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描写鲁迅的作文500。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1

读了《朝花夕拾》后,我们对鲁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开始到结束,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年幼时的鲁迅,和我们一样是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在百草园的玩耍,想看那热闹的《五猖会》。他爱读书,求着人们为他买《山海经》看,青年时期的鲁迅,去日本留学认识了藤野先生及好友范爱农,鲁迅先生渐渐从幼年到青年,从爱玩调皮到为人民写作,《朝花夕拾》一书清晰地写出这一历程。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2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我读了这本书后,带给我的感触很大。刚开始读时,感觉这本书怎么也不像一本名著,只像是在讲述他的故事一样。但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它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一直吸引着你。

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会不断的吸引你的眼球。比如说里面的《猫·狗·鼠》,鲁迅先生的小老鼠,鲁迅先生就把它写的很细致,主人公每天和小老鼠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可就是因为“长妈妈”的不小心,把主人公的小老鼠给踩死了,使主人公万分伤心,觉定要为小老鼠报仇。可是因为后面“长妈妈”的种种表现,慢慢地感动了主人公,使他的心里不再对“长妈妈”生气了,而是充满了爱。

还有,主人公去看“五猖会”,讲述了当时的鬼传说和一些民俗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了过去“五猖会”的热闹,还有那些“鬼”,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从百花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主人公童年的贪玩,好动,并且写出了当时主人公的课外生活是多么得多姿多彩。

鲁迅先生写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正是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乡民,给了鲁迅先生幼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和爱的启蒙,使他拥有了一颗丰富细腻,向往美好的心。

现在的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能在温暖的教室中学习,而且再也不用受以前相互讽刺社会的影响,都能上学读书,比起以前无家可归,无法上学的人,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我们更要互相关心,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歧视那些无家可归,流浪在街头的人,我们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他们和我们都是人,都是一样平等的,我们不要像以前社会那样,瞧不起那些贫困的人,而是要去帮助他们,去给他们温暖和关爱!

所以,我们要在这大好时光,多读书,多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3

一直认为,鲁迅也是一副老成而古板的样子,写的文本也是呆板而无味的。大概是受了他某些文的危害罢,自我也成为了“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中的一员了。

也许是一种微妙的机遇吧,在生日那天,却有人送了一份让我咬牙切齿的礼物,那便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开始是很生气的,什么个周树人,连生日也要呈现!!!出于斗气吧,将书扔到了书桌上,不去理睬。时间久了,某天无聊时偶然了解了一本崭新的书,出于无聊得闷得慌,便翻开了依旧散发着书墨香的书,不经意的动作,却颠覆了一直以来对鲁迅的理解……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流失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原来,呆板的鲁迅,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小孩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小孩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那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群众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来的天真烂漫,。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不经意间似乎把我也传染了,看来,老师们所说的他所拥有的魔力确乎是存在的吧。他用1个还是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发了我的共鸣。

PRO医师说过:要看1个人是不是会写文本,最首要还是要看他的文本里有没有感情。老是也曾经说过:仅有感情才能把文本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即使平淡朴质,但是炽热的感情却展露无遗。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子啊山水间留恋,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苏浙苏浙,仿佛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1个活力四射的小孩,身上散发人啊这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间,自我也拥有过那样的光辉历史罢:在河岸边数鸭子,奔跑在林间小路上,躲在1个隐秘的地方,等等等等。。。。。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1个漂亮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4

不眠

今天,我疲倦的回到家里,我一下扑到床上,身体僵硬,眼睛已经连睁开哪怕一丝也做不到了。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只因语文老师留的作文太难了,真的难到我了。”我彻夜不眠,把精力全用在构思上,直到破晓时分,依然想不出一丝思绪。此时,我的身体已经跟不上思想的步伐,太累了,于是我卧在床上酣然大睡。

邂逅

醒来以后,发觉已经六点,耳边传来卡车的声音,定睛一看,原来有两辆!我前去敲邻居的门,发现没有回应。此时的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换邻居了!”电梯在此时开始运行,电梯的运作声把我心中的期待拉到了MAX。“叮!”门开了。“嗨!额,我是你的邻居,请问贵姓?”我迫不及待,甚至看都没看就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抬头一看,居然是一个身高“五尺”的男人——鲁迅!“额,你看起来很疲惫,先回家吧。”“大可不……”话音未落,我就先跑回家里了。这一天,我彻夜难眠。大喊着:“我的语文有救了!……”另一个邻居告知我小声点,可我的激动与热情未曾消退。

滋润

又是快乐的一天!我看了看表,7:30!“看来昨天是太嗨皮了吧。”“要不,拜访一下鲁迅先生?”说干就干,“咚咚咚”,“鲁迅在吗?我可以进来吗?”我轻轻地说,但却没有回音,我用耳朵紧贴房门,隐隐约约听到鲁迅在与一个大概40左右,正处在不惑之年的男子说话。鲁迅的语气中透露出他与这个人交流,似乎心存芥蒂,难以共事,还带有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过了一会儿,这个人出来了,还没看清他的面容,就已经匆匆离去。我转而进入房间,发现鲁迅正以他那标志性的姿态坐在椅子上,他的黑眼圈非常重,但神态却异常的精神,黑色头发就跟士兵一样,有条不紊,还像他的精神一样——坚忍不拔。他在低头看书。“看的是什么呢?”我说,他抬起手,手中的书赫然写着两个大字——野草!我心中十分震惊,心想:“他这是在检查自己的作品吗?”仔细一看,书上写着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

“太厉害了吧。”我说,“先生,您还有其它你的,或者别人的书吗?我想看看。”“可以,太可以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就应该多看些书。去吧,在那里。”他用手给我指明方向。“还有,先生这两个字有些不合适,以后叫我鲁迅就好。”我随即在那里坐下,看着书。看着看着,就发现已经下午8点了。而且我发现,他的书,书上尽是批评,无论是谁,批评的非常精炼,一刀见血,当然也有骂他,但都没骂过。但在《鲁迅日志》里面,他也会帮助同辈,在他的很多书里,他对年轻一代是无微不至的,正如他待我一样……

我走出书房,“定性不错嘛,以后多来看书,免费的。”他说。“啊……这个,谬赞,谬赞,这个,这么晚了,我的回去了,妈妈会担心的。”“嗯,好,明天见。”……半夜,我被一阵尿意惊醒了,上完后,发现睡不着了,于是我去看一下鲁迅先生,灯火通明!低头一看,5点了!心中赞叹不已,但始终抵不过睡意,继续睡。再起来时已经7点了,前去一看,依旧一样,“要去看一下吗?算了,不去了,于心不忍。”……

初醒

“起床!”看着妈妈怒目圆睁的样子和床前的本,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个梦!”但是写起来,不知怎的,特别顺手,仿佛就像真的一样。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5

这几天,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勾勒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封建社会画面,理性的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制度。回忆起孩童时代发生的往事,把内心深处的情感蕴含在文章中,以浓厚的时代气息来警示社会、讽刺当时的黑暗社会。其中有一篇《父亲的病》,更是让我回味无穷、不禁拍手叫好。

这篇文章对“名医”进行了细致的勾勒,于是,在我们面前便出现了一位唯利是图、贪图利益,没有尽到自己职责的虚伪的“名医”,他看病时极为不耐烦,待人冷漠无情,病人不适时,还百般推卸责任,致使作者到最末尾时发出了“觉得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错误”的感慨。

是呀!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灵都被黑暗所笼罩,他们贪得无厌,为利益蒙蔽了双眼,不择手段,使很多人都深受其害,鲁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在父亲临死前,作者眼睁睁看着亲人受到煎熬,却无能为力,使得作者加深了对庸医的憎恨,同时也加深了对黑暗社会不公的怨恨。

再看看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吧!现实社会中,种种的阴暗面层出不穷。大到一项工程被商家偷工减料,谋取暴利;小到学生写作业不认真,丢三落四,自欺欺人。我们一定会因为作业写不好,却不放在心上,对父母、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吧?这些事情,如果任其发展,那终会酿成大错。如果每个孩子都这样做,那10年以后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呢?20年以后呢?那与以前的封建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绝对的认真与负责,干一件事情,就不要满脑子的想着偷工减料,那样最后只有自食其果,悔之晚矣!

在读《朝花夕拾》的时候,紧紧的跟随作者,重新的回味着那黑暗旧社会的点点滴滴。我们要庆幸自己生活在新社会,生长在红旗下,所以我们更应该以我做起,抛下自己的种种不良行为,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明天更加美好。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6

关于写鲁迅的作文

目光犀利穿过黑暗,嘴角带着浸润着血迹的蔑视和嘲讽;你在彷徨,你在呐喊;把笔杆,变成了锋利无比的匕首,面对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你用沉默中的爆发,惊醒沉睡中的魂魄。

前方的路迷茫,我们需要光的引领。

你就是我的前行之光-----鲁迅。

你呐喊:拯救国民在于拯救其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时代,当整天说着“我先前比你们阔多了”的阿Q惨死刀下时;当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拿着蘸满先烈鲜血的馒头为儿子救命时;当“救救孩子”的呼喊从狂人口中发出时;当风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声中时,我的灵魂颤抖了,愚昧已然蔓延,“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是你,为我在黑暗中把前行之路照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高高的精神殿堂,才能堂堂而生,磊磊而立!

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那些“麻木”的看客并未“断子绝孙”,甚至“人丁兴旺”。湖南数百名群众兴高采烈,面带微笑,在如潮的欢呼声中见证一个鲜活的生命从高楼跃下永远消失;当“小悦悦”遇难,道旁十八个人经过都装没有看见……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瘠,道德沦丧,城市与冷漠戒备相联,良心和良知的血液已被商业稀释,

前行路上,光,似乎残缺了,我拾起了他们丢失的灵魂碎片。你说要不断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使中国人不再麻木落后,不再愚昧无知。你说哪怕光有所残缺,但仍需坚持,要从内心将光不断迸射,一点一点刺入黑暗。一个寒冷的冬天虽已经降临,但泥土下的种子已经苏醒,春天还会远吗?

前行路上,穿梭在光亮中,做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残酷的试炼;前行路上自己也来放光,照亮一路的高低起伏,照亮生命的山峦,照亮理想的高台。这光定能突破黑暗也突破冷漠,这光定能百折不回,战无不胜。

和谐的社会同时也是文明的社会,在建设中,我们应担当起正义,担当起良知,摒弃冷漠, 传递温暖。如此走进21世纪才不会耻辱。

前行有你,前行有光。

我定会以我的光,唤醒沉睡的大地!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7

《朝花夕拾》读书报告会上读了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后,我对他的儿童教育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百草园写得妙趣横生,还穿插了“美女蛇”的传说以及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描绘了一个趣味无穷的儿童乐园;三味书屋里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作者通过记述书塾各种各样的规矩、严厉的先生,逼真地描绘出了“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但书塾里也并非死气沉沉,反倒在同学们乘机偷乐、课间溜到后院戏耍中表现了孩子们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其实百草园不过是杂草丛深的一处荒地罢了,但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高大的皂荚树……”,这无一不展现出作者儿时丰富的想象力和爱玩耍的天性,就算是在最严厉的书塾里也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但在《五猖会》中,作者被自己的父亲强行要求背诵一字不懂的《鉴略》,虽然“我”如梦似的背出来了,最终去了五猖会,但是先前那种兴趣盎然、激动无比的心情却悄然而去了。后面回忆此事时,对五猖会的内容早已忘去了,可背诵的过程却记得一清二楚。

这两篇文章都反映了鲁迅“孩子的天性不可压抑”的教育理念。

其实教育孩子,只需激发他的潜能和兴趣。比如作者多次提到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其实她在人群中并不突出,甚至睡相大咧,有许多让人厌烦的规矩,还教给我许多奇怪的道理,但对鲁迅来说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却是长妈妈送来的,她也很好的激发了鲁迅对于绘本图文的兴趣。当所有人还局限于无聊的《三字经》时,作者却读上了图文并茂的《山海经》,“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不仅让他对书籍的兴趣更加浓厚,还对鲁迅的启蒙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成为日后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篇文章则主要讲了养育人激发孩子潜能的要求及图书对启蒙的重要性。

《二十四孝图》则是作者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他重点分析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斥责了这类封建孝道把“肉麻当有趣”。其实这些故事原本是很感人的,可是经过一代代人的“涂脂抹粉”,这些感人的真情事件变成了令人反感的做作矫情。这些虚伪的故事“以不情为纶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选择书籍要谨慎,更告诉我们只有真实的情感才会打动人心。

通过《朝花夕拾》的阅读,我明白鲁迅的教育观念主要是不压抑儿童天性,多读适合的图书,激发孩子的潜能。其实这些教育方法不仅适用于鲁迅那个年代,也同样在我们这个年代起作用。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8

鲁迅的乐园——百草园

因读了一篇鲁迅爷爷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于鲁迅小时候百草园的欢乐与三味书屋的乏味,我真想亲身感受一下,于是硬缠着爸爸带我去。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在鲁迅东路上,其实这条路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的,但这个暑假却被封了,到处是建筑工地,马路也变得坑坑洼洼的,好不容易来到三味书屋却因改造上了锁。好在三味书屋我已去过,是前年(二年级)暑假拍小鲁迅的MTV的时候去的,印象还是深刻的。记得书屋很狭小,屋内黑暗闷湿,木格窗透入的光线让人感到压抑。先生桌上有把戒尺,那是专门用来责罚像我这样顽皮的学生的,先生后上方有一块扁,上写“三味书屋”,其意可能是酸苦辣吧,至于甜那是定不会有多少的。扁下是松鹿图。上课时老先生领念,我们跟着读,先生摇头晃脑沉醉在文章里时,我们就趁机逃到后花园去玩耍,当先生听见周围没动静时,就会回过神来说:“人都到那里去了?”“哈!哈!哈!”这个“老糊涂”!

望着三味书屋那二扇紧锁的黑漆竹门,我不免有些失望,手扶着莲花形的桥墩,叹它似老先生一样显得苍老而斑驳。眼前的河水中有几条小鱼围着只乌蓬船上下翻腾着,我不由得坐在门前的木栏上静静地注视着它们,任时光从我身旁静静地流过,任思绪飞扬,飞向那快乐的百草园……

鲁迅书中的百草园非常大,内有高大挺拔的皂夹,碧绿的闪着晶莹珠儿的青菜,还有紫红的桑椹,更好吃的覆盆子,就是扎上半身刺,能吃上一两颗那也是很高兴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覆盆子,可能就是我常摘的红珊瑚似的野草莓吧。知了声从园内远远传来,参差的长吟,鸣声悠长而不噪,很是好听。至于那肥胖的黄蜂、喜欢唱歌的油蛉子,一啸冲天的“叫天子”我却并不陌生,因我家就住在山边。每天就是它们吸引我的眼球并伴我入睡的。

百草园里故事很多,其中的美女蛇不光使小鲁迅听后胆战心惊,我读后也是一样,每天晚上睡觉总忍不住会去看那舞动着的白窗帘,它会变化出什么?大肚和尚、摇曳的小树、飘摇的极光……但当它要变成美女蛇时,我会急忙翻身,用毛毯子盖住头,虔诚地呼唤飞蜈蚣,实在挺不过去就只能叫爸爸妈妈,还谎称要上厕所,看来小鲁迅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突然我觉得鲁迅离我是那么近,近得我可以拉着他的手一起去钓龙虾,一起去摘野草莓……

“潇逸,还愣着干什么?回家去吧。”爸爸的轻声呼唤让我回过神来,就这样回去?我心有不甘,执意要去百草园。在我的执着下,爸爸或抱或搀地将我“护”到了鲁迅故居。天哪,二扇大门紧锁着,完了,来的不是时候!但这却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用力推着门,从门缝中向里张望,极力想看出点什么,但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没有,唉,只能打道回府了。

其实在我的心中早已有百草园了,那就是我的快乐天地——窗外的鹿池山!那有:春天雪云似的开满层层白花的梧桐林,繁荣的狗尾巴草,幽静的石板路,红蜡般的石榴花,三角形的“酸叶子”,还有缓流桥下的大螯龙虾,马尼拉草地上的滑滑梯和秋千,最令我高兴的是山脚下的泳池,炎炎夏日可以尽情玩我的“狗爬式、水中空翻了”。真是

“山碧碧,水涟涟,

云淡天高尽欢颜。

人间胜景此处有,

常使儿童乐忘返。”

啊,百草园——我心中的乐园!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9

何凝曾说道:“鲁迅是莱谟斯,是野兽的奶汁所谓养大的;…。。他从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怀抱。”由此看来,他所携带的是不乏热血的野性。

鲁迅先生是非常寂寞的,《新青年》时代的同伴,有的飞黄腾达了,有的回到书斋过隐士生涯去了,只剩他自己漂泊在沙漠里。正如《呐喊》中他所自序般“他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鲁迅是寂寞的,他在寂寞中学着。在新文坛中,也曾有过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语丝和现代评论的交锋。鲁迅先生于是走近他自己所设想的境域。“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间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面对那些所谓的“东方文明”之类,他举起了投枪,虽取了胜,终是在这看不见的阵营中老衰,寿终。

他是寂寞的,更是热血澎湃的,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他无情面的讽刺,但却真真实实的反映了他内心的愤恨,他内心的无奈,他内心的对于人民的呼喊!没有阴冷的感觉,是热血澎湃的野性和激情。

对于他的讽刺,我想起几点并不在于“憎恨”,那必然是不正确的。鲁迅先生他看见赵家的狗,赵贵翁的眼色,看见青面獠牙的笑,看见孔乙己的偷窥,看见老栓买红馒头给小栓治病,看见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一句话来总结,他看见一群在sphinx脚爪下的可怜虫。对于同命运的人,我问怎会忍得憎恨!由此,鲁迅先生的笔底,似是最无情的剥露,实则是最恳切的同情。以这外在的讽刺,内在的同情来呼喊人们醒来!

我想,“吾独往矣”的寂寞,这满怀热血的激情与野性便是鲁迅先生最富魅力的味道了吧!

描写鲁迅的作文500篇10

鲁迅先生挺直了腰板,用最强有力的笔对当时黑暗社会和人们进行攻击,为了说法、正义,您不畏艰难,一直战斗着。

清早盛开的鲜花,傍晚时分摘掉拾走了,朝为早年,夕为晚年,朝夕一词道尽人生数不清的故事,那一个个画面,一个个笑容,一个个文字,一个个战斗时的精神使我深陷其中。

遇见您,落叶归根,炽热深沉……

当时您在那个年代所有的黑暗,如恶狼,如深渊。当我们坠入深渊之中,不知明亮可以唤醒那几个昏昏沉沉的夜晚,只知当时的人们绕着清风与沉重的思绪行走。他站出来了,他的笔声如急促的脚步,牵出一道道心尖上滚烫的烙印。

人世间有许多路,或许黑暗,或许绮丽,也因道路坑洼后的坚强站起来了,人们站起来。人生境遇,搏,无所畏惧,哪怕一束光,也便面朝那光踏山海奔赴而去。

所有汗早落在您笔下,它们好比是您身上落下的叶,您的铠甲,离开人体飘零时却永不会被遗忘,静等一个落叶归根之时。黑暗褪去,所有人们都由衷感谢这深沉的情感。

我们所坠入的一切黯淡无光的深渊,也都扑面迎来着锋芒毕露的锐气和剑出鞘的凛然壮志。

我要把头埋进厚重的书本,学习您,永远记住您,伟大,而又那样不平凡。

“猛兽永远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从来如此,便对吗?”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小时候不把他当人看,长大后他就做不了人。”

……

在书中遇到过七个您:一个开心,一个难过,一个华丽,一个逃避,一个倔强,一个柔和。相遇时,最后那个坚强有力却温柔至极,写成诗……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野草》中先生表达对现实极度苦闷,但仍未幻灭对理想的追求,感到孤独、彷徨,开口说话时,却恐于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说些没什么意义的空话,自然就觉得空虚。

“野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夺取它的生存。生存时,践踏,碾压,直至于死亡而腐朽。

我沉浮在这虚无缥缈的幻想中,夜以继日,续写平庸而又不平庸的故事。我不想浪费时光,我想与鲁迅先生寻找目的,目标,在心灵的彼岸发现更多秘密,我不想沉浮于世,看不到时间的尽头。

沉浮,不,脚踏实地。

与鲁迅相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