇到过行业政策变动,导致相同职称类似年龄的人员薪资差距达到两三倍,这对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社工来说真是讽刺。但是港澳的社工没有沉湎于抱怨,或者仅仅是发现问题。他们和民众一起参与社会运动,到政府总部去静坐示威,向官员递交请愿书。更意识到边界的存在,不是“为民请命”,而是“与民请命”,体现了民主参与的意义。

港澳不愧是发达社会,而且回归祖国后有归属感,港澳作者的文章里也金句频频。他们普遍有二三十年的社工经验,大多保持着行政管理的职务,依然能够号召行政人员放下权威角色,与下属建立伙伴合作关系。作者时刻警惕不要缺少了慈悲和智慧,导致成为社会工作的技术官僚,还沾沾自喜以为帮了大忙。这段话还有家国情怀:社工的工作就如养育儿女,其中的甘苦只有亲历其境才能深切体会;社工的专业技能固然不可或缺,但一颗敏感而温柔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台湾作者的文章我也不太看好,他们的语言比较平实,想要自成体系但是内涵不足。比如作者写到中国国粹的《红楼梦》和《西游记》,但是整体篇幅有限,难以和社工精神挂上钩。台湾的民主是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两党制,社工的工作经历中很少看到与民众在一起抗争,更多的是老老实实做实事,比如地震救灾和疾病防范。

国外的社工行业发展得更早更发达,港澳台甚至大陆人士有不少曾经出国留学,选择回来的人慢慢走上领导岗位或者做出名气,选择定居海外的人也受邀写了文章。他们自嘲一生在唱流浪者之歌,因为很多人一直在漂泊。在介绍东西方社工文化差距的同时,偶尔引用一两句古典诗词,让人领会到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心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