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与思的读后感大全

爱与思的读后感大全

《爱与思》是一本由克里希那穆提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思》读后感(一):好药也要对症

正在看,其实没有权力给没有看完的著作打分。

可能是年轻气盛的原因,或许是心灵杂念太多,不够坦然,这本书翻了几次,始终没有翻完,又将其束之高阁。

我现在的生活也许太悠闲了,并没有书中提到的名利困扰,所以这是一副好药,只是不太对症。

我推崇每一位心灵导师,总觉得他们能参透人生意义。所以,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打了2星~~

《爱与思》读后感(二):在暧昧而包容的思考中迷失...

在学人书店偶遇此书,被开始几章平和、宽容的哲思所感染,于是买了回来。

行文的风格,如佛家偈语,先引一例起兴,然后顾左右言他,再曲径通幽,悠悠然一点:答案,在那个方向的风里~

感慨:果然是印度人。

放在床头常常翻着,书的章节没有系统的线索,我也就挑自己喜欢的,看一点是一点。

喜欢读书中拾英的人和事,说人性万象,而且举的多半是中产阶级及上流社会的例子,很值得借鉴思考——尤其是面对着无数选择,处于人生的上升期,眼神迷惘而步履坚定的青年。但作者由此展开的的评论与思考,我并不能十分明白。

后来关注胡茵梦,得知她对克里希那穆提推崇备至,心下一凛:难道我读此书太早了?

《爱与思》读后感(三):自我觉知

不是评论,只是摘抄了书里的一些句子,有兴趣的就去读他的书吧:)

一个充满灵性、智慧的人,他的书,是对自我觉知的一种开启。

------------------------

一个负担着“成为”重任的头脑是永无宁日的;因为宁和不是修炼或时间的结果。宁和是一种领悟的状态,“成为”拒绝这种领悟。“成为”造成时间感,那其实是推迟领悟。“我应该是”是自我强调所产生的一种幻想。

德行是心灵而不是头脑的。当头脑培养德行时,那是巧妙的计算,是自我防卫,一种对环境聪明的调适。

面对生命必须敏感柔软。

德行是自发的觉知和对存在的领悟。

我们用头脑而不是用心去爱。我们的困难在于,我们所谓的爱其实是头脑的。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头脑的货色,它让我们的心永远空洞而渴望占有。是头脑在依赖、忌妒、维持和破坏。我们的生活被生理中心、被头脑所统治。我们不是去爱并给予自由,而是渴望被爱;我们给予是为了得到,那是头脑的慷慨而不是心胸开阔。头脑总是寻求肯定、安全;头脑能使爱变得肯定吗?头脑的要义是时间,而爱本身就是永恒,头脑能俘获爱吗?

摆脱外在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一种简单的生活。外在的简单和秩序并不一定意味着内在的宁静和纯真。

摆脱物质需要智慧,而不是姿态和信誓;智慧不是个人的,一旦人对众多财富的暗示有所觉知,那觉知就会解放你,戏剧化的宣言和姿态就没有必要了。只有当这种智慧的觉知尚未起作用时,我们才求助于制约和隔离。重点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智慧;知足常乐的智者才摆脱了财产的重负。

满足来自于对存在的觉知;简单来自存在的自由。

我们是一群奇怪的人;我们辗转寻求一些远方的东西,而它们其实就在近旁。美丽永远在那里,而不是这里;真实永远不在家园而在远方。我们去到世界的那一头寻找大师,我们没有觉察到侍从;我们不明白生活中的俗事、日常的挣扎和喜悦,却企图抓住神秘和隐藏的东西。我们不了解自己,可我们却想追随和侍奉那个承诺了回报、希望和乌托邦的人。只要我们困惑,那么我们的选择也必将是困惑的。我们在半盲目的状态中是无法清楚地观察的;那时,我们所见是片面的,因此也是不真实的。我们知道这些,但我们的欲望和渴求是如此强烈,以至把我们拖进了幻想和无尽的苦恼之中。

摆脱对答案的渴望是领悟问题的关键。这种自由释放了全部注意力;头脑没有被次要的事项分散。只要对问题有冲突和对抗,就不会领悟;因为这种冲突就是游离。有交流才有领悟,而只要有反抗或满足、恐惧或接受,交流就是不可能的。人必须和问题建立正确的关系,那是领悟的开端;可如果你只想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问题除掉,又怎么能和问题建立正确的关系呢?正确的关系意味着交流,而只要有积极或消极的抵抗,交流就无法存在。对问题的心态比问题本身远为重要;心态决定问题的形式和目的,手段和目的与这种心态并无不同。心态决定问题的命运。你怎么对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的态度和偏见、你的恐惧和希望会赋予它色彩。对心态的无为觉知将会引发你与问题的正确关系。问题是自发的,所以必须有自知。你和问题是一体的,不是两个分裂的过程。你就是问题。

没有道路通往真实。真实必须被发现,可这种发现没有模式。形成模式的都不是真实。你必须从没有航标的大海启航,没有航标的大海就是你自己。你必须启程发现自我,可并不依照任何计划或模式,因为那样就没有发现。发现带来喜悦——不是记忆中的、相对的喜悦,而是永远鲜活的喜悦。自知是智慧的开端,它的宁静与安详是深不可测的。

经历是一回事,当下体悟是另一回事。经验是当下体悟状态的一种障碍。

生命是当下,不是经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