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描写桥的作文200字。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一

我们的小区里有一条人工小溪,一栋栋房子矗立在小溪的两旁,小溪的中间,有一座三四米长的小桥。小桥是用石板搭的,上面摆了两条花岗岩的小石凳,小石凳是由四只石兔子抬起来的,看上去非常可爱。小小的石桥不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也带给我们许多快乐。

夏天,天气很热,一到傍晚,小石桥就坐满了乘凉的人,人们兴奋地讨论着自己一天中干的事。有时也会说一些小笑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孩子就更开心了,坐在石凳上,一会儿把柳枝甩来甩去,一会儿又把柳叶扔进水里,总是不停地玩弄柳枝……这时,这地方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小小游乐场。到了冬天,小石桥又成了人们晒太阳的好去处。中午,暖洋洋的太阳照在小桥上,尽管小桥的石凳冰凉刺骨,可是人们还是喜欢在石凳上坐一会儿,说一两句话问候一声。年轻的妇女总是喜欢推着婴儿车停在小桥上,大家说笑着,觉得天也不那么冷了。

一年四季,小小的石桥总是热热闹闹,传递着邻居们美好的情感。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二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位于上海和杭州之间的乌镇的古桥。仔细听好了。

乌镇是一个既干净又安静的古镇,那里不仅风景美丽,它的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这里的桥足够独特,跟城市里的桥可不一样。这里的桥不用水泥,也不用钢筋,而是工人们巧夺天工的手艺将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的拱桥,跟城市里的桥一样结实,一样美观,一样真实。拱桥中间有一个大洞,大洞两边还各有一个小洞。因为有了这三个洞,这座古拱桥你一个超大的半个花瓣。因为河水清而亮,所以原本水面上的半个花瓣倒映在水面上就成了一个超大的花瓣。小桥虽然不高,但河两边的房屋没有高楼大厦,所以站在桥上看风景视线也没有被挡住。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船夫摇着桨徜徉于碧水中,一脸泰然。随河水而去,两边古色古香的房屋整整齐齐。房檐下,一排排灯笼让人感到充满节日的气氛。这使我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境地,我不知不觉靠在桥上的石头柱子旁陶醉了。“咔嚓”,妈 妈把我这个傻样儿留了下来。

像这样的桥还不只一座呢,总是两两遥遥相对。不管在哪一座桥上,都能看见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风景之一,堪称桥景一绝。乌镇如果没有这些桥,肯定没有这般精致,没有这般古朴,没有这番意境,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少了修饰。

乌镇这个“枕水人家”处处是桥,在这些桥中,有一座是我最喜欢的,它的名字叫逢源双桥,听说有左边走男右边走女的习俗。还有一个传说:如果你想升官就走左边,如果你想发财请走右边。它也是一座廊桥,因为桥上有个亭子。逢源名字的由来也正是因为左边走男右边走女的习俗。这座桥是用两座桥拼成的,所以叫双桥。

乌镇是桥的世界,那里有许多古代人民建造的桥。如果你到乌镇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乌镇的桥的。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三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只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滋滋”地吐着信子。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他们刚才都没有看出来。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

学生们没有作声,“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道。“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心有余悸地反问。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心态对行为当然是有影响的啊。”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我们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四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

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 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象雪花一样白、象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哏——”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 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膘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附记:据史料载,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五

小桥的后果

从前,有一座小桥,它总是大大方方地让人们过桥。一天,小桥见到一群黑点从身边走过。小桥好奇地问:“你们是什么鬼东东啊?”黑点们生气地回答:“我们不是什么鬼东东,我们是蚂蚁!”小桥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对不起!那我能跟你交朋友吗?”小桥不知到那些小黑点是坏蚂蚁。不知什么时候坏蚂蚁也礼貌起来了:“没关系!没关系!人生在世,有个朋友是一种福气吗!”从此,小桥和坏蚂蚁是好朋友,老是在一起玩了。

小桥渐渐地变得自私、残酷、贪玩,老是不让人从它身上走过。有谁从这里走过,如果是人的话,就把他哄下岸。如果是动物的话,就把它震下河。

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走这座桥了,也没人来修了。他变得破破烂烂的,永远被人遗忘了……

指导教师:曾小梅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六

关于桥的作文400字 小桥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村庄。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炫耀着自己柔软的长发,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小溪的宽约五六米,但它是孩子们玩耍,小鸭们嬉水,妇女们捣衣的好地方一群小孩欢快地奔到溪边,用小石子扔向小鸭,小鸭吓得“嘎嘎嘎”地直唱歌。小孩的嬉戏声,妇女的捣衣声,小鸭的尖叫声,小溪的流水声,汇成了一曲欢快的农家交响乐。溪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当水鸟站在他的腰上歌唱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喜欢把折好的纸船丢在桥下,让它们承载着我美好的梦想,一路向前,漂向远方。

小桥虽然没有高大伟岸的雄姿,但在我心中十分亲切。

每当秋天果子成熟时,人们欢天喜地满怀希望地将果子运到城里。每当地里的粮食成熟时,农民伯伯哼着小曲,踏着小桥,把丰收的粮食运回家。大家一刻不停地在小桥上穿梭。小桥默默无闻、十分认真地弓着身躯,让人们踏着它的脊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桥从没一句怨言,无私奉献着。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小桥。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七

1111明光桥头镇东二里有个村子叫蒲子岗,在蒲子岗东头有座桥叫"王妈妈桥"。开始只是座无名木桥,后来桥坏了,桥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捐资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单孔石桥。石桥建成后,村民为纪念原来在桥头摆茶摊的王妈妈,就将此桥起名叫"王妈妈桥"。至今古桥迹尚在。

1111相传,很久以前蒲子岗东头住着一户人家,就老夫妇俩人,老汉姓王,人称王大爷,老伴人称王妈妈,老俩口都是六十大几的人,膝下无一男半女。蒲子岗边有一条小溪隔住了两岸去路,夏季往来人们脱鞋卷裤涉水而过,春寒秋冬,需绕很远的路。王老汉夫妇看在眼里,决定把多年积蓄拿出在门前溪面较窄的地方修一座桥。王老汉每天从山脚背石头,垒桥基,整整一个秋冬桥基砌好了。王老汉又跑遍周围的村子,花钱买大碗口粗细的槐树,一共买了四十八棵,请来了几个木匠,连砍带刨干了三天,座宽一丈二,长四丈的三墩木桥架起来了。王老汉又担土铺路干了一个多月,木桥可以通车了。桥架了,路通了,往来行人方便了,人们感激王老汉夫妇,要捐钱给他,王老汉死活不肯收,后来有个先生建议说:"蒲子岗离镇上有二里多地,离附近的村子也有三四里地,赶街口、上下集的路过这里正好歇个脚,王妈妈不如在此摆个茶摊,给推车的、挑担的提供些茶水解个渴,大家按理给个茶钱,您二老也好添个油盐酱醋什么的。"大家都说有理,王老汉也觉得可行。于是,王妈妈就在桥头摆了个茶摊。一般人王妈妈只收一个钱,有些年老体弱的分文不收。王老汉除了担土修路,还种着一块约2亩的八角形冲田。说也怪,只要种上就定有好收成,田里不长一棵草,老俩口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111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清晨王老汉丢了饭碗,担付筐要去修路,出门时被门坎绊了一跤,竟人事不知,床上躺了两天就一命呜呼了。王妈妈哭得死去活来,整日滴水不进。眼看也不行了。村邻也同时在为王妈妈准备后事。这晚王老汉托梦给王妈妈说,说他的寿辰已到,现已升天,在天上还是修桥铺路,他告诉老伴还有十年阳寿,要好生摆好茶摊。王妈妈一觉醒来,止住哭,觉得饿得慌,叫人给做了两碗面条,一口气吃得精光,当天又摆起了茶摊。

1111这日一大早,王妈妈刚起床,前村一老汉捂着肚子"哼哼叽叽"路过桥头,王妈妈一见上前打招呼:"这一大早的赶得这么急,有事吗?"这老汉经王妈妈一招呼,觉得走累了,口干舌燥,额头有烧,就拖了条凳子坐下歇个脚,叫王妈妈泡壶茶。王妈妈说:"这一大早,我刚起床,还没烧水,你先坐会。"老汉说:"不用烧了,我赶着去镇上看大夫"。王妈妈忙问:"怎么了?"老汉说:说"不知怎么回事,两天前脖子被一小虫咬了口,我没当回事儿,可两天来越肿越大,还鼓出脓头了。"王妈妈看了看:"哎唷,看来是毒虫咬的。"老汉说:"嗨!真倒霉。"他问王妈妈有无昨晚剩茶,若有随便喝点,就走路。王妈妈晃了晃茶壶还有小半壶剩茶说:"那你先喝点快去看大夫,等回来,再泡壶。"老汉喝完谢了声往镇上去了。

1111王妈妈吃完早饭,烧了锅水,把茶壶、茶碗端来清洗。这一洗她吓了个死,"麻烦了,麻烦了,这下害死那老汉了。"原来那壶里倒出一条二寸多长,筷子粗,黑得发亮的大蜈蚣。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开箱取钱准备找那老汉。

1111再说那老汉喝了有蜈蚣的水,刚到镇上就觉得脖子肿块消失了很多,疼痛也减轻了。他找到镇上的郎中,切过脉,看了看肿块问:"你来之前看过郎中没有?"老汉摇摇头。郎中有些吃惊:"不对呀,这分明是用过药的。"再次切脉后又问:"来之前你吃过什么没有?"老汉想想说:"没吃什么,只是在王妈妈茶摊喝了半壶水。"郎中道:"这就对了,走!我和你去王妈妈茶摊看看,"老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怎么啦?与王妈妈何干?"郎中说:"你体内的毒已化解了,我想去看那茶壶里有什么蹊跷,再遇有被毒虫咬伤的好下药。"

1111郎中和老汉赶到王妈妈家,王妈妈泪流满面,正在锁门要往镇上去。郎中说明情况,王妈妈把地上的那条被水泡涨的蜈蚣用筷子夹起来给郎中看,郎中一拍大腿说:"这就对了,这是以毒解毒。"郎中说如果是好人喝会中毒,体内有毒的人喝不仅不中毒,反会化解体内原毒。王妈妈虚惊一场,那老汉也喜笑颜开,那郎中无意找到一种解毒方法。从那以后,王妈妈泡茶前后都要清洗茶壶。

1111就在王妈妈孤独度日的第八年年头,时逢大涝,大了近一个月,稍洼一点的地方就是一片汪洋。王妈妈门前的木桥被大水冲塌了一半,桥断了,人稀了,王妈妈更感孤独。此时王妈妈已七十挂零了,她时常老头子八年前托梦给她,说她有十年阳寿,还剩下的两年如何过呢?这日夜里王老汉又托梦给王妈妈,告诉她大水退后,方圆二百里要爆发一场瘟疯死人无数,在本月二十有八位仙人从蒲子岗路过,你一定要抢修好木桥,准备好酒席,请八仙饮酒,然后你向八仙求药,可救乡亲,修桥无钱可将八角田卖掉。

1111次日起床,梦中之事王妈妈牢记在心,今天是六月初五,离二十还有十五天。被水冲塌的桥基石都没冲远,桥面所缺木料也不多,预计十天桥能修好,可这卖田找买主是否容易?说来也巧,八年前误喝有蜈蚣茶水得救的老汉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人多地少,不如把那块八角田买下来,派个儿子过来耕种,顺带照顾王妈妈的茶摊,个头痛脑热的也好有个跑腿请郎中的人。只是老汉怕别人误解为想得王妈妈家产,没好开口,但时常派家人过来看望。

1111这日老汉又过来看,王妈妈请老汉找个买主,说她想卖田修桥。老汉十分开心,八吊钱成交,老汉跑回家连凑带借筹了八吊钱。为了避免别人误解,特请人写了买卖文书。王妈妈得了八吊钱,请人连天加夜修桥,老汉全家出动鼎力相助,第九天桥就修好了,因很多人都是出义工,一共只用三吊钱。

1111六月十九这天,王妈妈请村里两个能干的媳妇,杀鸭、杀鸡、买鱼、打酒,说是请贵客。

六月二十日天刚蒙蒙亮,王妈妈为迎接仙人从箱底翻出平时一直舍不得穿的一套半新衣服,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说怪就是怪,平日人来人往的茶摊,今个却一反常态,特别冷清,都日上两竿了,茶摊只来了三个要饭的,虽是要饭的,可王妈妈一点也不怠慢,茶上了一壶又一壶,眼见天要中了,又陆续来了五个要饭的,这八个人好像相互都认识,一边喝茶,边聊天。天中了没人再来了,王妈妈和那请来的两个能干媳妇看看八个要饭的,一个比一个脏,老的大概有七八十岁了,还有个瞎眼老太婆,一个大肚子拔顶老汉,个两眼堆着眼屎的瘸子,一个瘦得三根筋似的老头还牵着一头风吹就能倒的毛驴,一个官人模样的中年人看上去一表人才,可一说话却疯疯癫癫的,嗨!总之一个比一个难看。王妈妈心想:这就是八个仙人吗?老头子该不会骗我吧?两个媳妇也在想,这八个脏要饭的难道就是王妈妈说的贵客吗?这王妈妈不是糊涂了吧?王妈妈又想:老头子说是仙人,我就把他当仙人吧,忙对两个能干媳妇说:"孩呀,能弄菜了,别饿着贵客。"这两个媳妇想:反正是王妈妈请来的贵客,我们是帮忙的,家主认为是贵客,那就贵客喽,一听王妈妈叫,连忙答应道:"好嘞!"

1111不一会鸡鱼肉蛋七碟八碗香喷喷的菜端上桌子,王妈妈还特地备了两坛好酒。那精瘦老头说:"我们都是穷要饭的,吃过了可没钱付帐呀。"王妈妈笑笑说:"见外了,你们八仙都是请也请不来的贵客,今个是我请,怎能谈付帐呢?"那最脏的两眼堆着眼屎的瘸子一头大一头小地说:"你是财主呀,你钱多了没地方放了,请我们八个没用的人吃这么好的东西。"王妈妈仍笑着说:"我不是财主,钱是我卖地修桥剩下的,平时一个孤老婆子也派不上用场。"那瞎婆子说话有理有情,她翻了翻白眼冲瘸子说:"你不吃就算,人一番好意,你倒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那痂子像是怕那瞎婆子,连忙说:"谁说不吃啦。"说着挤上去坐下抓过一只鸡腿就啃。

八个讨饭的,吃着、喝着、笑着,不一会桌一片狼籍。吃饱喝足,那个大肚子拔顶的老汉说:"婆婆呀,肉我吃了,酒我们也喝了,我们马上要走,你可有事要我们做?"这提醒,王妈妈突然想起讨药的事,忙说:"知八位贵客吃好没有,我老婆子没有什么大事所求,只想向几位讨点能治瘟疫的药。"八位一听王妈妈讨药都吃了一惊,那瘦老头问:"你要治瘟疫的药干什么用?"王妈妈说:"这大水退后有瘟疫流行,我讨治瘟疫的药,是为救乡亲,绝无不良企图。"八仙一听十分敬佩,那位大肚子拔顶的老汉解下腰间的药葫芦说:"你为人善良,难得一片热心,我赠些药给你,染病人只能服一粒。"说完,把药倒在王妈妈手捧的碗里。葫芦不大,但黄豆大小的药丸倒之不尽,不一会碗装满了,王妈妈喊那那干媳妇再拿一个空碗来,那媳妇说:"够了,够了,这药丸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只这一句话那葫芦空了,再也倒不出药丸了。就在王妈妈转身放碗的一瞬间,这八位要饭的见了,王妈妈知道这八位就是八仙。这好像从半空中传来那瘸声音:"你丈夫是我们的朋友。"声音又大又洪亮,可王妈妈问两能干媳妇时,她们说什么也没听见。

1111七月初大水退尽,一场瘟疫席卷而来,王妈妈按仙人交待每个染病的发一粒,服药之人第二天病就痊愈,而且以后永不再犯。周围人知道王妈妈有仙人赠的仙药,都带着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或金银前来求药。王妈妈分文不收。凡染病之人均获赠送,没几天那一碗药就发放完了,可还有染病之人陆续前来求药。有的没有讨到药,在返回的半路上死了,王妈妈后悔为什么当时不多要些仙药。

1111两年后,王妈妈在她七十三岁生日那天突然死了。因走的突然,面带微笑仿佛睡着一样,前村老汉的小儿子为王妈妈操办了后事。出殡那天,凡受王妈妈赠药的人全披麻戴孝为王妈妈送行。前来吊丧人出的份子除丧葬所用之外,还剩有几百吊钱,后经前村老汉小儿子提议,将剩下的钱修造一座石桥,于是一座石桥替代了木桥。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王妈妈的恩德,就将此桥取名"王妈妈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这么叫着。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八

桥是自己搭建的,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迈出第一步,光明之桥便在自己的脚下。

——题记

设计桥

桥是设计出来的。狼在草原上独领风骚的一面就在这里。

在草原上雄行天下的是狼,因为它的骨子里有着高傲的尊贵,它在设计桥时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想法。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可以清楚的计算着成年狼的数量,因为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0只。桥在设计中,每只狼都不敢怠慢。

不久,狼把桥设计好了。它们的目标是……

建桥

狼群的目标是——大雁。可是狼为什么选择在天上飞的鸟呢。因为……

因为大雁的肉香。于是狼群走到了大雁的栖息地,头狼派出了一只病弱的老狼。老狼经验十分丰富,首先躲到一处草丛中,故意弄出声音,雁群中的密探便开始通报,雁群察看了一下,没有发现异常,便都放松了警惕。老狼这样反复了多次,大雁也对密探失去了信心,便对那个密探啄来啄去,最终奄奄一息。

过桥

在密探奄奄一息时,狼群全体出动,轻轻的走向雁群,密探看到后也不愿理睬。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雁群全军覆没。狼则吃了一顿美味的大餐。

迈向光明之桥其实就这么简单,我们为何不去尝试一下呢?

狼族格言: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有设计好桥,建好桥之后才能过桥。因为一只狼只能捕一头黄羊,但是一百只狼可以捕捉上万头黄羊。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九

谜题:一道长虹落江面,人来车往很方便。不怕风吹和雨打,交通运输做贡献。 (打一物)

谜底:桥

谜题: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行,腹下也可通。 (打一物)

谜底:桥

谜题:天上彩虹落大江,人间奇迹工人创,火车汽车穿梭过,九亿人民齐颂扬。 (打一物)

谜底:长江大桥

谜题:周瑜入洞房,又没板凳又没床。 (打一建筑物)

谜底:立交桥

谜题:横一条,竖一条,高一条,低一条,你走你的路,我跑我的道。 (打一建筑物)

谜底:立交桥

谜题: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托什么车水马龙。 (打一建筑物)

谜底:拱桥

谜题:远看像张弓,立在河当中。上面车马过,底下轮船游。 (打一交通设施)

谜底:桥

谜题:越大越好过,越小越难过,越短越好过,越长越难过,白天还好过,晚上更难过。 (打一物)

谜底:独木桥

描写桥的作文200字篇十

1111"有病不请医生-自来瞧(桥)",这一地名歇后语常听人说,但自来桥这名字的来历,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一个双休日,我回了老家明光,走访了一些老人,这才知道它颇有点神奇的来历。

1111自来桥位于明光市东南约40公里的群山之中,和滁州市、来安县及江苏的盱眙县接壤,是历史上著名的山区古镇,清朝以前叫太平庵。传说中北宋杨家军的杨六郎、李开芳率太平军北伐途中在这里驻扎过,太平军失败后洪秀全手下一个苗将军也在此安营扎寨占山为王。1940年春中国共产党成立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就设在自来桥镇,首任县长汪道涵。自来桥虽是个山区小集镇,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千年历史。

1111紧挨着小镇有一条不宽但也不算窄的清水河。枯水季节河水浅,两岸过往行人得脱鞋卷裤涉水而过;雨季水深,过往行人及生意人要绕很远的道,十分不便。早些年河上也架过森桥,不顶用,发了场大水,洪水下来就给冲了。再架,第二年洪水一下来又给冲了。

1111北宋时,有一年秋天大将呼延庆要到王村(今白沙王)探望舅舅,见两岸百姓过往十分麻烦,就在太平庵住下来,召集当地有钱大户出钱、百姓出工要建一座石桥。当桥基建成后桥面却无合拢石,周围虽然山多,但大石头都是圆鼓楞墩的灰麻石,或是不耐压的沙尘石,必须到较远的地方去开采。无论是到老嘉山、中嘉山、鲁山或是龙山,最近的也有40多里地,就是有合适的合拢石,当时当地也无运输能力。呼延庆无奈,最后还是用林桥面,学撑两年就被一场山洪给冲了。那以后一直留下两个石桥墩。

1111一八五三年夏,洪秀全部下两员猛将林凤祥、李开芳率太平军精锐部队二万余人从扬州出发,实施洪秀全的北伐计划,路经太平庵,无意中听老百姓说起当年呼延庆帮助建桥之事。林、李两将商议后,将部队驻扎下来,决心要把这桥修好。这天下午林、李二位将军带领军中几名干过瓦匠、木匠、石匠的人和几名偏将前往桥墩处,后又派快马四处寻找合拢石。第二天早上有人返回禀报,涧溪以东的龙山石质坚硬,块也大,是花岗石,只是无法运回。林、李二位将军正犯愁呢,军中一名偏将略通天文,他说近期有几场暴雨,定会引起山洪暴发。到时借暴涨的山洪,用人顺溜拖来,可使石桥合拢。林、李二将采纳了那位偏将的建议,派人去上游开采巨大花岗石,另派人多准备粗长的麻绳。可一连几天都是烈日当空,北伐任务也紧急,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第六天上午饭后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机会来了。林、李二位将军按原计划立即派人冒雨行动,命令全军石桥合拢后连夜开拔。

1111翌日,雨过天晴,河水渐退,人们发现一块巨大的花岗石,横担在桥基上。消息迅速传遍全镇,围观者无不称奇,人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太平军为太平庵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对太平军将士赞不绝口。镇上有个富户活龙活现地说,他一连在飞来庙烧了三天的香,感动了玉帝,玉帝派一神龟将花岗石驮来的,并说他亲眼见的,那神龟的头有笆斗大。这可是太平庵的吉祥之兆。在他的鼓动下,很多人又来到飞来庙烧香磕头,感谢神灵。后来人们主动捐款在石桥的两边砌上石栏杆,桥的两头还立有石狮,从此自来桥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就太平庵改叫"自来桥"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