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精选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精选

《奔跑吧!建筑师》是一本由隈研吾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80,页数: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一):适合非建筑专业读者,讲做人做事比较多。

1.翻译及文字工作不怎么好,个别字错,作者名字字也出现了前后不一致。 2.在此书里第一次知道:“贷款买房”是一种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就像《1984》里的国际战争,不明意义的战争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消耗带来个人生活压力,个人的生存压力维系着社会稳定。 3.贷款买房,房子好坏的评价标准被扭曲了。 4.工薪阶层不是指上班拿工资的人,是指那些不担责任的人。 5.光鲜亮丽外表的高楼大厦被作者鄙视,之前我还以为是我反社会的人格让我不喜欢这些现代主义高楼呢。 6.工作的态度应该是:到现场去,解决难题。投入到工作中可以治愈虚无主义,投入了才会感兴趣,避免整天嘴上这也不行,那也不好。 7.建筑的纽带作用,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8.买50年产权房子,住进去房子就死了。申请宅基地盖房子,住进去房子才活过来。好深刻的想法。 9.社招与校招,那个人际关系更简单,沟通更高效呢?社招的人,自己会想自己是被当做资深从业者招聘的,会评论公司的方方面面,会不把上级当上级。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二):随笔

从一个日本人哪儿了解到了中国的酒桌文化和08年房价暴涨的原因。不得不说隈研吾的观察很仔细,而且总是勇于解决困难,还真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中国方面如此的刁难和不理解的习俗能够坦然面对,当然我不确定他是否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毕竟描写的阿拉伯人是指手画脚,印度人是傲慢自大。但是写了这么多中国不好的地方,但书里却没看见他对中国表示不满,可能是因为在中国的工作比较多,不能够公共开涮吧。

查了隈研吾许多作品,确实非常的不错,而且他的思想很通透,面对困难基本不抱怨或是自暴自弃。而是不断的尝试解决办法,或是换种心态来迎接困难。对自己职业生涯上的挫折也不气馁,总是想办法左右突围。东京没机会就去地方,地方没机会就去海外去国际。终于闯出了名头来。并且很喜欢他对曾经的传统和权威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抨击。权威不是用来盲从的,权威只是有利的借鉴数据。

鲁迅说的好,从来如此,便对么?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三):东京2020奥运主场馆,隈研吾眼里一个弱国时代的弱建筑

“不想做我之前时代里,那些日本伟大的建筑师所建造的伟大建筑”,“不想模仿日本强国时代的强大建筑”,“现在日本是弱国时代,只想做与之相符的弱建筑“。 - 日本东京2020年奥运会主场馆的迭代更新很好的诠释了隈研吾在此书开篇里的这段话。 原1964年奥运主场馆,代代木竞技场是丹下健三的成名作,大跨度混凝土钢筋结构代表了日本在二战后希望在世界上重新找回自己强国地位的强势语言,也是一直以来在建筑历史教科书里让人崇拜的经典建筑之一。东京第二届的奥运会原本选择了扎哈的设计将至取而代之。在本质上,扎哈的设计和当年丹下健三都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和建造技术,无不是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在展示设计的力量。然而这一次,扎哈的设计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表面看来,日本市民们反对的是高造价,以及所谓的不符合传统的文化以及价值观。隈研吾看穿了其中的本质,以现在日本的经济和地位来说,它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的“强国“日本,它已经变得垂垂老矣。最开始我看到隈研吾那个貌不惊人的“竹棚”方案要取代丹下健三那个完美的弧线大跨时,我是震惊的,是伤心的。但是当今天我无意中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理解了其中的必然性。一个展示了日本“弱”姿态的“弱建筑”,才是代表这个时代的日本文化和需求的设计。也许能够正视和接受自己的弱姿态,也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吧。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四):建筑的力量

《奔跑吧!建筑师》历经五年采访整理而成,记录了日本战后第四代建筑师隈研吾关于建筑的思考。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仿佛一个老朋友在讲述工作中的趣闻。

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建成后,毕尔巴鄂这座西班牙工业城市成为了旅游城市,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者希望建立地标以促进经济,全世界范围内广发英雄帖,以比稿的形式挑选适合的建筑师。从此建筑师再也不能像往昔呆在家里就有工作,而需要四处奔波去争取新的工作机会。

这对于建筑师而言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普通大众却很有益。不同国家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而建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美术馆、博物馆、CBD等,城市中最具现代感的要数这些建筑。哪怕是根据当地文化设计的建筑,也会因为融合了建筑师的理念而有新的样貌。例如隈研吾在北京万里长城脚下设计的"竹屋",虽然预算极低,但既有中国风又有特别的禅意。【详细介绍:隈研吾-竹屋】

隈研吾之所以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是因为他对于建筑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如今钢筋混凝土是世界范围内通用且最流行的材料,但是他更倾向于“弱建筑”、"能让人想到死亡的建筑",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材料常常使他创造独一无二的作品。因为工作需要环游各国,自然对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感受。书中提到了中国酒桌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其他一些潜规则,一个外国人能够看得这么透彻很难得。竹屋项目成功后,隈研吾接到了许多中国客户的邀约,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对方看中的并非是自己的才能,不过是需要“隈研吾”这个标签罢了。

《奔跑吧!建筑师》读后感(五):一只“跑马”的自述

前阵子,以社里的名义买了几本参考书。我强迫自己克服“懒惰症”,在周六那迷人的深夜,听着轻音乐,挑灯看完了《奔跑吧!建筑师》这本书。

用一个编辑挑剔的眼光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算不上好,内文排版看着更有点让人尴尬。所幸用纸还行,摸上去很舒服,也就勉强接受了。

这本书是著名建筑大师隈研吾的职业自述。全书并不长,没有罗列艰涩难懂的建筑行业术语,读来轻松。因而看完只用了三小时。

因为从小就对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充满敬畏,我愿意把顶尖的建筑师和画家、音乐家等相提并论。虽然,“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音乐”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

这是一个很容易“死脑细胞”同时耗费体力的行业。隈研吾自喻为“跑马”,他说:“不停往返于东京、巴黎、北京的各事务所,拿着环球世界一周的机票奔波于世界各地。”就是他的生活状态。每日辗转奔跑在各施工现场,几乎是家常便饭。

看来,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体魄,可以随时待命。因为只要枪声一响,一段奔跑的旅程就开始了。

建筑圈是一个十分看重名声的行业,然而再优秀的设计师都需要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来证明自己,因为——

“欧洲规定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招标比赛,所以,不经过比赛评选,就不能随意把公共建筑项目交给谁去做。”

每一个建筑师都要经过这样残酷而现实的职场竞争。不在比赛中胜出,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工作的话,工作室和自己都要倒闭、毁灭。所以,为了不倒闭,建筑师只能无休止地奔跑,这样才可能总被拉去马场,增加胜出的机会。

隈研吾积累名声的过程,也是如此。他设计过北京郊外万里长城脚下的“竹屋”,设计过静冈县热海市的“水玻璃”。这些年奔走世界各地,他见过各种人,与不同国家的人打过交道。

他还聊起在中国工作的经历,对中国官场文化、人情文化和饮酒文化的理解。

他说,不像欧美等国只需按照客观的法律标准来办事,在中国,每做一个建筑项目,都要各自向政府申请,然后与负责的官员洽谈。而洽谈的方式,要从举杯喝酒开始。在没喝醉之前,一切与项目有关的事都免谈。

从这种意义上看,饮酒是开始工作的门槛。如果你无法在这场饮酒面试中通过,那就不能展开工作。日本的饮酒文化则完全不同,更多的代表一种“结束庆功”的意味——

忙碌的工作结束后,就像给予报酬一样,大家齐坐一堂饮酒作乐。

看到这里,我在心里不由默默点头,深以为意。饮酒的原意,不就该如此么?单纯而浓烈的庆祝,没有任何杂质的狂欢,让心摆脱工作施加的负累,痛痛快快、心甘情愿被酒精麻醉。酒酣,而后至天明。

建筑的第一功能,其实是“容纳”。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承载“美”,探索其无限的表现力,才有保护和留存的价值。所有不分昼夜地赶工、描画,奔走各招标比赛现场,都是为了有一天,能接下一个大case,设计出让世人眼前一亮的建筑作品。

我想,现代的建筑师还是要有一点理想。那些“四方盒子”一样的建筑,那些21世纪大热的“混泥土建筑”,那些毫无美感的建筑,终究是落入大海里的一滴雨水,难逃无情淹没的命运。

而隈研吾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想设计出“只有这块土地才适合的建筑”,不是你我口中简单的“中国风”,也不是“和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