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读后感1000字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读后感1000字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是一本由陈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读后感(一):探寻婴儿内心的“绿野仙踪”,找回“丢失”的情感

心理学教 授陈举从事成年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接受过咨询与帮助的人群成为他研究的实践经验来源。在理论研究方面,他的研究方向为心理动力学与克莱因学派精神分析领域。

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他对这一领域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了帮助更多人从精神层面分析了解自己,他曾多次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写成书。此次写作这本《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视角看心理能力》,就是他的“心理学大 师解读”系列丛书之一。

这本书所提到的理论,来源于十九世纪出生的梅兰妮·克莱因创建的克莱因学派理论。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生活在同一时期,虽未深交,却在很多观念上不谋而合,她一生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婴儿时期的内心世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她想告诉人们,作为人诞生之初的婴儿,就已经身处关系与情感之中,此后他的一生都受婴儿时期形成的爱与恨的观念影响,也是在婴儿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对于爱恨纠葛的内在心理能力发展规律的种子。

起初,克莱因的理论被视为疯狂的想法,反对者占大多数,但随着她研究的深入,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被人们看到,至此她也有了自己的支持者,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学派。

作者陈举受克莱因理论的影响,也开始对婴儿时期的心理学问题产生兴趣,并在深入理解克莱因理论的基础上完成这本书,并命名为“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

这本书由导言、七章和附录组成。作者在导言中描述了克莱因人生历程以及理论基础与发展过程,读者通过这一章可以了解婴儿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书中的内容。

书籍主体部分分为七章:婴儿在思考、向内看焦虑、内疚与爱的危机、自发的良知、嫉羡与感恩、导向他人内心的自己以及两X能力。

其中第 一章是理论的基础,说明研究来源于婴儿时期的内心世界,后面六章分别叙述了从婴儿的内心发展与行为中发现的与生俱来的能力与天赋,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母婴关系的理解以及处理对策。

或许我们真的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关系,错过了了解孩子的最 佳时期,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在已经形成的状态中找到根源所在,尽力改 善或修补,为时未晚。

如果你也曾被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所困扰,那么就去书中描述孩子的婴儿时期寻找答案吧……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读后感(二):学会爱与恨,疗愈内心的小孩。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现偏执、有躁郁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焦虑,甚至是抑郁?

又为什么看到别人的好,会产出出嫉妒的心理?

......

这些都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专家陈举在《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中提到,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充满爱恨交织的惊心动魄,恰恰是这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奠定了我们日后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因此,通过研究婴儿早期的爱恨情感,可以很好地面对成长中的情绪,能够平衡爱恨冲突,进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1.爱与恨是与生俱来的吗?

这里的与生俱来,更多指得是我们每个人刚出生阶段,看似不会思考的婴儿时期。克莱因发现,因而是会思考的。婴儿通过幻想,将各种好与坏的体验转化为了思考。

比如:当他们饮食时,会幻想成拥有富足的生命之源的正面感觉;而当他们饥饿时,会幻想出一个要破坏他们的、有待去消灭的敌人。于是,为婴儿初期提供饮食的母亲,在婴儿心里就会成为一个看似矛盾的个体。当他们因为饮食抱足而感到愉快时,就会把母亲想象成一个充满爱意的存在;而等他们饥饿难耐却还没有被满足时,他们就会把母亲想象成一个来破坏自己的,需要去搏斗的存在。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婴儿在初期的进食阶段,他们的情感生活就是如此的丰富,爱与恨在彼此交织起伏着。

因此,婴儿幻想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来的自我人格。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时期的幻想大部分都是破坏性质的,那么这意味着他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感觉被摧毁的恐惧中,婴儿要不停地运用分开的幻想来区分好与怀,以此来应对焦虑。随之而来的就是,慢慢地他会发展出非常两级的爱与恨,这会让他很难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于是陷入一种“偏执”的状态。

2.母亲怎么更好地育儿?

我们知道了婴儿时期会通过幻想来思考,产生爱与恨,而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角色就是母亲。面对婴儿时期的好坏幻想,母亲怎样应对,相对婴儿更好呢?

比如:当婴儿饥饿难耐,开始大声哭闹,这时婴儿心中会把母亲想成一个破坏的存在。这时,母亲如果对婴儿的哭闹加以严厉的呵斥,或者无法对孩子给出恰当的回应,婴儿会在自己的心中产生一个很艰难的狭小空间,婴儿的自我也因而朝向受限或进一步分开的方向发展。

这时候,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母亲在这个时刻,应该成为婴儿体验为恨的这个人,母亲要允许这样的情感存在,不能为婴儿所带来的的焦虑所击垮。因此,母亲在婴儿时期,主要的功能,是要为婴儿提供爱与恨的场所。通过母亲这样的容纳,婴儿的内心拥有了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婴儿可以让自己幻想出来的分开的爱与恨有很多空间、更多机会发生碰撞、交融,这样就不会引起婴儿过分的焦虑,慢慢地婴儿的自我就会朝向整合进步。

3.如何疗愈已形成的爱恨冲突

如果已经在婴儿期自我发生了分别,产生了“焦虑”“偏执”“抑郁”,我们如何去平衡爱与恨,怎么改变这样的现状呢?

克莱因说:“成年人在生命后期每次经历爱尚时,童年早期的哀悼就会重来一遍”。因此,在生命后期,我们首先要抱着理解的态度,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外人看来是多么糟糕,当情绪来临,我们允许这些从我们生命中走过。我们都知道我们不能回到儿时来改变自己,也知道自己不能选择婴儿时期的成长经历,面对已经形成的爱与恨的冲突带来的各种情绪问题,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学会去“疗愈自己内心的小孩”。当每一次负面的情绪,诸如“焦虑”“偏执”“抑郁”“嫉妒”“羡慕”等等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它,因为正是婴儿时没有给与这些情绪合理的发展空间,使得这些情绪走向偏执。那么,在成年后,请自己给与自己内心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允许爱与恨碰撞,在一次次反复的较量中,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痕。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无缘无故的恨,我们的爱与恨与生俱来,接纳它、理解它,进而平衡爱与恨的天平,使得内心变得柔软而坚强。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读后感(三):克莱因视角解读:我们初始的爱恨和焦虑的关系

当一个人感到焦虑和痛苦时,对爱和关怀的迫切需求完全是天生的

1942年,关于“婴儿在思考”的精神分析理论,梅兰妮·克莱因成功地把视线引向了这件事。

有人说克莱因的理论如药般苦,如刀般尖利。

这个从婴儿时期就靠近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向,便是克莱因视角。

因为支持和反对克莱因的理论,引发了心理学史上的三派之争。

克莱因学派、维也纳学派和中间学派,每月一次的辩论,无意中推动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克莱因认为:人,生来便拥有了“自我”。

这个“我”尽管稚嫩,却经由身体的感官,感知爱和恨的焦虑。

和母亲的亲密关系融洽,就会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反之疏离的母婴关系,削弱了对母亲完整的认识,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就会增加焦虑。

在我们的认知里,婴儿的表面任务就是只有吃饱睡足的欲望,要求得到满足后,不哭不闹。

幻想是精神世界建构的必然途径,婴儿通过幻想获得了自身体验的理解

岂不知,婴儿也会“幻想”。来自本能的冲动和外界的刺激,使得婴儿用幻想这种方式处理自己感受到的体验。

这个幻想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无意识幻想。对感受、情绪、情感的想象。

退缩、情绪化、无法专注,就是儿童早期对爱和恨有关的幻想产生了焦虑。

而这种无意识的焦虑,如果无法顺利整合,会贯穿成年后的情感体验。

成年后的我们依然持续幻想,经由幻想到实际感受的过程中,焦虑不期然产生。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中说: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内心世界就充满爱恨交织的惊心动魄。

恰恰是这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奠定了我们日后各项能力的基础。

恨和爱,失和得,死与生的博弈,必定是相伴相生。人生中,我们学会爱,学会得到,也要理解恨,理解失去。

这样内在的冲突才能得到抚慰,而不会焦虑。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理解即治疗。

克莱因善于从根源处去描述内心的爱恨冲突,也将之视为一个人发展和建立客体关系的根基

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对母婴长期分离中观察发现,儿童情绪受影响的序列:从最初的抗议,到绝望,再到冷漠的过程。

母婴关系是否坚实牢固,是否可以依赖,这些感受都反映在婴儿的内心情境。

透过基本的初始的情感关系质量,婴儿继续发展和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我”向整合发展,当能力具备时,就能调和爱恨、情感得失的矛盾冲突。

梅兰妮·克莱因认为每一个游戏都展现了儿童内心,其中爱恨情感的发生影响着儿童的日后的感知和行为。

克莱因观察到一个4岁的孩子,反复把小球放到包里。

因为孩子的母亲怀着宝宝。

据此分析小球表示宝宝,皮包表示妈妈的肚子。

孩子固执黏着妈妈的事实说明,他的焦虑是出于嫉妒,害怕有了弟弟或妹妹而失去爱。

焦虑作为我们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情绪感受,时常被体验为对“未知的失控感”

克莱因根据焦虑的性质,将它分为偏执-分裂心位的焦虑和抑郁心位的焦虑。

这两种心位焦虑在婴儿时就已经形成,同时存在于心。

而后,要经历断奶、和母亲突然分开,上幼儿园等焦虑的事情,他唯一的感受就是,这些痛苦都是爸爸妈妈带给我的。

遇到不同的情境,就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焦虑。

每一种焦虑都因个人的想象而有所差异。

“成人在生命后期每次经历哀伤时,童年早期的哀悼就会重来一遍。”克莱因说。

一切有情感意义的事物,在失去时,对于内在来说,都是一种伤痛和考验。

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意义,无意识的幻想与外界的沟通,一场无声的爱恨的交换和转化。

心理健康的本质:婴幼儿应该体验到温暖、亲密和持续的母婴关系。

双方都能感受到满足和喜悦,从生理学角度看,满意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内环境稳定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读后感(四):爱与恨是否与生俱来?

一直以为爱和恨是后天形成的,想不到爱与恨与生俱来。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这是一本有关心理的书,是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陈举所作。本书是她从事心理学咨询工作的八年里,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所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