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找一盏灯记叙文800字(通用10篇)

寻找一盏灯记叙文800字(通用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寻找一盏灯记叙文800字(通用10篇)。

第一篇

多少次,多少次梦见自己化为一只乌篷小船,荡进那充满诗意的水墨江南……

第一次听说鲁迅,是在初二的语文课堂上。初读他文章便被深深吸引,总是努力想象那碧绿的菜荚,光滑的石井栏,长成人形的何首乌,那赤练美女蛇……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寻找这美丽的风景。从此我便与鲁迅结下不解之缘。多少次我与他一起去看社戏,一起去和闰土捕鸟,一起去看望祥林嫂,一起去抢孔乙己的茴香豆……随着我对鲁迅的日渐了解,终于发现他不仅有一颗善良美丽的童心,更有一颗不畏强

暴、坚毅的心。他告诉我,“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于是,每当我遇到挫折,我便会想起他的谆谆教诲,他的精神宛如一盏照亮我人生之路的明灯。

今年春天,终于梦想成真,带着欣赏与激动来到百草堂,来到三味书屋,来寻找心中的那盏明灯。在百草堂的矮墙下,虽然没有寻到那一按脊背便从后翘喷出烟雾的斑蝥,虽然没有找到成人形的何首乌,可我深切感受到鲁迅的气息,仿佛昨天他还在这儿玩耍呢。走在绍兴的老街上,不知不觉来到了咸亨酒店,要了一碟茴香豆,温了一壶绍兴米酒,在江南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三月,我的心开始陶醉。这里到处是鲁迅的身影,微熏中想起鲁迅的一篇篇文章,想起他的愤世嫉俗,想起他在心爱的学生被杀后那痛彻心扉的呼喊……

我没有找到鲁迅,可我分明已经找到了鲁迅的精神。那是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血沃中原肥劲草”的精神。面对黑暗的统治,面对残酷的暗杀,他没有屈服,奋起反抗,用鲜血去唤醒麻木的国人。既然鲁迅面对如此困难都没有低头,那么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又有何理由退缩呢?面对一座山,还没有爬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这不是一个勇敢的人应该做的事,真正的强者应用鲜血诠释坚毅,在明灯的指引下大步向前。

迷离中,我仿佛看见咸亨酒店的柜台后有一温酒的少年正对着我笑。

第二篇

家里停电了,父亲点燃了蜡烛,微弱的光照耀着我,我随口一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转念一想,古今中外那么多人赞美蜡烛,歌颂蜡烛,可很少有人称赞过为千家万户提供光明的灯呀!无非是小学生写作文赞美蜡烛时拿盏灯来做对比罢了。

有点可悲!有点可悲!

小时候,在我睡觉的时候,床头一直会放一盏小夜灯,在轻纱般的黑暗笼罩下,那一点点灯光显得十分柔和。缓缓地,我便安然入睡。

记得小学时候,为了看完一本现代版的《三国演义》,每天晚上都拿着本书,躺在床上,在昏暗的小夜灯下,贪婪的一页一页翻着书。《三英战吕布》、《智取定中山》,这些故事深深吸引着我。现在想想,当时只是为了看个剧情和内容吧!

还有初三那年,生物地理要记的东西太多!白天没时间,只有晚上在寝室里,站在空调指示灯下,拿着白天做好的笔记,一遍又一遍地默读,一遍又一遍地默背。当时,寝室很安静,只有一盏依稀可见的指示灯和背书的窃窃私语,这才是初三啊!

从小到大,我相信,我们接触灯的时间绝对比接触蜡烛的时间长,可人们却仍然不厌其烦的赞美蜡烛,灯——可怜啊!明明灯是光亮的,甚至,灯早已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了:在远方的游子即将到家的时候,家门外的那盏路灯,便不只是灯,那是一种思念;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前方的一盏昏黄的灯,便不只是灯,那是一种温䁔;在下晚自习回家的时候,那熟悉的位置那熟悉的灯,便不只是灯,那是一种关爱;在你为考试而奋笔疾书的时候,与你相伴的灯,便不只是灯,那是一种坚持……

来电了,家里的灯忽然全亮了,柔和,如同白昼。突然,我的脑海里回旋着一句话:“一座城,万盏灯;暗即明,昼长存。”

第三篇

灯照亮了我们,给予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灯照亮了我们,温馨了我们的家园;灯照亮了我们;使得我们扬帆远航。

这一天是周末,道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几乎每过一个十字路口都要足足二十分钟。不仅如此,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们车子后方的不远处,急救声迅速向我们传来,救护车的来临,让我们手无足措,两旁的车辆死死把我们的车死死地堵住了,现在的移动只是徒劳无功罢了,甚至可能会让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不堪。可是,“救人”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回想起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我父亲那天加班到晚上八点多,回到家中,拿起筷子,夹了点菜,喝了点酒。没过多久,便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大约等了十多分钟,救护车才开来。到了医院以后,妈妈等了三四个小时,手术才结束,幸好只是劳累过度而已。

当时,我的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道。与此同时,路上一百多号车不约而同地移动了起来,往路边靠去。所谓“众人齐心,其利断金”,纵横交错的车子也变得井然有序了。一条空空如也的车道呈现在救护车前。不久,救护车在马路的另一头渐渐消失,到最后,连急救声也听不见了。

礼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礼让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第四篇

每当夜幕降临,那盏灯便会亮起,散发出暖暖的亮光,为别人带来温暖——题记

夜晚即将来临,红红的太阳跃入地平线,留下了最后一丝光芒。

每天晚饭后,我和妈妈总要下楼去运动,这时天已昏暗,四周一片漆黑。我们家所在的楼道是没有路灯的,男男女女都要摸黑下楼。每当下到二楼时,只听“咯嘚-----”一声,那弱弱的灯光便照亮了通往楼下的路。原来是住在二楼的老奶奶呀,是她听见我们的脚步声后,特地为我们点亮她家门口那盏备用灯。灯光明灭,或许只有带着岁月伤痕的那盏灯才能诉说它的历史了……

当老奶奶推门出来时,那朴素的衣着常常引起我的注意,她那慈祥的眼神,把我这颗小小冰冷的心融化了。她把暖暖的爱分享给我们,让我被温暖,被爱包围着,让我全身回环着爱的力量。

“你们去哪里呀?”她经常这样问我们。我们说,去楼下做运动。她总是给我们讲:“以前,我还年轻,经常会去河边散步。我多么想念以前的日子啊!”

记得那时,每次要下人行道时,电瓶车便要吃力地抬下去,因为那时没有下坡,我看到后,就把石头搬过来,放在那里当作下坡道。可惜啊,现在老了,没有用了,没法再做这些事了。我不知道,她有多少回跟我们说起这件事了,可我和妈妈总会耐心地听她讲完她引以为傲的故事。

我记得老奶奶酷爱月季花,她爱月季花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她在楼下的草坪上种满了月季花,于是,月季花成为了我们小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记得有一次,初夏,骄阳如火一般燃烧着炽热的大地,草坪上,只见老奶奶正在为月季花搭着遮阴棚。只见她穿着一件白色泛着淡淡的黄色的背心,她那蹒跚的步伐不停地向前挪动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流下来,老奶奶把汗擦了又擦。此时老奶奶若无其事地继续搭建着遮阴棚,丝毫没有感觉自己已经大汗淋漓。那份满满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可爱的月季花了……

冬天来了,寒风刺骨,吹得人们直发抖,吹得窗户不停地摇摆着,老奶奶仍迈着艰难的步子,向月季花走去,给他们穿上,暖暖的新衣裳。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不久,老奶奶悄无声息地去了天堂,只留下朵朵月季,片片芳香。每当春暖花开时,大片的月季花一同绽放,风吹过的红波浪像是老奶奶永生的生命,那沙沙声,是月季花赞颂老奶奶那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就像那盏路灯,被无数次地开启,那柔和温暖的灯光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无论都经过多少次岁月的冲洗,我仍记得那微弱而温暖的灯光是老奶奶带给我们的。

生活中也有一些像老奶奶那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那些与火搏斗的消防员战士,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生命的危险,冲进火场救人,而自己可能会被大火吞灭……我也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火烧起来的时候,众多蚂蚁也能抱成团,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开拓求生之路。当你读到这时,有没有被感动的流下眼泪,蚂蚁家族抱成团的智慧,这不就是舍己为人的故事吗?

就像那盏灯也一样,它照亮了通往楼下的路,它如同黑暗中的亮光,沙漠中的绿洲,荒海中的孤岛,足以让人敞开心扉了。

第五篇

人们常说,老师像园丁,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的花朵修枝剪叶;还有人说,老师似红烛,照亮了我们,燃烧了自己。我认为老师是生命中的一盏灯。

二年级时,我认识了她,她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薄薄的嘴唇,她就是我以前温柔的班主任——赵老师。

在一次写字课上,老师认真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字样,细心地为我们讲解。说完同学们都开始一笔一划地写,赵老师也来回走动查看情况。不知不觉中,她走到了我的身边,弯下了腰,低下头看我的作业本,她那长长的秀发贴在了我的脸上。啊,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太好闻了。赵老师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这个“脑”字左边写得太宽了,来,我来教你。”从她嘴里呼出的热乎气一直暖到了我的心头。赵老师的一只手搭在我的背上,一只手挽着我的手,在我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个“脑”字。写完,她直起腰,拍拍我的后背,好像在说:“加油,继续努力!”

当然老师也有严厉的一面。有次考试,我错了一道题,她就用目光告诉我:“马虎是不应该的。”

赵老师,您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深深感谢您!

第六篇

静谧的夜空,星星眨着眼睛,她想起了自己曾诚挚地对着它许下的心愿:愿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平安并且快乐,也想起了曾经给父亲许下的诺言,她已遗忘了她的诺言。

十七岁的她,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么自信勇敢,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在不知不觉中,她对书本上的东西渐渐失去了兴趣,她不再认真听讲,于是成绩便犹如坐着滑梯,一路下滑。她顿时感到现实与梦想是那么遥远,她再也不敢跟别人奢谈自己的将来。不知什么时候,那些骨子里的叛逆也来捣乱,开始对父母的叮嘱和唠叨心不在焉,后来变成大声反抗,老师的批评和语重心长的谈话她也全没放在心上。她将自己丢弃在黑夜里,连同自卑和怯懦,她开始变得自私、放肆和麻木,她的一言一行都遭到父母的白眼,每次回家,连弟弟妹妹都不同她说半句话。其实她也很难过,只是她以为自己已经回不了头了。她就这样一直强撑着。

一天,她刚冲进家门,母亲便走过来,挥起手,她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她没有躲闪,母亲的巴掌重重地落在她的脸上,她捂着脸,低头不语,母亲颤抖着站在那里,母亲为她的堕落而痛心不已。她知道,被打的是她,更痛的却是母亲。

是母亲让她彻底的清醒并找到了那个迷失的自己。

漫漫长夜,很多人在不经意间迷失了方向,慌乱和消极埋没了理智,他们慌乱地奔跑,为寻找一丝光明。积极乐观的人懂得了沉着,他们最终凭着智慧和信心找到了通向光明的大道。消极的人却一路胡乱奔走,忙于奔命,最终还是误入歧途。

一个人可以迷失方向,但不可以迷失心志,尤其是当他年轻的时候。

点亮一盏灯,为自己照亮人生的路。

第七篇

这天,阔太太方茹萍从美容院出来,去附近的停车位取自己那辆现代牌小轿车,可当她走近车身时,却见一个八九岁、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坐在车子的驾驶室里,得意地上下打量着。

方茹萍大惊,一摸口袋,车钥匙在的呀,这个小女孩是谁啊,她怎么上车的?做事谨慎的方茹萍环顾一下四周,见没有什么可疑之人,便走上前去,敲了敲车窗玻璃。

小女孩回头一看方茹萍,也吃了一惊,随后笑了起来:“阿姨,你是我爸爸的朋友吧?”

什么,爸爸的朋友?方茹萍听小女孩这么一说,脑子飞快地转起来,心想,这小女孩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张嘴就说什么爸爸呢?

方茹萍换上一副和蔼的面孔,轻声问道:“你爸爸是谁啊,你怎么进到车子里去的呀?”

那小女孩晃了晃手里的钥匙:“我有钥匙啊,阿姨,这是爸爸留在家里的。”

一向敏感的方茹萍觉得事情不好,她在心里说,刘光明啊,刘光明,这小女孩到底和你什么关系啊!

可方茹萍还是沉住气,对女孩儿说:“小姑娘,这车子是我开来的,能让我进去坐一下吗?”

“这车是你的?不是,是我爸爸的!”小女孩警惕地盯着方茹萍。

方茹萍急了,用钥匙把车门打开,一屁股坐到副驾驶上,说:“你看,我也有钥匙,这车子我也能打开呢。”

小女孩“哦”了一声,说:“我知道了,你肯定是爸爸的朋友对吧,他把车子借给你开了,所以你也有一把钥匙!”

方茹萍暗想,这辆车子分明是丈夫刘光明开着的,可这小女孩咬定车子是她爸爸的,小女孩一定和刘光明有莫大的关系。结婚二十几年来,自己没有给丈夫生下一儿半女,为此,她虽然心里有愧,可又一直猜疑刘光明。

经常和方茹萍做美容的朋友都曾告诫她,像刘光明这样的成功人士,人到中年,肯定不情愿让自己绝后的,这些年说不定早在外面找了小三。但是方茹萍始终认为丈夫不是那样的人,她相信丈夫对自己的感情。但是架不住那些婆娘的唠叨,最近一两年她开始对丈夫警觉起来,平时对他的经济管得也比较严。

现在凭空多出来这么个小姑娘,方茹萍的心一下子紧绷起来。她心想,现在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万不可大意。

方菇萍顺着小姑娘的话说道:“是呀,这个车不是我的,是你爸爸借给我的,让我开两天。”

小姑娘听了,一把拉住方茹萍,眼泪就涌了出来,滴到她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小红裙上,她哽咽着说:“阿姨,快点告诉我,我爸爸在哪儿啊?他半年前离开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看过我和妈妈!”

方茹萍一想,这半年来,他都派表弟跟着丈夫,明着是让表弟当丈夫的助手,其实是监视他,如今小姑娘说半年没有见到爸爸了,难不成这刘光明真的在外面有了家室,而且这姑娘都七八岁了,这个没良心的家伙,隐藏得够深的呀!

一想到这里,方茹萍气得把小姑娘的手猛地甩开了。“阿姨,您怎么了?”小姑娘无辜地看着方茹萍。

方茹萍马上意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于是,她又平复了一下心情,笑着说:“没什么,阿姨腿痒。”说着,伸手装出挠痒的样子,接着又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爸爸是干什么的呀?”

小姑娘回答说:“我叫刘婷婷,我也不知道爸爸是干什么的,反正从我记事起,爸爸就没怎么回过家,一年也见不了几回,妈妈说他在外面做大生意呢!”

方茹萍哄着婷婷说:“是的,你爸爸生意做得可大了,他为了给你们赚钱,所以才没法经常回家呀。爸爸去外地谈生意去了,不过他前几天还说,让我有空去你们家看望你和妈呢,怎么样,现在我开车去见见妈好吗?”

“好啊,好啊!”婷婷高兴地蹦了起来。

在婷婷的指引下,方茹萍开着车来到了一个老式小区。方茹萍下了车,跟着婷婷进了单元门,她的心怦怦直跳,心想刘光明这些年找的那个女人到底啥样子?不行,现在还不能见婷婷的妈妈,自己有心脏病,见了那个女人,万一心脏病突发,自己有啥意外,就便宜了这个狐狸精!

看到方茹萍停下来,婷婷催促道:“阿姨,我家就住在四楼东户,快点呀!”

方茹萍笑着说:“你看阿姨真是糊涂,竟然一点东西也没有买,我这就去旁边的市场买些水果!”说完,逃也似的离开了。

离开小区,方茹萍躲到一个偏僻的角落,打电话给两个本家弟弟,让他们速来。接着,她又给丈夫刘光明打电话,尽量平静地说:“刘光明,你好狠啊,竟然瞒了我这么多年,在外面金屋藏娇,私生女都那么大了!要不是今天我碰巧遇见,我还蒙在鼓里呢!”

刘光明在电话那边急了:“老婆,你开什么玩笑!”

方茹萍“哼”了一声,说:“这些年要不是我娘家帮衬着你,你生意怎么可能做得这么大,你竟然敢背叛我!现在我就叫表弟把你绑来对质!”

“不用绑,你在哪儿,我现在就和你表弟一起去就是了!”刘光明说道。

方茹萍点了点头:“有种,今天干脆就作个了断好了!”

挂了电话,方茹萍突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想起早些年和丈夫一起含辛茹苦地打拼事业,由于劳累过度,得了场大病,才导致终身不育的。现在想想,自己真是个可悲的女人!

刘光明来到时,方茹萍正带着几个本家兄弟在楼下等着呢。

“走吧,那个女人就在四楼,你轻车熟路的,现在还愣着干什么?”方茹萍冷冷地咬着牙对刘光明说。

刘光明苦笑着说:“真是胡闹,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长相漂亮的少妇,她刚想问方茹萍他们找谁,婷婷就从客厅里跑出来抢着说:“阿姨,您来了!”

“哦,你就是婷婷说的她爸爸的朋友?”婷婷妈神情怪怪地看了方茹萍和后面的几个男人一眼,忙拿出几张十块的钞票递给婷婷说:“去楼下张奶奶商店里买包茉莉花茶来。”

等婷婷走后,婷婷妈给他们一一让了座。

方茹萍喘着粗气,四面打量起这个狭小的客厅,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幅合影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上面婷婷妈和一个陌生的男人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小女孩。

婷婷妈木然地说:“有些话我不能让婷婷听到,所以打发她出去。唉,这就是我那个死鬼丈夫,这么多年了,可把我们娘儿俩害苦了!”说着,婷婷妈便用手抹眼泪。

方茹萍糊涂了,刘光明他们也面面相觑。

“这,这到底咋回事啊?原来婷婷爸不是刘光明啊?我还以为是……”方茹萍张口结舌,不知道该如何说是好。

在婷婷妈的追问下,方茹萍才把今天遇到的一切说了出来。

婷婷妈一听,小声啜泣起来:“婷婷爸爸在婷婷两岁多时,参与了一起抢劫案,被警方通缉,从此他便亡命在外,一年也只敢回家一两次,我多次劝他自首,可他怎么也不肯。半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回来看了一眼我们娘俩,扔了点钱,便匆忙走了,慌忙中他落下了一把车钥匙。那天他刚下楼,恰巧有一队巡逻警察在街上巡逻,见他鬼鬼祟祟的,便上前询问,做贼心虚的他没跑成,被抓到了公安局。”

刘光明听了,突然一拍脑袋:“对,就是他,刘三壮对吧,警方在审问他时,他把偷盗我汽车的事儿也招了,当时警察找到我这个车主,可是刘三壮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车钥匙忘哪里了,后来我让4S店又配了一把。”

方茹萍接着说:“没错,想起来了,当时我在桂林旅游,你给我提过这事儿,不过好在车子丢了没几天,又被找了回来,是有这么回事儿。”

婷婷妈叹了口气,说:“这些年,女儿还这么小,我怕婷婷自卑,一直不敢告诉她爸爸的事情,只跟她说爸爸做大生意呢,忙得很,没法经常回家。可她想爸爸啊,非说要去找爸爸,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打听到,那把钥匙是现代牌轿车的,于是一到周末,她就拿着那把钥匙到街上,一看到现代牌轿车,就按那把遥控钥匙,她说如果哪辆车子回应‘啾’的一声,就是爸爸的车。”

听了婷婷妈的叙述,不但方茹萍泪眼婆娑,几个大老爷们眼圈也红红的。

这时婷婷买茶回来了,方菇萍抢先走过去,把婷婷抱在怀中,从包里抽出一叠百元钞票:“婷婷,这是你爸爸让我捎给你的,让你和妈妈买几件新衣服穿!”

婷婷妈连忙阻止:“这可使不得!”

刘光明这时也凑上前来,说:“拿着吧,以后我们还会再来的,谁让我们是婷婷爸的好朋友呢!”说着,摸了摸婷婷笑得一脸灿烂的小脸蛋儿。

第八篇

爸爸带我去图书馆看书,我突然找到了一本很喜欢看的书——《小鹿斑比》。我看呀看,可是我只看完了10页,图书馆就关门了,爸爸本来想给我借那本书的,可没时间了。

等我再到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找呀找,都找不到那本书了。爸爸走过来劝我,“别找那本书了,看些别的书吧。”我对爸爸说:“爸爸,我一定要找到那本书,那本书是我最喜欢看的书!”说完,我又认认真真地找了起来。

我边找边想:那本书会不会被人借走了?会不会那本书就在图书馆,而我找不到?还会不会被人丢在地上?我很担心那本书不见了,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找到那本书!”我对那本书充满了感情。

第九篇

1983年10月27日,我离开了故乡,踏上了去军队的路。途经北镇、潍坊,到了液县吃了中午饭过了黄县便看到了蓝蓝的大海。开始时断断续续的,到了蓬莱就完全走到了海边,到了军港上那就更清楚地看到了大海。在码头稍待了会儿,便上了军艇。船开始的时候,是先向南倒着走,后来便又向北正着走了。我们是在船舱里,这么一转便掉了向。临到我们驻地的时候因风太大浪太高,军艇转了三个码头都没靠上。我们闷在船舱里,船的沉浮把我们的肠肝五脏搅合匀了。随着船的上升,肠肝五脏一个劲的往下拽,又随着船的下降,五脏六腑由于惯性的作用,一个劲地往嗓子眼里钻,这样终于有一些人支持不住开始吐了,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出来了,船舱里的味道实在让人受不了。我终于也吐了,但是没要紧,上岸的时候还是自己坚持跑上去的,有的可是被架上去的。

几天后,我在海边散步,看见远处的小船忽现忽没,而海边,海水一个劲的向上冲,冲了又落。这时我想,这海水的动不就是一种能量么?能把这种能源利用起来多好啊。和别人也说过,但那时候只是想罢了,自己是个新兵,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无法实现这个梦想。

九十年代初,我又有了这种念头,便开始设计起来,但几种设计都觉得不太理想。就设想了一个可用海水的沉浮摆动来发电的想法,起先想直接利用浮子来带动变速器再接发电机旋转从而发电,可这时海浪不稳定,忽大忽小,忽有忽无,而且频率也不定,会使发电机旋转很不稳。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试验,是否能用法条,和钟表一样来旋转电机呢?但是这种法条太大不好制造,也不好利用。又琢磨了一段时间,到了2003年,心想,用法条不就是蓄能么?何必不把打气泵用上,用浮子带动离合器,离合器再带动打气泵,使气体存储在压力罐中,再通过减压阀来控制气体来带动发电机发电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发电机旋转的稳定性,又能存储能量,使发电机不管风大浪大,或风平浪静时都能稳定发电!

第十篇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句,身为一年四班的学生,在高老师不在的这段时间,大家对得起生病的高老师,操劳的岳老师吗?

我想,大家都应该自我反省了。高老师不在的这段日子,我们都可以把这当成是一次锻炼,磨练的机会。如果我们表现得真的很好,校长们会对我们刮目相看,高老师的病也会更快的痊愈,甚至说全校的老师都会对一年四班赞不绝口。可是,大家做到这样了吗?但是,正好相反,同学们很不守纪律,上课说话是“家常便饭”自习课,个别同学也换座,甚至玩游戏...

难道这就是一个向上的班级吗?回望过去:烈日下,我们曾经一起洒下汗水,我们曾经为这个集体拼搏,永不放弃,我们曾经努力的为班级争光...但是,这终究只是过去,曾经的一年四班哪去了?瞧!我们的老师们多好啊!语文老师温柔委婉,数学老师勤劳聪慧,英语老师踏实肯干...但是我们的成绩因为这些老师们提上去了吗?

多少次,老师们与我们有多少次心与心的交流?多少次语重心长的教导?但是有的同学去把它当做耳边风。对老师们大喊,依旧我行我素的上课换座,打游戏,这是作为学生们对待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该做的吗?老师那么的努力奉献,是辛勤的园丁,换来的却是什么?

同学们,好好努力吧!不要让我们的老师再次失望了.....我相信,失去的一年四班一定会找回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