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精选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精选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是一本由(德)托马斯﹒史密特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一):小书

这是一本小书,可以帮助初学者建立一个“概念系统”的框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的“解毒剂”。以此书作为建筑学习的出发点或框架可以更加了解建筑形式、用地以及结构最基本的逻辑和原则。每个部分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简洁的文字也给读者留下很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二):有点儿收获

值得看的一本书,比较基础吧。

当然如果你有一定水平看看也还是有不小帮助的。

有一种感觉是深度不够,我刚看到想去深究之际,突然,书完了。完得那么出乎人的意料啊。这也难怪,本是一门课的讲义罢了(好像作者是这么说来着)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分析了空间的流动性对传统的突破。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三):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之从思维到表达部分

从认识思维到表达思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们开始只是观察并描述环境,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并不足以满足人们追求重要和过滤不重要东西的愿望。恰恰就是这种不断探索的自觉意识才真正的揭开了表达思维的序幕,像极了我们通常所经历的过程。

在漫漫长夜中折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观察和临摹大师的遗风,却仍梦想着在有朝一日做一回自己,能表达出自己的风格和品行,也正是这种求上进的激情迸发着长夜中的兢兢业业不是么?

建筑学的这样一个使命也要求我们在不断的历史更替中揭示和发展自己,当然这个自己指的就不那么具体(首先我们得找到自己,挖掘我们从历史中所得来的基点,将那个螺旋梯延续下去)。

三个阶段的描述无不是在历史的框架下来传达这种历史情境,狠狠的看的入神啊!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四):书名很坑爹

一看书名我以为是讲形式的自主性,以为会很深入仔细的阐述建筑形式是如何生成,以及这个生成过程是怎样符合逻辑的。

但是这本书,不,应该说是个小册子,并没有触及到形式的逻辑,仅仅是非常浅显的谈论了柱子立在基础之上,梁要搭在柱子上这样简单的建造逻辑,这是非常适合大一的建筑学新生的,作为一本普及常识的建筑入门书还是不错的,但是不要希望藉此了解建筑形式的逻辑——这个逻辑指形式操作逻辑,形态操作的逻辑,秩序如何组织的逻辑。

总之,这本书的书名有点唬人,这么一大本书,哦,不对,整个小册子几乎都在讲建造和结构方面的逻辑,顺便介绍了一下空间概念的演变过程。但是就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而言,什么也没说啊。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五):入门书之二

书评不能,直接摘抄吧。

我们被教导:每个建筑都有一个构思,这是在脑子里的灵感,与生俱来。这些建筑构思很难找到,对此人们只有等待。相反,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建筑构思方法必须一步一步去掌握。

要去探索这点,首先需要一个扎实的历史背景知识。从历史中时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构思。建筑的环境和结构也包含了建筑构思。但最终在于设计者本身去发现和定义。

总之,建筑首先和思维发生关系,然后才和绘图有关。这不等于说人们不能用绘图来进行思考

——实际上,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图解思考。。。

建筑学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些人们必须去学习和掌握的原则,这个事实常常被一些专业人士所无视。

一些人对生活随遇而安,一边在面对问题时可以自我安慰保护,好的接受,不乐意的可以回避。这种心理手段对建筑师不适用,因为他们必须去承担交给他们的任务,更甚者,他们还必须去尝试,去寻求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和找到不可替换的,可以传达给使用者的建筑构思。

建筑语言是建筑师和使用者之间相互理解的手段。因此,所选的语言应是明白、精确和简练的。建筑师眼前浮现的,也应是使用者同时能感知的。

宏观思维:原理隐藏在每件事物当中,必须要经过剖析方可被得知。对于原理人们是可掌握的,但不计其数的细节则不可能,细节的事情人们可以通过原理来操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