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地人》读后感1000字

《天地人》读后感1000字

《天地人》是一本由火坂雅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地人》读后感(一):国士无双和人生的赢家

今年的大河剧《天地人》很奇特,之前常年追剧的人说看不下去,反之则说精彩至极。特别是女性,看得尤其欢乐者大半。

这本小说是该剧的底本,和大河剧比起来有点突出:它集中、更冼练地为读者还原了那个并不为太多国人所知的英雄--直江兼续。缺点嘛,趋于平淡,适合慢慢阅读。

故事从第四次川中岛之战后的十五年,上杉家正从谦信公的荣光中逐渐走向黯淡讲起,种种皆凸显兼续国士无双的形象。

笔者最喜欢的是结尾处一首汉诗:“雪夜围炉情更长,吟游相会古今忘。江南良策无求处,柴火烟中煨芋香。”

——隐约从字里行间可以窥到那份铅华洗尽的超脱了悟,欲说还休的淡淡惆怅,这又使得本书在创作主旨上具有了某种禅意的深刻。

需要提到的是,《天地人》的主题为“仁爱”,这与以利为主旋律的战国时代格格不入。霸者三代的变迁的背后不过是私欲横流,上杉一门生与斯仍可特立独行,于污浊的世事中高洁不染。虽然最后的结局让人遗憾,但百年之后,霸道王道都化作一搓黄土。狂妄如信长也需感叹“一度得生者,,焉有不灭者?”其实后人述古,千秋功过往往标准不一,唯有仁者彰显其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江兼续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

《天地人》读后感(二):大爱在胸,方能留存于世。

读这本书我用了大约4天的时间。而读同样篇幅的源义经,却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断断续续读完。首先,直江山城守是我最喜欢的战国人物无疑,其次,与大多数战国小说相比,火坂雅志的天地人却着力渲染了“情”字。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似乎是有意淡化,甚至关原之战都被一句带过。

毋庸置疑的是兼续与上杉景胜的主从之谊。丰臣秀吉不止一次想让兼续成为自己的直属家臣,却总是被回绝,兼续敢于违抗关白之令,都要留在景胜身边。文中也多次描写了主仆二人用眼神交流的过程,显示景胜对兼续的格外信任:“放手去做吧,后果都由我来承担。”二人携手走过了五十五年,兼续五岁成为景胜的小姓,一直到六十岁去世。

在天下大势风云变幻之际,上杉家也经历了多重的困难,兼续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他拒绝了明智光秀的结盟请求;臣服于丰臣秀吉;将领国迁往会津;秀吉死后与石田三成毅然讨伐德川家康,然而以失败告终;最后接受德川的惩戒削减领地由一百二十万石至三十万石——也就是在秀吉时期关白秀吉所封赏兼续的米泽三十万石;在此之后,曾为越后军神上杉谦信的强大领国缩水成为一个财政不济,交通不便是的小国。

许多人都将这个结果归咎于兼续或景胜的身上。兼续在三成死后为何不坚持与德川一战?景胜在关原之战以前,德川进军会津,听闻三成动向退兵之时,为何不予以追击,如果他按照兼续的进言下令追击,说不定关原之战的结局就会由此逆转,日本的历史将由此改变。

这些问题,书中将它联系到上杉谦信身上。兼续和谦信是师徒关系,兼续和景胜从小深受谦信的“义”所影响。在纷争四起的战国时代,谦信以其“义将”的名声流传于世。这个义字当然由景胜和兼续继承下来。兼续在其执政的四十年间从未忘记谦信的教诲。拒绝明智光秀的结盟是因为光秀是变节之人,尽管他讨伐的是越后一直以来的劲敌信长。臣服秀吉,因为他看清了天下归附的大势,再添战事,受苦的只会是百姓,让天下统一,百姓安居,岂不也是“大义”所在?书中写道,谦信在辞世之时,给兼续留下这几个字:“你自身的义......”在兼续执政期间,同时也在探索谦信所说的自身的义,也许就是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找到了自身的义的方向,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谦信的作风,从而衍生出“仁爱”的思想,这就是爱字前立头盔的由来,仁爱就是兼续自身的义,他给了师父谦信一个满意的答复。至于未追击德川,兼续想必对这件事抱憾甚深,若能够由后追击,前有三成相助,家主景胜会由此成为天下人也未可知。然而景胜否决了这个做法:“由后进攻,非义所为。”兼续闻言泪流,只得放弃了这一计划。

在谪迁米泽之后,兼续在军事上的抱负不得不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上的建树。米泽是一个内陆小地,没有了越后的优良港口,灌溉之雪,金矿银山,对于国内经济来讲是一大打击。为此兼续主动削减俸禄,从以前的六万石到一万石,再到五千。很多人都为此感慨,上杉家从此没落,由一方霸主堕落为小小的藩主之家。然而对兼续来说,作出这一的决定太艰难了,若是坚持讨伐德川,结局可能是像武田一样惨烈的灭门,兼续秉承这自己仁爱的理念,痛苦地选择了保存三十万石的领地和上杉家门以及一干家臣的性命,这也就是本书倒数第二章的标题:活下去。这是仁爱,也是义的另一种体现。

对于书中所讲述的兼续个人的感情,有三个女人与之纠缠,一个是祷巫初音,真是的身份是真田幸村的姐姐。但是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物,作者创造她也许就是为了增强兼续和幸村的联系吧。另一个是茶人千利休的女儿阿凉,在千利休切腹之后被流放。是否千利休有这么一个女儿与兼续有联系也说不上来。最后当然是兼续的妻子阿船,阿船其实是兼续的表姐。兼续的母亲是阿船父亲,也就是直江景纲的妹妹。阿船是一个,在我看来很伟大的女性,她深知自己的丈夫是一国的执政,自己也协助丈夫打理领国内的事物,直到兼续去世之后也不懈怠。如果说兼续一直辅佐陪伴的是主上景胜,而妻子阿船一直陪伴的就是景胜的母亲仙桃院尼和景胜的妻子菊姬,在劝说菊姬上洛的事情上她功不可没。兼续和阿船育有二女一子,可惜全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这可能是阿船与兼续近亲结婚的原因。但即使他们全都健康也不免成为父亲的政治工具,阿松就被嫁给了本多政重,甚至愿意废除长子平八景明的继承权,将直江家交给本多政重。这些举动在其他人看来很不理解,尤其是兼续的弟弟大国实赖,在他看来哥哥是在向京城的本多正信家摇尾乞怜,甚至还斩杀了兼续派往京城的两位使者,从此蛰居高野山,直到兼续去世之后才回来。而兼续自有考量,他是想通过本多正信向家康进言,最大限度的保存上杉家的实力。并且本多政重其人,年纪轻轻就游走于各国出仕,兼续看穿他其实是家康的眼线,将他迎来身边,等于向家康表示,上杉家绝无反意。为了保存领国的利益,他委曲求全,将自己的家庭都献出。他确实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是为了百姓,他不得不这么做。在阿松去世后,兼续将弟弟大国实赖的女儿迎作养女嫁给本多政重,希望留住他。实赖也一定很无奈吧,他是否明白了哥哥的苦心?

兼续其人被秀吉称作“有包容天下的气量”,这样的人一定交友广阔。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兼续与石田三成的友情。在这里我不愿掺杂过多的政治因素。兼续开阔,稳重,气量不凡,三成固执,忠诚且坚守不移,对这二人来说,对方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吧。然而遗憾的是三成被斩首之后兼续的态度,书中并无描写。除此之外,兼续在京城也结实众多好友,前天庆次就是其中之一,在上杉家没落之后,庆次以仅一千石的俸禄出仕上杉家,在米泽度过晚年。书中对庆次的描写很少,但在《花之庆次》一书中对二人的友谊有深刻的刻画,可以说和兼续的认识,改变了庆次的命运。

最后对于兼续的评价,不得不回到“爱”这一伟大的主题上,若这是一本侠客小说也就罢了。可是历史上,真的有直江山城守兼续其人,真的有一个人,全身上下闪烁着爱的光芒,头戴爱字头盔,战斗于扶桑岛国。爱这个字眼,与他如此契合却丝毫不显矫柔做作。因其大爱在胸,方能留存于世。

《天地人》读后感(三):新千年了居然还能把书写得这么烂

三流小说都不如,根本是不入流小说的水准。新千年里还把书写得这么烂也是醉了,不是醉了,是怒了。单独一个“醉”字不足以表达我愤怒的心情。

吉川英治和新田次郎书写得烂,一来是水平的确有限,二来是客观上还有他俩写书的时期,一个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个是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电影和电视剧还不像今天这么繁荣昌盛,所以可以拿来借鉴的东西不多。(虽然如此,但真正的大师和名家可以由自己来创造情节。)今天的小说作者其实是很幸福的,有数以百万计的小说影视 漫画作品可以拿来借鉴,取经。所以今天的类型小说整体水准,跟几十年前比起来,总体状态那叫一个碾压。看过大陆新武侠小说的读者都知道,虽然媒体捧出来的小椴凤歌沧月时未寒他们拿金古这样的大家比依然是差距明显,但碾压卧龙生诸葛青云柳残阳之流,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天地人》这个作者火坂雅志,我擦,这本书是他在2004年写的,在经过了那么多文艺作品的洗礼熏陶之后,居然还能把书写得这么烂,这么无聊,这么没技术含量,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本书虽然写了600页,但写作难度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便一个高中生写手只要你有耐心,你也可以写这么多,甚至比他还长。模式就是“日本维基百科摘抄+ 日常客套台词陈列”,就完了。

李菊福,摘抄一段原文给大家看看。这段写的是历史上关原之战时期,上杉家和伊达家死掐的故事。这是历史上的上杉家很有代表的一次军政行动,既然是描写上杉家的小说,这段历史在创作上绝对是不能轻视的吧。

看看火坂雅志这个同样欺世盗名的货是怎么写的。

“得到关原之战东军胜利的消息后,伊达政宗死灰复燃,亲率俩万军队,自北目城出兵。

在进入白石城修整之后南下,攻入了曾为伊达旧领的奥州伊达郡。

上杉一侧据守福岛城的勇将本庄繁长率军出城,在松川河岸迎接伊达军。

俩军在此地进退胶着,展开激战。

此时,梁川军守将须田长义奇袭伊达军背后。伊达军腹背受敌,立时陷入混乱,大败而逃。

在这场被称为“松川合战”的战役中,伊达军本阵被占领,连总帅政宗也被砍了两刀。

《上杉家御年谱》中记载说——“唤作斋道之二勇将,两刀砍向政宗头盔。政宗仓皇不已,自小路逃之夭夭。”

现在我们把这段日本人习惯的一句话一个自然段的文字连起来,就成了这样——

“得到关原之战东军胜利的消息后,伊达政宗死灰复燃,亲率俩万军队,自北目城出兵。在进入白石城修整之后南下,攻入了曾为伊达旧领的奥州伊达郡。上杉一侧据守福岛城的勇将本庄繁长率军出城,在松川河岸迎接伊达军。俩军在此地进退胶着,展开激战。此时,梁川军守将须田长义奇袭伊达军背后。伊达军腹背受敌,立时陷入混乱,大败而逃。在这场被称为“松川合战”的战役中,伊达军本阵被占领,连总帅政宗也被砍了两刀。《上杉家御年谱》中记载说——“唤作斋道之二勇将,两刀砍向政宗头盔。政宗仓皇不已,自小路逃之夭夭。”

这TM跟百度百科有什么区别?哦,日本人用维基百科,那么,这跟日文维基里的历史介绍有什么区别?

这种写作有个狗屁难度?

我们再来看看战国无双2里重头渲染的“长谷川撤退战”,也是历史上上杉家赫赫有名,名垂日本史的一段重头戏,火坂雅志这货是怎么写的?

(我把掩耳盗铃煞有介事的梨花体行文直接换成豆腐体行文)。

“次日清晨——上杉军撤掉对长谷堂城的包围,向米泽方向退军。极为危险的殿后之责,由总帅兼续自己担当。要不损一兵一卒地安全撤回上杉领地,兼续把这当成自己此时的职责。一如所料,最上义光眼见上杉军撤退,立即率军出城追击。负责殿后的兼续将与板众三百骑兵合在一处,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攻守变换自如,将最上的追兵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正是上杉谦信所传授的“车悬之策”。追击过于深入的义光,遭到埋伏在道路俩旁山中的水原亲宪铁炮队的伏击,头盔中弹。虽然没有穿透,但最上家家传的头盔被击中,留下了明显的弹痕。兼续漂亮的撤退战让敌将最上义光大为惊叹:——“不偏不倚,正是谦信当年的风范啊!”另外,此战中前田庆次挥舞一杆朱漆长枪,于敌阵中左冲右突,来去自如,在世间留下了武勇的美名。最后兼续的大军平安撤回了米泽城。”

我擦,火坂雅志你敢不承认你这段差不多就是把日文维基百科直接拿来抄了?

再来看看这货写的台词。摘点剧情关键时候的台词。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台词都是难为无米之炊的大河剧编剧辛辛苦苦自己编的,别安到这货头上。

关原前,上杉家的双主角听说了德川家康蠢蠢欲动的消息以后,台词是这样的——

上杉景胜:“在干什么,还不赶快去大阪城秀赖殿下那里!”

直江兼续:“请等一下!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大家不过是被一时之气冲昏了头脑。还请冷静下来,再作打算。”

上杉景胜:“但是,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不是想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

直江兼续:“不,应该还有办法。”

上杉景胜:“你打算怎么办?”

直江兼续:“尽力而为吧,总之主公您先留在城里为好。”

——

关原中,当上杉家的双主角听说给老乌龟当大军先锋的,都是丰臣秀吉当年的嫡系,台词是这样的——

上杉景胜:“深受太阁殿下之恩的,竟然对秀赖殿下白刃相向!”

直江兼续:“此时正是绝好的机会!快举上山全军之力追击德川,千万莫要失了机会!”

上杉景胜:“……”

直江兼续:“主公!”

上杉景胜:“你认为,这是谦信大人希望看到的么?”

直江兼续:“当然!”

上杉景胜:“不,与天下什么的相比,谦信大人追求的,另有其物。他终身不娶,严于律己,追求大义之心。若追赶正在退兵的德川,从背后偷袭,这不是我上杉家的大义。这是眼里只有利益的卑鄙野心家所为。”

直江兼续:“主公!”

上杉景胜:“这是德川家康放在我上杉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啊。我军若是堂堂正正迎战,此战无愧于天。但若是向退军的敌兵背后射出一枪一弹,便玷污了我上杉家的家名。”

直江兼续:“如此良机,千载难逢啊!”

上杉景胜(流泪):“如果你硬要出战,就把我杀了吧。你明白了吗?

直江兼续(流泪):“是。”

(台词的辅助项目神态描写是这俩货痛哭流涕内心天人交战备受煎熬的样子,能活生生让观众看吐了。)

——

关原后,上杉家得到德川家康一道领地减封的命令以后,双主角的台词是这样的——

“这样一来,可算达成合议了。”兼续对主君上杉景胜说道。

景胜点点头:“准备上吧,看来不得不向家康低头啦。”

“难道真要如此吗……”

“别说啦,既然决定了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忍耐啊。”

——

你看了这种白开水一样的台词,什么感觉?小学生作文选范文里的人物对话都不会写得这么无聊吧。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小说满口“大义”的嘴炮,估计是日本哪个少年作家写的吧。估计是个高中生。少年人不更事,没经历过社会,理想单纯,所以写出这么一堆狗血。后来一看作者履历,我擦,1956生的人,现在已经是60了,他写这本书是2004年,也快50了。这么个阅历丰富的中年人写这么一堆玩意,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

当然不是真傻,装傻写出来的东西,操作系数多简单啊,网上百度一下,搜一堆历史资料出来,直接摘抄,再写几句不疼不痒的台词加上去,小说就搞出来了。稿费就到手了,影视改编的版权竟然也来了,挣钱多容易啊,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我国起点网上多少写日本战国史的写手,可惜你们的坐标不是日本啊,你们要是穿越到日本,估计各个都是超级大神啊。

其实这种资料堆积+ 无聊台词 写法,正是吉川英治这么个欺世盗名的货所开创的(虽然他写得烂有那么一点时代原因),现在荼毒至今。他的《新书太阁记》十一卷,第三卷以后就全是用这种写法敷衍了事出来的。我再看作者履历,当初混出名来,也是因为得了个“吉川英治新人奖”。我擦,吉川英治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真是可喜可贺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