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昆虫的生存之道》读后感摘抄

《昆虫的生存之道》读后感摘抄

《昆虫的生存之道》是一本由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著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32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虫的生存之道》读后感(一):知其白守其黑--万般皆适应

万物生存之道皆为适应环境,昆虫亦是如此。尽管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的像蚱蜢、蟑螂一样,从幼虫到成虫过程中只是添了两对翅膀,个体长大了一点,有的却如蝉、蛾般发生了改头换貌,但是本质上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存需要。

同样是来到世间走一遭,昆虫似乎比其他生物更加贪心一点。它们中大多数看似不经意的却又煞费苦心地经历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这两种人生化作组织细胞藏在一个躯体中,幼虫组织分化的幼虫在其生命过程中竭尽所能的摄取世间美味,化作脂肪充实自己的躯体,等到化蛹成虫时,又会将幼虫组织及脂肪体分解化作原料和能量涅槃重生。

除了周期蝉,昆虫的一生短暂而璀璨。它们能守着两套不同的外形基因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性表达,知道何时该表现何时该藏拙,比人类更早来到了这个地球,比人类更早的参透了“知其白守其黑”的生存之道。尽管人类会将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但是不戴任何有色眼镜去批评任何昆虫,公正的去了解它们才是研究昆虫的真正乐趣。

作者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美)带着科学探究的乐趣跟我们津津乐道地描述了常见昆虫的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将昆虫的生存法则娓娓道来。但是在翻译(邢锡范、全春阳)和排版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且赘述内容也比较多,虽然分类讲述了不同昆虫,但是感觉逻辑性也不是很强。尽管有史密森学会背书,国内首版是2010年,但是因为作者生存的年代,对于生物很多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作者的描述多是现象级,在科学和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呼之欲出的,所以本书读起来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不够畅快的感觉,因此作为科普读物,非常不推荐。

“生命就是对惯性的反叛。至于那些已经灭绝的物种,要么是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要么是因为它们固执地坚持某种生活,不愿做出适应性改变,所以没有能力应对生存条件突然改变的紧急情况。”

《昆虫的生存之道》读后感(二):昆虫的力量之源

你想过这个吗:蚱蜢把卵产在土里,当卵孵化成幼虫,它们会经过什么样的路途,才能出现在地面之上、阳光之下?

不出意外,法布尔想过这事。他利用玻璃管子观察到了这个过程,“挖掘工具跟蚱蜢类昆虫一样在颈部,那里有一个泡囊像机器的活塞那样有规则地鼓胀、收缩、颤动、撞击着障碍物” ——声明一下,人们对蚱蜢、蝗虫的用法并不严格,译成中文后更加混乱,不过你可以相信我,蚱蜢就是一种蝗虫。

法布尔是敏锐的。但是,对于另一些问题,他就无能为力了。这些问题包括:那些幼虫,“它如何知道自己不会注定要住在这个黑暗的洞中,虽然它是在这里第一次感觉到了自我?什么力量刺激了推动它穿过土壤的生理功能?最后,什么东西告诉这种生物在上方能找到自由,而不是水平方向或向下方向?”

这是罗伯特•埃文斯•斯诺德格拉斯在《昆虫的生存之道》里提出来的。对此,法布尔只能以“盲目的技巧”、“器官的机械产物”来解释。斯诺德格拉斯就有气魄多了,他说:“许多人认为人类知识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但是科学家有信心最终解答所有这些问题,至少在控制宇宙活动的基本力量方面。”瞧,是不是有点希尔伯特那句“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的味道?

《昆虫的生存之道》不是那种只注重趣味性的昆虫书籍。斯诺德格拉斯对那种狭隘的、拒绝实验室研究的“自然爱好者”颇有微辞。他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真相,因为田野里的很多自然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实验室里的博物学家们努力解开户外环境的各种谜团,分析影响动物生命和行为的各种因素。”

说实话,那类配着纤毫毕现的彩色照片的昆虫图鉴或“爱虫者自白”曾经非常吸引我,只是……我现在嫌它们填不饱肚子了。我固然还不能辨认出某种昆虫的科、属、种,但是我也不满足于只知道它们是长什么样子的。我还想知道是什么决定它们的行为。

我不是否认长久以来的博物学传统。不过我认为,对昆虫生理学或者化学生态学的更深入的知识——哪怕只是做一些粗浅的了解——会增加你对昆虫的理解,以及爱,以及你对待昆虫的认知维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博物学视角”。如果你自认是一个昆虫爱好者,那么《昆虫的生存之道》就是你的昆虫生理学进阶读物;还有以昆虫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化学生态学的学科创始人托马斯•艾斯纳写的《眷恋昆虫》,也是我强烈推荐的。

让我们回到蚱蜢。那斯诺德格拉斯到底是怎么解释那些问题的?简单地说,他将这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归之于神经系统。也就是说,某种物质将昆虫的神经能量转化成行动,作用于某个特定机制的神经能量形成了昆虫的动机,而具有如此性质的机制能够克服地心引力……请各位自行阅读体会。

一切都会有答案。即使它们藏在那些小虫子的体内。

《昆虫的生存之道》读后感(三):翻译不好,推荐另外一个译本。

上半年的时候考察书城,看到本书的另外一个译本《昆虫的故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82223/ 其后简称为B。匆匆翻了几页,觉得还可以,不过封皮花哨,开本偏大。几个月后再去,出现了本书(其后简称A),封皮朴素,开本也适中。两本书对照了一下,发现其中一本翻译很差。

后来A出现在学校图书馆,赶紧借来看,内容是不错的(五星),可越来越觉得翻译有问题,担心如果翻译差的是另外一本,岂不悲哉!读到过半,已经忍无可忍,今天死活抽时间又去书城一趟,原来A就是译文差的,万幸万幸。

下面评论:

封皮设计方面,色彩搭配还是让人舒服的,可惜讲述昆虫的书却选择了蜗牛的照片(我有统计证据证明不少人认为蜗牛也是昆虫);封底的十几个昆虫剪影是来自一张GO MEDIA设计公司(美国)的eps矢量素材(我刚好下载过,印象深刻),构图没有任何变化,除了把左下角的8只蚂蚁移动到右上角,取代原来的公司LOGO。其实封皮封底都出现的绿色蝴蝶素材我也有,嘻嘻。不是说版权问题,而是说封皮设计者不认真。

封皮顶端比较显眼的标明“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全球最经典的科普读物”,读过几章后就会对这句话产生怀疑,因为书里的知识和语气都感到陈旧。例证如P171-172解释草蛉卵(书中甚至没出现草蛉这个词)的独特结构,每只卵托生于长丝顶端,说“似乎”是为了避免同类相食,但BBC《灌丛下的生命》明确指出是为了躲避蚂蚁的平视搜索。按照封皮那行字面理解,该书属于畅销书,但版权页很狡猾的略去了原文的版权信息(B也这么做了),通过封皮提供的英文“INSECTS THEIR WAYS AND MEANS OF LIVING”,在豆瓣上搜索到该书出版于1979年,恍然大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书中都是用插图而没有照片(当然插图,特别是线稿最美了)。我觉得原文可能还要早,文笔有一点法布尔的遗风,而其中引用了很多一战前甚至19世纪前的报告。在周期蝉篇章中有这样的字眼“1929年出现的是窝Ⅲ”、“预计下一次……应该是1936年”、“这一问将在1943年再度出现”。由此推出引文的撰写在二战前。如果书刊发行晚于这个时间,那么作者应该会有验证。总而言之,一本半个世纪前的书,不做任何解释就推出来,是对读者极大的不负责。有可能引起某些弱势读者知识的倒退。

翻译方面,仅举一例,就是我最初对比时随便翻到的,白蚁章节的第一句(P124),A书表达为“离我们现在并不远”,B书表达为“不久以前”。专业术语翻译更是漏洞百出,幼虫和蛹基本上都用错地方了,而且全书没有出现若虫、稚虫这样稍微专业的术语。审校人员也包括在版权信息中,这样的译文质量是说不过去的。A比B唯一翻译的好的地方就是书名,但还是俗了点。

排版方面,每一章的第一段都用了较难辨识的手写字体,边上还放了个啥也不是的签名,搞得跟引文似的,其实这就是第一段。并且把第二段的首字搞大(很讨厌这种杂志手段),好像第一段的样子。彩色插图7犯了极幼稚的错误,一只周期蝉以我们看起来舒服的角度站在枝头上部产卵,而边上植物叶片的舒展方向很明确的表明这张图被旋转了180°,雌蝉应该在下部倒挂产卵,否则若虫会有危险。A的所有彩图都比B对比度要高,颜色也生。在内页插图,A和B都进行了缩放,但因为B是大开本,总体上还是有优势的。需要说明这些图应该是扫描的原书,印刷网点比较明显,都不是很高质量的线稿图。

总结:这个版本在以下情况全部符合的前提下可以看。首先你知道了这是本老书;因为比较着急和其他方面的限制只有这一本书;非常急切的想知道里面的内容;有一定阅读能力可以忽略其中的翻译磕绊;有一定的昆虫学知识可以同步纠正其中的术语错误。除此之外,那么请想办法搞到另外一个译本、原文,或者等待。

如果真的是那时候的畅销书,对比当代的科普经典我们也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节奏、关注重点、科普文风(最重要的是以一种怎样的语气对待读者)等很多信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