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1000字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1000字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是一本由[美]柯克·约翰逊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一):明确的 真实的

看到她,不免想起我自己的文章,无法要求惊世骇俗的结论,其中的方法或是一首诗,有感于逻辑的分量,哪怕你认为是现象描述,也好,起码是那么真实,草,木,笑,黝黑的皮肤和明亮的眼睛。都让她不落平庸⋯⋯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二):电视内容的影响还是收看电视的行为的影响?

其实这本书真正论述电视对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的部分比较少,三分之二(六章)的篇幅介绍了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研究的各种路径、本书的研究方法、田野地点的选择与基本情况、电视在印度的发展等。

概括来说,这本书主要关注在印度西部两个村庄中,电视的出现尤其是电视娱乐节目对村民生活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作者称不同于以往聚焦于媒介对个人心理的研究,他更关注电视媒介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影响,即婚姻、宗教、种姓、阶级、性别间人际关系等变量。

根据科塔克(Kottak)对电视影响的阶段划分,作者的田野地点达瑙里和拉杰布里村已经度过了电视作为一种新奇之物而吸引人注意的第一阶段,当时正处于第二阶段:“适应了电视并习惯于它的经常存在”。

可能是因为作者田野时间(1995—1996)或者作者研究倾向的影响,在论述电视影响的有限篇幅里,更为突出的是收看电视的行为带来的影响:到有电视的邻居家看电视促进了人际交往与关系;拥有电视成为富裕的象征,没有电视而且无法收看电视的贫穷家庭成为信息弱势群体,在村中地位更加孤立;为了能按时收看电视而重新分配工作,男人承担了更多之前分配给女性的家务工作,传统性别分工开始崩溃等。

在电视内容的影响效果方面,作者认为印度电视已经从最初的传播教育信息的发展工具变成了娱乐消费工具,他非常钟意于探讨电视娱乐节目(肥皂剧、广告等)助长的消费主义精神,尤其是对青年人和儿童的渗透。而在其他方面,如电视对村民的观念、价值观的影响则着墨甚少,作者已经提到了电视传导的平等理念等内容已经影响到了有关种姓的观念和对村庄政治领袖的评价,村民按照电视的教导声称村内种姓关系正在改善,他们与其他种姓和睦相处,但实则言行不一,实际行为并无多少改变。但这些内容无论是田野资料还是探讨深度都有欠缺。

也许如作者所说,多样化的电视内容对乡村生活与社会的深层次影响还需要更深入的关注研究,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深层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现,因此本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内容才这样单薄。

媒介技术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可能电视的深层影响刚开始产生,人类社会就已经开始走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这一趋势更是不可阻挡。但是很明显地,我们也注意到电视在乡村仍是一个深入日常生活的被大家习以为常的传播媒介,电视的影响也因此进入科塔克所说的第三四阶段。电视内容也不再局限于都市生活,底层人群和乡村生活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在节目中他们如何被代表中产阶级的电视制作者想象、建构、呈现,这些被代表的群体如何看待他们的形象,电视如何介入底层群体的主体性生成过程等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特别是在今天阶级和意识形态重新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情况下。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三):《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读书报告

【主题】:电视在印度村庄生活中的角色与影响

【调查者】:约翰逊·科克里

【地点】:印度达瑙里村

【采用方法】: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法

电视从1959年正式进入印度社会起,对印度村庄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1982年彩电引入印度,肥皂剧等娱乐性极强的节目在20世纪80年代数量达到顶峰,从此形成了娱乐节目为主导的电视形态。

本书作者在第6、7、8章依旧沿用他坚持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围绕电视在印度村庄生活中的角色和影响展开民族志调查。正如作者在第一章所说的那样,社会学研究的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社会,而人类学研究的重点则是“初民社会”。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种姓制度贯穿印度发展的历史,大部分村庄地区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姿态,是人类学研究的典型区域。

科克里从经济、社会、政治三个大方面切入观察到了电视冲击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带来的冲击是一种进程,具有两面性。

从经济层面来看,电视的兴起伴随着广告的诞生以及发展,广告是电视图生存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另外,观看电视时间越长的人越容易对电视中呈现的商品产生憧憬与向往,从而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当然,购买力仍然只局限在部分上层精英人群中。同时,印度的IT产业闻名全球,不论是软件生产、电脑等领域,还是一些信息产业如彩电、录像、电影等蓬勃发展,村民们已经将观看印地语电影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电视也诱发了消费主义心理,虽然调查结果具有两面性,但还是引发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物质的渴望与贪婪的想法。对于老年人来说,电视加强了传统的农业文化,但是年轻人却在电视的影响下极力贬低自己所在的乡村生活。这在另一个层面上便促进了印度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吸引力变大,并且为青年们拓宽了创业基础。

从社会层面来看,电视出现最明显的一个变化便是村民们的日常作息安排,电视节目时间成为区隔生活日程的标志。由于人人都想看电视,从而导致没有电视的人会跑去有电视的村民处和他们一起看电视,这就极大地改善了人际关系,重建了社会秩序,当然随着电视在印度农村普及率越来越高,这种人际关系势必会发生反转。两性关系中,男女之间或许由于电视节目的连接会从无话而谈变为有话而谈,家庭更加和睦亲密。传统的社会地位评价体系也被推翻,从以前论及家庭出身到后来渐渐将重点转移到个人成就,促使了社会的公平与民主。而电视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面便是小语种濒危——印地语和英语占领了电视节目、电影80%的市场,而村民母语马拉地语日渐式微。此外,青少年教育中历史文化的深阅读被电视取代,孩子们进行纸质阅读的时间被占领,电视中异域文化带来的冲击使得青少年根本不能了解自己所处的印度社会拥有的历史文化。

从政治层面来看,电视的引入催生了一批关注自己作为印度公民的权利、选择和责任的村民,他们模仿国家精英,从而推动了社会自由化进程。传统精英力量受到威胁,他们不再独享掌握的政治动态,乡村政治面貌发生大变革。贯穿印度社会发展有一段历史的种姓制度也在电视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初步冲击,村民们日渐意识到“平等共处”的理念以及重要性。但是,电视的普及必然导致一部分负担不起费用的人群变为信息弱势群体,信息穷人被孤立,他们的声音无法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表达,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这里被体现。

在本书6、7、8三章中,作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娱乐类节目在印度乡村生活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教育、社会、政治类节目。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曾指出当代电视节目大部分具有强有力的煽动和情绪效果,从而导致了电视的非政治化倾向。村民们更愿意投入并运用自己原始的情感去观看那些并不需要动脑的娱乐节目。

作为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调查,这三章充分体现了进行民族志调查的流程。明确调查主题、针对选题进行提问、选取典型区域、确定调查方法、融入当地生活、广泛接触所在当地的民众或典型人物、梳理所得信息、进行逻辑分类,最终便可以初步形成一份民族志调查报告。当然,完整又完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反复打磨、反复进行深层次了解以及给予各方充分表达的机会。

※三个问题:

1、人类学是否具有殖民主义色彩?

2、民族志研究结束后的印度村庄生活与之前相比是否有改观?

3、“初民社会”是指印度乡村?或是印度乡村符合“初民社会”的特征?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一、简介

这是作者写于1998年的博士论文,是1995.11——1996.7进行的调查。

1. 研究区域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两个村落达瑙里和拉杰布里,进行对比观察。达瑙里是电视在印度乡村普及的初级阶段,拉杰布里是普及的更高阶段。体现在达瑙里只有天线电视,而且数量较少,拉杰布里有有线电视,而且数量较多。

2. 研究对象是乡村居民;

3. 研究方法是民族志,包括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

4. 研究主题是电视对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电视作为自变量主要操作化为娱乐节目和广告,乡村社会变迁作为因变量分为结构和心理两个层次。结构层次包括婚姻、种姓、性别、生活方式,心理层次包括理想、价值观、需求。

5. 研究问题有四个:

1)电视在印度乡村社会变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2)它对性别、种姓和家族关系有什么影响?

3)在电视到来之后,村民的追求、期望和所关心的事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4)村民眼中的电视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6. 研究假设包括:

1)电视具有强大的媒介效果,尤其是电视的娱乐功能。

2)乡村是一个复杂社区,是一个参与社会分工的社区。

7. 研究方向是文化研究。借鉴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分析意义的生产与社会结果之间的关系。使用的概念包括边缘化和褫权(disempowerment)。

二、研究设计与内容

1、在理论上,作者引用萨尔兹曼的看法,认为电视由于具有易获得性、覆盖面广、有益存在三个特征,使其具有强大的文化效果。

2、第四章介绍达瑙里村的环境、地区联系、公共设施、技术进步、大众传播、办事机构。主要涉及达瑙里村的村民构成与居住状况、电力设施、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权力结构。

3、第五章介绍了原有的两个乡村假设是错误的。

2)婚姻和家庭,包括家庭类型、家庭规模、家庭关系(性别和年龄)

3)种姓制度。人们在明面上坚持政治正确,但是实际上还是种姓制度。以种姓较低的马哈尔人和种姓较高的马拉地人为例

4)阶级。评价阶级的方式从单一的土地转化为多元方式,包括土地、教育、外出打工收入、现代化商品

5)权力关系。权力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内,一种是家庭外。家庭外主要是指公共权力,原有的结构标准人口数量、土地拥有量和政党参与度,现有的结构标准是职业、知识、资金。

4、第六章介绍印度的电视发展史,是进行田野调查的电视图景。

1)强调了电视从教育功能优先到娱乐功能优先的转变。

2)写出了城市中产阶级对于电视文化的垄断

5、第七章比较了达瑙里村民和拉杰布里村民的收视习惯,考察了电视在家庭中的作用。

1)在达瑙里村采集没有电视机的50名儿童、50名男性和50名女性,选取了5个家庭作为那25户有电视机的代表。把每周的时间分为三块,调查收视时长。

2)拉杰布里的电视情况

比较了没有电视的家庭和有电视的家庭在判断时间、睡觉时长、家庭的安静程度、工作中的性别分工、性别身体接触、休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5、【重点】考察电视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

1)从口述到电子传播,重点讨论村民的休闲方式从唱宗教歌到观看电视。

2)向传统的乡村社会引入四个方面的新观念:消费主义、语言霸权(主要是印地语和英语对于本地语言的侵蚀)、城市生活方式、性别关系(女性角色的转变,开始拥有一定的权力,比如让男人做家庭劳务)

3)电视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

(1)经济领域

A电视助长了消费主义精神

B电视使得年轻一代和一些村民认同现代化生活,使得传统乡村生活贬值。同时,对于老年人而言,则加强了传统的农业文化。

C电视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使得农村中青壮年转向城市就业。

D电视拓宽了创业基础,打破了富人和掌权者对于信息的垄断,促进了民主化进程。

(2)社会领域

A电视在乡村重构出新的社会秩序,促进了个人间发生以往不可能的互动和交流。以普通村民和村务委员会成员的交流为例。

B在电视尚未普及的最初阶段,电视拓展了人际关系的数量和类型。但是随着电视的普及,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疏远。

C电视增加了晚婚倾向和儿童的物质欲望。

D电视促进了社会地位评价体系从家庭出身到个人成就的改变

E电视影响了传统的年龄和性别关系的变化

F电视促进村民接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

(3)政治领域

A 电视使得信息弱势群体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B电视初步影响了有关种姓关系的观念

C电视威胁了传统领袖的地位

6、第九章结论部分分为三个方面:

1)从时间层面来讲,电视影响是一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目前印度乡村处于第二个阶段。重要的是,在早期阶段,电视有助于促进社会联系。

2)从社会变迁的维度来看,指出结构性障碍是主要的,心理性障碍是次要的。电视打破了乡村精英对信息的垄断,对于促进乡村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3)从受众维度来看,作者支持“主动受众假设”,认为他们使用电视媒介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三、不足之处

1、没有详细展开电视对于村民集体认同的影响。到底是加深还是削弱了地方认同?

2、如何区分电影、报纸、收音机等其他大众媒介对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3、对于电视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总结不够深刻,只是大致描述了现象而已。而且重复的太多,比如对于电视促进村民接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这一点的描述。

4、乡村社会变迁的层面分析不够清晰,大致可以看出分为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公共领域层面。

5、没有提前界定社会变迁的内涵,只是简单地分成经济、社会、政治三个领域,过于武断。

6、对于电视和种姓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描述不够。

四、启示

1、目前大量的受众研究主要采用量化调查方法。

2、民族志的研究设计是怎样的?

3、不明白为什么作者会认为“勒纳和罗杰斯在促进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分析中未能考虑结构性动力”?不是考虑了识字率之类的因素了吗?

4、民族志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我们试图了解的人们的眼睛和头脑去观察和理解事物。

5、选择研究村庄的因素在于小中见大。想找到一个除了电视没有其他任何现代化因素的存在是不可能实现的。

6、深度访谈的三个阶段,一是建立友好关系,二是用一般问题切入,三是询问深度的问题

7、田野调查中记录方法:

访问了谁?在那里?观察到什么?我的印象是什么?

8、不必事先预设受访者的人数和类型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后感(五):《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这是一本社会学者撰写的关于大众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的民族志专著,作者柯克·约翰逊是具有通宵东西方文化独特背景的美国人,他曾在印度的乡村度过了13年的童年时光,他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印度的一两个村庄。另一方面,鉴于中印这两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同样在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目标奋斗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相似性——城乡的二元结构,以及巨大的差异性——中国的“差序格局”和印度的种姓制度。这本书中具体研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很好的为社会学的传播学进路和传播学的社会学视野提供了一个范本,其中提供了很多特别的方法论和思考出发点的借鉴意义。

关于民族志方法的介绍与应用,作者在书中做了比较清晰的解释与相关拓展。民族志“是描述一种文化的工作”。通过我们试图了解的人们的眼睛和头脑去观察和理解事物。马林诺夫斯基也曾提到,民族志的目的是掌握当地人的观点和他所生活的联系,了解他对他的世界的认识。

不仅如此,在书中,通过作者还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对民族志方法的解读和应用,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民族志方法?民族志方法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又是什么?在具体的应用中该如何灵活把握使用?……等等,使我对民族志方法无论是在理论理解层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方面都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层的理解。

作者在介绍民族志方法,开展自己的具体研究工作之前,做了很多铺垫性的工作,并把这些铺垫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说明和阐述,这使读者在理解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缘由的理解上,更为清楚和细致。比如作者提到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言论与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民族志学者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贸然进入深度之前,先使自己被人们接受,使自己被人们视作不会产生威胁的人;比如作者总结归纳了自己的深度访谈三阶段法;比如开放性问题的选择和时间的确定,认为访谈的结构应为受访者提供自由,使其能在访谈中引入访谈员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材料;对于受访者的选择,作者也提出重要的不是访谈的数量,而是每次访谈有助于作者提出关于乡村生活和电视作用的理论洞见的可能性。

对民族方法的重要意义进行解读,也是作者为具体研究过程的展开做的有效铺垫。其中提到民族志的重点在于当地人的观念,因为文化并不是一种决定行为的自治或一律的力量。相反,文化产生与理性的个人在社会语境的限制之下做出的无数决定之中。这是我们在进行文化研究是要采用民族志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民族志田野调查又是主观的,因为民族志学者从每天听到、看到并记录的信息是有选择地报告接触到的,并且研究者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和调查对象之间关系的类型和质量。

因此,作者认为在研究中,量化方法和质化应并行不悖,这种做研究的理念体现在他的具体研究中。在电视进入村庄早期,采用质化研究来识别问题,提出初步假设,并在能够设计出恰当的量化调查之前提供基本文本。这就说明,量化调查对于证实质化研究者的论断来说是必要的。这样的一种建立在具体实践上的对具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我们在做自己的问题研究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于作者的具体研究内容——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书中提供的资料表明,社会的变迁发生在结构和心理两个层次。在关于发展传播学的任何讨论中都会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社会结构与结构冲突的分析。作者在此方面也是对此进行了相关访谈内容的呈现与解读,以此来支撑电视在印度的乡村引起的社会变迁在结构和心理层面的具体体现。

其中的一些研究思考,对我们日后进行其他相关问题的民族志研究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提到社会变迁最主要的障碍是结构性障碍,而不是心理障碍或文化障碍;改变态度和观念十分重要,但它们本身不足以真正改变乡村文化中普遍的不平等结构。而电视在乡村的出现削弱了上述许多结构性障碍。并且这一重要理论视角在作者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最有力的一个表现体现在村民在讨论种姓时存在着政治上正确的说法,但是人们的行为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人们虽然谈论种族通婚,但是却并没有人这样去实践,这就很好的印证了电视在乡村的出现虽在态度和观念上促进了社会的变迁,但结构性的障碍的变迁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上的在任何关于社会变迁过程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在分析心理变量的同时分析社区生活的结构性变化。为更充分地认识某人的动机和抱负,人们必须理解此人生活其中的机构性语境,因为发展问题常在于制度,而非个人心理。于是,作者在这本书所做的研究中,试图首先了解乡村生活的变迁,然后探讨电视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研究以乡村生活为语境,主要关注电视的广告和娱乐两个方面,总体上使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

作者在关于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具体研究的基本原理中阐述到,大多数的研究关注持定变量以及它们如何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虽在许多方面重要,但其实是极其狭隘的。

倾向关注个体而不考虑特定行为或心理变量后面的过程和结构是早期研究的一个主要缺点。作者也另外指出了,两级传播过程的精英化偏向通常导致“传播效果鸿沟”。于是作者在对他的此次研究设计中考虑到了以上两点。作者首先通过理解乡村生活、社会结构、制度和权力关系的变化来消除“过分重视……归因于个人”的问题,这得使我们能对个人在社区中的地位和电视在那种模式中的作用做出更有意义的评价。其次,质化研究方法来取代“过分依赖调查法”,这将使许多调查性研究的“空间画面”得以改观。

书中提到以往关于乡村的研究的讨论常常将一个同质化的人群,这些乡村研究视这一假设为理所当然,但事实上,根据资源占有、种姓、阶层和其他划分标准,乡村社会内部差异极大,其特征就是各群体为争夺稀缺资源而展开竞争。

在书的开篇,作者就把电视作为载体所传递的内容——信息,它的重要性进行了点明。“信息也是权力的一个来源,它增强了精英人物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这一观点贯穿了作者在进行此项民族志研究的始终。

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文化研究应把关注点放在媒介体验和受众如何与之产生联系之上。这就使“读者”在“消费”、“解码”和“阅读”媒介文本是享有更大的解释权。文化研究“试图解‘这些文本’在社会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抗团体或边缘化团体中的作用。”

意义的生产与社会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要理解这些意义,必须首先理解产生意义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又由文化所产生的意义来维持。

作者在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章节,介绍了文化研究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媒介用一种可预知的和模式化的方法塑造现实的影像(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新闻中),从而自己“建构”社会结构和历史;二是受众通过与媒介提供的符号化建构进行互动,自己形成关于社会现实及自身在其中位置的看法。这两点在作者展开具体的研究中都有明确的体现。电视在印度乡村的出现,播放电视节目,电视节目运用模式化的方法塑造关于乡村以外的现实的影像传递给乡村的村民,使很多并没有走出乡村的人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与此相对应的,乡村的村民也是通过电视提供的节目内容信息,形成自己对于所身处的世界现实及自身在其中位置的认知与观念。

在这本书中,作者的研究开拓了一种进行此类研究的民族志方法的框架个原理,讨论了电视的独特角色,而正是这种角色使电视成为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而对于各种各样包括消费主义、城市间建模、人际关系的重构、语言霸权、民工和信息穷人的出现等社会过程进行了分析。就每个细小的部分来说,分析虽然相对较浅显,但对于初级接触民族志方法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具有启蒙意义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