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今生今世》经典读后感有感

《今生今世》经典读后感有感

《今生今世》是一本由胡蘭成著作,三三書坊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320台幣,页数:6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生今世》读后感(一):总会爱上一个人

-_-我们总会爱上一个人,不过这人刚好是你罢了。张爱玲刚好遇上了胡兰成,她认为他懂她,没办法,于是死心塌地偏执地爱着他。她那时还来不及思考,世上也许还会有别的男人更懂她,重点是,更爱她。我们都曾不顾一切地爱过别人。都曾来不及思考有更懂得更珍惜我们的人。但是,亲爱的,没有你,我还会爱别人。我是,你是,张爱玲也是。

我们总会爱上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总是需要爱的。只要渴望爱,便会不经意地,又或是有计划地把自己的爱支付出去。然后不经意地,又或是如期地,收获更多的爱。所以,没有你,我还会爱别人。我们总会爱上一个人的。你不过是刚好出现了然后填补了一个空缺。

《今生今世》这书里的有趣之处是在于你会因为作品而厌恶作者。好一个才华横溢而又鄙俗无良的胡兰成。对他,我自然是贬的。引一段《中国文学史话》里谈周作人的一则:“他的清淡,并非飘逸,他的平凡,并非自在,他的随缘,并非人生的有余,而是不足。”突然就“懂”了。观胡兰成的一生,他是不足,而非有余;他没有用情的能力,于是只好用智;他不敢“疼”,因为“疼”是动态的,是付出,是牺牲;于是他号称“知”,这是静态的,是获取,是自卫。但是,他实在太聪明了,他让自己飘了起来,飘到人生旷达的某一个高度,并绕过救赎之路终于获得解脱。想想,更是难免忿忿,非常忿忿。 一个“知”字,把一个男人寡情薄意的荡子罪过一笔勾销了。被男人爱被男人宠被男人冷淡被男人抛弃,所有的甜蜜和酸辛,居然一个“知”字就抵过去了?

有一段话让我很唏嘘。“从此我每隔一天必去看她。才去看了她三四回,张爱玲忽然很烦恼,而且凄凉。女子一爱了人,是会有这种委屈的。她送来张字条,叫我不要再去看她,但我不觉得世上会有什么事犯冲,当日仍又去看她,而她见了我亦仍又欢喜。以后索性变得天天都去看她了。”再去看她,但我不觉得世上会有什么事犯冲,当日仍又去看她,而她见了我亦仍又欢喜。以后索性变得天天都去看她了。”

我完全体会张爱玲的“烦恼”与“凄凉”。也明白为何她叫胡兰成别再来看他。这些全缘于她害怕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欲爱又止,对自己把握不定,怕是做了什么缺德之事。这种挣扎纠结而痛苦,不是不敢爱,而是不可爱。张爱玲以为,若不相见,便可无情。 其实最无耻最无情的男子总是滥情的,对每个女人都装有情有义。

张爱玲很不幸,遇上了只老狐狸。把言情小说写得那么好洞悉一切世情又如何?道行再深,亦敌不过一个成熟的男人。胡兰成对她理解甚深。熟知她的身世教养,生活习性,理解她对人伦亲情超然的态度。唉,而才女的软肋无非在于遇到一个她认为很懂自己的男人。这不过是个宿命罢了。张爱玲总是要爱上一个人的,而这个人刚好是胡兰成罢了。

《今生今世》读后感(二):今生今世何其大,岂能一语定乾坤

香港下雨。淋雨而入。

二人发烧躺倒。及至次日放晴,路过商务书店,信步而入。

长达近7百页的《今生今世》因涉及过多敏感字眼,在台湾、在国内一直被禁。国内所出《今生今世》薄薄一本,删减较多。言辞间,只是与各位女子周旋的情。

很多年以前,于艺凡手中借过阅读,良久,微微发愣。未曾想到,遣词造句可以这样的美。而这种美,却出自叛国叛家的男性的手。

这次购得此书,只为珍藏当年那遣词造句的记忆。却没想到书中揭开的是惊涛骇浪。

扉页胡兰成照片的神态,微微引起我的反感。当下心中只有一个词形容这种反感——猥琐。

若一位男性不能朗朗乾坤、顶天立地,大凡会生出猥琐的面容。

期间的历史微微翻过。不喜。

我无法得知一个人的记忆如何会记忆如此精确,年少花钱的一分一文都能历历在目、黑字白纸的呈现。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情,日后被三毛改编成剧本《滚滚红尘》。当年这部电影,我曾微微的对他含有怜悯。因为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在与情人低头话家常的瞬间,便有死亡正在静静包围。

可是,如今,胡兰成的文笔虽好。可是做为男人却不能顶天立地的坦荡,一生多情至滥情,从不曾直视自己的软弱。利用各位女子一生仅能燃烧一次的爱情,躲在自己软弱的幕帐后,却沾沾自喜。

从返航上飞机,带上耳塞,打开第一页。看他年幼记述乡间风和日丽的常景。看他记述如何与凤冠霞帔妻结婚、记至妻亡。再看他如何又与她人成亲育子,又如何形容与张爱玲相遇相识。看他如何写自己“我竟诧异妻竟要与我离婚”,随后与张爱玲写下“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婚书。随后阿随后,不过一年离开上海至武汉,结识年仅17岁的护士小周。便开始称其为“妻”。

再后来,日本投降撤兵。胡兰成藏匿。小周被捕。胡兰成却与另一女子再恋。连他自己都说,“或许我是有利用她。。。。。但我常常变成假戏真做”。及至,张爱玲乡下寻他,只为要他一个选择——“是我,还是她”。而胡兰成“我竟诧异爱玲这样的女子也会嫉妒”。

从见了他“很低、很低、低至尘埃里,开出花”,再到“我亦不会短见,将只是萎谢了”。

两年。

张爱玲以为遇一男子为知己。倾心相恋。只为懂得。

而这男子,不过是泾是泾水、渭是渭水般的泾渭分明。

遇见一个女子,便是当时天地。虽为天地,却只有当时。

而他于这些女子,却是她们整整一生的天地。背弃,便凋零。

而胡兰成,舍不得自己哪怕受一丁点委屈。

这样性格的男性,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抓一把。从古至今,男子皆薄幸。

在他路过的这些女子中,我最可怜的是小周这样平凡坚毅,却最终依然被摧毁的女子。

张爱玲,才华盖天、性格漠世,即使她被爱情的不忠摧毁,但她大约懂得人性锱铢必计的自私。

胡兰成的第一任妻子,侍奉高堂小姑直至病死。而她入殓的钱财却是借来的。胡兰成按民国那时男子的薄幸,弃妻于家中辛劳不顾。于己,他也只是满足自己看世界的自私。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小周,母为妾。家贫。年幼出来做事。大约早已尝得世态寒凉与人生艰辛。于胡兰成的引诱,一直不肯交心。因她交不起。可是最终,却依然说了爱他、嫁他。直到胡兰成藏匿,信誓旦旦的说如何多久会回来接她。而她被捕再释放,人间已经换了朝代。终于嫁得一男子,却发现,自己依然是妾。婴孩在手,举目苍茫。战乱中、无立身之处。

胡兰成写信邮寄路费要小周至香港。小周却从此音讯渺渺。

而胡兰成却说,或许她已不愿与我一起。他连寻亦不再寻,就这样心安理得的翻过这一页。

他大概连他自己都看不清楚。却为何去招惹这些本已孤苦的女子。等到她人双手奉上真心。于他不过只是一时风景。

他还会往前走,边走边爱。充塞自己的寂寞。

胡兰成的软弱,只能在动荡时局中、安身立命都未尝能稳固之侧,寻找女子的温存慰藉以掩盖人生最真相的虚空。而他,于她们,却连一丁点担当都没有。

及至胡兰成如何到日本,再与有妇之夫勾勾搭搭。又如何再娶妻。我已不想再看。

如何会有这样的男子?谈心、谈琴棋书画与一女子。而肚痛却会自去寻另一女子。就如现在男人所经常讲的,老婆、情人、知己,给她们都排排坐画好各自的位置。而他自己于谁处扮演谁面前的角色。

女人,对着一个男人,却总如对着了一整个天地。

三毛的《滚滚红尘》太过体谅胡兰成,太过高估胡兰成的品格。

但凡不能面对人世的艰辛,不能挑起人生的重担,又屡次对真性情的女子背信弃义。面容又是这样猥琐的男人。我不能心生同情。不论他的内心深处,是如何躲避着兵荒马乱身世苍凉的生之虚空之感。太多人会轻易被这虚空吞噬。即使胡兰成因为女人做着逃避。我亦不能同情他。

七百多页的厚书,从下午四点上飞机一路看回家看到半夜2点52分。

掩卷,却连一声叹息都叹不出。

人世是这样的无情。

即使身在今日。

兵荒马乱战乱纷然不过变成今日一日三餐的食品安全与通货膨胀。

可你,可我,总要担起人生的责任。

不论结局如何,总要能在闭眼时想起自己曾是如此坦荡的活在朗朗乾坤之中——没有任何羞愧。

《今生今世》读后感(三):蚀水荒土

读《今生今世》是因为张爱玲。她爱上他,说自己如何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却又开出花儿来。胡也该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便找来书看看

胡兰成是浙江绍兴人。书开端的风土人情,笔触平直、清爽,如灰瓦檐上水滴落地。江浙连绵阴雨,胡家中无法供养,他寄人篱下数年,上学讨生活,从小学会看察言观色、自制又安静,点点芭蕉雨, 心事斑斑

胡有种自由天性,对不可把控的事物持可有可无的态度。看花是花,赏月是月,如花不常在阴晴圆缺,也是不惋惜。他认为,人应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他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汪精卫的政府任职时期,还是风月往事。在汪伪政府的日子,觥筹交错背后刀光剑影,他小心站队,明哲保身。他或许曾想要好好做事,不过保全自身是第一要义。多舛的一生在他自己看来都是风景,美人儿也站成途中的一株花、一棵树,或是深秋的月将鹅黄色的月光抛在他的长衫上,陪伴一路的长亭连短亭。他爱过她们的美貌善良,通通一梦了无痕

至于男人的事业,总不会发展到绝望的地步。孤立无援的南下逃生,他施展手段,拓展交际圈,对文化界逐渐施加影响。他改名换姓,恰如其分的靠近、欣赏、有目标地成为谁谁的至交,步步算计。一些所谓大丈夫软骨头的事情,他亦不以为意,通通写出来。他是野草更生,蓬勃的生命不萎顿,总伺机寻找一切可能的生机

胡对张爱玲的描述占据了他的《民国女子》的大篇幅。他们初识于上海,在张的小屋里,他对张爱玲一见倾心,他写道 “美是个观念,必定如此如彼,连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形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做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种艳法,惊亦不是那种惊法“。

他一直非常欣赏她。他们的结合,就如胡自己说的“一个金童、一个玉女”,在一个屋里同住、同修的道人,他们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现在看留下来的他们的照片,我似乎看见这样的情景——老式的钟靠墙站着有些闷气地响着,桌上两杯绿茶的热气袅袅,搅和了两人迷了的眼,房里的温度暖和得有些雾蒙蒙。心口突然裂开了某个罅隙,过往的悲喜一涌而上。他给她一个比喻,一个不同凡响的比喻。而两人现在危险了。在来路上,轻巧地提着鞋,弓着背,打算绕过饮食男女的悲哀,却被紧紧抓住。她在这时送给他一张相片,背后小字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在多年后,形容这段时间他们的如胶似漆, “即使不常在一起,相隔亦只如我一人在房里,而她则去厨下取茶”。而当时他的爱玲,或远隔重洋

他们知道彼此是相配的,今生恰逢此人,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那么迢迢而来。铁马金戈也是她眼中的金粉迷迷,她倚在门畔,看屋里的男人”他一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琳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她写的时候总是淡淡抹了笑在嘴边的,他于她,是一种深远的安宁,今世的完满

他们秉烛夜谈,如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一夜走这一程,领受了彼此最深沉的理解,像桐花盛开的那条万里长街,花海漫漫,淹没平生,知音如水淳淳

手写的一纸婚书中的 “愿使岁月静好,世事安稳”,如微微烫手的茶,暗香盈袖。胡兰成对张爱玲许的一生,如此平凡妥帖,如初晴的淡青色天际。他当年定是有着平和的凝视的目光,有温暖的手心,托起她饱满的脸庞,再世事通透的爱玲,也情愿如平常人家女子,低眉颌首再微微撩起眼睫来,轻轻探一眼自己的夫君。

婚姻在她看来,或是换去一身锦绣,抱紧的绵绵四季。于他,却是颠沛流离的一站,早有预谋,也做好了准备。即便不是命运,没有通缉,也在他泛情里流离失所

太过光滑的润玉,比不了棉麻贴在一起耳鬓厮磨,质感粗糙却温暖,丝丝入扣的玩味寻常人家的烟火柴米茶。玉石砥砺、缺乏了世俗生活中毛茸茸的柔痒。张爱玲是“临水照花人”,日常生活也是鲜艳夺目,才子佳人,无奈佳人才华更在才子之上,琴棋书画、古往今来的名典她都是天才般自通,他一面在她面前学得欣赏的要义,一面心中的虚荣让他欣喜的坐拥这个奇女子。但张爱玲在感情中,是骄傲也稚嫩的,毕竟少了温柔恭顺,从古至今这都是被要求的美德

有人做过总结,本书提到8个女子,不一一赘述了。胡对张爱玲的赞美到极致,对别的女子也不吝笔墨,泛滥赞美,描写的倒是独特而贴切,如捧到心口的一碗水,晃荡晃荡作为心神荡漾了。胡在讨好女士方面确实有专长,也无心理底线,情场浪子也是恰当。张的内心剖白我没看过,不过从《今生今世》看来,胡兰成并没打算抛弃谁,一直处处留情,坐享齐人之福。他不主动,不愿面对决裂的画面,时而软弱躲在女子的背后。百度百科介绍胡像贾宝玉,有些道理。两者都爱女子,生于花团锦簇种, 都是蚀水的荒土。贾宝玉情有独钟,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只爱天上人的林妹妹;而胡,可套用张爱玲的一句描述,他是“小鹿在河边吃水“,凡是解渴的都要饮。他不遮掩,一见张爱玲就把与各女子的遭遇讲与她听,还坚称张没有俗常的嫉妒之心,”她倒愿天下的女子都爱我“,颇不厚道。

不过,世间可能有法则,但在这件事上无分对错。因为伤害,也是得到了张爱玲的默许,她本可以一早离开

作为旁观者,这一段可悲可叹,成不了传奇,却成就了《小团圆》和《色•戒》——爱事生铁的腥,冰凉的泛着光泽,上瘾,甜丝丝的味道,勾引着人去尝试,微微反胃,最后和着血一齐吐出来。盛宴后杯盘狼藉,而东方既白。张爱玲跟王佳芝都明知游戏规则应贯彻到底,突然想推翻了造一座新的高楼,无奈残垣断壁拼凑不齐,她们的某一段生命死去

但胡兰成其人并不猥琐,对女子,无论贵贱都敬意对之,倒也是出于一片真心。他最终发现适合自己的是成熟睿智的女子,如范秀美、佘爱珍等,她们的共同点——没有小脾气,成熟到足够认清自我和现状,冷静到辨别现实、感情,接受生命无定数的循环天理。她们挺直了腰、梗着脖子立于乱世,比他的肩膀更坚强。上次见杂志有人为佘爱珍写了一篇文章,赞美她大气、智慧,确实,她守了一个风流男子,也撑起一个家庭。虽然她的作为远不止如此

胡兰成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跟我们从小学习的为人道、为臣道很不同。如跳出此范畴,放弃卫道士的论点,他爱山水爱美人,写的一手好文章。与他同乡的周作人有些相像,都有汉奸的头衔,也称名家。周的散文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安适弄花草,他后来是白发老翁,在中死的荒凉

其实文人普遍软弱,拿不起刀枪的手也扛不过舆论的喧哗,战争与和平都让他们流过眼泪、鲜血。死后,若他们薄薄的文字还在飘,生平莫再相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