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炎夏之都读后感100字

炎夏之都读后感100字

《炎夏之都》是一本由朱天文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炎夏之都》读后感(一):这书就是一场远处的雨,站的这么远的我还是被淋了个透澈。

朱天文说自己写不过生活本身,所以有时不想再写字。其实生活不过是堆后院割下的杂草,或者昨日褪去的衣衫,又或者隔壁阿姨端来的饺子。能写的靠近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只是天文要求太高。

炎夏之都是她一个重要的作品,更是我对生活的另一种认识。这场远处的雨,把站的这么远的我淋了个透澈。

《炎夏之都》读后感(二):有点冷

......

年轻的时候,只晓得去爱。

常常说戏当中,甄梨看着众人面前的乔樵,忽然会觉认生,台词要念不下去了,乔樵只顾导戏的专注和严厉,停下来奇怪的看着她,她就继续念下去,心想跟乔樵的一切都完了。

录影完,两人一起去吃夜市,乔樵问累不累,她摇摇头,乔樵为她叫一碗猪肝汤,她安静地喝,安静地想乔樵是永不知道自己已重重一跌过又爬起了。

总是这样她孤单一个人跌得鼻青脸肿,没有人可以分担一点点。

甄梨和乔樵日日夜夜同在一个世界里,但她从来没有如这样一段日子里感觉到两人形同陌路。

......

作者冷冷的看着甄梨鼻青脸肿跌入这孤单再也没爬起。

我竟不觉朱天文可恨,也未觉甄梨可怜。

可虽远远的看着的是别人的故事,心却是有点痛的。

《炎夏之都》读后感(三):带我走吧,只有一次也好

是不是每隔一百年都会有一个王子从未来出现为寻一包万宝路颠覆一个女孩子?陷落在JJ王子和美美的事情里抽拔不出的何止只有程佳玮,到了重感冒的境地怎么都醒不了,天旋地转地一点点除掉记忆。不要嗔怪他,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自己承受结局,悄无声息。他和她的希望找不到交点,彼此都只能放弃,回到了未来会否还思念这个小小的生活的新手。

就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众星捧月般的女孩,无福消受人间芳美龌龊种种,何苦要绕路而行。以为把握只此一次的放纵和主动,即可脱离已有的二十年人生,重生为广告画上知性美女。怀着嫦娥一口吞下灵药的勇气与决心要双双幻化成仙,只可惜王子没有脸只好消灭不见。我不愿去洞穿她的心事,她活灵活现在我眼前,灵秀却病态,密闭容器内里绵密,无法定义只能猜测。这一家人各安一隅,满怀心事。穷困多好,信念里只有多年前的金手镯,不似这些感性人物欲掌控又想依赖,轻轻一折就断裂不复完整。交织了广告文案的情节里只看到佳玮与母亲自言自语,纠缠在那些小事情里,凡人那,你我皆凡人。

就是痛恨那些小事情!希望寄托给了未来,就带着我远走高飞,一次也好的。不成功便成仁罢。不管如何,少女梦还是要做的,王子的形象终会有现实的映照,那一刻在苍茫夜色静谧黑暗中敲打心扉,沉闷的声音中就这样沦陷。

《炎夏之都》读后感(四):炎夏之都

今天翻出朱天文的《炎夏之都》,这本书我反复看过几遍,每每觉得看不进去其他书的时候,就把它翻出来读上两页。

我很奇怪,同事胡兰成的弟子,朱天文和萧丽红是如此的不同。萧是沉默中带点默契,很细致柔情的女人情怀;而朱天文却是犀利、淡漠而且辛辣。她们两个都深受张爱玲的影响,只是走向迥然不同的两个极端。

看萧的书,感觉她总是在故事里面的。而朱天文则是冷眼旁观,给你讲述一段段生命。

朱天文的小说里,通篇充满淡漠和苍凉,对生命,对周围环境,对自身个体的无奈感。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个故事。分别是《伊甸不再》、《安安的假期》、《风柜里来的人》、《最想念的季节》、《柴师父》还有《炎夏之都》和《带我去吧月光》等等。

这里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安安的假期》《炎夏之都》和《带我去吧,月光》。

大概是因为写电影剧本的关系,她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烈的画面感。象台南夏日里的浓烈,潮湿,带着热带水果芳香而略带腐烂的气味。风扇在透过阳光的灰尘里转动,而一段段前尘旧事,就这样再岁月的流逝里灰飞烟灭。

而故事里的人,从外观到性情,就以各种不同面目的哀伤姿态挽留青春,不断增加人生的可能性。把这一切换到我们的生活里,也许是同样的,因为知道青春苦短,所以不断的折腾,极尽这一段日子里能发生的所有的可能性。 悲哀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阻止青春令人惋惜的老去。

朱天文一种残酷的姿态描写人生腐坏的一切,人生的种种窘迫脆弱,青春的伤逝。而更残酷的是她把这种灰飞烟灭描写得如此自然从容,若无其事。

我时常说,朱天文的文章里,有种家国天下的气势。 这种气势,超出了女子写字惯有的柔情含蓄,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面而来。

这种残酷在于,一个青春不再的男人,在寻欢时摸到年纪可做孙女的十七岁女孩凉软的胸乳时,”肚底抽起一丝凌厉颤动:,很悲凉的察觉一下子四十年过去。这种哀伤,恐怕不是浑浊的眼角落下的一滴眼泪和一丝苦笑,甚至于一个无奈的眼色可以缓解。

我们终究要孤独的老去,靠记忆存活。而记忆是如此的不可靠,我们只记住自己想记住的事情,于是回忆都是一件不可推敲的事情。

在书最后,有一篇詹宏志写的评论,其中提到:混哥混妹们也许最容易感觉到沧桑。在“这个圈子里,三十岁已经很老,很老了”《肉身菩萨》,因为他们曾如此用力的抛掷青春,把未来的可能性耗尽了,等在前面的不是什么光明多彩前景,而是属于更年轻人的世界里“不断猜测,疑忌,自惭,渐渐枯萎而死”《红玫瑰呼叫你》。因而我们知道,“混”是多么奢侈豪爽的举动,流星穿过气层一般,火柴划过磷纸一般,瞬间的摧残和永远的黯淡。

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最残酷的吧。

我想了想,我为什么喜欢《带我走吧,月光》。也许对我来说,这样一个故事更符合生活里的常态。而《柴师父》,我的这种不接受的情绪也许是因为这当中所展现的故事带给我的苍凉悲切感超出我的心理承受范围,让人难受。

《炎夏之都》读后感(五):所有东西都在奔向消亡吗?

这两日,都在看朱天文的小说集。高三忙,也只得偷空看。薄薄一本书,装在我新买来的方格包中,陪着我上公车下公车,走路,办公室里阅读并且发呆,以及一次在医院的无聊的等待。到今日,将里面的故事一个一个粗糙地看尽了。

下春雨,但是绝不缠绵。昨日下午把路面淋湿后,今天又亮起大太阳。可是心还是灰凉凉的。大概受了小说的影响。又或者是,生活本来如此,让我与书中的主人公们来了一次共鸣。朱天文太冷漠。我觉得她比张爱玲还冷。骨子里都是冷冷的。小说里自然也是在写爱。可是这爱,让人添出多少惆怅甚至悲凉与幻灭来。乞求爱的,得不到爱。得到爱的,因了世俗又失去了爱。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孤独的人,特别是女人们。

《伊甸不在》里常常“顽皮豹坐在阳台上,看脚下错错落落的屋顶一叠一层远去”的甄素兰,说总有陌生人差遣他们的影子来看她。

《带我去吧,月光》里自小受家人宠爱的佳玮,为了来出差的男同事的几句玩笑话而误了情,生了浓稠的思念不管不顾地跑去香港却吃了闭门羹,回来之后自闭起来竟得了失忆症,生活终究是恢复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感却停留在页面绘散不去。就算是《桃花人家有事》里任性嫁了老夫的淑簪,一张嘴从文章头开到文章尾,折腾到头也还是有苦无处诉的主。以为嫁的是风流才子好书生,不料婚后才知晓他既不懂攒钱还爱赌成性,隔着海峡还有当年的娇妻和年龄比自己还大的儿子。跑是跑不掉了,只好忍着。开了面馆又开家庭美容馆。最后朱天文说,淑簪的这一生,一半是命中注定的,一半是她自己做出来的。这话想着想着就说不通了。命运啊人数啊自做或是自受啊谁说得清呢?

朱天文成长于书香门第,家庭和睦,我真难想像她如何能够那么贴切写出那凄凉的心境和那无奈的人世。有人用天才来评价她,大概也不为过。只是,话说回来,在人生得意的时候,是不喜看这样的小说的;在人生失落的时候,是不适宜看这样的小说的。偏不小心遇见了,也是不美好的事情。

在看《炎夏之都》前,我看了她的散文集《花忆前身》,里头有一个细节让我一直记着,甚至入到梦中去了。她提到“拂尘”这种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的物品——小时候总爱拿着拂尘扮仙女或是道士。我欣欣然想起我亦有这样的童年经历,可是左思右想想不起家乡话里如何唤它。回家问了妈妈,妈妈想了一下说出的单词,却又让我们觉得陌生。网上搜了搜拂尘的图片。我们用来赶蚊子用的拂尘做工没这么讲究,但扮做仙人还是极合适的。

因了这拂尘,我梦见童年时的我偶遇了一位仙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