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介化》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介化》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介化》是一本由曾戈提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传播学译丛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介化》读后感(一):从新的视角看待我们的世界

我想说,这个在网络上踪迹稀少的作者,给人提供了新的视域,我们被媒体包围,直到几乎感受不到mediated的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我想译者(网上也很难找到她的信息)在翻译书名,Mediated的时候,也会煞费苦心--不仔细读完这本书,很难理解Mediated的意思,更不用说翻译成中文了。我也是带着疑惑来读者本书,中介化?什么是中介化?当我读完全部内容时候,不得不承认,对这个概念依然模糊。不过有大致轮廓,我想作者本人也很难或者不希望给出明确的,类似教科书似的定义。通过作者的写作方式会发现,平铺直叙,带有诙谐的,嘲讽的白话写作方式,好像是在和你诉说作者眼中的世界,而不是直接告诉你这是怎样的一种世界观。个人喜欢这种写作手法。总之,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书。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本书的思想是如何的伟大,没错,就是伟大。

-----------------------

2011.11.05更新

以下内容转自《晶报》

《媒体上身》的英文书名是“Mediated”,这似乎是从现象学视角的描绘,没有别的词语比“被媒体”更能捕捉现代人流露集体情感反应的现象了。

●夏桐(书评人,香港)

自从麦克卢汉开创媒体研究的新路线以来,对于媒体的论述可谓洋洋大观。论者中詹戈帝塔(Thomas de Zengotita) 的学术履历比较有趣,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又曾接受舞台表演训练,而他目前在道尔顿大学和纽约大学教授“现代化与形式异化”、“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媒体理论史”等课程,看来也是跨学科的背景,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洞见不拘一格。至今为止,他的著作还只限于这本《媒体上身:媒体如何改变你的世界与生活方式》(下简称《媒体上身》),但书中不难窥见他的论述渗透人类学视野与现代哲学意识,虽然他就如麦克卢汉和尼尔·波兹曼一般就媒体现象对现代性进行反思。

《媒体上身》的英文书名是“Mediated”,这似乎是从现象学视角的描绘,没有别的词语比“被媒体”更能捕捉现代人流露集体情感反应的现象了。本书的“楔子”部分就以作者接受舞台表演训练时的一次经历来说明:那天表演学校的校长突然走到练习场地,告诉他们肯尼迪总统遇刺,及后又走进来证实消息属实,作者概括了人们的反应——愤怒派或哭泣派,有趣的是,人们在公众场合中自然流露出某些其实是精心表演的动作,无论他们是真心还是假装,而作者当时所受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形式主义教育:从心理变化演绎角色,正好有趣地解释了这些“演员”的情感反应。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而言,这些“心理戏”想面对的其实只是媒体而不是真实的人,人们表演情感无非是想受到注视,被万千观众观看。作者引用了一个例子:支持黛安娜王妃的群众在白金汉宫门前扔掉鲜花以表示对英女皇的反感,这类集体行为不单受集体潜意识驱使,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到自己像身处世界舞台的演员般被观看,会因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立场而感到凸显自我。

媒体的出现,无疑在人与世界之间划出了一道巨大的鸿沟,这道鸿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表征让你去选择,而真实的世界却是不由你选择的,只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一如大自然、上帝和命运一样,詹戈帝塔的讨论虽然针对媒体本身,却充满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怀。书中各章讨论“媒体化”对人类身份认同的各种影响,例如第二章《儿童狂热》就是关于当现代人对儿童态度改变所导致的问题,而第三章《英雄末路》则是关于“媒体化”对时尚女性的塑造及所造成的男性身份认同危机,第四章《定位政治》则是关于现今“媒体化”趋势下的政治操作与政治理念本身的背离。

这些篇章对于一些看似熟知的问题提出了非同一般的剖析角度,比如尼尔·波兹曼在同名书中大谈那个名为“童年的消逝”的媒体效应,詹戈帝塔反而指出,在维多利亚时代以前人们从未像今日般过度珍视、刻意营构具备“儿童特质”的文化,作者以小熊维尼和彼得·潘为例,这些漫画和童话故事最能说明现代人心灵“儿童化”的趋势,人们以“儿童”作为中心,在年龄上混和了童年和青春期的分野并延迟了成年的来临。我们像彼得·潘般不想长大成人,宁愿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我们轻忽并善于忘却一切承诺。其实源于日本的所谓kidult世代,还有日本漫画对儿童的歌颂及对成年人的贬抑,又何尝不是现代人的病态?现代世界的顽童总有是数不尽的玩意,这正好符合作者认为媒体总是虚拟出无穷选择的看法。

如果童年已经由面对现实的起点变成“被媒体”重新塑造的自我中心世界,那么青春期就是一个人“被媒体”后学习活在“媒体”之中的阶段。我们总记得念小学时身边最爱流言蜚语的女同学,每当某女同学暗恋某男同学时,她们总爱发动舆论攻势,作者据此认为男生就在女生这种舆论压力下成长并慢慢寻找自我的。詹戈帝塔更认为:人生是一出长长的即兴演出,唯有熟谙方法演技的人才能活得好,除了演得逼真外还得很会演。虽然作者谈的是美国校园,但不同文化的读者,只要活在现代社会,对于这一章(甚至书中各章)所讲述的情景肯定很有同感。

所谓“表征”不过是某种形式的表演,这种“被媒体”现象在公共领域尤其显著,西方社会的普罗大众一般对政治不感兴趣,这很可能是因为所有“政治活动”在媒体中多少有意识地变成另类的“表演”和“造势”,这不单远离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原则:为人们寻求共同最高的善,甚至也遗落了洛克、密尔等人的自由主义理念,或者各种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或社会主义理念。而且当今政治人物的言行,莫不是媒体剪辑下的产物,我们要知道的“真相”,全是媒体制作的成果,而不是“真实”。“被媒体”对政治的另一恶果就是以播放时段化限制了政治人物的讨论,十九世纪林肯与道格拉斯关于黑奴问题的漫长讨论,在今天是不可能的了,结果是政治人物对议题的议论和探讨往往不能深入,而媒体受众也无法深入社会问题。“媒体化”也刺激观众们对官能刺激的兴趣和需求,至此,新闻节目的收看率,很大程度上仰赖各种丑闻的报道,所以媒体只好大幅报道争产案或贪污案,于是我们的公共世界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闲言闲语,而鲜有对社会及政治的思索。

媒体还改变了我们的感知能力,这种认识论方面的冲击倒是较少为媒体理论家所讨论,然而这却是媒体最彻底的影响。我们看待自然、感知世界的方式,在媒体时代以前鲜有如此巨大变迁,其中一项变化在于我们由崇敬自然变成征服自然,然后是驯化自然并把它变成纯粹的符号。作者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你在国家公园看见真正的“狼”时,你可能会说不像电视里见到的狼,而怀疑那是否“狼”,这说明了自然的东西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符号。这也说明我们接触自然的途径只能透过媒体中展示的表征,于是我们对那些符号的感知就成为我们对自然的认知。然而,如果我们扩大问题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也经历着相似的变化吗?说不定有一天我们大部份对“实物”和“日常事情”的感官经验都来自媒体,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作者以人类学视野,加上哲学意识来讨论关乎媒体的问题,着眼点却是“被媒体”(或“媒体上身”)的人的状态,《媒体上身》富有典型文化人类学的文学书写风格,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各章仿佛沿着人的诸成长阶段来讨论问题,凸显出人的状况。虽然本书论理稍弱,偶尔予人零碎、散乱之感,令读者未必容易抓住书中论点,但书中对于美国社会流行文化的生动描述,却值得我们一再反思。对于久久迷失在虚构世界的选择和纷繁表象的我们,返回实体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偶然和必然,认识自身的渺小及局限,似乎又是必要的事情。

http://jb.sznews.com/html/2011-07/31/content_1684053.htm

《中介化》读后感(二):浅析“中介化”与儿童的成长

“中介化” 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中提出的概念。 这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概念,是指生产和销售的中间过程。而曾戈提塔所提出的“中介化”是以媒介或者说传播对人的塑造来界定的,可以说是人通过媒介来应对现代社会。

“我这里的中介化指的是所有艺术及人力所创造出的媒介所表现、所传播的情感历程,同时还特别包含着这些媒介对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个人生命体验所产生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到,曾戈提塔的“中介化”是一个很宏观而广泛概念,它包括社会上面向人的、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各种媒介,和其他媒介探讨不同的是,这里更加强调对人的影响。

“中介化”无处不在,“表现性”亦无处不在。它表现在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管是超级巨星的演唱会,还是一场中规中矩的政治选举,每个人都在设定好的社会角色中表演。广告是一种表现性符号,通过“中介化”给人们的购买提供不尽的选择,不断扩充着现代消费文化的内涵;电影、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大餐,促使人们去选择自己的喜好、亚文化、偶像、文艺等等,并开始塑造人们从属于这些“小集体”的形象;社会性事件,例如生态环保、抵制全球变暖、艾滋病零歧视等等各种充满“表现性”意义的活动,它们把以公共话题把人们聚集起来,流泪、倾诉、呼吁、号召去达成集体的归属和自我的安慰。

书中反复地提到“其实文化不是一直都在用某种方式对现实进行过滤,然后通过一些’表现’方式来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吗?” 只要生存于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中介化,价值和审美都深刻地受到媒介的影响和塑造;另一个方面,每个人也是中介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活在各种社会角色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表现性,媒介充当了“变形虫”的角色,塑造和训练形形色色的社会演员。

中介化时代中,有什么内容是真的呢?只要被概括和定义的东西都难免有创作者的痕迹,你看到的世界很大程度上约等于媒体展现给你的世界,口口声声的“我认为……”实际上也是别人的观点的借用和叠加。中介化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非实时”性,所以,似乎在这之中永远看不到真实。中介化时代的悲哀就是原创性资源饱和,创造力在一点点被抹杀。人本身在这里显得特别软弱,认知被中介化强大的磁场控制着,表达出作者对“中介化”时代的一种无力的悲哀。

儿童与中介化

1、 最真实的儿童

《苏菲的世界》里有一句话:“孩子是最好的哲学家。”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最一尘不染的种子,萌发在一个“存在”的世界,而我们则活在被各种概念包围的世界中,已经失去了当时空白而最本真的自我。“所以说,这个中介化的世界在孩子们眼中仿佛是真实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们特别憧憬的理由吧”

2、儿童节目

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别无选择只有被动地接受“中介化”带来的影响,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并且对各种言说高度相信甚至崇拜。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从注重作者的主观情绪到开始关注儿童接受程度,这是一种进步。

作者举得例子是上个世纪初的詹姆斯•马修•巴里创作的彼得潘的童话。与其说是儿童文学,不如说仅仅是念给儿童的故事(西方可能更习惯父母给孩子念睡前故事的传统)。巴里的创作对象并不是准确到儿童,我想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关系,他在创作彼特潘之前应该好好研读一下儿童心理之类的教程,但是并没有,于是,我们看到了彼特潘快乐天真而又带着冷漠的“小飞侠”形象,在儿童的理解世界里,他只会在曲折的情节里听得激动然后想象着自己也拥有超能力,但是以成年人的姿态看这本书的理解就大相径庭,他会读出人性的阴暗面,甚至有人称这是带有艺术上的颓废主义。

而对儿童的传播发展至今日,当你跳台到卡通频道,看到电视上正在播放《天线宝宝》---“天线宝宝说你好:你好”之类的你一定觉得是火星语般无聊的重复,但是这样的语言对于幼龄的孩子来说却是哺乳般的美好。这才真正到达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创作,传播内容将儿童视野和成人视野区隔开来,针对性代替了初期的“想当然”。

你看得出《天线宝宝》跟《海绵宝宝》的区别吗?《海绵宝宝》曾获得全美儿童电视动画片收视冠军,每个月都有将近6000万观众收看,除了儿童观众以外,还有一半观众都是成年人。 就像彼特潘一样,it's a dream for adults, fun for kids. 大人和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被海绵宝宝弄得哈哈大笑,然而各自却坚持着不同的“笑点”。成人们对这部卡通片的追逐就好像从啼笑皆非的对白和情景中做着白日梦一般,“永远长不大”的梦在动画里得到实现。对儿童的传播可以有两个划分,一个是单纯针对儿童的策划和设计,但是设计者永远都是成年人,这就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的儿童心理研究资历的人的参与,这么做就是为了要保护儿童的天性,为他们建设一个美好、干净的世界;另一个就是对于儿童和成人接受内容的调和,成人对于“不想长大”的梦和儿童对生动故事的需要的调和,这之间的界限正因为“中介化”而日益模糊,这就像很多好莱坞科幻片走的套路,不单单讨好大人,还要讨好小孩。后者更容易实现,并成为一种趋势,如书中曾戈提塔例举的《哈利•波特》。

2、 教育

“每一次当你深入探讨某种教育思想时,你会同时看到当中所包含的某种政治安排。” 你可能会开始联想,日本人为什么坚持修改历史教科书,抹杀掉本国的耻辱史;我们的大学课程为什么必修马列毛,而不是《国富论》;为什么朝鲜的学生教室里都挂着金正日的照片……

说教育是一种极端的中介化也不为过,与政治关系紧密的教育希望如果变成一种“驯化”,那对于被教育者来说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

3、 童年的消逝

洛克说:“人类的思想时自然之手,如同白板,白纸或者是空格子。” 成长就是在不断在填补这些空格子,从学校、从家人、从大众媒介等等直到白纸变得五颜六色、而且每个人的“五颜六色”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共同点。我们希望能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称之为创造力,而对于长大成人的个体来说,“变形虫”消解掉他们身上锋利的“自我”,变成了无甚差别的大众一员。“中介化个性就变成了广泛且适用性很强的工具包,用来完成各种类型的配套姿态”

随着青春期的开始,中介化的孩子逐渐开始有选择的接受信息,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再中介化。新的阶段的媒介选择和内容也发生着改变,就好像进入大学以后,集体生活基本脱离电视媒体,网络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通道,中介化开始带着他们继续完成新的角色塑造。

中介化与早熟问题

书中另外提到的儿童“中介化”的进程问题。技术革新使孩子有可能在更幼年的时期接触多种媒体,不在是父母的每天睡前故事主导的传播。我们父辈(六零后)的童年可能在踢毽子和滚铁环的游戏中度过,学校和广播、报纸书籍是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我们这代人(九零后)从小就深受电视的影响,期待每天放学回家的黄金卡通时段;我们可以感觉到身边00后的孩子与我们这一代人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当你试图向他讲述一个圣诞老人的故事的时候,发现自己被泼了冷水,小家伙说着:“那些都是骗人的。”于是我们也在反思,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圣诞节对各种神奇事物的期待,为什么曾经的天真被理性代替了呢?甚至开始对信源的真实性显现出怀疑,而且这种理性的发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低龄化。

这是记者采访武汉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父亲黄宏章的记录:

他说: “这些习惯和兴趣都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孩子的天性占了主动权。黄艺博对于“民生”的关注已远远超过了自己,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大概和他从小就接触很多历史故事有关吧。”

黄父的“天性占了主动权”这句话就足以被诟病成一篇论文了,有谁一生下来就想着要治国安民的呢?如果“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出自牛玉儒之口,也就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了。黄艺博不过是一个12岁的孩子,但是其内心的设定却超乎了这个年龄该有的自然,从小对于政史书籍的阅读、每天读《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看《新闻联播》,将曾戈提塔的“中介化”公式代入,就可以看到这些媒介对于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在看网上风传他的“官腔”十足的照片,就不难理解“中介化”与“表现性”的关系了。

早熟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媒体环境下对人的培养机制是否也存在问题?或许有更多像黄艺博一样的“政治天才”被开发了,但是如果你的四周充满一幅“为人民服务”的善意脸孔,你会不会也觉得一丝恐怖呢?曾经花了几个世纪被浪漫主义斗士开发的“最伟大的自我”到哪儿去了?

从大众传播环境思考儿童面临的问题

孩子就是一块橡皮泥,脆弱但是容易成型,两档节目或许就决定了他们是念叨:“你好,月亮”还是“天马流星拳……”。剖离内容,从大众传播的环境来思考儿童面临的问题。儿童通过大众媒介习得的规范和时尚,佩尔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中提到:电影会引起青少年的模仿,引发想象和进入一种虚幻的感觉(男主角穿衣、点烟的动作),获得社交教养学习的机会。所以童年印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重大的,通过媒介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介化”的过程,通过此呈现出的状态就是曾戈提塔所说的“表现性”,而媒体实际上扮演的就是一个“变形虫”的角色。

我们毕竟无法做到温室培育,不能保证在儿童视听范围内完全纯净的媒体环境。于是一度流行的日本漫画《死亡笔记》进入内地市场,很多孩子追逐着“能杀人的笔记本”乐此不疲。大众传播混杂的环境下给儿童的视听的负面影响是很令人担忧的,尤其是暴力、色情元素不加控制,对未成年人的心灵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可估计,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也日益突出。

中介化时代对儿童天性的守护

上文从媒介、教育等方面探讨了“中介化”对儿童世界的塑造,提出了早熟和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一方面,曾戈提塔提出对教育要“鼓励富于想象力,注重内心生活---这也就是一个现代意义上‘自我’的诞生。” ;另一方面,对于“未成年不宜”的内容的监控要完善。

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对于媒体管理的力度问题,太过就会压抑儿童的天性,太松可能就会让局面失控。曾戈提塔的这个观点让我在这本略偏悲观的书中看到了一点希望,“中介化”时代的难以避免的悲剧性虽然不曾消减,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自我’”也是可以被守护的。

譬如一部好的儿童电影,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去找寻真的自我,鼓励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在教育中把他们变成不知道什么事“个人意见”的木偶。最纯真的天性需要整个社会的守护。

《中介化》读后感(三):《中介化》读书笔记

P6:写本书的一个目的,就是我希望通过对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原材料进行分析,能够找出当中的根本法则,生活中处处皆是真实与表现性体验结合的独特事件,而我们的生活本身,正是对这种构建出人类存在价值的表演性文化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我把这种人格概括为:中介化人格。 P8:从最广泛的概念层面来讲,中介化可以被理解为通过媒介来应对现实,媒体理论界的教父级人物麦克卢汉将媒介视为某种机械工具,因为作为我们同被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现实之间的“介质”,实际上媒体是“人的延伸”,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及是“中介化”的过程。但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并不在学术论述,我这里的“中介化”指的是所有艺术及人力所创造出的媒介所表现、所传播的情感历程,同时还特别包括着这些媒介对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个人生命体验所产生的影响。 P9 :问问你自己吧:有什么你所做的事情是绝对未曾经过“中介化”的呢?有哪些你所经历过的事情不是透过某些带有商业化表现性的介质所影响的呢?人的出生?婚姻?疾病?去设想一下所有的电影和记忆的情节,哲学也好,技术也罢,那些自助手册,咨询师,项目、演讲、各种研讨会.....去想一想从上面这些地方所产生出来的那些流行字眼儿吧,想一想所有的这些怎样影响了你的经验吧。来问问你自己:如果我能把所有这些影响都抹掉,那么我的人生是不是都要改写了呢? 第一章 学会热爱“变形虫” P17当这个真实的世界被溶解到多种选择当中的时候,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将旧时代自然和传统结合,手艺与产业统一的层面,实在重新建构着更高一层的状态。这整个过程自现代通讯技术革命(电报、照相、电话)发生以来已经得到了提升,并且经过过去二十年新媒体的产生,这个过程已经穿越了决定性的量的积累阶段。与此同时,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里,数码与生物工程的交融最终将会引领我们在现实与“表现性”之间实现完全的结合。 P24人们这种无限膨胀的需求欲望几乎已经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整个状态已经不同于过去,而改变正在发生。不连续的选择权正在渐渐融合成一体——我将其称为“模糊点、变形虫” P25你会对于“被感动”这件事情如此习以为常并不是你的错误,你只能这样。为了这些打动你的事情,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同时成了这些事物的鉴赏家。所以一点也不奇怪,你竟会舍去前一件“感动”你的事情而去寻求下一件事情或下一个时刻。作为一个“中介化”的人,你知道自种种“被感动”的时刻都会过去,而那些充斥各种屏幕为你提供感人画面的媒体则正在帮助你适应“感动”,并且这些媒体对你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情绪是没有任何质疑的。 P29从客观角度上来看,“中介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需要将探讨真伪的思考搁置一边,专门思考实际存在与选择权之间的关系。 对此的回答P31:首先,我们从审美的角度上看,某件事情是有问题的;之后你发现自己却又很难指出错误究竟出在哪里,而这件事的优越性却是非常明显的,久而久之,这种矛盾状态化解,你最终接受了它。P33究竟要全人类拥有“中介化”选择权,还是继续让大众去承受人类持续无知的凄惨状况?........我想答案似乎很清楚了,小贾斯汀的那个头盔。.......P34我们在面临难以选择的困境的同时也在享受选择权。 P12 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广大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去宣告自己的存在,无论是什么样的背景都无所谓。关键是拥有选择权,并且全部都是你能够掌控的选择权。 P13 在一个中介化的世界中,真实的对立面不一定是伪装,也不一定是幻象或是虚构——而是可选择的。 只有当我们置身于完全偶然的状态下,或是出于某种需要而事情的时候,我们才真的能够不受中介化的束缚,我们才是最真实的。 P16 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灵活性,是因为这些选择都是表现性的。也就是说,它们比你才能够表面上所看到的要富有更多内涵。 P17 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里,数码与生物工程的交融最终将会引领我们在现实与“表现性”之间实现完全的结合。 P22 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实“表现性”也有着它消极的一面——因为那个被溢美之词迷糊了头脑的“自我”是很容易被宠坏了的。我们总是不能从中得到满足,总感觉好像得不到别人的欣赏。于是这个“自我”总是在抱怨,总是渴望着受到更多瞩目。 P22你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是:你是不是从这些掺杂着众多虚假成分的混合状态中解析出了某种真实的现象呢?不是你“能不能”这么去做,而是你“有没有”做?……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作秀还是真实?……我想在这里提醒你注意的关键不是你能不能去辨别真伪。……这里的关键是,你“是不是”会将这种辨识融入你日常观察事物的思考过程中呢?还是说,你仅仅是依赖于一个概括化的思维免疫而将整个思潮置之度外,并将深层次思考转化成一系列表面文章? 选择的机会 P23真实的限制——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限制:人类意识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够承载的输入信息是有限的。……公共文化已经发展为抢夺人们注意力的战争。 P24 大型品牌通过细致的商品市场调研,将市场瞄准了那些有着强烈自我创造冲动的客户——也正是这些客户,对整个人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表现的“表现性”加工产品给予了持续的关注。 强烈自我创造冲动 无限膨胀的需求欲望 创造需求 P24不连续的选择权正在渐渐融合成一体——我将其称之为“模糊点/变形虫”(Blob)。 你的思想正在被迫适应改变了的状况,并且试图弄清楚是否一切都衔接的非常恰到好处。 P25 被那些电影、小说或是各类“表现性”作品打动 P25你会对于“被感动”这件事情如此习以为常并不是你的错误,你只能这样。为了这些打动你的事情,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同时成了这些事物的鉴赏家。所以一点也不奇怪,你竟会舍去前一件“感动”你的事情而去寻求下一件事情或下一个时刻。作为一个“中介化”的人,你知道自己种种“被感动”的时刻都会过去,而那些充斥各种屏幕为你提供感人画面的媒体则正在帮助你适应“感动”,并且这些媒体对你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情绪是没有任何质疑的。 P25于是,所有这些“媒体轰炸”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任何时间或地点,整天整夜,已经数不清究竟有过多少次类似的调整了,只是反反复复重现,知道我们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被这些“中介化”的交换过程深深影响、彻底重塑。 后现代 P27“中介化”过程本身并不耗费人的任何经历也不需刻意努力,却是一个持续无休止的过程。 比喻成“变形虫”——中介化本身的过程充满多变性 外延和内涵的扩展 塑造着人的认知 不能容忍任何边界 P28“变形虫”的核心概念:在虚拟化过程中,表现性夸大及可选择性带有一定创新性,却也是建立在对长时期已存智慧的归纳概括之上的。 例子:健身房 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一旦开始这么做,你就很快适应 P31我们从审美角度看,某件事情是有问题的;之后你发现自己却又很难指出错误究竟出在哪里,而这件事的优越性确实非常明显的,久而久之,这种矛盾状态化解,你最终接受了它。 P32最终从认识层面上来看,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 P33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每个人安排了位置,并且承认“中介化”带有普遍性 第二章 对孩子的崇拜 P42这些选择也在对我们进行着再界定,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被塑造。这是具有自我界定功能的选择。 P46毕竟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带有表现性或者再现性,而约束我们的所谓社会规范也不再像人类历史中大部分时候那样一成不变且难以被打破。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深刻且持久地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有很多被强制植入的概念和约束;因为我们时常承受着某种精神上的折磨,即我们意识到一切事情皆有着现有运行方式以外的发展可能性,更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条框化”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成了孩子们的理想听众。“童言无忌”对我们是带有启发性的,因为我们认识到,我们将永远能够见证他们去创造或是实现每一个想法。(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对儿童崇拜) P47这个“中介化”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眼中仿佛是真实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们特别崇敬的理由吧。.......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中有数以万计的资源被灌输给他们——这真是讽刺中的讽刺啊,我们整个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这些象征着我们理想中“天然状态”的孩子们改变,让他们学会去“变形”成他们希望变成的模样。 P51其实我们所说的“表现性”下的人类的自鸣得意可以一直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印刷传媒刚刚出现的时候。人类经历“中介化”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在最近几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中介化”,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仅是这一基本的过程就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这过程的每一步骤,孩子们都在接受着相应的教育。 P63这种完全中介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一个连锁效应就是,当这个“中介化”过程开始运转之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身份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当中交叠现象的影响也在向两个方向同时蔓延。我们当今的许多文化产品也在越来越明显地致力于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界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敏感内容,正在逐渐交织重叠起来。变形虫其实就是在界定模糊。 P83通过世上一切表现性选择,人们建构出了这个环绕在身边的“自我世界”,而这个世界所折射出的他们自己的品味及判断力时常反过来作用在他们身上。 P85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才能长大成人呢?恩,一个原因就是今天的我们要吸收太多的东西——如前面所说,这还不过是一个表面事实而已,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解释,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很多种对这个世界的不同认知。在“商家”为我们兜售的各式各样的可能性中,我们仍然无数次在边缘上举棋不定,东挑西选,犹豫不决。说到底,这还是选择权的问题。 P37 青年人文化的“表现性”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得到了完好地保存,并且整个文化发展轨迹顺着历史潮流向前发展,并且不断被更新和重塑,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今天的孩子们竟可以对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年代产生某种怀旧情绪。 这便是我们当代环境表现性中很大一部分内容的体现,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将过去几十年的媒体报道编辑成册,并且对于各个不同年龄层的人们都能产生不同方式的影响——不论他们是否亲身经历过那些岁月。通过这些媒体,我们所有人实质上都“经验”过了那些岁月。 P38为人父母的讽刺:《辛普森一家》颇具讽刺意味的流行文化产物 P43一些内在距离,一些在“自我”之内的被“中介化”了的关系。从更广义上来讲,这个“自我”就是某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自我知觉”,更多时候被人们从狭义上被定义为某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自我描述。 P44儿童崇拜——孩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偶像 P46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带有表现性或是再现性……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多被强制植入的概念和约束……我们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条框化”了 P46小孩子被动地生活在这个“中介化”的世界当中……从孩子的眼中,这个为人类建构起来的世界展现出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P46 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深刻且持久地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有很多被强制植入的概念和约束;因为我们时常承受着某种精神上的折磨,即我们意识到一切事情皆有着现有运行方式以外的发展可能性,更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条框化”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成了孩子们的理想听众。“童言无忌”对我们是带有启发性的,因为我们认识到,我们将永远能够见证他们去创造或是实现每一个想法。 P47这个中介化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眼中仿佛是真实的. P48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凡是我们现代社会的成年人们为孩子“生产”的内容大都是带有教育性的——或许说是带有某种有意识的添加成分的,且这么做并不仅仅是为了明确界定某些价值框架。 P49 实际上每一次当你深入探讨某种教育思想时,你都会同时看到当中所包含的某种政治安排。 P50现代个人主义的成型 P51 人类经历“中介化”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在最近几十年间,我们经历了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中介化”,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仅是这一基本的过程就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孩子们都在接受着相应的教育。 彼得·潘最大的性格特点——他的骄傲自大。 彼得·潘象征着某种直觉、想象力,与此同时,也象征着极端自私——那是一种孩童身上的典型特质,他身上的动物性仍然保存完好,没有被任何社会因素所干扰,也不会向任何社会规范妥协。 P52小孩子们快乐、纯真,却也冷漠。 (而这种冷漠唯有成年人才能察觉,一丝寒意,一丝伤感) P56小孩子的虚荣 (小熊维尼的讽刺意味,这种对小孩子的嘲弄,小孩子是毫无觉察的,只有大人才能体会到) P57 “以儿童为中心”的创作特点 成年人的权威不是某种强加的意志,而是被小心翼翼的保留下来的。无论小孩子的想法可以多么成熟,情感可以多么轻易被掌握,决定权都是握在成年人手中的。 P58《晚安,月亮》带来的观念范式变革 成年人的感受与小孩子是相通的 P60接受这个故事的小孩子已经开始步入这个具有鲜明特征的“中介化”童年 孩子们心中的自我意识实际上被唤醒了,而且这个自我意识觉醒的年纪逐渐提前 P61相继而来的则是这个世界发展史中,人类最终被完全“中介化”的年代。 人类的青春期。 P61 “中介化”的童年向我们传递的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信息:无论小孩子们以后会成为先知或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是在学习着去做“小孩子”。他们是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这实际上是某种自我觉知和自我确认,因为一切不过是在这种“表现性”世界中反映到他们自己身上的现实而已。(穿越 重生) (成年人的怀旧心理——潜在的大市场) P63 这种完全中介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一个连锁效应就是,当这个“中介化”过程开始运转之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身份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当中交叠现象的影响也在向两个方向同时蔓延。我们当今的许多文化产品也在越来越明显地致力于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界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敏感内容,正在逐渐交织重叠起来。 “变形虫”其实是在界定“模糊”。 P64《哈利波特》完美呈现了我们今天身处的这个“中介化”时代的真实侧面。这系列小说尤其象征着当代政治中被不断强化的概念:“身份政治”。 对小孩子的教育——中介化的规训P70-71 P74 当我们将内心深处的种种狂野念头或是想法转化成“中介化”的试验田,同时用我们的自我反省对它们进行约束管理,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畏恐惧地享有这种权力了。这里的关键之处就是我们可以同时不丧失掉那些原始的狂野。 这也就是为什么“驯养”显得尤其重要——它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积极健康的中间路线,一种综合,一种介乎“压制”与“授权”之间的平衡过程。 (“比较温和而不过于张狂的手段”,就像“把绳索套在泰迪熊的胳膊上而不是脖子上”P74) P75你究竟该如何去利用同样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内心世界? “表现性” 去思考选择权 后现代 P76 我就是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罗杰斯 如何能够成为最佳中介化人物?——视你本来的存在面貌 坚持自我的信念 自我宽容与接受 P78与人为善 P83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现实生活,这种生活由他们自身的经历、观念建构而成,且整个成型过程是自然而然的。 通过世上一切表现性选择,人们建构出了这个环绕在身边的“自我世界”,而这个世界所折射出的他们自己的品味及判断力时常反过来作用在他们身上。 P85 “青春期延长”现象——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才能长大成人呢?恩,一个原因就是今天的我们要吸收太多的东西——如前面所说,这还不过是一个表面事实而已,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解释,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很多种对这个世界的不同认知。在“商家”为我们兜售的各式各样的可能性中,我们仍然无数次在边缘上举棋不定,东挑西选,犹豫不决。说到底,这还是选择权的问题。 第二章 英雄的微光 P91 生活本身就像一出漫长的即兴表演,只有领会了体验派表演真谛的人才能够真正得到享受。你不但要表演得真实,还要表演得法,才能出色。 (适应这个“中介化”世界,你也要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P92男孩:后现代的自我觉知和“中介化”自我反省意识的觉醒,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这种或那种人,开始建构自己或是完成这种建构,不会仅仅是一种“存在”。 自我人设? 充满变数、不断演进的选择权的世界 对性的“中介化”公开 P99若有所失——对事件的认知和解决能力消失,走到了现实世界的边缘 关于英雄: 我们的新英雄——看似是电影众明星、流行音乐明星和运动员之类,其实是我们内心那个自大的我。 “目中无人的自我狂欢” P128我们现在不再需要那种对我们充满苛刻需求的伟大来约束生活了,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不过是那种对我们带有鼓励性和包容性的伟大。 后现代,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与中介化的区别? 葛兰西的霸权? P134 “中介化”的主旋律有个内在的目标就是将一切变成选择。 P135个人化往往最终转变为政治化 P133通过自我表达来实现自我接纳——解放 确认 第四章 身份政治 P139 政治已经变成了“表达”、“提高意识”或是“传达信息”的过程。这也就是通过建立一些共同的身份来表达自己——这就是政治化的过程。 P143 年轻人会开始对政治冷漠,因为这些政治“表现性”行为太无聊。 政治疏远和冷漠——拒绝在这种政治秀场中去扮演自己的角色 P147政治和赛马无异 P149 因为在这个充斥着无情且无处不在的“表现性”的时代里,最稀缺的资源是人们的关注度。 因此“草根问题”最终变成了自我表达或者自我利益的选择 黛安娜王妃 现实与报道的融合 民众在戴安娜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感情 “幼态持续” ,童年越来越长(海龙的话) 第五章 忙与盲 P180用随意自然的生活态度替代正统思想 体验派表演法——最终级不过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狂妄自大的自我”对这个世界认识的表现形式 依偎在“我世界”中的时候,可以将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缩到最小 掠夺时间/时间小偷 P180 与数码设备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构了一个个可移动的幻象世界,我们对这种生活的方式非常习惯。 P182热爱加班 人是被掠夺的 P186 成年青春期。 从小孩成长到步入青春期的过程正被逐渐拉长 一边被传统束缚 一边充满天马行空的古怪念头 放弃更多的选择权 为选择负起责任 P189 与现实绝缘的麻木状态 成年人的这种繁忙正在被一桩又一桩“不得不做的事情”不断建构起来。我们总有要去见的人,要去开的会,要去参加的活动,还有就是,我们有着太多而截止日期要时刻去追赶。 P191 当你被“中介化”之后,你的个性也就变成了广泛且适用性很强的“工具包”,用来实现各种类型的配套姿态。 自我人设 表演化性格? P192 你总需要一个更好的理由,一个逐渐转变自己的过程让自己放弃去做那个多年来的自己。 在“中介化”的成年人生活中,表现性的习惯会将人们选择的视野缩小,因为这些习惯会渗透到我们的心灵中,从而使我们沉溺于麻木不仁的周而复始和按部就班的生活中,这往往能够使我们在其中体会到某种相对的真实。 P195 在一定层面上来讲,我们即使是在放松的时候其实也都在赶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太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去设计我们其他的时间应该用来做什么。 在这样一个充斥着表面现象的生活中,寻求人们关注就意味着生活中要充满动态,电视就是另外一个不错的例子。 P198媒介文化实际上塑造着我们构建事物的方式 P199 这些表现性的技术已经控制了我们的思想。 P202 于是,所有人都在升级。 P203 在各式各样的平台上,我们看到随着录入方式的成倍增加,过去曾经将我们的生活隔离成独立存在的时间或空间间隔已经被彻底打破了,众多缓冲区纷纷崩塌。 “实时” 第六章 自然的宿命 “整个历史,整个自然以惊人的姿态呈现在你的眼前——为你存在。这对吗?你有权利去占有这一切吗?你以为你是谁?” 亵渎神明的渴望 P213自然的尽头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灾难。“中介化”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够将我们从这种失落中承受的巨大悲伤或愧疚中解脱出来,帮我们转移注意力。 P217中介化无处不在 P221照相——创造出第二个创造——我们的第二造物取代了第一造物——对神明的大不敬 气候被赋予了情绪和特点,气候频道不仅是在预报,更是在创造天气。 当人如神般完全能够控制一切,自然再不再有神秘感和真实性。 渎神渴望 第七章 人人都是超人 P251探讨的不仅仅是有关媒体对生活影响的问题,而是在进行海德格尔式的哲学思辨,在思考着人类在这个充斥着表现性选择权所堆砌出来的狂妄自大的世界中的生存问题。 P251-P252解决方案?无 失控 P253“中介化”也在通过不同方式刺激着我们继续进行下去 P255困惑在不断累加 P261-262克隆人:克隆自己,现代性基本目标的终极实现:用“我”来代替“上帝” 尾声 恐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