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轨》读后感摘抄

《双轨》读后感摘抄

《双轨》是一本由詹姆斯·伯克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361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轨》读后感(一):不一样的双轨

在读这本书之前,听过过一个故事,说古罗马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火箭的直径。起因是罗马的战车横扫西方世界,而这些战车都是两匹马拉的两轮车,因此车辙也大致相当于两匹马屁股宽,后来的马车也沿袭这些车辙,随后是火车发明后,其轮距也沿袭下来。火车要钻隧道,因此隧道的宽度也就两匹马屁股宽。再后来,火箭要从工厂运到发射场吧,也要用火车运吧,那火箭直径也不能太大了,否则钻不了沿途的隧道啊。

这个双轨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宿命的力量要超过意外。

《双轨》读后感(二):概念很吸引,实际有点生硬

看引言时觉得概念很吸引,有 小径分叉的花园 那种感觉,人事物的交错循环以及无限可能性。

但看了前面几篇就看不下去了,凭此几篇我总结出其中的套路就是:

开篇:A与一 两个人 因为某某事件有个某某关系。

左篇: A的弟子是B,B受到C的学说理论的影响进而发生了一些事,C有个朋友D……

右篇:一遇到了二,二与三有一场怎样的交往,三又如何深刻的影响了四的观念……

结篇:左篇结尾人物Z与右篇结尾人物十在开篇的N年后同一个事件中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生拉硬凑的感觉。的确那些都是事实,但是目的性很强的把那些事件以个人的感觉编织在一起。

《双轨》读后感(三):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

确实没想到科学史也可以这么八卦,作为茶余饭后的猛料,扯起来和评书似的。简直就是一部外国科学史界的《封神演义》。阐教祭出巴黎的一票公子哥司汤达---巴尔扎克----乔治桑----缪塞气势汹汹要搞什么欧罗巴联邦,别急,外围的截教去请来了司各特----斯蒂文森----亨利詹姆斯------威尔斯等一众好汉,摆下十绝阵,双方杀的难解难分,终于截教落败狼狈而逃,却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又请来一棒子猛人富兰克林----拉瓦锡------莫尔斯摆下一个诛仙阵,阐教冲阵几次损兵折将,只好也去各个山头请救兵,于是屠格涅夫----肖邦-----李斯特等牛人纷纷下山助拳,双方又杀到一处,天昏地暗。。。

说书的扯半天,见大家基本都睡着了,于是清清嗓子,大喊声“封神台上分封诸神完毕!”故事结束,于是各位主演、配角、死跑龙套的、打酱油的、以及路过围观群众纷纷上台谢幕,大家该回家的回家,该归位的归位,诸位看官打个哈切表示故事很热闹,听得很过瘾,至于出场了哪些英雄那是基本都没记住。

有个理论叫“六度分离”,说的是地球上的人脉链接,最长也只需六个人。简单的说,我与某大学教授很熟,某大学教授和某公仆很熟,某公仆和某高级公仆很熟,某高级公仆和全国人民都很熟。。以此类推,我们全国屁民真的是一家啊。

扯远了,我就是说,其实只要是一个时代的,况且都是文艺圈科技圈的圈内人士,想找出点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是相当容易,难的其实是这么孜孜不倦的扯那么大的圈子,再兜至目的地。简直就是南辕北辙的现代科技版,所谓搞科学研究,不也正是向北一天能走到,非要向南而去,用四十八天环游地球后,信誓旦旦的说道,经过我的归纳总结,终于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其实无论往哪个方向走,我们都能回到原点。----当然是废话,要不您每天怎么回家的。

不过想想既好笑又伤感,好笑的是,作为围观群众,说不定我们自己哪天也被扯进这个八卦圈子里当一回链条,据我所知,在现下的社交网络系统中,这种爱好者大有人在,整天信誓旦旦的说我兄弟和***熟的很或者我的祖辈***和谁是同学,这些都是甘愿投身历史八卦事业勇做垫脚石的好同志啊。伤感的是,某个时代,你会发现屁大点小城里居然那么多的牛人神仙,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711的店员,可能刚卖给达朗贝尔一盒烟,狄德罗就冲进来催稿了。这边还没扯干脆,外边就看见伏尔泰抄着板砖追着卢梭满街跑,伏尔泰没追上,信手一甩结果干翻了路过的歌德,一旁的小弟席勒顿时急了眼,抄起家伙就杀了过来。。。又一出《封神演义》啊,天天能打全明星。再看看当下,哎,啥也不说了,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都付笑谈中。

《双轨》读后感(四):土摩托——双轨

1985年秋天,我在人大附中上高三。本来那是一个重点班,班上都是“好学生”。可那年秋天,从其它班里转来几个“差生”,老师要我们用“好的学风”感染一下他们。这几个人当中有个人外号叫“垫子”,上课公然睡觉,睡醒了就拿出一根笛子瞎吹,老师居然也拿他没办法。我和“垫子”同班一年,交往不深。之后我考上大学离家出走,他当然没考上,滞留北京,从此没了音讯。

1991年夏天,我大学毕业,又考完了托福GRE,一身轻松地在北京城游荡。那时候我比现在轻30斤,戴眼镜,理寸头,一心想当科学家。有天晚上我骑车回家,经过人大正门内的一个花园,看到有很多乘凉的大学生围成一圈听人唱歌。挤进去一看,里面居然有“垫子”。不过当晚的主角不是他,而是一个戴眼镜的瘦猴,唱歌有南方口音。“垫子”告诉我唱歌那人名叫张广天,是个上海来的流浪歌手。

因为“垫子”的缘故,我迅速和张广天等人混熟,并由此认识了当时北京的一大批地下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被他们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所吸引。

1992年我出国留学,但心念已乱。几年之后我开始动手撰写一本美国民歌史,动手前回国探亲,张广天撺掇我在人大办讲座,讲美国摇滚乐。但我没带多少唱片回来,于是张广天带我去见一个名叫王晓峰的人,说他家有特别多的唱片。

那天我讲的很差,不提也罢。7年之后,我写成了那本书,回国找出版商。王晓峰把我介绍给一个名叫张立宪的出版人,两年之后该书出版,张立宪和王晓峰是责任编辑。

又过了两年,我回国谋生,被王晓峰介绍到三联写字。此时张广天已经成了著名的戏剧导演,他导演了一部戏,名叫《红星美女》。其中一个男主角就叫“垫子”,原型就是我那个中学同学。这部戏里的美女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美女,我和王晓峰去看彩排,结果王晓峰和那个美女对上了眼,成就了一段佳话。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意外,一个人的命运正是被这些意外所左右的。

我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你看下去,是因为张广天、王晓峰和张立宪都已经成了局部名人。不久前我买了一本书,书里的故事和我上面讲的很像,但不同的是,里面的所有人物都是世界名人,看完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名人也和我们这些局部名人一样,都是串在一起的。

这本书名叫《双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之所以叫“双”轨,是因为人家比我多一轨。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由两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顺着单页看是一个故事,顺着双页看又是一个故事。最后两个故事总能串在一起,其结果改变了人类的一部分进程。

看这书的感觉很像看苗炜写的花花世界,第一遍看觉得那就是一堆八卦故事堆积在一起,情节跳得厉害,一不留神就被他带沟里去了。第二遍看就能看出故事和故事之间的那根头发丝。第三遍看就会发现那根头发丝已经变成了一根铁轨,上面铺着人生道理。

偶尔也有那种时候,我看到头发丝就到头了,怎么也看不到铁轨。每到这时我就知道,丫又在瞎糊弄了,呵呵。

以上转自土摩托的博客

http://immusoul.com/index.php/archives/797.html

《双轨》读后感(五):《双轨》:偶然性的浪漫

其实是偶然间淘到的书。

却意外的有意思。

作为一个文本,《双轨》着实有些奇妙。

首先是内容编排。

全书分为25个独立章节,每章开篇讲述一个近代历史事件,接下来,由这个事件生出两条平行的故事轨迹。第一轨迹写在书本和合面的左边一页,第二轨迹则印在和合面的右边一页。

因此,读者需要先读完第一轨迹,再读第二轨迹。最后在结尾部分,两条轨迹像捻绳子一般被搓拢起来,呈出一份现代科技创新的产物,整个“故事”才算完成。

倘若只走到这一步,也就勉勉强强算得上一般程度的标新立异。

接着看叙述方式。

一般的科普作品,无论是《寂静的春天》这类刺痛大众神经的严肃文学,还是《what if》这种主打轻松随意脑洞大开风格的博文集合,跟我们从小到大写作文时要遵循的游戏规则根本就是同一个——主题鲜明、集中。

换句话说,离题是大忌。

然而,在《双轨》中,却难以追寻到这份规则的约束力。

在两条轨迹各自的叙事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叙事中心。前一句刚爆了某位老兄的轶事,后一句已经转到他的哪个难兄难弟身上去了。叙事视角不停地转换,好比走马灯,又好似西洋镜。这根本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群故事们的混战。

乍看之下,整个文本给人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是荒谬之感,却带来仿佛在历史长河的激荡之中乘坐孤舟漂流一般的阅读体验。

当然,就碎片化叙事形式的先锋性而言,像《金色笔记》这样的作品,其完成度与深刻性,又远在《双轨》之上。

虽然讲起故事来支离破碎,但伯克要传达的观念倒是相当明确。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伯克在《引言》中写道:“就在你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某一个人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做着一件迟早会改变你生活的事情……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的某个时间,你也会做一些事情,同样要影响和改变其他人的生活。”

没错,卡尔·马克思在很久很久以前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

那么,联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伯克的答案是偶然性。

“我们都是由偶然相遇而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星球的一端到另一端”。所以,无论多牛的科学技术,“都是一连串人相遇的终极产物,每次相遇和上一次相遇一样都纯属偶然”。

这就有点类似于传播学中的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说。

这个假说提出,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就能够建立起联系。它表达了这样一个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而伴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你的名字,你的存在,你曾经倾吐的话语,此时此刻思索的念头,接下来要去完成的事情,总有一天,会以某种偶然的形式,与我的命运相连。

这可真是了不得的浪漫。

当然,假如非得掏出什么论调来,将这本小书枪毙一番,那也有一种时髦、便利、高大上的现成说法,那就是——非常非常典型的“西方中心论”。

伯克提倡,应当“从整体而非部分来认识波澜壮阔的现代世界”,因为“所有的人都在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为人类的未来做着贡献”。

可他自己就守不住这条境界线。在本书中,伯克罗列了几百个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所作所为,有的高尚,有的龌龊,有的高瞻远瞩,有的穷极无聊,却基本没有东方人的戏份。

更不用提这些登场人物中有大半都是“王侯将相”了。

这不仅与时下倡导的全球史观相悖,更是同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背道而驰,从而构成一种值得玩味的吊诡现象。

By the way,翻译质量还是不错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