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毒读后感摘抄

中毒读后感摘抄

《中毒》是一本由洁尘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毒》读后感(一):看完之后 泪流满面

看了整整两遍,酒红冰蓝里有一句话,每个人这辈子都会遇见一个陷阱,心甘情愿地掉进去,不愿意爬出来。

单恋太痛苦了。洁尘说得太好了。它是两个人的事,可痛都是一个人在担。另一个人看你的伤口,看你的笑话。

这样的爱,会把女人腐蚀成一具白骨。

一次恋爱,就是一次成长。

这样的爱,最有毒性,也最有效果。

推荐这本书~

《中毒》读后感(二):中毒

两段爱来去的理由。

赵啦啦为主,周晓为辅,连名字都取的那么畅销小说,写的爱情却不矫情。

小说里的缠绵总是加强了力度,像紧绷着的橡皮筋,是故意为小说添加了猛料,还是我阅历不够,这样的爱情其实太平凡无奇?

一直等着有个其实“我也爱你”的结尾,翻完最后一页,都是一拍两散的结果,只不过两个女人都吐出了那噎在咽喉半空的那口气,我才觉得是释然。其实,我潜意识里希望的是这样的结局,所有人都“从一而终”,没有那么多的隐情与悲情。

将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再在脑中筛过一次,落在容器里的都是些情绪。

冷漠到底,将爱与性完全分离的男人。

从飞蛾扑火到宠辱不惊的女人。

不过都是你和我。

每一章开头的寄出和未寄出的邮件,让我想起我在黑夜里独自和他的说的话。那些没有露出水面的话才是我的真心话,那些恶毒,那些愤恨,那些不甘。

赵啦啦最后那个电话真是解气啊,把这些年自己的飞蛾扑火全说成了对他的利用,这一局,她扳回了吗?如果这次真是放手,不是自虐,那么她确实这么多年赢了一回。

《中毒》读后感(三):“中毒”也是一个劫吧

这应该是《酒红冰蓝》的续篇吧,对女人的心理描写的更加到位,让人佩服!

“但凡感情这东西,是这么一个过程:两人认识了,互有好感,然后进入暧昧朦胧的时期。之后,要么走到一起,一直走到相看生厌,拉倒拜拜——这个叫做缘分尽了;要么还没能走到一起,就因为什么缘故自生自灭了——这个叫做缘分不够。

之后的两个结果都不甚美妙,美妙的就在暧昧朦胧的那个阶段。心里揣个小兔子,听他的声音,跳一下;和他的眼睛不小心碰到一起,跳一下;甚至听别人提到他的名字,也跳一下。一切都是云里雾里的,一切都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他想什么,也不知道他要什么,于是,把自己收拾利索,说话、走路、眼神、语调,都要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俗话说,恋爱中的女人最美。这话不对,应该是恋爱前夕的女人最美,就如同临战时刻的男人最酷。”

“我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是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它的新鲜覆盖了卑微带给我的屈辱感。这是一种秘密的卑微,一种黑暗的屈辱,一种很来劲儿的伤害。我完全趴在地上了,这个姿势只有他可以看到。从这个角度上,我觉得他是我最亲近的人。我希望我的偏执能让这个人有一天对我说:我不爱你,请不要骚扰我了。如果有这么一天,那我就对我这番神经病的爱情有了一个交代。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很耐心。我耐心地骚扰着他,耐心引导着我和他走到我希望的那个结局上去。说到底,他唤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是想让自己最后明白,我到底爱上了一个什么人。 ”

有些事情真的是在劫难逃吧?!

爱上一个人有时就像中毒一样,或者说,你爱的那个人就是你的毒品,有时,明明知道不好,却又很难自拔。戒毒,不只需要自己的毅力,更需要外界客观的帮助!

劫难总会过去的!

《中毒》读后感(四):百毒不侵

洁尘的《中毒》,我看得飘飘忽忽,很不认真,不到三小时就给翻完了。

之前从图书馆拿过她的《酒红冰蓝》,还有《私人版本》好像,搁了好久,但翻了几页就还了。

《中毒》是自己买的,当时正遇书店搞优惠活动,我和蝉便眼露凶光地杀进去扫荡了。

到手后对它却没有丝毫兴趣,直接把它给打进冷宫。

直到今天。

很奇怪,读着洁尘的文字时,我脑海里时不时地闪过另外一女作家残雪的名字,虽然风格不同路。有时还会想到水晶陈幻前段时间刚发行的《天使爱混蛋》,以及赵赵,更甚的是连洁尘儿子毛毛小朋友的趣事都浮现出来了。我是不是过于八卦了?

这书看到一半,我干脆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睡得格外沉。但最终还是被短信给吵醒。索性拿到床上继续看。接着又是电话信息地连续轰炸。真应了姻姻昨晚给我的评价:“你好忙!”

再往下看,隔几分钟跑到客厅喝水,或是上厕所。回来后对书上的内容已相当模糊,抓起哪页看哪页,看着看着才发现重复了。

不知是我阅读的效率大大地降低了还是怎么的,感觉总无法专心。一点也比不上前些时候看林语堂先生作品时的那种痴迷。大家就是大家啊,妙趣横生,幽默的,讽刺的,痛快得很,惊妙得很。挺厚的一本《豪门》,硬是让我两个晚上就给读完了,其中精彩的片断还回过头去依依不舍地回味好几遍。

虽然每拜读完一本作品,心里都很骄傲自己又有了新知。可是每天晚上迎着刺眼的灯光看到凌晨两三点,导致眼睛越来越瞎,皮肤也越来越差,这习惯还真不好。

另外,我有点悲哀地发现我看完《中毒》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太不像我的风格了。以前看任何书籍我都会乱七八糟地感概这感概那的,可是现在,完了,一点语言都没有了。OMG……

不过,说是完全没感觉又好像不对。至少在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我在心里大大的舒了一口气:还好是半价买来的。

..............................................................................................

和姻姻谈起以前家里重男轻女的种种不平等待遇,还有各自小时候备受冷落缺少疼爱的委屈,忽然有点做作地感到自己也是一可怜娃,于是作抽泣状抹着泪说道:唉,我也是苦过来的啊。

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笑着打趣这是一本成长的血泪史?

我们不白痴,遗忘该遗忘的,放下该放下的。我们活得快乐。

任何挫折,任何自认为长久的伤痛,都已免疫。

最看不起那些恶心的抵死缠绵、刻骨忧伤。

贱到爆。

生活不是闹着玩,我不过是在玩闹中生活着。

所以,任何剧毒,都无法致我于绝望。

解药,不是时间会淡忘一切,不是和好如初。

解药,是我。

《中毒》读后感(五):为《中毒》中毒

这是一本巫婆写的书,找到共鸣的人难逃中毒。

自以为聪明理智看透人间真相可以嘲笑他人可以清醒自嘲的美丽巫婆遭遇到道高一酬让自己发蒙的人的无奈下场。

故事比比皆是。但巫婆把个中百般感受血淋淋地撕开在每一个清醒但难免偶尔迷糊的人面前时,你就会更明白什么是痛并快乐着。熟悉的心情,真切的遭遇,一式一样的对手。呵呵。

巫婆爱着一个不爱他或者说没有说过爱她的人,典型的3不男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呵呵,巫婆 一厢情愿地写邮件打电话给他。她说:我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是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它的新鲜覆盖了卑微带给我的屈辱感。这是一种秘密的卑微,一种黑暗的屈辱,一种很来劲儿的伤害。我完全趴在地上了,这个姿势只有他可以看到。从这个角度上,我觉得他是我最亲近的人。我希望我的偏执能让这个人有一天对我说:我不爱你,请不要骚扰我了。如果有这么一天,那我就对我这番神经病的爱情有了一个交代。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很耐心。我耐心地骚扰着他,耐心引导着我和他走到我希望的那个结局上去。说到底,他唤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是想让自己最后明白,我到底爱上了一个什么人。

一种可怜的自嘲自我分析,以为貌似清楚地解剖了自己可怜的心情就可以看开看破,没有用的吧,哪怕是那么地有道理。

还有一个关于情书的话题:午休时和几个同事翻一本杂志。这本杂志搞了一个主题:情书。登了好些名人的情书。其中一封是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我看了非常感动,但那几个同事却哈哈大笑。我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说,好肉麻啊,简直搞笑,你不觉得? 我当时手脚冰凉。我想,你看我的信时,会不会哈哈大笑?我觉得这种想象实在是太可怕了。

呵呵,或许在每一个正常人眼里,冲昏头脑时写下的情书多少都有些可笑。把自己写下那些字换了大白天灿烂的阳光下放在清醒的头脑面前,我自己也是会笑的吧,可是在那样的时刻那样的心情下丝毫不觉得犯傻,一不小心发出去以后总是会后悔和后怕。正常时的自己尚无法接受觉得可笑,何况是那样一个鲜有温情理智成精的人?

还有写打电话。看了不觉狂喜。为什么有人可以那么那么精确地写出一样的感受。继续收录在此,感谢巫婆,知音也。

看着那个号码发呆的时候,我会想,此时此刻,他是否正在接听另外一个电话?一天之中,他会接听多少个电话?别人可以坦然地不假思索地和这个号码接通,然后,说话,然后收线,就像我和其他号码之间那么坦然和不假思索。 有时,终于,我看着那个号码摁了拨出键——“对方正在通话中”,我长出一口气,一下就轻松了。他挺好,在忙。我知道这个就行了。有一次,我拨他的手机,却总是被告知对方已经关机。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看着外面好端端的天空,正是中午,走廊上传来嘈杂的脚步,同事们陆续去吃午饭了。我一下就慌了,于是,不停地拨,不停地被告知“机主已经关机”。电脑女声柔和亲切。我完全六神无主了,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和一个人断了音讯居然这么容易,这么突如其来。我深呼吸,告诉自己镇定,然后,竭力控制了十五分钟,再拨——“对方正在对话中”。眼泪终于畅快地流了出来,我笑了,几乎蹦了起来。这是最好的,跟中了彩似的。我怎么那么走运,如果这一拨正好拨通了,我该怎么办?能说什么?

还有太多太多。

看了不觉喜极而泣。

真的中毒了。

不过我愿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