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陌生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陌生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陌生人》是一本由吴玄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陌生人》读后感(一):就像再说我

这三个人简直就是我,真无奈呀,我脑袋你是不是会想去做何雨来,其实大多时候是何开来的精神状态,呈现给别人的是何燕来。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是这样...................................................

《陌生人》读后感(二):光明网文化日记之陌生人

长篇小说《陌生人》引发文学评论界热议,成为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最新的一个研究热点。《陌生人》是近年来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吴玄的新作,最早刊登在《收获》杂志上。书中以当今社会为时代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小人物何开来怎样在事业、家庭等选择中逐渐失掉熟悉的自己,成为一个对故乡、对女人,甚至对自我都感到陌生的“陌生人”的蜕变过程。评论界认为,作品塑造了属于中国的一个新的文学形象——陌生人,标志着中国的先锋文学已经走出了模仿的稚嫩,开始收获创造的成果。

《陌生人》读后感(三):有点小众,但青年人该看看。

有点小众,因为是偏重哲理,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小说非常有价值,应该让很多大学中学的孩子读读,警戒自己。实际上北京这样的人非常多,非常多。我曾经就接触过好几个这样的人,那样生活不好,无意义。现在看来,和小说主人公好像啊,虽然他家庭环境,本人的素质都不错,只是。好吃懒做,却也不危害别人。但是口口声声还在做事业,可是他的事业也是没太多用途,损耗自己家庭的那种。在我看来,好没价值。现在,看完这部小说,我了解了。这是一种社会病,社会吞吐产生渣滓。很多人不算渣滓,但是不防微杜渐真有可能变成陌生人。前言说这部小说会和加缪局外人 对比。两部小说洋溢的气质很像。没什么时代束缚,似乎把主人公放在我熟悉的民国,清末也是合适的。

《陌生人》读后感(四):后羿说:我射;嫦娥说:没射着!——吴玄《陌生人》碎记

现在能记得起吴玄小说好像有两个,《谁的身体?》和《向我一样没用》。《谁的身体?》写年轻一代对世界的陌生感和荒诞感,有一点向加缪小说《局外人》靠近的意思。《向我一样没用》则描写了一个现实生活中 “废物”的故事,一个活着没有一点价值的可怜虫的生活。前一篇探讨人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问题,后一篇探讨人对生活的认识问题,都相当深刻扎人。这样总结好像有些笼统了,但是我想说的是,《陌生人》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在他以前的小说中已经部分展现出来,只不过零碎分散一点。换句话说,《陌生人》是吴玄小说观点的一次集中展示。

老实说,这次展示相当漂亮。10万字的小说,我一气儿读完,好久没有读得这么畅快淋漓。《陌生人》里面3个人物代表三种不同的视角,何开来不断的寻找自我、不断认识和世界的关系,在寻找和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失败、不断逃离,变成一个在别人眼里活着没有价值的废人。何开来是偏理性的,是众哲恒久思考的话题。何雨来更实在,更贴近鲜花盛开下面腐烂的根茎。她享受生活,她糟蹋生活,生活在她那里更多是消费性的,充满冒险和刺激。何开来忙着思考和认识世界,何雨来则忙着消费生活、糟蹋生活,剩下何燕来,作为一个清醒的观察者,眼见所发生的一切,无力改变,却不断受到影响和伤害。她甚至有些伟大和救赎的味道——独自承担抚养何幸的重担,不抱怨也不追问,只是承受,积极去做,这是否是小说最后给生活指出的一条出路?

吴玄的小说语言相当棒,情节紧张而富有节奏,何开来的情书和遗嘱这样细碎情节的文字都相当精彩,可见作者用力之深。最有意思的是何开来写的《中国人史纲》,只有一小段,忍不住抄录如下:

中国人的历史是从虚构开始的。盘古说:我开;女娲说:我补;共工说:我撞;神农说:我尝;精卫说:我填;夸父说:我追;后羿说:我射;嫦娥说:没射着!

《陌生人》读后感(五):我反对的是麻木不仁

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本把玩概念的书。

如果说从中体会到多少所谓“无聊的诗意”有些牵强,事实上,从字里行间我感到更多的是空乏。

一种精神上平庸的伪先锋,以所谓后现代的符号掩盖着的懈怠和造作。

我相信,惟阅读的感觉不会欺骗。惟感觉不会被欺骗。

不错,无聊也是人性。世人亦自觉不自觉的以各种方式与无聊周旋。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就不能放任自己沉溺于把玩概念的鼻涕泡的游戏之中,他得明白,有人要读到它,并且会对它抱有期冀。至少,这么说吧,我觉得你得把无聊写得有聊些。和我们的无聊不同,你的无聊是文学。

一个问题是,当现代人的灵魂因为太多的诱惑和欲望的放纵越来越变得混乱不堪,我们还需不需要回到最初的梦想,回到对灵魂的家园的质朴求索中,我们少年的梦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有没有意义?甚而言之,我们还需不需要重建确立对意义世界的信仰和信心?面对一本书,我们能不能回到曾经的常识,你得给我以发现、启示和力量!因为与我那个喋喋休令人生厌的邻居不同,我对楼上的文学家先生还是暗怀敬意有所期待的。

理论是灰色的。中国的批评家应该警惕自己对理论的虚荣心。他们应该清醒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有没有尊重自己直觉的良心和勇气?

堪比加缪莱蒙托夫?我看到在书籍的封面上,加注了这样的广告词!我感到什么了呢?无聊。而且这样的作法很粗糙的。既然你尚存兜售自己的欲望,你的世界就仍然是激情尚在的。虽然,这种激情不一定能战胜无聊,但至少可以为其增加一些生色。

加缪在《鼠疫》的结局中写道: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这个发现了世界之荒诞的加缪,在心灵深处并没有沈于麻木不仁,在大难临头之际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尺度。在《鼠疫》之中我们应该看到加缪的激情和斗志。

我们无法也不能停步。面对浩劫之后的无聊,我们得做点什么。

但是但是,这本书给我们贡献了一个游魂。或者,仅是个游魂的幻影。

其实,从某种程度说,无聊也是一种激情。因此,我想我反对的不是无聊,我所反对的是麻木不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