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务虚笔记读后感摘抄

务虚笔记读后感摘抄

《务虚笔记》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6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务虚笔记》读后感(一):透彻心灵的悲伤

今天又在豆瓣上见到这本书,就想起了那高中时看这本书的时候

那时看完这本书后

就欣赏史铁生这人了

情节忘得差不多,却记得一种透彻心灵的悲伤

也许只有史铁生这样的人生才能体会吧

《务虚笔记》读后感(二):来自心魂的叩问——读《务虚笔记》

史铁生在写作《务虚笔记》的漫漫长夜,写下了如许耐人寻味的话语: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在写作之夜里,不尽的思绪纷至沓来,在作家的印象中,时间与空间往来自由,不受限制,人物之间随机的穿插、混淆、重叠,既一矢中的,又漫漶不清。

在给柳青的信中,史铁生坦言,《务虚笔记》亦可称为《心魂自传》,说它是一部小说,只不过是因为实在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不关心小说是什么,我只关心小说可以怎样说。”史铁生的本心也不在于塑造完整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以及诸如此类的我们耳熟能详并引以为教条的所谓“典型人物”,他甚至断然否定作家塑造典型人物的能力。书中人物的名字皆由字母标出,诸如残疾人C、画家Z、诗人L、医生F、女教师O、女导演N……所有他笔下人物的经历,统统构成了他清夜自思的心魂历史。随着作者各种意识彼此混杂交织、奔腾涌动,有如静夜海波的潮涨潮落,我们得以窥见他那残缺的躯体中亘古不息的生命律动。

史铁生相信,一个作家无论写什么,都是在写自己。——这样的话郁达夫说过,古今中外许多其他人也说过。这个在二十岁上就注定要与轮椅终生陪伴的少年,这个不得不终日在废弃的古园中苦思冥想、质问人生的少年,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风霜,已经可以坦然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沧桑浮沉。残疾与爱情是史铁生摆脱不了的永恒的人生命题,《务虚笔记》是作家试图破解人生密码的生命寓言。在这里,作家对诸如叛徒、欲望、昨天、差别、无极之维等命题进行了哲学高度的思辩。或许,在一部小说中过多的进行此类的思辩,必然有伤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提供完满答卷的作品,在岁月的风侵雨蚀中,往往会变得可笑和可鄙。——作家余华曾为此写过一篇短文《我能否相信自己》。然而,心魂的游荡又使得作家不得不在作品中留下大量生命的思考,心灵的独白。这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悖论,也是《务虚笔记》的优点与缺陷。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史铁生关于少年初恋觉醒的一段描写,那种生命的真诚在无情的现实中被耻笑、剥夺的描绘,看后让人为之战栗。在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肇事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角色。

在阅读《务虚笔记》的心灵之旅中,让人有如沉浸在一片无涯的记忆之海。载浮载沉,个人渺小得恰似风雨中的一叶孤舟。十分奇怪,我时常想到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也许这两位作家没有什么可比性,那位在二十岁上就注定毕生困居在小屋里的少年,在当代中国就得到了世人的承认。而被后世誉为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开山大师的普鲁斯特——此种后世追认现象,在文学、艺术界已屡见不鲜。其创作的长篇巨作《追忆逝水年华》,即使对于专攻文学的人,也如面对着壁立千仞不得不望而却步。

对于现代主义的意识流作品,常常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作的《尤利西斯》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在兰登书屋的“二十世纪英文小说一百强”的评选中荣居榜首。然而在博尔赫斯看来,《尤利西斯》基本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原因在于该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过于晦涩难解。事实上博尔赫斯本人的作品,也常被人认为如同一座记忆的迷宫,充满着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和穿透力。自然,这亦不过聊备一说而已。

《务虚笔记》读后感(三):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一打开这本书,作家史铁生就向你展示了那个写作之夜,混沌未开似的寂静,一个睿智者的自言自语,关于死亡和结束,也是关于生存和开始。死亡和生存,结束和开始是辩证的,是不分彼此的: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 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 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接着作家就他的出身年月和甫有意识的时日之差别,阐释了过去、将来和现在对于我而言的意义:我站在今天设想过去又幻想未来,过去和未来在今天随意交叉,因而过去和未来都刮着今天的风。

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真实地占有现在吗,现在有多久这一系列问题,作家自问自答: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一旦被意识到就已成为过去。/ 现在是趋于0 的,现在若不与过去和未来连接便是死灰,便是虚空。/ 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

作家从时间的维度印证了真实的虚妄,那么,真实到底是什么?一个唯心的观点: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真实在心灵里雕铸我的印象,顺便雕铸了我,由此得出悖论: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 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我在阐述这个写作之夜作家的思辩的时候,很多地方不得不引用作家的原话,我很难用自己的话来抽象概括这些原本已经很抽象的哲思,这很像禅宗说的“不立文字”,能够准确说明事物的是事物本身,而能够确切表达作家思想的是书本身。我只能鹦鹉学舌,我无能为力。

这个写作之夜是个大而寥廓的苍穹,接着小说所要发生的一切都被它笼盖着,俗世男女分分合合所要演变的一切都逃离不开它的荫庇。作家就是站在这样视角俯瞰着,小说就是这样拉开帷幕。

我不想赘述这本书的任何情节,我不想唠唠叨叨说某男某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因为作家想说的这不是这个,所以作家索性连名字都没有给他们,他们由一个个符号替代:残疾人C 、画家Z 、女教师O 、诗人L 、医生F 、女导演N 、政治家WR……这些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情节呢,通常小说最吸引人的情节,在这里也是不重要的,它可以被一再重复。相同的情节,相同的遭遇被几个人,画家Z 、诗人L 、政治家WR一再重复地演绎着,而女主人公也在女教师O 、女导演N 、女孩T 之间变幻不定,这些对于作者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感悟,每个人受到的影响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心魂起点与去向都不同,这才有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也许,由此可以看出作家并不是要表现一个或几个人物的完整的形象和历史,也不为记录一个或几个偶然发生的悲喜故事,他要表现的是对生命的一种印象,表现这种印象的真实。这正是所谓“务虚”。

“存在的核心是一种虚空,就象我之所以了解我自己是因为我通过与别人的心灵沟通以后对自己的体察,这种沟通并不是一个实在的接触,而是依靠我的一个设想、一个回忆、一个诉说,这些内容都属於无形的,是虚空的。”——史铁生

可以这么比喻,如果说这本小说是一个舞台,小说里的主人公进进出出在舞台上展现人生,然而他们不是主角。就像模特不是主角,主角是设计服装的设计师。这个舞台的主角是一种形而上的理念,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哲思。所有的演出都是为了印证,印证这个写作之夜,或者其它。

所以,我无法说明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我说了一点,必然遗漏其它,我捕捉到了这个,不觉疏忽了那个。整个小说是浑然的整体,我无法抽出其中的一丝一线来说这就是它。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 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可是我还是要说我非常非常爱这本书。在这个园子里头的许多人说我是理性的,也许理性的人会和我一样爱上这本书。书中俯拾皆是的问题引发着我的思考:

爱情是什么?那不泯的欲望都是从哪儿来呀,要到哪儿去?欢乐的肌肤相依一向都是走在怎样的路途上?那牵魂摄魄的所在,都是什么呀?

灵魂是什么?灵魂在哪儿?我在我的身体里吗?可是找遍我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找不到我,找遍我的大脑的每一个沟回也都找不到我。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吗?那你为什么苦苦地抛弃这一个,又苦苦地追求那一个?价值,可不是吗?否则你根据的是什么?你的爱与不爱,根据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源于什么?……

这些问题,有的,作家回答了,在书中;有的,则没有答案。当我走进这本书,我跟随着他苦苦思索着。当我走出,我发现,我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