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流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流年》是一本由鍾曉陽著作,天地圖書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59,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年》读后感(一):20年前读流年

我读这本书是在初中时候,高中闲暇也读过许多遍,大学时也带着。

毕业时送给一个同学的女友,很温柔的女孩。

记得流年和两段琴两篇,读完一次次感慨人生的无力。

《流年》读后感(二):流年,最是流年

读中学时,在一个降价书柜的角落,看到这本书.

很精彩.现在没有时间来评述.有时间细细聊。

如果我有钱,我会把它拍成电影,钟晓阳学电影出身,文字的镜头感很强。

而且,他受张爱玲影响很大,是张氏文字的爱好者。

我推荐给许多爱好者看,看完都不说话。

人生大抵若此而已罢了。

《流年》读后感(三):钟晓阳

钟晓阳

我看港台女作家的小说,是宜同学的功劳。什么张曼娟、朱天心、朱天文、钟晓阳,都是她看完了介绍我的,当年跷课时,常蹲在pkulib的五楼,好像是五楼,有个港台阅览室,书籍很新、光线很亮、环境很静的地方,看那些竖排的小说。

钟晓阳的小说有些记忆,故事张冠李戴了,还记得书名,比如《停车暂借问》、《流年》、《春在绿芜中》,因其较有古典的诗意而记忆深刻些。

她的文字是清新隽秀的,不落痕迹。《春在绿芜中》的第一段,我忍不住想抄下来:“话说李生,是个历史人物。在一间宽敞向阳的课室里,一张张书桌蜡亮晶莹,有着孩童的稚喜,阳光进门兜头一洒,彼此喧笑中把外面的春色整个搬进来了,这是李生的世界,前进光明的,他教我们历史像初春的奔放无尽意,搬弄春色般的搬弄历史的兴亡贵贱,千秋公论自在我们眼前分晓了,但我们亦可有自己的主张。”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当年上钱理群老师的《近现代中国文学史》。谈及废名,举例“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的意境,钱理群老师像个孩童一般认真地比划了“闩”的动作,率先陶醉在这跳脱的文字其中。

《流年》,故事的主题很有张爱玲《红玫瑰和白玫瑰》的味道,潮信有三个女人,爱伦是握在手心的,叶晨是少年的追忆,黑皮肤的女子是路人的邂逅,“她童年他少年,她少年他青年,长长到底赶不上”,赶不上的是惆怅的情思。潮信说,我不想要的不得不要,我想要的却要不得。其实什么是想要的呢,红玫瑰、白玫瑰和黑玫瑰?经典的张氏风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