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摘抄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摘抄

《青年的四个大梦》是一本由吴静吉著作,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2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一):青年的四个大梦

青年有四个大梦;在十七岁到三十三岁间,关于自我追寻的四个大梦,会持续地影响一生。

青年有大梦,第一个大梦寻求人生的多元价值,是对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期望;

第二个大梦是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找到给予他鼓励、倾听他诉苦、分享他成就的良师益友;当知识经济、创意产业等开拓了新工作,而新工作需要新态度;

第三个大梦是终身学习与志业;

爱情、友情、亲情、伙伴情的需求,则是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人性之第四个大梦的追寻。

青年有大梦,人生价值、良师益友、终身志业和爱的寻求。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二):爱与被爱是需要经营的!——读《青年的四个大梦》(二)

青年的第四个大梦是:爱的寻求。

0、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是啊,什么是爱!

现在张口闭口说“我爱你”的人,他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爱呢?我不知道。

电影《爱的故事》中说:爱是永远不必说抱歉。

1、爱的三个共同要素(大众理解)

第一个共同要素:爱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非理性的。

第二个共同要素:爱是可以克服一切的。

第三个共同要素:爱是爱定一个人(one to love )也即是只能有一个对象。

2、爱情三要素(实际上的)

第一个共同要素:爱念或依附

第二个共同要素:关怀对方,奉献

第三个共同要素:亲密行为

3、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1】“选择性的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看到所有的东西,而只是选择一些我们要看的东西,其它东西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2】“月晕现象”:先入为主。当自己特别喜欢某一特定,往往就会在对方身上找到那样的特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扩张,最后就以那一点来代表整个人。

4、为什么小别胜新婚?

【为什么小别胜新婚?】据《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男人在亲密关系中会不断处于升温->逃离->升温->逃离…的亲密周期之中,当男人逃离时应给他留出独处空间,他会自己回归的;如果在逃离期不给他独处的空间,他可能就永远过不了这个周期而一直处于逃离期。小别胜新婚,应是度过逃离期男人的回归。by @阿懒

5、影响爱情的因素

1)郎才女貌的观念

2)选择配偶的观念

【“工具型”选择标准】满足安全感、经济上的需要,可称之为“工具型”选择标准。

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财务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基础,包括爱情自由和婚姻自由。

【“表达型”选择标准】满足心理的需要,追求人际间的和谐及感情的和睦,可称之为“表达性选择标准”

•比较理想的是适度实现工具性价值,而努力追求表达性价值。

6、爱与被爱是需要经营的!

“爱”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

常听到的有“爱人的不被爱,被爱的不爱人,相爱的终会离开”。爱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走向聚合的爱。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三):青年四梦

来源:吴静吉《青年四个大梦》 莱文森《生活四季》 1.人生价值。 追求什么?求真?求美?求善? 快乐,智能,美感,经济,人道主义,权力,宗教信仰。何为重。 2.良师益友。 师法自然?以书为友?不如真实社交。 主动寻找,才有机会,才可能有更多不同类型良师益友。以深和广分,创业精神型影响巨大,机会主义最多。建立自己的三八社群。 3.终身志趣。 t型a型,哪广哪深? 如她所言,“抓住春天”可笑至极,而我总被圈入,实在软弱。 为什么而生呢? 4.爱的追求。 喜欢?(好评价,尊重信心,物以类聚) 爱?(attachment 依附思念,do everything for you 关怀奉献,intimacy 亲密行为,尽在不言中) 5.成败 能力兴趣? 努力追寻? 环境工作? 运气命运? 挫败的可能,缺乏安全感,多疑,报复,批评埋怨,依赖,工作效率,优柔寡断。当再接再厉,代替,迂回,重新确立,升华创造,解嘲,集思广益。 清清楚楚找到自己,建立了亲密关系,不在亲密关系中迷失自我,失去独立不会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不会落单,孤立。 足矣。 附:此前形势与政策作业,扯淡过青年四梦,贴出,多抄袭(划掉)开智文章。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四):青年有大梦

全书的框架和最核心的概念是基于发展心理学家李维逊(Levinson)的提出的理论:人生四季。

李维逊原本一开始是研究中年人的生活,探讨为什么有些中年人生活愉快,职业生涯发展很好;有的中年人命运悲惨,一事无成。结果研究时,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年的发展不得不追溯回青年时期。

在十七岁到三十三岁间,青年的四个大梦,会持续地影响一生。

多元价值:你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良师益友:你找到了提醒你、教导你、鼓励你、倾听你的导师了吗?

终身志业:你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什么?你的使命是什么?

爱的追寻:你是否拥有了美好的爱情、友情和亲情了?

在青年时期能否把握住这四个关键节点,影响了你后来的中年和晚年的生活。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一般般,而且书中主要引用的两个理论我不是太认同。

第一个是马斯克需求金字塔(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我觉得人类动机并不是以层级的形式出现的。马斯洛阐述:“人类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才发展到高级层次的需求。”

可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为什么会为了实现自我实现需求而放弃实现安全和生理需求呢?

很多人听说过需求层次理论后都会得出一个直观结论:底层需求如果未满足,高层需求谈不上。

所以找工作的时候经常将薪酬收入放在第一位,白天工作,养家糊口。先要温饱,再求兴趣。而不是优先考虑自我实现:这份工作做起来有没有成就感。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研究学者迪纳在 2005 年到 2010年,调查 123 个国家十多万人,发现即使人们在危险环境下,也不是不能快乐,部分加尔各答贫民窟人们,他们虽然不满意贫困,但是因为在家庭和朋友方面富裕,所以依然快乐。

也就是说,研究建议你追逐内心乐趣,把握内在动机。况且,普通毕业生在城市中要找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有那么难吗?既然能找得到糊口的工作,为什么不选择能让你更快乐的那份工作呢?

遗憾的是,这种分层结构仍然是社会学研究、管理培训以及中等与高等教育心理课程的流行架构。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由爱德华·L·德西(Edward L. Dec)和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共同提出。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前提下,基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

第二个是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

加德纳将智能禀赋划分很细,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一套智力组合体系,但是人类的智力并不是有几种模块(数学、语文、音乐、空间等等)复合而成的,而且也不是既定的。

由斯坦维诺奇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人类的心智可以分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你不是要去提高某几项智能,而是去强化你的反省心智,习得理性思维。

《青年的四个大梦》读后感(五):建立“三八社群”——读《青年的四个大梦》(一)

2014/10/22--10/23读完第一遍。

0、青年有大梦!!

人生其实就是自我追寻的历程,自我追寻什么,自我追寻的是青年的四个大梦。何谓“大梦”,就是与整个人生有关的。

•【1】人生的多元价值;

•【2】良师益友;

•【3】终身学习的职业或事业;

•【4】爱的寻求。

1、什么是“三八社群”?

在第二个大梦“找到给予他鼓励、倾听他诉苦、分享他成就的良师益友”中,作者提到:建立自己的三八社群!

“三八社群”:

【1 说三】人们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的“三人”未必就是三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不过朋友似乎三人一组最为理想。三人容易分工合作,三人可以行动自如,也可相互制衡。不是有“铁三角哥们”“三个臭皮匠”之说吗。

【2 道八】从八大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组成不同的社群团体是非常好的,因为人各有“智”,依照个人智能特长,组成团队,拥有社群就可以从个人本身的经验、专长,阅读的资料等,串联发展到社群整体,增加智能的广度。如果建立的社群是在同样领域,就可能因为互相交流而更具深度。

2、八大智能

1.语文:对文字和语言的声音、结构、意义和功用的感觉敏锐。

2.逻辑-数学:对逻辑或数字形态的认知能力和灵感度高;具有处理复杂前因后果的推理的能力。

3.空间:能准确地感知视觉-空间世界,表现出不同视觉的变化能力。

4.肢体-动觉:能有节奏地控制身体动态和有技巧地用手操作物品的能力。

5.音乐:创造并欣赏旋律、音节和音质的能力;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

6.人际:对他人的心情、性情、动机和期望的认知能力强,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即拥有同理心的能力和表现行为。

7.内省:能相当精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评估自己的情绪生活,并能在复杂情绪中区辨喜怒哀乐和自我定位的能力。

8.自然观察:能够辨认一个团队或是物种的成员:能够区分同一物种中成员的差别;能够认识到其它物种或类似物种的存在;还能够正式或非正式地把几种物种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

3、通过社群了解自己

(图片发不上来)

(1)自由活动领域——公众我

(2)盲目领域——背脊我

(3)逃避或隐藏领域——隐私我

(4)处女领域——潜在我

4、三八社群的特色

良师带有益友的特质,益友也是良师。

5、如何建立“三八社群”?

——联结导师(mentor)和益友。

寻找良师益友的时候,大概有两个判准:一是良师益友的广度,一是你与良师益友关系的深度。所谓广度,是说你的良师益友不只一两个,通常有许多个,而且科恩能够来自不同的领域。深度方面,就是要对每一个良师益友彼此保持关心。

6、以成长性团队为要,重分享

•先交朋友,不要有压力,酝酿一种“自然分享”的氛围,然后逐步开发自己的脑力、茁壮自己的多元智能。

•社群或团体也不见得每次都要有很严肃的主题。

•不同的智能、不同的人所观察所体会的也不一样,透过分享就会了解同样事物的不同面向,这次才是建立社群的基本概念。

•掌握分享的原则与态度

7、建立“三八社群”的意义

——师友夹持。

个人而言,达到“交流的渴望”

集体而言,达到“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的效果,社群中的某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突破,就会迅速变成社群整体的突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