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摘抄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摘抄

《天道与人文》是一本由竺可桢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一):印象较深的主要有两块内容

一是《古今气候变迁考》系列,用历史文献上的物候资料证明了我国历史上几个比较显著的温暖期和寒冷期,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很容易让读者(如我)联想到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关系,寒冷期基本上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时期相对应。于是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今人中有不少小论文是以此为主题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关系竺可桢没有挑明,而留给后人如此有价值的一堆资料,让他们能够轻易地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是竺可桢作于50、60年代及80年代的一些文章,其中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那篇为南水北调工程唱赞歌的文章,实在不像是一篇严肃的科学论文,与他早年文章的风格迥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二):科学是毁灭诗歌的最佳武器

我在书店看到竺可桢的《天道与人文》,谈云,说月,讲北斗九星和唐宋诗中的物候,觉得很好奇就买了下来。

从科学的角度,这本科普读物也算是写得古典,连洋人上热气球都用上了文言的词汇:“安特鲁虽豪迈之士,无畏难之心,然亦未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俄而炮鸣索解,而球升矣,万众莫不举首相望,而祝之曰……(见《改造自然》)”

作者例举了很多古代诗歌,从诗中景物的描写,分析当时的气候变迁和生物状况,也算是独特的写法。 比如,从桃花开在哪儿判断当时的气温,从苏东坡的舶棹风诗引出季风的话题,知道柳条能泄漏春光。

如果从诗歌的角度,此书完美地证明了:科学是毁灭诗歌的最佳武器。

从“一年明月今宵多”,他想到的是月光照在地球的亮度,分析后得出“月到中秋分外明”要改成“月到中冬分外明”才比较合乎事实。他纠正李白“白门柳花满店香”中“柳花”不是花,是带白毛的果实。“二月黄莺飞上林”写得不对,黄莺是候鸟,要到四月才飞上林。如果诗人在创作之初先检验完诗句的科学性,作品中的诗意早就荡然无存。

我羞愧地承认,看书前不懂的东西看完我还是不懂。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三):唯天与人尔

曾听闻民国时期的人学贯中西,曾心向往之,但不解其意。如今读了竺可桢的散文才知道能亲身有所体会,学兼古今名不虚传。他不仅有着丰富的现代气象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着扎实的中国传统古文功底,这使他明白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底蕴是可以挖掘的。于是五千年的文明成为了矿藏,而现代的科学知识成了探索的工具,两者结合便迸发出了一种奇异的智慧之光。古人的一点一滴的笔录汇成五千年的历史河流,这位现代人则以慧眼窥到那深隐于浪花中的远古风光。

竺可桢曾留学国外,接受了一流的现代科学教育,所以他有着一种敏锐的批判思维,能够从别人不疑之处生疑。“月到中秋分外明”,便是一位21世纪的高等知识分子或许也未曾仔细思考过这句话是否有其自然道理。竺老慧心,或者带着一丝顽皮,非要较个真。于是乎由中秋想到了秋分,由秋分想到了月亮高度,由满月想到日月相对位置,日月赤纬,想到冬至太阳高度最低,那么与其正面相对的月亮则高度最高。高度最高,则月光更接近垂直地面,则地面单位面积接受月光最多,即最亮。竺老大概曾经不无得意地想:明明是‘月到冬至分外明’嘛!古人误我。

竺老专业是气象学。但他硬是将气象学知识与古代文献结合起来,竟然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从古文记载的旱涝多少、花期迟早推算出几千年的气候变化,结合古人对黑子的记载,与之联系起来,得出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为国人勾勒出一幅上下五千年气温变化图,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从中的收获是:面对当下的气候变化,或许我们不必有太多的焦虑,除却人类的活动影响之外,大自然本身便会发生变化,既来之则安之吧。

顺应天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历法成分,是阴历中的阳历,是气候学与天文学的结合。竺老一言点明这种古老的农业指南的当下用途:用大自然本身来指导植根于大自然之中的农业生产节点,比人类的科技计算有着简单无数倍而更加灵敏的优越性。所以古人重视二十四节气,重视由此进一步细致化的七十二物候。竺老对比了各个时代的物候,发现了历代的物候历有所变化,很明显,古人并非一昧因袭古书,而的的确确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处,将其记录在笔下。

月离于毕滂沱乎。这句的解读让我大大吃了一惊。“离”乃“丽”,即满月。月在毕满月时,常是初秋,初秋多雨。在充满智慧的笑容中,竺老再一次展现了气象和天文结合的神奇力量。

古人最为推崇“天人合一”,以“究天人之际”为学人的最高理想。大约世间最值得探究的不过是“天”“人”二字,而今竺老以古“人”探古“天”,可谓此道中人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