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1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剪发,让新的一年“从头开始”。但二月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大名——“中和节”,在天津,中和节也是一场美食节。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天津的风俗是吃煎焖子和烙饼。煎焖子俗称煎龙鳞,寓意煎除害虫;烙出的饼叫龙鳞饼,有保护龙身的意思,老人们还从院门口向家中方向撒灶灰和谷糠“引钱龙”。

在天津,最颇负盛名的“龙抬头”美食是煎焖子。天津焖子也属于凉粉类食品,但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好后趁热浇上麻酱、蒜泥、醋、酱油等作料,清香爽口,回味绵长。另外,早春时节冷热不定,热食属阴的焖子,平衡兼顾,颇有创意。

记得前年的二月初二,妈妈刚给我理完发不一会儿,姥姥打来电话:“你们快来家里吃焖子吧!”我们即刻出发。一进姥姥家,煎焖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餐桌,对姥姥说:“您做的焖子太香啦!”于是洗手、上桌、开吃!

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煎焖子,一边听姥姥讲述二月二龙抬头吃焖子的来历,姥姥说因为白色的焖子要切成扁块,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制作时每片焖子两面又都被煎成金黄,所以用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人们希望它努力治水,保佑丰收年景。

姥姥的话也让我想起我们中国很多的传统习俗,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我想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传承下去。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2

二月二龙抬头是北方才有的习俗,可是今年不同于以往。在我们南方也举行了一次活动。家里人都兴奋不已,忙这忙那的,当然是为了上街观看舞龙表演。妈妈说:“我小时候也举行过一次,可是家庭贫困,没办法观看那舞龙。”我真心鄙夷:有什么好看,又不存在这世间。转念一想,就当满足母亲的愿望吧。我最终和他们一同前往,我也想见见神话中的龙能被舞出什么样。

来到东街,这里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废了好大力才挤进去。路边的小摊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有画糖人的,有卖动物面具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看着很好吃的汤面,让人目不转睛。

街上灯火辉煌,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啊!是舞龙灯的队伍近了,走在最前面的人舞着一颗龙珠,后面三排人齐心协力舞着龙。从远处看,如同一条飞龙在人群里穿梭,转圈,真是栩栩如生。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抓紧我的手,防止我摔倒。母亲带我来到一处摊子面前,对师傅说:“来两碗龙须面。”听到这个名字我十分困惑,看向了做面的师傅。那个师傅在抻面的过程中融入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时而引蛇狂舞,仿佛活了起来;时而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

抻至最后,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到地上,另外一端举过头顶,不停抖动。好似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淋漓尽致。龙须面是一种又长又细,用火可以点燃的面条,因酷似龙须而得名。母亲对我说:“吃龙须面是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吃了龙须面才算是真正的过节。”我回应说:“嗯,原来龙并不是只存在于神话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这一次过节,我改变了以前根深蒂固的想法,并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懂得了龙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无价之宝。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3

由于正月十五辽宁地区的一场暴雪,市政府将燃放烟花改在了今天。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人们都说:“二月二,龙抬头。”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是和古代天文学有关,每年二月春分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晚上上完美术课已经7点了,我和妈妈急急忙忙地来到民主路上向市政府走,这时路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我们到了京都岗那就不能往前去了,于是靠边站了下来。在我和妈妈的前后左右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人潮如流。

这时候,焰火已经开始放了,我看一种焰火正出神,另一种又把我吸引了,它们有的像蝴蝶飞舞,有的像金蛇直冲云霄,有的在天空中像一颗心……我最喜欢的是那蝴蝶形的。在我刚到的时候,它就刚出现过一次,我就喜欢上它了!它先是出现一个蝴蝶的身体,然后两个翅膀再出现,可是它来得慢,去得快,一下子就没有了!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它只出现过一次,很漂亮。随着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几个字母,好象是:ILOVEYOU!那烟花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看得人眼花缭乱!也有普通的烟花,它是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菊花,好看极了。突然,我看到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看见孩子们在焰火的海洋中高兴得手舞足蹈,大人们也已笑得合不拢嘴。烟花放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结束了。人们谈着,笑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民主路上又显出了夜晚的宁静。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4

“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统,好年景,春开头。”——题记

中和节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在北方,中和节又叫”龙抬头”,亦称“春龙节”。而在南方称“踏青节”。然而在古代,中和节就是所谓的“挑菜节”,在这天,一些妇女会出去采野菜。可今时今日,别说挑菜了,就连跨个门槛都别想。

春龙节的由来是有一个传说的。传说当时武则天称帝,惹怒了天上的玉帝,玉帝便令龙王三年不得在此处降雨。于是就有了那三年大旱,但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便偷偷地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并下旨:“龙王降雨违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拯救龙王绞尽脑汁,直到次年二月初二时,一位妇女背着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豆子闪闪发光。人们看见了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炒黄豆,并将开了花的黄豆放在阳光下,供起来。龙王也因此回到了天庭。可今时不同往日,人出门都要戴口罩,何况龙呢?更何况,也没有适合龙的口罩啊。

二月初二可是一个有秘密的日子,它有太多你不知道的习俗了。例如剃龙头,祭祀龙神,纳吉,围仓,吃龙鳞等传统习俗。

二月二因外号“春龙节”,所以有很多与龙沾“亲”的食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可今年,龙王是不太可能来吃供品的,因为哪怕是龙,也不希望引病毒“上身”啊。

希望一线的战士们能“沾”点龙气,早日消灭病毒。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5

秋天来了,世界从绿色变成金黄色,我是千万叶子中的一员。

我变成了金黄色,朋友们从树上落了下来,落在了地上成了漫山遍野的金地毯,所有的树上犹如结了金黄色的小金子,所有的绿色在眼前。渐渐地,渐渐地变成了黄色的天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我们在树上跳舞,树爷爷也跟着摇摆。整个世界成了叶的海洋,金黄的世界。苹果红红的,好像为世界增加了喜庆的色彩;麦子成熟了,也跟着我们一起在风中舞蹈,微风把麦子吹成了黄黄的;桃子粉粉的,好想为这世界的美丽色彩而感到惊叹,变得更加可爱了。

我请风婆婆把我吹到远方去看看世界,风婆婆一吹,我飘在了空中。啊!洁白的云朵如雪花一样白,如彩虹一样美丽。透过几片树林从天空中看见了那美丽又清澈的湖水,湖水静静的,仿佛一面小镜子。湛蓝的天空映在湖面上,使湖水变的碧蓝碧蓝……我落在了草丛里,草丛上还有几颗露珠,它们把草当作滑滑梯,顺着滑了下来,如一颗珍珠,似一颗宝石,像一颗琥珀。露珠透过了阳光,它如一面镜子,将阳光洒向大地,成了金色的海洋。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展翅飞翔,像一名英勇的战士,去保家卫国。

我闻了闻,嗅到了小草的芳香,露珠的清爽,落花的芬芳,让我陶醉,让我如痴如醉……

嘀嘀嘀,要下雨了,啪啪啪,雨来了,哗哗哗,啊!雨水可真美啊,给我洗了个澡。雨洒向了大地,大地湿润起来,清凉起来,万物生光辉,一切犹如新的一样。小草被雨水洗掉灰尘;小花儿更加干净了;大树如同个小孩子,摇摇身子,淋了场雨。虽然身体打湿了,但是心情却好了许多。

大自然可真是奇妙无比,蕴含着许多奥秘,我多么希望,时间就这样暂停下来,一直暂停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暂停在这个最温馨的时刻,暂停在这个最幸福的时刻,让我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6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故事来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故事一: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故事二:

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或者炒黄豆)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7

我至今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垢桃”。

——题记

你的头(发)已经长得和“垢桃”一样了,这是爷爷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没见过“垢桃”,也从未听其他人说起过,以至于我怀疑这东西到底是不是存在于世。但是每次一听到这句话,就意味着我要去理发了。

我非常不爱和爷爷一起去理发,因为爷爷总是为了省钱不肯去理发店,于是超市里的几元快剪和街面上的理发摊就成了我爷俩常去的地点,理起来不是冷水洗头就是推子夹头发,总之没有一次是良好的理发体验。回到家以后,必要遭到奶奶的数落:“你看你领娃理了个啥发么,和狗啃一样。“哎(二声),你看你说的,男娃的头,理净就对了,理那么好看卒(做)啥?”在爷爷奶奶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中,年幼的我总是爬上柜子,坐在大镜子前左看右看自己的头发,或是偷偷从冰箱底下的冷冻室里摸奶糕来吃。

只要我和爷爷在一起,那二月二是必然要理发的,这一天爷爷会带我去好一点的理发店里理发,如果我不和他去,他会耐着性子给我讲:“哎(二声),今是二月二,要理头哩,要不蛮(总)发烧哩!”,如果我还不去,爷爷就会诱惑我说:“走,走路上爷给你买个吃的,买个可乐喝。”夕阳下你就会看到一老一小走在墙根下,孙子的手里拿了个冰棍,爷爷给孙子不厌其烦讲每年都会讲的“龙抬头”的故事。

当我读大学离开了家,每年的二月二,爷爷还是会打电话给我,问我理没有理发,我有时候会故意逗爷爷说:“我没理”,爷爷就会告诉我:“哎(二声),二月二要理头哩么,不理头像个啥样子!”,我就继续逗爷爷说:“头长得已经像‘垢桃’一样了”。电话那边爷爷就会生气地说:“那多难看,你得是(是不是)缺钱了,缺钱爷给你点”。我看爷爷急了,这才告诉他老人家:“理了理了,二月二能不理头嘛”。爷爷这才满意地挂了电话,其实我没理,第一是因为学校周边理发太贵,我一般攒长了再理,第二纯粹是因为懒,挂了电话以后,我会摸着自己的头说:“男娃的头,理那么短卒(做)啥”?

这几天学校组织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我看到了我们班一个男生的头发长了,我对他脱口而出:“你的头(发)已经长得和“垢桃”一样了”。看着孩子疑惑的眼神,我说完嗓子眼里仿佛灌满了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话来,只好摆了摆手作罢,心里想着:“二月二要理头哩,不理头像个啥样子么!”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又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算了,不想了,理个头罢了。

关于二月二的作文750篇8

二月二,乃青龙仰首之日,亦春回大地之元日。此日,百花放,碧草俏,千鸟歌来暖风熏。

天穹云淡,风吹苞绽露笑容。百姓赴郊,心悦不已。吾与亲同乐,漫步花草之芳径,触自然之魅,品春日之情。春日之元,景轻盈,心飞扬,如极乐之境,浪漫风情充之其中。

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二乃春之始,承冬之清雅续春之美好。大美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