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四时吉祥·中秋的读后感大全

四时吉祥·中秋的读后感大全

《四时吉祥·中秋》是一本由吴敬 著/绘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2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时吉祥·中秋》读后感(一):广寒宫里捣药兔,吴刚伐木又一年

文:书侠麦克元

又是一年秋收时,决胜广寒满吉祥。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随着与“十一”的重叠,今年又是一个长假期。月饼你吃了吗?礼物你收到了吗?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到中秋盼团圆。

为什么中秋月更圆?为什么中秋佳节要团圆?还有哪些我们尚未可知的传统习俗呢?

近些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和国力的加持下,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重视,也越来越多的国人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当中,我们所熟知的“汉服”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书籍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好的文化传统书籍,我看了不少,说明我们很多出版人这些年也开始重视这方面。

文化传承最好的教育就是下一代,送给孩子的传统文化书,值得给孩子更好的。

《四时吉祥》这套系列书就是最近看到的送给孩子的好书。《四时吉祥》目前我所知的是有两本,一本是介绍春节,一本是介绍中秋。

《四时吉祥·中秋》是“四时吉祥”系列图画书的第二册。吴敬这位清华大学的才女,也是自由插画师,专职从事儿童图画书、儿童出版物和商品的绘画和设计。其代表作《丝路》《四时吉祥·中秋》分别荣获俄罗斯“图书印象”(Image of the Book)国际插画与图书设计大赛原创图书奖、最佳图画书奖荣誉奖,《金鸟》获冰心儿童图书奖。

我们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习俗有地域的特色,但是总体的骨架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中秋庆团圆,赏月等。

当代中国人怎么庆祝传统中秋?我们若不是在短视频中看到一些当地的特色活动,很多时候以为都是我们自己当地的一些习俗而已。

《四时吉祥·中秋》本书展示了中秋前后的传统习俗和场景。看过这套书之后,你会发现中华大地上之所以会如此地充满魅力和吸引力,从中国几千年来所留存下来的文化传统来看就有其中的答案。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科技不发达,语言同文但不同音的情况下,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成为中华大地上人民的共同节日呢?这不正是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吗?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十二生肖在故事中集结,陪伴中国家庭的大人和小孩做月饼、赏月、猜灯谜、舞火龙等等,大家一起团团圆圆过中秋。

故事中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呈现出当代中国的新气息,以丰富生动的细节展现古老又时尚的中国,用传统年画的色彩描绘出中国人的幽默、创造力和童趣,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精神追求与阖家团聚、欢度中秋的热闹与温馨。

看着书里的中国文化故事,看着书里的中国色彩年画,看着活泼可爱的中国老百姓。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还在向外扩散,除了海外华人以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

想到此,我想到了最近很火的《逃离大英博物馆》,这不仅仅是中国年青人自信的表现,也是我们不忘历史,同时这种方式也引起了其他文物被偷国家的共鸣,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

我们关注中国文化,是传承,也是我们开始转向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自信的表现。我们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在传播文化的道路上方式越来越多,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地书和其他方式的传播。

自信的中国人,更美好的未来。中国因为有你更精彩。

《四时吉祥·中秋》读后感(二):传统节日,让图画书展示给孩子

《四时吉祥·中秋》

时间过得可真是飞快,才记得过完春节没多久似的,这转眼间又快到一年中秋时节了。丹桂飘香,亲朋好友之间互赠月饼,我国的这些时令节日,都让人在这烦碎间捕捉到温情。

传统节日,我想多给孩子们讲一讲。《四时吉祥·中秋》这本书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地入了本,还带着墨香。

书很别致,封面的颜色和大多数图画书截然不同,它是以紫色为主的,能以这样的颜色为主色,这还是不多见的。翻开内页,也是以紫色为主。原来在我国古代,紫色可是很尊贵的颜色。虽然现在的图画书里不多见,但是用了,却很夺人眼球。 《四时吉祥·中秋》这本图画书中,围绕着旧时中秋的习俗礼节来给孩子讲讲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每一页,都围绕着一个小小的活动主题用图画结合少量的文字来描述。图画里,有大人,有小孩,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场景也是和我们日常生活十分相似的,也融入了许多传统的文化以及约定俗成的礼节、习惯等。

秋收:秋分前后,是丰收的时候,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打谷子、挖莲藕、摘柚子、采桂花、做月饼、……虽然这些事现在好像只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但是人们也确确实实还在继续做着的,这些农忙的事也是从古自今不变的。看了这,又会很自然地联系起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时的习俗,在各个不同的节气里,人们会忙着不同的活。这是人间烟火气。

做月饼:这次没有出现人物,而是让动物们占据整幅图画。数了一下,竟然是十二生肖,他们像流水线作业一样地制作月饼,各司其职,惬意浓浓。孩子们看了这幅图画,可能也会知道月饼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了。

…… 拜月:这个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还有经历过,现在不常有了。自古以来,人们将心愿寄托、祈福家人平安,拜月大概也是这样约定俗成的。

吃月饼:那是小孩子zui喜欢的了。一桌好吃的,将福气延绵,美味和祝福也一并随着月饼入肚,还有各种节令美食。 ……

画面里这些场景喜庆浓厚,装满了人们的心愿和祈祝。

原来以前的中秋节也是有扎灯笼、逛类会、猜灯谜的,看来这些不是元宵节的专属 。就连灯谜都与月亮、中秋这些有关,看着书中的灯谜,孩子也忍不住要猜一猜了。

这本喜庆的一本中秋图画书,最有中国味。

《四时吉祥·中秋》读后感(三):色彩饱满、人物造型生动、中秋元素浓重

马上就到中秋了,月饼已经吃起来了,跟月饼配套也要找本好书看看。物质精神两手抓。

我选择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系列的《四时吉祥·中秋》。 这套书色彩饱满,人物造型生动,中秋元素浓重,不仅可以当做应景书节日观看,还可以长久收藏。

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本书中暗藏的十二生肖元素。 封面上这十二小只已经热闹上了,你有没有发现呢?

中秋,C位的当然是我们兔子,系出名门名,可是来自广寒宫的呀,你看兔子一边捣药,一边摆着pose,似乎开着直播在和观众小朋友们交流,那个自信的劲头,让人禁不住微笑。其余的十一只也全都友情出演。 提着石榴的是龙,石榴象征着多子,龙的传人当然越多越好了。拎着鱼的是羊,他俩可是老搭档了,这俩配在一起可是新鲜的“鲜”字啊。鲜活的中秋,就这样扑到了你的面前。 猴子手里拿的是月饼,果然我们的近亲还是眼疾手快啊。 书中凡是出现群体场面的时候,这十二小只大都会出现,看书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把这个当做一个个游戏找找看彩蛋哦,算是附加了一个游戏功能。 其次,我们发现书中大场面非常多,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中秋是除了过年之外第二个团圆的节日,热热闹闹应该是他的本色。

我们看准备祭礼的这一篇,人们为了这个月亮的节日,真的是煞费苦心。

月饼店是最热闹的地方,人们精心挑选着月饼,你看那个红帽子的小哥,他伸开了双臂,仿佛要把月饼店的所有月饼都收入囊中。排队的人群中,有外国人好奇地开着直播,也有汉服的女子扮着嫦娥,队伍的最后居然是长颈鹿,他可不是十二生肖,怎么也混进来了?对对对,这是形容人们排队时望眼欲穿,恨不得变成长颈鹿的心情,作者的淘气,可见一斑。 书中还写了很多有趣的风俗。

我们能看到“拜月娘”时各地的隆重,各地风俗虽然不一样,但是对月亮的崇拜是一样的。

做灯笼时大家都很快乐,还记得《小桔灯》那篇课文吗?不妨联动一下,做几个水果灯笼。 做好了灯笼,当然要出去转一转了。正月十五提着灯笼还会感觉有点冷,八月十五提着灯笼,那可是玩耍的好机会啊,不过友情提醒一下,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哦。 最重头的戏当然是赏月了。

这幅画面真的特别中国风,你可以特别看一下里面的黄色元素,有金黄色的桂花飘香;有浑圆的大南瓜展现着丰收;有黄色的灯笼和天上的月色辉映;有黄色的琵琶和笙,乐声让夜晚都变得灵动;有黄色的兔儿爷抱在兔子怀中,这一页也是十二生肖的大聚会哦,你找全了吗?

赏完月当然要去猜猜字谜了,有没有发现这些字谜也全都和这个节日有关呢?来,我们一起来猜一个: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 猜到吗?答案是:正大光明。 除了这些大部分地方都会出现的习俗之外,书中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比较小众的中秋习俗。

你看,打铁花和舞龙结合在一起,红红火火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美丽。

钱塘江畔,月夜看潮的人仿佛要屏住呼吸,享受着速度与激情的快乐。 这,就是团圆节的魅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