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草莓的亲戚经典读后感有感

草莓的亲戚经典读后感有感

《草莓的亲戚》是一本由洁尘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莓的亲戚》读后感(一):跟智者的长谈

不知道她原来的文字是怎样的,华丽?叛逆?绚丽?

这是我翻看的她的第一本书,文字是细腻的,贴切的。淡淡的,不着力的就把人带入了她的那些场景和情绪中去了。

有的时候,你会跟着她的文字,放飞自己的情绪

有的时候,你会陷入思考,而她就像一个朋友,一个长者,坐在你的对面。你会发现,通过和她的“交谈”,总是有收获的。

这样的文章,会帮助人思考,也会让人禁不住会喜欢上文字背后的那个人-洁尘

《草莓的亲戚》读后感(二):是谁那么慌,剪破四月的时光。

反,是为了臣服。我想过一个顺民,但是做顺民的好处通常是跟做刁民比较之后才会明确的,所以有时我也要做一做刁民,然后我才会更加安心做一个顺民。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衿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台静农

以前接触过洁尘少量的文章,这本散文集开始阅读始于它可爱调皮的书名,以为会是一个童话故事。本书从恋旧开始,抒发了许多自诩为中年人的生活感受。或许,从最初的小心翼翼收藏到后来的果断扔弃,这一个过程,就是人生渐冷,走向温和从容的过程。

2014-3-18

《草莓的亲戚》读后感(三):人生,其实是减法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减去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人吧。而我,也被别人减去。这非常公平,也真是轻松。很多的存在是不需要留痕迹的,更不需要重温的。在的,一直都会在;留不住的,注定会过去的,那就让它完全不留证据地消失吧。”

第一篇文章《减法》就深深触动了我。说得多好啊,“人生,其实是减法,好的人生,就是减法做对了的人生。”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背负太多,我们是很难前行的,只有让过去的就那么过去了,才是生存之道。

另一篇《关系的底线》,“在感情状态里,很多时候,预定的底线不起作用,人可以一退再退,退到令自己惊讶的地步。你给自己说,他或者她再如何如何,我就必定如何如何。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虚妄的推测、哄自己玩的。底线是突然出现的,或者说,临界点是突然出现的。”的确,句号是自然画上去的。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尽头。只是,虽然我们明白这些,但中间自欺欺人的过程却总是少不了的。

喜欢洁尘的文章:)

《草莓的亲戚》读后感(四):对味

在看朋友推荐的洁尘的书,《草莓的亲戚》,名字很是特别。明黄的书皮配上干净的铅笔画,同里面的文字一样,惊醒,柔软。

喜欢当中的一段:“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减去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人吧。而我,也被别人减去。这非常公平,也真是轻松。很多的存在是不需要留痕迹的,更不需要重温的。在的,一直都会在,留不住的,注定会过去的,那就让它完全不留证据的消失吧,我想,这一点也不影响我怀旧,一点不影响。”

这段也好:“一点点的减,也一点点的加。对外界的要求也一点点的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点点提高。认清自己的天性,但不纵容自己的毛病,不再关心他人的评价,但开始养成一日一省的习惯。在减和加的这个过程中,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不重要了,开始从一饭一粥里享受最细微的日常生活;所谓功名更是不重要了,开始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杰出什么是伟大,同时也学会真正的漠然乃至蔑视;人群也不重要了,能感觉人群的危险,但更能体会到人群中的公正和善意。”

“特别羡慕突然敲我门的朋友。人家能为自己为别人制造一点戏剧性。我也有过戏剧性—只要我不提前知会,我要找的人一定不在,然后,我呆若木鸡,也很戏剧性。”

还有引用的一段,“两个人之间,就在其中的状态而言,如果各占50%,那就没有交叉,只是平行,也就不能构成关系。如果一方70%或者80%,那么另外一方就只有30%或20%的空间了。以此类推。空间少的一方会因逼仄感到压抑,空间大的一方会因付出过多感到委屈。正确的是各占60%,让各自多出来的10%重叠,交叉,从而构成一种舒适温暖的情感关系。”

洁尘的文字,饱满且具张力,深刻但不俗套,仿佛一下子把你抓进她的世界,又象老朋友般促膝娓娓,淡淡的沁人心脾,很是引人入胜。这书我随身带着,好几次,在车上都看入了神,几乎错过站。真是不赖,生动了车途的无聊时光,真是不赖,品尝到对味的上好文章。

《草莓的亲戚》读后感(五):尘世间的干净之地

洁尘,陈洁;世俗是陈洁,文字是洁尘。她和她,在平衡与转换中合二为一。

不知何时开始,已经静不下心来看完一本书,看不完那么长的叹息,听不完那么多可有可无的曲折转弯。慢不下来,连文化都可以是快餐化的。

草莓的亲戚,黄色的封面,粗线条的简单女人插图,平时是不会引起我多大的兴趣的。无事翻翻也好。

习惯问题,对于那些非明星作者做的序,那些对她的人,对她的文字的介绍总觉得是夸大其词的。心里总会怀疑:有那么好嘛?!

也是从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来展开,缓缓叙说,最后理所当然的回归到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中。这一类的文者都是这样的细心敏感的吧。这些文章必须有这样的回归了,要不然就成了一篇流水账,毫无亮点的白开水..

喜欢用短句:"进屋.关窗.拉窗帘.开灯..."

仿佛看见她端着杯茶在书房里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流畅,熟悉...慢慢的就把心松下来,进入自己营造的世界里反观现实...

看下去就有个很强烈的感觉:熟悉.善于捕捉细节的眼睛加上能联想的大脑都可以写出来..

然后疑惑.我们八零后说伤感可以理解,看着文字想不到是位6岁孩子的母亲.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不对.她的照片,诚如她自己说的是顺眼,而非美女.(这里就得拜托那些乱安"美女作者"的代序者,不要把美女托下水了!)盯着图片,还是想象不出作者就是她.

若是安妮,可以想象那些穿着白衬衣的高大男子,那些深夜起来喝冰水的女子会是她笔下的人物.一如她自己的漠然,飘渺..

还有钱海燕,那些精灵的图画和精辟的神来之笔是来自于那美丽的手指..也可以想象她穿着拖鞋在市场里买菜,蓝里放着根黄瓜,然后一幅画已成稿于心里的悠闲画面..

但对于洁尘.还是不相信,盯着看了很久,心里还是在摇头.也许就想她说的"不是其他原因,是我的问题."

只觉得她有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疼惜自己的丈夫,描述不多但感觉独立的儿子.

还有一群全国的朋友.混在一起的日子是很幸福的呐..

洁尘,尘世间的干净之地?或只是调皮的将自己名字对调而已...

就这样了...

一个幸福成功的妈妈..

(小小ps:怎么全是对她本人的感觉了呢?!反正人和文字是不分家的吧.)

草莓不需要经历果皮剥落的痛苦过程,它坦诚的将自己赤裸裸的贡献给世界,但

谁能否定它的可口甘甜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