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动物园的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动物园的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动物园的历史》是一本由[法] 埃里克•巴拉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软精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园的历史》读后感(一):欲望

动物园的历史,其实说的是人的欲望。

16到18世纪的动物园是贵族阶级的爱好,是荣誉的象征。19世纪,动物园是帝国征服的彰显。到了20世纪,动物园是公众对自然向往的寄托,也是好奇陌生世界的窗口。所以动物园一直是人类满足欲望的工具。

人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排斥,又迷恋。比如电影《金刚》,比如动物园。动物进化到人产生区隔的象征不是直立行走,而是产生“活捉它们”的意识。所以潜意识里,动物园是人类向动物表达这种差异的炫耀,同时也是人类不自信以及掠夺的表现,怕自然界不承认自己是地球的主人。

还是欲望。

《动物园的历史》读后感(二):三个阶段的人类欲望

书中后记说道“这部《动物园的历史》旨在揭示动物囚养动机的差异和变化,探讨西方人为什么要将动物禁闭在动物园中,为什么要将动物当做其他生命的存在证据、被征服世界的囚徒和灭绝之路上的幸存者。”

本书中文译本,语言难免生硬,大段文字的逻辑不易于捕捉,我只能算是肤浅地读了下来……

在16至18世纪,西方对动物的欲望表现为收藏热,尤其是本土所没有的珍奇动物。彰显个人品味也好、炫富也好、真正稀罕也好,这种欲望都停留在对动物本身的占有欲。而在19实际,动物的收藏成为了控制需要,欲望由动物升级成为了荣誉、地位等象征。自20世纪起,动物园成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欲。后记言“在20世纪,自然观的变化使动物园悲伤了相互矛盾的双重目标。西方社会在利用自然的长久欲望和保护、尊重自然的心里想之间摇摆不定,它以动物园为媒介表达、接受和掩饰了这样的矛盾,将动物园转化成了一个人造的自然。动物园不再追求真正的目标,更渴望理想化的境界,它们的适应性转变也是通过与现实截然相反的虚拟幻想实现的,因为自然界的浩劫总是不断加剧。”

总体而言,这本书新颖的思考方式及人类与自然主题的奇特切入点很吸引我,但内容读起来却有些乏味。

《动物园的历史》读后感(三):人就是动物

动物园、监狱和精神病院都是现代社会的集中营。动物园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作者把周王的田猎围场也算作最早的动物园之一,而商纣酒池肉林圈养人类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两样;梅第奇家族热衷于收集奇珍异兽,这或许与他们赞助艺术家也是出于同一种心态吧;殖民时期的动物走私和奴隶走私的目的也差不多;至于现在吵得不亦乐乎的动物权益保护、交互式动物园之类的,套用到人身上的那些口号大概谁也不陌生。

人类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其实人类也不过是动物之中的一种罢了。人类说,我们的确是动物,但是我们是高级动物。人类觉得自己高级,因为他们觉得其它动物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但是大道不言,大象无形,谁知道动物是不是根本不屑于跟人对话呢?人类把动物找出来,圈起来,还编成百科全书,就觉得自己是高贵的生物,但是所谓圈都是相对的,栏杆圈出的既可以是圆的内部,也可以是圆的外部,人类不过是和其他动物一样活在牢笼之中罢了。

人类喜欢可爱的动物,因为可爱的动物憨态可掬,这种简单恰恰映照出人类的复杂和善变。然而这喜爱其实是一种虚伪和优越感,让人类感到自己在智力或体格上的优势,而一旦面对诸如蛇、熊一类的动物,人类也会害怕,因为害怕所以把他们抓起来,这是人类的胜利,也是人类的可笑之处。

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很大程度反映出它对待其他人的态度。一个将自己置于动物之上的人也会鄙夷其他人,一个害怕动物的人也会怕人。但是一个喜爱的动物的人未必喜爱人,因为人真的是一种缺陷比较多的动物。

《动物园的历史》读后感(四):如果你是动物园里的动物,你会喜欢动物园吗

我一直以为,动物园的历史绝对是值得人类认真研究的.虽然人常常以为动物世界只是人类世界的陪衬.就算有些动物挺聪明的挺善良的,到底永远是低人一等的.就算我们喜欢宠物深爱着它们甚至于把它们当人养,我们终究还是主人.人活得舒服了,可以顺便给某些动物提供舒服的待遇.可是一旦人自己都过不好的时候,多半也就顾不上动物们的死活了,能杀来吃的绝不手软.

第一个提出要把动物关在笼子里供人参观的是谁呢.这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是这个观念直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没有落伍仍在被无限的发扬光大.

今天刚刚在电视里看到熊猫泰山在美国的高级别墅里舒服地趴在大树上的情景.这是被关起来了仍可享有幸福生活的少数动物.可是同为国宝级的大熊猫,再看看广州动物园里的那只.就只能终日甚至终年窝在一个不干不净的最简易的小铁笼里,笼子外面就是一片也许是为它而种下的青翠竹林,可惜仅供观看,它要想到近在咫尺的竹林里玩玩,就免谈了.每次去看它,它总是脸上挂着一幅近似于哀怨的神情,一动不动闷声不响的趴在一个小角落里.

在这偌大一个动物园,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我竟感觉不到还有哪种动物是欢天喜地的.可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居然也没有多少改变.我只是越来越怕去动物园了.我常常想,如果动物懂得仇恨的话,它们一定是恨我们的吧.虽说有些被关的动物会跟饲养员产生浓厚的感情,那也只是因为饲养员对它们付出了不一样的关怀和爱,不等于人类把动物关起来就是没有错的.

如果世界上没有动物园,我们不过是会少认识许多动物罢了,其实我们就是去动物园里看到了它们的样子,又对它们有多少了解呢.我们看到的根本不是它们原本天然的生活的样子.因此,只有那些可以让动物们在它们喜欢的环境里自由生活的动物园,才是让人会开心的去而且去了之后还会开心的动物园.

《动物园的历史》读后感(五):动物园的历史就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

动物园的历史就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最早的动物园起源于王室和贵族掠夺扩张和专制,现代意义上的动物园则同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几乎同步产生。无论动物园的形式如何变化,不论是彰显着帝国的荣耀,还是满足博物学家的研究需求,抑或供中产阶级的消遣娱乐,实现对儿童学生的教育,其中都没有动物的权益与福利存在,只有纯粹的人本主义。

引述书里的一段话:“1929-1930年,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大学讲授了有关动物界的课程;他希望定义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存在状态,理论依据便是它们与空间的关系内涵以及它们‘接近可用事物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只动物与一块石头没有太大区别,几乎完全依赖于它的所在位置。” ……“海德格尔用来形容动物行为的德语词汇Benommenheit是”麻木“的意思,也可译为”专注“、”全神贯注“或”昏迷”, 但M.里希尔提出了一种更为准确的说法:“行为囚禁”。

人类构建动物园的模式,实际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动物乃至人类自身的态度和方法,除了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投影意外,可谓佐证的是直到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动物园依然有将少数民族、土著人与动物混展的案例。虽然如今的动物园形式已经大大改变,甚至出现了人在笼中的野生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但思维的角度不曾改变。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个人一直不赞成很多动物园特别是野生动物园,开展的人(主要是儿童)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活动,还有动物表演,这样的活动曲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塑造了错误的认识,不仅危害了动物的生存与福利,也将个体的人置于危险的境地。动物园依然会存在,我们也会继续去那里玩耍欢笑,但请记住,动物园不是自然,里面的动物不是真正的动物。动物园的存在只是人类生活异化之后,保持与自然接触的最无奈选择而已。

顺便提一句,马丁.海德格尔在1933年与纳粹党合作,(客观上)投身了纳粹运动,成为这位伟大哲学家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