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1000字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1000字

《巴曼尼得斯篇》是一本由[古希腊] 柏拉图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4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一):承认没看懂

看柏拉图的对话录,前面几篇感觉还不错,引人入胜,体会到了希腊哲学如何把事情掰开揉碎进行分析。倒数第二篇是巴门尼德篇,硬着头皮,快进式的看完了,似乎他所说的“一”,很像欧几里得几何对点的定义“没有部分的东西”,不知何时还会拿起来耐住性子精读一遍,可能要随缘了,上一次有此阅读体验的,是阅读卡夫卡的作品。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二):注372

注372,陈康说这里的万有论和《费莱布斯篇》的不同。他会觉得不同,主要还是他把“未定之二”给具体化成“个别事物”了。如果不具体化,就看成是“未定之二”的一个例子,那么这两篇对话没什么不同。 其实,我觉得两者是等价的。只是角度不同,个别事物和一的相互结合,就是质料“未定之二”在分有形式“一”,用亚里士多德来解释也没什么问题。 文本里的“界限”,就是形式“一”,就是“有限”。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三):几个错误的地方

发现4个另一评论没有提到的错误。 注123,97页第四行 本节里这个知识分类的特点,不在(应为“再”)按照知识的对象自身 注126,98页,第12行 于是结论乃是:设(应为“没”)有一个其他的“相”为我们所知。 注201,146页,其中:参看[注197](应为注177)

注213,155页,第8行,所以这里的结论仍然足那原始假设的必然结果。(这里的“足”应为“是”)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四):“是”就是“未定之二”

突然发现,《巴门尼德》里的“是”就像是“一”和“未定之二”里的“未定之二”,它作为系词,没有任何的形式,但会根据表语的含义而获得形式。 8个假设都是在探讨“一”和“是”之间结合或者不结合,其实就是在探讨“一”和“未定之二”彼此之间的一种结合关系,这种结合关系,也说明了理念和可感事物是如何产生的。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面提到“一”和“未定之二”就是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也有说到未定之二,既是理念的质料也是可感事物的质料。 p.s. 一=有限=限定=规定=理念=相=范畴 未定之二=无限=未限定者=物质=质料=空间=虚空=分有者=大与小=绝对非是者

《巴曼尼得斯篇》读后感(五):注161里的14个研究

研究1:可以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小明,小明是爸爸,对于小明自身(从总体上来说)产生什么结果/意味着什么。

研究2:那么“非甲”就是从小明这个整体中去掉爸爸这个身份所剩的东西,在这里剩余的东西(即非甲)里,比如有一种身份是儿子,那么儿子这种身份对于“非甲”这个总体的剩余部分,意味着什么,对“非甲”产生什么影响?

研究3:就是“非甲”里不仅有儿子身份,又有一个同事身份,那么此时,对总体的剩余部分“非甲”意味着什么?产生什么影响?

研究4:就是“非甲”这整个剩余部分我们假设里面就只有三种身份:儿子,同事,老公,对总体的剩余部分“非甲”意味着什么?产生什么影响? 其实此时,“非甲”里没剩余了,因为总体我们就假设他只有三种身份,当然我们可以假设他有n种身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