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爱的汉修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亲爱的汉修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一本由贝芙莉·克莱瑞著作,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一):小学生的写作入门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他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给一位叫汉修的作家写信作采访,几封信件往来后,他开始按汉修先生的建议从写日记入手练习写作,他把日记作为假想的汉修先生,以写信的形式把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写进日记里,其间还穿插着他写给真的汉修先生的一些信。这本书的语言很简单、生动,感情真挚,很象出于一个文笔很好的小学生之手。

我觉得三年级的小学生们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学习小主人公怎么把平常发生的事写得精彩,学习通过写日记练习写作的方法。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二):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

买此书是准备给娃念,等她大了再自己看的。但拿到手我先看一遍,因为想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被推荐。

两天时间看了一遍,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除去语文老师说的对孩子的写作有好处之外,我自己的感触是:

首先,很单纯的感觉,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心理,所有的语言都是小孩子的语言,真不明白作者怎么会这么了解孩子的。

其次,通过小男孩的日记和书信的串联,就把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描写的神灵活现,读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个个场景,他在学校的场景,和妈妈对话的场景……,神奇的是,从头到尾汉修先生没出现过,但是他对小男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教会他如何开始写作,并鼓励他不断努力。

再有,就是看到了一个小孩子的成熟,对父母的理解,对偷他饭盒同学的宽容,对没有拿到作文奖后的坦然都像是一个成熟的个体,虽然生活艰苦,但积极乐观。

所以,我说是本好书,给娃备着。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三):不再回避

《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我一直想买给孩子,但看了内容简介后又一直踌躇。现实中,我的儿子就像书中的小主人公鲍雷伊一样,是个孤独的单亲孩子。他曾经一年多的时间见不到父亲。他从一开始的常常问我家庭能否破镜重圆,到后来因为我的态度而变得越来越缄默。我怕他看到鲍雷伊会感同身受,会把看似已经淡下去的对父亲的思念重新燃起,会对父母能否重新在一起再度心怀期待。

我以前觉得自己似乎是了解孩子心理的,我明白他对父爱的渴望。然而现实的因素我无法满足他,我尽可能回避一切关于他父亲的话题。我的内心里也充满家庭分崩离兮带来的伤痛,因此对此万分顾忌,就像听到一次就要揭开一次心底的伤疤。

但看过这本书以后,我知道我不能再回避,不能为了自己的感受而遏制孩子真实的情感,对孩子来说那样太过残忍。我想,孩子看到这本书可能会引起一些共鸣,可能勾起内心深处隐藏起来的思念,但我希望他能通过这本书理解更多关于父母不能在一起的无奈,也会像鲍雷伊一样慢慢的从痛苦到接受,慢慢成长。

而我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爱,把自己变成汉修先生,做一个让孩子愿意倾诉的人。我要变得坚强,勇敢面对伤痛,乐观面对生活,给他做一个好榜样。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四):一车花椰菜

一向不是很自信写评论,与其说是评论,倒不如说是自己的一些感受。把它送给在我最阴郁的时候遇到的最好的那一个人。

汉修先生已经读完了,真好看。行至2个情节处竟然忍不住眼泪扑扑落下。

一个情节是,孤独的雷伊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给爸爸打电话,爸爸竟然在雪天里丢了‘土匪’(一只狗);紧接着又知道爸爸彼时彼刻正在跟另一个阿姨在一起,要带另一个男孩去比萨。雷伊委屈,失望,痛哭。。。。后来依然忍不住眼泪的雷伊跟妈妈抱在一起哭,和妈妈坐在车里一边吃炸鸡一边看雨一边听海浪。。。。

还有一个情节是结尾。看着他的爸爸一个人寞落地上车,好想伸手把他拉回来。多么希望他的爸爸和妈妈又可以在一起阿。。。。

其实最大的感受是,从雷伊爸爸身上看见一个影子,这一定是个双子座的爸爸。他从来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他总是看情况再说,玩得高兴了就忘记打电话回家。。。太多寂寞的白天和夜晚,不知道他在哪里;太多无聊的周末夜晚待在嘈杂的酒馆里。。。’

和雷伊也曾有着一样的情绪:

‘我知道,如果爸爸要带别人去比萨,他根本就不会打电话给我,不管他嘴里怎么说。他去打电动玩具打得会很高兴,哪能想到我。’

‘我真希望他告诉我他大老远从贝壳镇开车过来,就只为了把‘土匪’带回来给我。原来,爸爸来看我只是因为花椰菜的缘故。这几个月来,我一直那么渴望见到他,结果竟是一车花椰菜把他带来这里。我太失望了,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我现在已经学会了不再对他的话抱太大的希望。’

雷伊的妈妈真坚强。她说:“我每次望着海浪,就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

--这句话也说给自己听。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五):小小书 大智慧

我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遍读这本书了,从小学开始读的,偶尔会拿出来再翻一翻,薄薄一本书,用不着多长时间就读完了。可每次读完都是有不同的感想。我还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弟弟,并且让他也读了读。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已经不是一本教作文的书那么简单了。

主人公叫雷伊(当时第一次读我还思慕咋和赛尔号里面的那个撞名了)父母离异的不解,转学的陌生,午餐被偷吃的烦恼等都是雷伊在那一段时间的困难,这些困难都是可能大家可能会遇到的,可能不是午餐被偷吃,但文具什么之类的让偷也是会遇到的。所以他这些困难并没有超纲,还很真实,这样的代入感就蛮强的,希望某些伤痛文学可以看看学学,不用堕胎车祸跳楼,也可以很伤痛吗。

随着主人公与汉修先生写信联系,雷伊不仅写作能力提升了,人也成长了,理解了父母为什么离婚,作文获得了入围奖,有了好朋友,做了警报器使自己的午餐不被偷吃。

主人公的内心在其中很好的展现了出来,从之前的困惑与烦恼再到对母亲的理解和父亲的宽容,无疑在表达主人公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的渴望。还记得主人公在和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他在里面听到一个小男孩的声音,问他的爸爸和小男孩的妈妈什么时候吃披萨。当时主人公肠胃一阵痉挛,不想再聊下去了。不用花里胡哨,简简单单就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

还有他的母亲也值得一说,单亲妈妈本身就不容易,可见她的坚强,她与主人公的谈心中有这么一句话,到现在我一直都很喜欢“我每次望着海浪,就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我当时读的时候只是觉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拿笔勾了下来,读了这么多遍,每次读到这都会停下来,不知在想啥,然后继续读下去。

这本书我会一直留着,等着给我的下一代读(当然我得先有个女朋友)。可以陪着他们走下去,小孩读到成长,大人读到教育。越是单亲,或许更要注意孩子敏感的内心,更要付出大量的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