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沉思录读后感锦集

沉思录读后感锦集

《沉思录》是一本由(古罗马)马可•奥勒留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思录》读后感(一):值得反复赏读

早闻此书大名,最近才购买了来读。特意选了何怀宏教授的这个版本,因为毕竟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想来对于此书内涵的翻译应该更加精准。

作为一位罗马皇帝,奥勒留领导了庞大的帝国,但他却以一颗哲学家的心态审视自己和世界。他所信奉的斯多葛学派主张追求智慧、道德和内在的品德,而非被外在的欲望和情感所左右。这种思想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内心的控制来达到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依赖于物质财富和外界的变化。受此影响,这位罗马皇帝的人生观和斯多葛学派的观点紧密相连,强调理性的思考、内心的平静以及对于命运的接受。《沉思录》是奥勒留用以自省和指导自己的笔记,也是一本关于生活、道德和智慧的宝库。

他在这部写给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了他种种的对生死、对正义、对公众、对道德、对神灵、对时间、对自我等事情的思考,他的哲学观点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快节奏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深思熟虑来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沉思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哲学探索的机会,还引导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丰富。它教导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起伏,以及如何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内在的品德和道德价值,超越物质欲望,追求更高尚的人生目标。

此外,我个人认为,这个版本最大的价值,在于译者何怀宏教授所做的前言。他将奥勒留与斯多葛学派的历史与哲学观点娓娓道来,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背景知识。这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奥勒留的思想,还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在阅读此书之前,建议一定要看一看他的前言。

《沉思录》读后感(二):简评《沉思录》

《沉思录》,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于古罗马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先生,他也是著名的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中的内容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何怀宏先生为我们翻译,共分为十二卷,为我们讲述了每个人的品德、所做的事情以及我们对社会的责任,要经常静思己过,抛却一些没有用和繁琐的思想,端正心态,认真思考我们未来的梦想和想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多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事,为什么要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时常地反省自己的过错,避免重复犯错。

我们做的事情和说的话总是会父母、长辈们的影响,也会因为老师的教导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多多思考自己的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愿望想去完成。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定详细的计划,再按照计划去一步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做法和德行,将来才能做出非常好的事情,完成远大的目标,实现伟大的梦想,将来的遗憾也会减少很多。

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论是多么糟糕的结果,我们都不要产生愤怒和生气的情绪,因为再怎么生气和愤怒都是没用的,与其那样,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做才可以挽救或是把坏事变成一件好事,才是我们应当去做的事情,说不定还会因为我们的选择而出现非常好的结果。

《沉思录》读后感(三):你要的是沉思,而不是纠结!

疫情这几年,我一度陷入焦虑之中难以自拔,然后从阅读《毛选》开始,不断阅读,结果走出了那段悲惨人生。我还是深刻的领悟到,要想让自己避免抑郁,就要选择去沉思,而不是去纠结。

沉思,并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不假思索,而是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去看待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事。但是,在找到自己的真知灼见前,通过先贤的思想,寻找自己内心深处微弱的光,是可取的策略。

马克·奥勒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从父亲的名声和追忆中,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母亲身上,学会了虔诚、仁爱、戒除恶行和恶念,喜欢简朴的生活方式;从拉斯蒂克那儿,领悟到品格需要改进和训练......

就这样,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沉思,在哲学方面,成为了著名的斯多葛学派代表之一,被誉为“帝王哲学家”。他的思想,终其一生,浓缩在一本《沉思录》里。这是一本类似于《论语》一样的经典语录集,通读几篇下来,总体围绕存在即合理、理性的光辉、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三大类展开。

如果翻看书中的导言,将作者观点理解为:“把本性理解为理性,把理性又解释为德性;道德在于按照本性生活,而按照本性的东西就是道德”是译者没有用心读的结果。不排除,本书大量出现理性、道德的字眼,但没有读出其中说出来的蕴味,是很可惜的,尤其是作者本身也没有特别清晰地分类,所以,很多不同各类观点反复掺杂在一起,容易给人误判。

作者其实是很认可宇宙的存在的,所以对于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其一部分。宇宙生产高级物种和与之相匹配的低级物种互相合作,宇宙整体拥有整体的本性,我们个体有个体的本性,个体本性无论如何展现,最终拼凑一起,就是宇宙整体的本性。这并不是以个人意志所能转移的。

比如说,面对死亡,也是宇宙再正常不过的事物的变化,所以不用惊慌也不用抱怨,只要你是符合宇宙的本性度过一生的,那么你就完全可以在感谢神灵中死去。所以,提及很多的本性,实质还是符合大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律的本性,而并非自己一厢情愿的本性。

因为宇宙是通过各种元素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事物的变化而保存其存在的,所以宇宙的本性是向善的。那么,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的我们,其自身是有宇宙本性的存在的,所以,对于人来说,便是德性。

但虽然说,本性是善,但他依然向大家规劝: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

所以可见,在作者看来,拥有怎么性质的人或者事物,都是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因为,存在即合理。

在《沉思录》里,随手一翻,描述理性的语句,实在数不过来。可见作者,对于理性的态度,是相当重视的。比如说,一个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学。而这就在于一个人心中的神不受摧残,不受伤害,免于痛苦和快乐,不做无目的事情,而且毫不虚伪和欺瞒,并不会感到需要别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

而怎么判断你是否理性呢?作者给出精彩的回答:你有理性吗?我有。那为什么你不运用它呢?是因为当它要你走这条路,你却希望别的东西吗?通过这样一个反向说明,你就很容易对照自己是否理性了。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感觉自我良好,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实质还是没有分清理性的逻辑。作者提供鉴别的答案为:“身体、灵魂、理智;感觉属于身体;爱好属于灵魂;原则属于理智。”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想要某结果,那么,它就100%是理性的东西。而只有符合宇宙本性这样的原则,才算理性。

作者认为,宇宙的本性是社会性的。所以,我们生活在世间,其实也是离不开与人相处的。很多时候,我们误判情势,也会造成不理性的结果,作者提供的建议是:注意你面前的东西,看它是一个意见还是一个行为或者一句话语。甚至,他特别提出,要尊重意见的产生。

所以,拥有理性后,我们的要求就应该提高起来,作者直接表态:你的行动不要迟缓,你的谈话不要缺乏条理,你的思想不要漫无秩序,不要让你的灵魂产生内部的纷纭和向外的迸发,也不要在生活中如此忙碌以致没有闲暇。

拥有理性的马可·奥勒留,是最痛恨碌碌无为的人生的。所以,你看看他取得的成就,毕业于萨利圣学院,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希腊、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都有涉猎,且成就斐然。

当然,并不是说像他这样沉思以及理性,我们就也一定能取得他那样厉害的成就,毕竟人与人之间,悟性不同,能力不同,你也要接受不完美的你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极尽可能在自己支配的能力范围之内,有所建树。对此,他认为,“支配的原则是产生和转变自身的原则,当它使自己成为它现在的样子和它将愿成为的样子时,它也使发生的一切在它看来都如其所愿。”

只要我们行动,并且为之付出努力,那么极有可能实现我们心中的抱负。而这个过程,或者心流,作者也给了精确的描述,“只要脚做脚的工作,手做手的工作,手脚的劳动绝不违反本性。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他做的是一个人的工作,他的工作也不违反本性。”

这里提到的不违反本性,那就是从事宇宙的意志了,都在响应上天的安排了,那么,想做啥也都能成了,这就是顺势而为。但是,总有我们支配不了,能力不足的时刻,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呢?

“我的理智足以胜任这个工作吗?如果它胜任,那么我在这一工作中就把它作为宇宙本性给予的一个工具来使用。但如果我不胜任,那么,我或者放弃这一工作,把它让给能够较好地做它的人来做;或者我尽可能做好它,接受这样一个人的帮助——他能借助于我的支配原则做现在是恰当并对公共利益有用的事。”

上面是作者提供他的经验,通过这样的经验,我们发觉,能力不足时,通过与人合作或者干脆放弃是理性的选择,而不是强行选择在其位不谋其政,占着茅坑不拉屎。所以说,理智的大脑,必定引导我们积极的行动。

我不确定大家是如何看待《沉思录》这本书的,虽然里面很多反复从各种角度提到的金句,但一点也不让人生厌,也不会感到啰嗦,那是真正经过沉思后,真正看透的事物的本质,从而给我们直观的本性,以及理性,甚至德性。

但它表现的仅仅是老生常谈的理性、德性、本性吗?并不是的!它的很多判断、经验、教导、鼓励是那样的真实,以及接地气,而且不管搁到哪个时代,都是不过时的观点,这才是真正哲学家的价值,这也是《沉思录》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