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章修养》读后感精选

《文章修养》读后感精选

《文章修养》是一本由唐弢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章修养》读后感(一):看看27岁的唐老先生?

老人家的著作我基本没看过,但这一本小书实在让我捧腹。苦于多年没上语文课,找本讲写作的书看看。谁知道看了多时也没看到怎么写文章的内容,反倒是中文沿革八卦史。略感意外,暂放下。过了段时间,又想看作文指导书了,又拿起这本书,接着看下去,竟被唐先生纵横古今、笑傲江湖的气度给迷倒了。年仅27,口气不小,颇为自信,言语连贯,珠玉不断,尤其是当年知识分子对文化文章的态度,简直令人喷饭。看了一小时,约莫看完一半。忽然作文史结束,作文论开始,我竟觉得看不下去了!坚持看看,还是觉得前半段好玩。简直是变相迎合了读者八卦的隐秘爱好,毒辣不输当今娱乐节目,看年轻的老先生钦点古人得失,实在过瘾!

当然了。至于主题的文章如何修的内容,对我这种成年人来说还是稍微缺乏吸引力。毕竟,我从此决定还是不要勉强自己看作文论了,年纪大了,又不够成熟,没有求学似渴的心情,也没有踏实学问的态度。没办法,还是从八卦里找点乐子吧。

《文章修养》读后感(二):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之先生对白话文的总结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工具书之一,基本可以像字典一样逐字逐句读,还比字典有声有色。作者唐弢先生是个性格活泼的青年,虽然说的是文字语言文体研究,行文却是全不枯燥,又可能受当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行文比之今天更加明白晓畅,个人认为这本小书就是工具书的典范。

以下是零零星星的笔记摘抄,书中菁华远不止这些。誊在豆瓣,作个备份。

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之先生对白话文的总结,概有三层意思,八不主义,四条主张。

白话文的白话,有三种意思。第一是戏台上说白的“白”,就是说得出,听得懂的话。第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饰的话。第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晓畅的话。

写作白话文的“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后来又把“八不”概括成“四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在语气上,大抵用长句较为单纯,易见柔美;用短句较多顿挫,易见削厉。

能够融化,能够概括,能够从生活里汲取进步的观点,指示出未来的动向的,这就是好文章。

《文章修养》读后感(三):文士修养:读书与观察生活不可偏废

唐弢老先生在27岁时写出《文章修养》一书,从中国古人对文章褒贬不一的评价开始讲起,从史前时代的造字,讲到古文、骈文、八股文、白话文的盛衰历程,并提出关键问题——如何写出好文章?

一、要点

唐弢老先生认为,一个作者要想写出对社会有意义的好文章,读书与观察生活两种方式不可偏废。

这是因为,好的文章是现实生活里最动人的片段,含有社会教训的意义。它不仅表现生活,而且还促进生活。人们从现实生活里汲取材料,经过主观的洗炼,这才反映到纸上来,所以,文章的好坏,往往决定于作者的意识和态度。空想固然成不了大事,仅仅把材料堆积起来,也同样算不得文章。

什么才是锻炼作者的意识和态度的熔炉呢?读书和观察生活。

古人在教子弟做文章的时候,总是选了一些经史子集,不顾一切地塞过去,他们秉承“开卷有益”的遗训,以为作文的主要门径是多读、多看、多写。但是,这永远是在白纸黑字上兜圈子。而且这圈子太小、太偏,太远离现实社会。而且,自从唐朝开科取士之后,读书专为应考,所读的范围也就愈来愈狭了。

浏览的范围既狭,可说的材料愈少,文章终于只剩了一点架子,内容却越发空洞了,这就是古文和八股文的通病。

李卓吾、袁宏道、金圣叹们反对滥调,竭力提高小说传奇的地位,金圣叹还把《水浒》、》《西厢记》和《庄子》、《离骚》、《史记》、《杜诗》相提并论,把它们封为才子书,要人家子弟反复细看,从中悟出作文的门径来。虽然在当时被视作邪道,但这种看法,却的确能够开拓读者的视野,解放经书的束缚,单就读书方法而论,可以说是相当进步的了。

但这进步,却仍旧受到书本的限制,刚刚从空洞里解放出来的文章,终于又落入了虚伪。徘徊于白纸黑字的圈子里,仅仅记住一些花巧的词汇,懂得几种拼凑的方法,我敢说,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的。因为文章虽然是表现人类的思想、感情、想象的东西,但这思想、感情、想象、却正是人类的意识对于现实的感应,换一句话说,写作的泉源,还得从生活的高峰上出发的。

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充实自己的写作的材料。

在古时,生活和文章并不分离。《论语》里记载孔门师徒的问答,句句都从个人自己的现实生活里提出来,并无一个虚设的问题。清朝的颜习斋和李恕谷,也都说读书愈多愈不晓事,“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旧书上说:“太史公游历名山大川,而后其为文愈奇。”这所谓奇,正是由经验积储起来的新奇而又现实的事物,它引起人们对于新的希望和憧憬,从生活里得到的经验,正是一篇好的文章的生命。

实际生活的经验虽然重要,书本工作也还是不能放弃。在复杂的社会里,我们所能直接地经验到的生活,毕竟有限得很,我们不能不向书籍里求得间接的经验。

高尔基:“差不多每本书都给我在没有认识过的世界里打开了窗户。给我讲着关于我不曾知道,不曾看见过的人们、感情、思想和关系。”“我愈读得多,书本便愈使我跟世界亲近,生活对于我愈变成光明,有意味。”这可见,即便是向书本学习,但在大体上,也还是应该着眼于对生活的关系。

因为要弥补生活的直接经验的不足,我们才向书本学习,间接地看到现实的更多的姿态。但同时,也可以从这里增进文字的修养、领会写作的手法,我们需要向成功的作家学习,看他们怎样观察事物,怎样展开主题,怎样刻画人物,怎样描写景状,一个读者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分析文章的内容。要比较,要研究,从比较和研究里加深修养,寻出作文的门径来。

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必须重视实际生活,同时也应该把读书当作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书本上的记载,才不至于成为公式的存在,而可以匀和地融化在自己的生活里,融化在自己的文章里。

对于善于观察生活的文人,唐弢老先生认为巴尔扎克、左拉、契诃夫这三位俄罗斯作家堪为楷模,我们应该学他们深入各级社会,多看、多记,由此精选素材,写出对社会有意义的好文章。

二、感想

很多中国古今文人在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笨拙甚至是荒唐,让人完全不能相信他们是读过万卷书的社会“精英”。读此书,可略知其中缘故。由此可见,欲得活生生的智慧,读书之外,“行万里路”、“会万般人”、“历万般事”, 缺一不可。

三、行动

1、遇到新挑战、新机遇时多历实务、早读书;反之则排除外界干扰多读书。

2、要使得文章题材丰富,必须细心地观察事物,把所得的结果记下来:人物的性格、风貌、举止;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自己的感想、意见、心得;乃至一些生动的词汇和句子。记录不但便于查考,而且可以供我们比较、研究。

3、写文章少用四字成语。这些滥调最易被误用。成语虽然可以用来装点文章的门面,但往往也容易成为文章的累赘。即使用得适当,也只是一副死板板的呆相,早已失掉了存在的意义。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