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逆流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逆流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逆流年代》是一本由[以色列] 纳达夫•埃亚尔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021-9-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逆流年代》读后感(一):后责任时代的方向

这本书给我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书的开始,更像将繁杂的微博信息,一股脑地抛给读者。这些负面信息,让你心生惭愧,原来坐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却带来很多其他问题:环境。我们享受的红利,却是他人、它地以牺牲作为代价来换取的。

作为指明灯的国家:美国,在责任时代领导人退出时代后,社会在退步与进步中摇摆。

《逆流年代》读后感(二):一个时代的终结

反抗全球化发端于工业化国家中产阶级抱怨社会不公的回音室内。他们排斥作为经济、文化和普世价值的体系的全球化,这种反抗是全球性的、无人统筹的、流动的,重点在于排斥现有的权力结构,而非重新构建新的权力结构。

责任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幸存者谨慎得重构全球秩序,过去的几十年是历史的例外,而非一种常态。

全球化有很多好处,带来经济繁荣,消除贫困,但其全球意识可能会影响地区文化,也威胁到传统的集体权力结构。

《逆流年代》读后感(三):非常好的纪实文学

我看过的纪实文学不多,这本的内容非常有意义。它讲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现状,有好的一面,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但更多的是人民面临的各种压力:战争移民、环境破坏、乡村人口迁移、经济危机、宗教极端主义、民族主义、不公正待遇等等。

这本书值得收藏一本。对于关心国际问题的朋友,本书的作者——以色列记者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新闻素材,足够让我们从外国人眼中了解外面的世界。就算不关心国际问题,你也完全可以收藏一本,十年后把书拿出来翻一下,看看这些问题是否依然存在于世界上。

或是变得更糟。

《逆流年代》读后感(四):阅读记 2022 |《逆流年代》

阅读记 2022 |《逆流年代》 “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 中国改开的巨大红利,是建立在“全球化”最旺盛的年代,“全球化”这个名词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褒义词。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受欢迎,相较于“全球化”遭到的冷遇,“反全球化”这个概念却不断出现在近年来公共领域的讨论中。 全球化的世界,光明与阴影同在,超级富豪焦虑、中产阶级下沉、底层恐惧。 从各种经济数字来看,人类普遍过得不错。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深陷困境? 民族主义抬头、生育大幅减少、人口流动愈加受阻……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叙利亚难民以及各国企业家——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左手是希望,右手是恐惧。 随着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以及民粹主义的抬头、2020年开始的全球疫情以及当下让人感觉可怕的俄乌之战……反全球化的情绪和运动不断升温。 本书的作者纳达夫·埃亚尔(Nadav Eyal)毕业于希伯来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以色列Reshet新闻的首席国际政治记者,也是以色列发行量极大的报纸《新消息报》的专栏作家。 他在这本书中,展示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景观碎片,让我们看到了这场运动的有形轮廓和黑暗角落。 通过十几个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故事,如拼图般演示出全球化的前世今生。 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激变的时刻,能否找到新的、更有想象力的变革之道,将决定政体人类社会能否通往更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逆流年代》读后感(五):另一种全球化时代

文/徐谌辉

这是一名以色列的记者,他只是讲述了他这些年东奔西走四处采访看到的听到的一切。

记录的很详细,写得不错,比较令人欣喜的是虽然也赋予感情,但是他充满情绪评论不多。读起来比较心平气和。

作者从全球近二十多年来各种变化写起,环境、人口、经济……各式各样,每个地方都用一些小事代入,可读性很强。

最后不论是欧美日的凋零还是中国的崛起……箭头都指向全球化的另一端:资本侵蚀。

资本主义需要全球化,需要剥削压迫榨取剩余价值。然而现在博弈越来越难,因为那些被剥削的地方觉醒越来越快,所以他们开始萎缩低迷。

最后,即便如此,作者其实并不是反全球化者,当然他也用了一章对此抨击。但似乎作者认为需要改革,至少要修补现在所谓全球化的漏洞,去修补这些被资本主义蚕食的千疮百孔。

我想。或许真的需要一种新形式来发展。毕竟这个世界是发展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只有闭关锁国和打开国门两种形式。甚至,在我看来,新冠或许是这种转变的加速器。

但无论如何,未来是好的,毕竟现在绝大多数的人物质生活都好于过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