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二月二的感受作文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二月二的感受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秋天来了,世界从绿色变成金黄色,我是千万叶子中的一员。

我变成了金黄色,朋友们从树上落了下来,落在了地上成了漫山遍野的金地毯,所有的树上犹如结了金黄色的小金子,所有的绿色在眼前。渐渐地,渐渐地变成了黄色的天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我们在树上跳舞,树爷爷也跟着摇摆。整个世界成了叶的海洋,金黄的世界。苹果红红的,好像为世界增加了喜庆的色彩;麦子成熟了,也跟着我们一起在风中舞蹈,微风把麦子吹成了黄黄的;桃子粉粉的,好想为这世界的美丽色彩而感到惊叹,变得更加可爱了。

我请风婆婆把我吹到远方去看看世界,风婆婆一吹,我飘在了空中。啊!洁白的云朵如雪花一样白,如彩虹一样美丽。透过几片树林从天空中看见了那美丽又清澈的湖水,湖水静静的,仿佛一面小镜子。湛蓝的天空映在湖面上,使湖水变的碧蓝碧蓝……我落在了草丛里,草丛上还有几颗露珠,它们把草当作滑滑梯,顺着滑了下来,如一颗珍珠,似一颗宝石,像一颗琥珀。露珠透过了阳光,它如一面镜子,将阳光洒向大地,成了金色的海洋。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展翅飞翔,像一名英勇的战士,去保家卫国。

我闻了闻,嗅到了小草的芳香,露珠的清爽,落花的芬芳,让我陶醉,让我如痴如醉……

嘀嘀嘀,要下雨了,啪啪啪,雨来了,哗哗哗,啊!雨水可真美啊,给我洗了个澡。雨洒向了大地,大地湿润起来,清凉起来,万物生光辉,一切犹如新的一样。小草被雨水洗掉灰尘;小花儿更加干净了;大树如同个小孩子,摇摇身子,淋了场雨。虽然身体打湿了,但是心情却好了许多。

大自然可真是奇妙无比,蕴含着许多奥秘,我多么希望,时间就这样暂停下来,一直暂停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暂停在这个最温馨的时刻,暂停在这个最幸福的时刻,让我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第二篇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剪发,让新的一年“从头开始”。但二月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大名——“中和节”,在天津,中和节也是一场美食节。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天津的风俗是吃煎焖子和烙饼。煎焖子俗称煎龙鳞,寓意煎除害虫;烙出的饼叫龙鳞饼,有保护龙身的意思,老人们还从院门口向家中方向撒灶灰和谷糠“引钱龙”。

在天津,最颇负盛名的“龙抬头”美食是煎焖子。天津焖子也属于凉粉类食品,但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好后趁热浇上麻酱、蒜泥、醋、酱油等作料,清香爽口,回味绵长。另外,早春时节冷热不定,热食属阴的焖子,平衡兼顾,颇有创意。

记得前年的二月初二,妈妈刚给我理完发不一会儿,姥姥打来电话:“你们快来家里吃焖子吧!”我们即刻出发。一进姥姥家,煎焖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餐桌,对姥姥说:“您做的焖子太香啦!”于是洗手、上桌、开吃!

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煎焖子,一边听姥姥讲述二月二龙抬头吃焖子的来历,姥姥说因为白色的焖子要切成扁块,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制作时每片焖子两面又都被煎成金黄,所以用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人们希望它努力治水,保佑丰收年景。

姥姥的话也让我想起我们中国很多的传统习俗,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我想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传承下去。

第三篇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人常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是大人和小孩都要理发的日子。

下午放学后,我就待在家里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带我去理发。我等了一会儿,爸爸就下班回来了,爸爸问我:“小宇,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说:“龙抬头。”爸爸笑了,对我说:“我们去理发吧!”我说:“好的!”就跟着爸爸出了家门。

我和爸爸先来到了菜场旁边的一家理发店,菜场里,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商场。这家理发店里只有一个人在忙着给人理发,她理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在理发店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轮到我们,可是,爸爸还急着回家做饭,就给了3元钱,让我自己找地方理发。

我自己来到了马路边的萍萍理发店,这里的人依然很多,我只好在这里排队等着。

透过理发店的玻璃窗户我看见外面的天已经黑了,马路上的路灯也开了,变的五颜六色的很好看,路上急着回家的人也多了起来,马路上人山人海,变成了人的海洋。

我等了好大一会儿,一位阿姨走过来问我:“小朋友,你要理发吗?”我点点头。阿姨又问我:“那你洗头吗?”我犹豫了一下,说:“洗吧!”于是阿姨让一个姐姐帮我洗了头,坐在椅子上等着理发。

没一会儿就轮到我理发了,阿姨的手很巧,一会儿就把我的头理好了,这时候妈妈也正好来找我,妈妈给他们交过钱,我们一块儿说说笑笑的回家了。理了发,感觉头轻轻的,很舒服!

第四篇

12月1日星期天,晴天但雾蒙蒙的,我和爸爸妈妈坐着大巴车到南京栖霞山看红叶。

买票进了大门,我就看见高高的两座山,右边的这座山在一座大庙的后面,大庙的名字叫“栖霞古寺",穿过古寺我就开始沿着小路爬山了。一路上总能看见一些红叶伸出来,大家见了很惊喜,都在拍照,有的用相机,有的用手机,我也在用爸爸给我的卡片机拍,拍了好多。

山好高、路好窄,越往上越难爬,中间有一段路全是大石头,一点依靠都没有,连棵大树也没有,往下看心砰砰的跳,掉下去肯定没命了,好恐怖哦!我停下来不敢走了,这时候幸亏有好几个大哥哥帮我,其中一个还是外国人,他们帮助我渡过了难关、爬上了山顶。

第五篇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故事来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故事一: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故事二:

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或者炒黄豆)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第六篇

据说农历二月二前后惊蛰这一天,冬眠的龙就被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人们把二月二这一天称为青龙节或龙头节。

在这天,人们会举办大型的庙会来庆祝这个节日。在咱们武陟县万花庄的青龙宫就有大型庙会,人们会在这里祭祀龙王,每逢这时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在这里你还可以买到一些新奇的小东西,比如说琉璃嘎嘣。

哦,对了,还有一个事情我忘了说,今天是一个理发的好日子,在今天理发叫作“剃龙头”。今天放学后,我就和爸爸一块去理了发,明天你们就可以看到我的新发型了。

第七篇

爬到山顶后,爸爸妈妈拿出包里好多吃的喝的,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开始野餐了,吃饱喝足了以后我们下山往红叶谷去了。

红叶谷是在另一座山里面,也就是我进门时看到的左边的那座山。红叶谷好美哦!一条上山的大路弯弯曲曲的通向山顶,路的两旁到处是矮矮的枫树,远远近近的都有。枫树的叶子不大,上面大大小小的好多角,很红很红,红的象小姑娘的脸颊,红的象天上的太阳,红的象一团团火焰,红的象一朵朵艳丽的玫瑰花。我一下子想起了语文第4课学的〈山行〉,里面的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不就是描写现在我眼里的景色吗!我周围的游客都用相机“咔咔咔”拼命地拍呀,他们都想把这美景带回家吧。

为了留下纪念,我还在红叶谷的商店里买了一条蝴蝶和枫叶做成的标本带,漂亮极了,我好喜欢!

时间不早了,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下山回家去了。

第八篇

我至今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垢桃”。

——题记

你的头(发)已经长得和“垢桃”一样了,这是爷爷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没见过“垢桃”,也从未听其他人说起过,以至于我怀疑这东西到底是不是存在于世。但是每次一听到这句话,就意味着我要去理发了。

我非常不爱和爷爷一起去理发,因为爷爷总是为了省钱不肯去理发店,于是超市里的几元快剪和街面上的理发摊就成了我爷俩常去的地点,理起来不是冷水洗头就是推子夹头发,总之没有一次是良好的理发体验。回到家以后,必要遭到奶奶的数落:“你看你领娃理了个啥发么,和狗啃一样。“哎(二声),你看你说的,男娃的头,理净就对了,理那么好看卒(做)啥?”在爷爷奶奶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中,年幼的我总是爬上柜子,坐在大镜子前左看右看自己的头发,或是偷偷从冰箱底下的冷冻室里摸奶糕来吃。

只要我和爷爷在一起,那二月二是必然要理发的,这一天爷爷会带我去好一点的理发店里理发,如果我不和他去,他会耐着性子给我讲:“哎(二声),今是二月二,要理头哩,要不蛮(总)发烧哩!”,如果我还不去,爷爷就会诱惑我说:“走,走路上爷给你买个吃的,买个可乐喝。”夕阳下你就会看到一老一小走在墙根下,孙子的手里拿了个冰棍,爷爷给孙子不厌其烦讲每年都会讲的“龙抬头”的故事。

当我读大学离开了家,每年的二月二,爷爷还是会打电话给我,问我理没有理发,我有时候会故意逗爷爷说:“我没理”,爷爷就会告诉我:“哎(二声),二月二要理头哩么,不理头像个啥样子!”,我就继续逗爷爷说:“头长得已经像‘垢桃’一样了”。电话那边爷爷就会生气地说:“那多难看,你得是(是不是)缺钱了,缺钱爷给你点”。我看爷爷急了,这才告诉他老人家:“理了理了,二月二能不理头嘛”。爷爷这才满意地挂了电话,其实我没理,第一是因为学校周边理发太贵,我一般攒长了再理,第二纯粹是因为懒,挂了电话以后,我会摸着自己的头说:“男娃的头,理那么短卒(做)啥”?

这几天学校组织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我看到了我们班一个男生的头发长了,我对他脱口而出:“你的头(发)已经长得和“垢桃”一样了”。看着孩子疑惑的眼神,我说完嗓子眼里仿佛灌满了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话来,只好摆了摆手作罢,心里想着:“二月二要理头哩,不理头像个啥样子么!”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又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算了,不想了,理个头罢了。

第九篇

二月二,乃青龙仰首之日,亦春回大地之元日。此日,百花放,碧草俏,千鸟歌来暖风熏。

天穹云淡,风吹苞绽露笑容。百姓赴郊,心悦不已。吾与亲同乐,漫步花草之芳径,触自然之魅,品春日之情。春日之元,景轻盈,心飞扬,如极乐之境,浪漫风情充之其中。

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二乃春之始,承冬之清雅续春之美好。大美兮!

第十篇

由于正月十五辽宁地区的一场暴雪,市政府将燃放烟花改在了今天。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人们都说:“二月二,龙抬头。”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是和古代天文学有关,每年二月春分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晚上上完美术课已经7点了,我和妈妈急急忙忙地来到民主路上向市政府走,这时路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我们到了京都岗那就不能往前去了,于是靠边站了下来。在我和妈妈的前后左右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人潮如流。

这时候,焰火已经开始放了,我看一种焰火正出神,另一种又把我吸引了,它们有的像蝴蝶飞舞,有的像金蛇直冲云霄,有的在天空中像一颗心……我最喜欢的是那蝴蝶形的。在我刚到的时候,它就刚出现过一次,我就喜欢上它了!它先是出现一个蝴蝶的身体,然后两个翅膀再出现,可是它来得慢,去得快,一下子就没有了!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它只出现过一次,很漂亮。随着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几个字母,好象是:ILOVEYOU!那烟花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看得人眼花缭乱!也有普通的烟花,它是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菊花,好看极了。突然,我看到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看见孩子们在焰火的海洋中高兴得手舞足蹈,大人们也已笑得合不拢嘴。烟花放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结束了。人们谈着,笑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民主路上又显出了夜晚的宁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