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广场》读后感1000字

《广场》读后感1000字

《广场》是一本由[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1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广场》读后感(一):暂停一下

这个系列的翻译都怪怪的啊

所以读起来比预料中还要混乱

也刚好了,看的时候也正好在混乱

刚好停下来,在广场上,有人看,有人等待

我们说说话,彼此慰藉,互相编造可能性

休息。然后继续

《广场》读后感(二):现实中无奈人们的写照

他们都是被生活驱使的人们,语无伦次,孤独寂寞是生活给他们打下的烙印。有人还抱有希望,有人则彻底绝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改变生活,永远都那么艰难。“改变的意志如果不来自内部,就一定来自外部”,现实中的我们大多数是被外部的意志所改变着。

《广场》读后感(三):孤独

因为孤独,她一直在等待。

因为孤独,他一直在漂泊。

广场让他们相遇,也仅仅是相遇,长时间的孤独阻隔了通往彼此的路。即便,他们试图看到对方路途上的风景,他们依然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轨道。

停留过后,她,依旧等待。

告别之后,他,依旧漂泊。

广场,不过是孤独的见证者。

《广场》读后感(四):广场的对话尝试

1、全部对话的尝试,也是勇气可嘉。(是戏剧!)像是佩雷克对字母的尝试。法国有实验的传统,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实验,而是一种自然地写作方式。Dures大刀切下来,不足够成形,但能看到她一项的力度。

2、小孩总是出现。《琴声如诉》也是。小孩并没有影响女人的恋爱——和东方的爱情不同。它没有那些束缚,有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舒适自然的情感。

《广场》读后感(五):无言的对白

如此大篇的对话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其实并不多,尽管全书的字数仍然只能算是一个短篇。但问题仍然出在法语身上,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但我们仍然不能把语言上的模糊,不流畅归结为是一种语言风格。孩子在故事里面仅仅是起到了引领时间的作用。不过最后的结尾仍然令人感到满意,留出了空间并且在一种情理之中。这种半开放式的结尾其实更加适合杜拉斯。但相比《广岛之恋》,《广场》则要显得啰嗦得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