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是一本由陈建英 / 文丹枫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读后感(一):不到位,翻看即可

什么是“社群”?把社群两个字分开来解读,即社交群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交平台和社交方式,我们在QQ、微信或者来往等任何一种社交工具上开展的社交的行为都是如此。社交平台带动的群体背后承载着一个平台,这种社交关系工具搭建平台被称为社群。 在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已不再单纯地强调产品的功能、特性、价格等因素,而是更加注重附着在产品功能之上的东西,诸如情怀、诚意、口碑、灵魂等,从而建立情感上的无缝信任。于是,基于共同的兴趣、认知、信仰、梦想与价值观的用户自发地形成社群,通过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他们对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这种建立在产品与粉丝群体之间的“情感信任+价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就是所谓的“社群粉丝经济”。 内容是媒体属性,用做流量入口;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流量沉淀;商业是交易属性,实现流量价值。 要想建成一个社群大概需要以下3个因素,如图 (1)共同的目标 人与人之间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因此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社群是比较容易的。 (2)高效率的实时工具 在PC时代因为缺乏比较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因此建立社群比较困难,但是有了移动端的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也变得非常容易。 (3)社群成员能够进行一致的行动 有了共同的目标再加上协同工具的帮助,成员间开展一致的行动就变得相对容易些,从而也能促进社群的稳定性,增强社群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罗振宇在发展10万会员的时候也使用了特殊手段:第一次招收会员只发5000个号;第二次招收会员的时候只开放24小时,但是缴纳会员费只允许使用微信支付,目的就是挑选到最忠诚的会员。 罗振宇认为愿意付钱的人相比那些不愿意付钱的人来说会更加忠诚,对罗辑思维是真爱。会员分设两级,一般的会员每年要缴纳200元的会费,而铁杆的会员则需要交1200元,目的也是找到“罗辑思维”最需要的人。 建设社群生态不像是组合普通的商业环境那样具体,社群生态的概念是抽象的。简单地说,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相似,社群生态由高层次到低层次依次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如图2-2所示。 社群需要:将需求落实成产品与服务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读后感(二):发展社群粉丝经济的速成手册

在移动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迅速发展的当下,新兴媒体、社交网络和平台也花样繁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此同时,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迅速成长——社群粉丝经济。当商业界企业界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时,当投资人创业者在热切关注时,当普通网民看的眼花缭乱时,一本《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的书应运而生。

在互联网领域解读分析一个新生事物,既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困难重重甚至拧巴。说容易,是因为它是新生事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深入了解、关注、系统研究的不是很多,加上衍生拓展的,以及自己科学预测的,很容易就可以洋洋洒洒弄出一本书来。说不容易,是因为要从专业化、实操化方面解读,往往需要大量的知识和资料积累,需要对素材进行甄别取舍,再进一步升华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能靠谱地预测分析这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前景,就更需要费心思、下功夫了。这本书属于后者。

该书对新兴的社群粉丝经济进行了深耕和挖掘。比如,在介绍老牌社交工具微博和微博营销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案例,从而得出结论。当然,这种深耕和解读,在书中的每个章节中、每个社群粉丝经济解读中都有体现。在每章的结尾,作者还详细、全面解读了社群粉丝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比如逻辑思维、小米手机、陌陌、海底捞等,就是通过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让观点和见解有了现实的支撑。当外行在看看热闹时,专业的人士往往透过热闹的表面去分析背后的规律。基于专业的视角和精神,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获知有价值的知识体系。

一本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书籍,专业、靠谱是首要因素,能指导实际操作、科学预测前景是关键所在。这正是该书的一大特点。本书作者陈建英、文丹枫长期致力于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观察研究,并且建立有自己的培训机构,能接触到大量的互联网经济实例,在长期的实战中积累了大量的心得和经验。作者自己被网友、朋友称为“互联网女神”,时刻处于社群粉丝发展的风口浪尖上,对社群粉丝经济的体验、关注和研究更加接近实战。在本书中,作者几乎对每种热门社群粉丝经济的操作运营进行了分析,有发展方向定位的,有总体布局的,还有细化到具体环节的,说它是一本“发展社群粉丝经济的速成手册”也不为过。比如,在分析解读当前正炙手可热的微信营销运营时,作者指出“微信营销具有一些固定的规律,具体来说,企业要坚持七大原则,把握七个关键点,还可以参考八点经验。”然后,逐条逐项进行详细说明,这就相当于手把手地教你怎样去运营微信营销了。

在催生社群粉丝经济的新媒体时代,评价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程度时,Davis1教授运用理性行为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它包含两个主要决定因素:一是感知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二是感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系统的程度。本书的“感知有用性”似乎更突出一些。

在电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都会飞”,兴奋过后,还应该想到它的潜台词或者反面,那就是“当风停的时候,摔死的肯定也是猪。”站在风口上,飞起来也许很容易,但是飞起来后怎样拥有一双翅膀平稳落地,也需要我们反思和思考。

孟人梦言 于2015年7月10日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13396582@qq.com。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读后感(三):解谜粉丝与经济学间的关联

流言终结者节目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这里能用科学解读看似匪夷所思,无从下手的传言。神奇的是,不需要观众有多高深的科学基础,通过视频,便能轻易了解真相。虽然不是每次实验都成功,但风趣幽默的过程足以让我们享受这趟科普旅行~

类似的,本书在普及度与趣味性上都占有优势。尤其举例的书中案例,基本都属于“年度事件”,普及程度更是街头巷尾。书里把这些重新剖析解读,为我们还原出如何从社群体系中挖掘经济利益。此外,结构上也 很用心,先用图片汇总标题,再用文字说明每段作用。最后用一个【商业案例】巩固前面的知识,增强本书实用性。

本书定位于揭秘社交现象背后的规律,通过数个经典案例,让我们学会用智慧创造价值,通过一系列举动,来筛选优质粉丝,增强品牌价值。此外,由于文章很系统,所以能更快吸收其方法。

————————————

继承而非独立:

诚然,我们已经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引爆现象”变得更加容易,“上头条”成了手段。我们不再厌恶炒作,而用这些新闻打发无聊的时间。

对于新型创业者,当下的模式模式仿佛拥有无限可能,无限机遇。太多的一夜成名让他们疯狂,从而忽视了其中风险。书里,用直白的道理阐述质量为先的理论,用残酷到近乎无情的语言让读者清醒。没错,当下是有很多机遇,但想要持久发展,还得按老规矩来。

品牌与起步:

品牌价值,如今已不再神秘。对奢侈品来说,品牌更是远超过质量的关键因素。版权之争在发展期会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书里用小米创始人举例,说明在创业之初,雷军就对小米品牌有准确认知。利用互联网培养粉丝群体,利用高配低价成为手机卖点,利用口碑打通销售渠道。结果呢?如今的“米粉”遍天下,“性价比”更成为小米优势,对小米的好恶也是七三开,但无可否认的是,小米的影响力已足以产生价值。

粉丝社群的力量:

老罗曾经公开招募会员我是知道的,只是发现需要200元年费时,拒绝了~没想到那次的招募居然限定名额,也在书中成为一次经典营销。

后来经过2个成为会员的朋友来说,200元很是超值,且不说会员能享受更多福利,老罗创造的活动也是创意又实用,共同爱好更能保证社群的友好交流。同是老罗粉,人品当然不会太差。

但作者挖的更深,从活动之初的人数设定开始,这就是个局!依照老罗号召力,收个几万会员不成问题,但考虑效率,还是限定了人数。支付上,更是限定微信这一种方式,保证了会员的活跃度,适当的价格,更是提高了会员价值。这么一分析,实在想为老罗点赞!

—————————————————

此外,书中用很多图表揭示当下社群结构,引导我们如何利用社群搭建出适合自己的平台,粉丝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读过本书,估计对营销的实质都有深入了解,足够让我们不会轻易被骗,也能更会骗人哈哈~

所以,除了对创业者的实用性,咱普通人用它科普下知识,武装下头脑还算相当不错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